Thursday, 8 March 2018

唯有業隨身 (開示:觀成法師)


世間的貧富貴賤,生命的壽夭窮通,容貌的端莊醜陋,智力的聰明愚昧,都是有因有果的,並非上天的命運安排,也不是神靈的善惡賞罰,而是自己所作的善惡業力招感的結果。佛門古德說:
      「一日無常到,方知夢裏人       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

凡夫到了無常(死亡)那天,才知道人生如夢。人死後,原來什麼都帶不去,唯有生前所造的善業、惡業,牽引他投生於六道輪迴之中。  

業是永遠不滅的,除非到了成佛的境界,方能淨盡。生命並不是純物質的,所以各人所造的業,不會因身體死亡而消滅。死亡之後,業的力量會驅使自己轉換一個別的方向、別的形式,又形成一個新的生命。這種轉換狀態,叫做「輪迴」。

那麼,「業」是什麼呢?

業(梵語:Karma),音譯為「羯磨」,是行為造作的意思。它包括個人的行為、社會的活動及自然界的運作。以個人來講,我們的身體、言語、思想的活動,稱為身、口、意三業。 由身、口、意所造的業力,可以決定人生的苦樂禍福,因為業行(無論善、惡或不善不惡)會産生一種力量,牽動我們去造作新的行為。新的行為又會產生新的力量。

凡與慈悲心相應,並合乎世間道德的行為,都稱為「善業」,譬如放生、布施、持戒、忍辱等。凡與自私心相應,而且是損人的行為,都稱為惡業,譬如殺生、偷盗、邪淫、妄語、惡語、兩舌、綺語等。

業力涉及三世:過去、現在、未來。過去的業因感生現在的果報;現在的業因又成為牽引未來的果報。如是輾轉相生,互為因果,形成強大無比的業力推動輪,所以《有部毘奈耶卷四十六》說:「不思議業力,雖遠必相牽,果報成熟時,求避終難脫。」

各人所造的善惡諸業,將來必招感相應的苦或樂的果報。但是,因果報應,是不能只看一時的,業報的時間有現生成熟、來生成熟或後生成熟。換言之,果報有遲速不同的差異,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因」的力量有遲早,如一粒瓜種和一粒桃種同時下土,瓜種當年就可以生長結果,而桃種則需三至四年之後才能結果;

二、「緣」的力量有強弱不同,如果諸緣具足,成熟自然會早一點,否則助緣不夠,力度不足,自然業果成熟亦較慢。

在佛經中,佛陀曾經將業力比喻為種子,譬如植物開花結果,花雖然凋謝枯萎,但是保留下來的種子,一旦遇緣,又必會發芽、抽芽、抽枝、開花而結果的。所以人的禍福、壽夭、窮通,都是自身的業力所感招。所謂「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未來果,今生作者是。」造什麼因,就得到什麼結果,善惡果報須由自己承擔,並非有神明能夠賞賜禍福的。

善惡不可互相抵銷,已種的惡因,必受其果,不能藉做好事來抵銷應得的惡報,除非多做善事,多集善緣,可以使惡報由重轉輕,或者善緣增多,善力加強,令善果加快成熟,使惡緣逐漸減弱。譬如一杯鹽水,表示惡因,若多加善因的淡水,則可沖淡惡果的鹹味,因此,多行善因,多聚善緣,是非常重要的。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