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30 May 2021

【不离】法王如意宝:生活中的你,经常抱怨吗?


【不离】法王如意宝:生活中的你,经常抱怨吗?

如果我们脸上没有污渍,在镜子中也照不出来
If There Is No Stain on Your Face, There Is No Stain in the Mirror

要知道,我们所感受的一切苦,都是往昔造恶的果报现前。
All of the suffering we experience is the fruition of unwholesome actions we committed in the past.

但许多人并未深刻认识到这一点,
Many people,however, have not truly recognized this.

以至于遇到点滴违缘便怨天尤人,这种做法确实愚不可及。如今许多人在遭受挫折时,要么埋怨亲友没有本事,要么抱怨环境没提供足够的机遇,
As a result, when they encounter the slightest difficulty, they either blame their friends and family for being incapable or complain that life has not given them sufficient opportunities. This is truly the height of folly.

却不知苦乐的根源是自己。
They do not know that the root of suffering and happiness is the self.

打个比方,如果我们的脸上没有污渍,在镜子中也照不出来;
To give an analogy, if there is no stain on our face, then a mirror will not reflect it.

同样,我们昔日若从未造过恶业,今生绝不会无缘无故感召痛苦。
Similarly, if we had never committed unwholesome karma in this life or in a previous lifetime, we could never inexplicably attract suffering.

当年我身染重病时,不少人以为是魔众干扰,或是某些居士供养的信财不清净所致。
When I was severely ill, a number of people thought it was a disturbance caused by demon beings or due to impure donations offered by some lay practitioners.

但我清楚地知道,这是自己以前的业力所感。
But I knew clearly that it was the result of my past karma.

其实不仅是我,
In fact, I am not alone in this.

每一个众生的痛苦,都跟往昔的业力有关。
Every living being’s sufferings are all related to their past karma.

表面上看来,外境对我们的苦乐似乎有着直接影响,
On the surface, it appears that external objects have a direct bearing on our happiness and suffering,

但实际上,它只是通过业力在起作用,
but in reality, they are only operating under the power of karma.

伤害你的人也是被业力操控,身不由己。
The people who hurt you are also controlled by karma and have no command over themselves.

在业力成熟之际,我们再有钱、再有势,也无法驱走曾酿下的苦果;
The moment karma ripens, then no matter how much money or power we have, we lack any means to eliminate the bitter fruits we once sowed.

纵有天人的神变,在业力面前也无济于事。
Even if we had the miraculous powers of a god or goddess, they would be of no avail in the face of karma.

若想将其彻底净除,唯有通过忏悔才可以!
If we wish to completely purify our karma, this is possible only by confessing our wrongdoings!

敬摘录 法王如意宝《不离》
His Holiness Jigme Phuntsok Rinpoche 《Always Present》

【傳喜法師問答録】我以一顆善良的心去對待身邊的人,為什麼在生活當中還會受到傷害?


【傳喜法師問答録】我以一顆善良的心去對待身邊的人,為什麼在生活當中還會受到傷害?

問:我一直以一顆平常心,或是善良的心,去對待身邊的人,為什麼在生活當中還會受到傷害?自己過得不是真正的快樂。 

傳喜法師開示:首先我們一定要深信因果,人不是光這一輩子。你過去欠人家一百萬,哪怕你現在不做壞事,但是一百萬還是要還的。所以生活上的這種不如意,我們要甘心地接受。但是甘心地接受,講的是你自己的生活,但是你的心可以不接受。因為快樂跟痛苦,那也是一個暫時的感受和現象而已,只是因為你內心裡在追求,別人要對你客氣。所以別人對我不好,第一個我有慚愧心,一定是我過去對他不好。你每一次走路敲地板“呯!”底下被你吵死了,不管你搬在哪裡,天天都有人會吵你。你要想到你過去怎麼吵人家,所以我知道,我有慚愧心,那進一步他還能幫我修一個忍辱,進一步知道這樣對我不好。甚至在做不好的事情,也是在造一個將來會傷害他更重。所以我不但不會恨他,還會愛他。

因此我們要經常練習,就是一種互相交換的方法。你如何愛你最喜歡的人,你要把這種方法拿來練習,觀想,你如何如何對他好。 首先你必須把你心中的敵人給消滅掉,如果你心中沒有這種恨,不滿意,外面的現象就會隨著你改變。如果你心中一直有一個抱怨,那這些抱怨的種子基因,就抱怨這些人、事、物,就一直發展過來。事實上就是你的心召感過來的。

我現在如果說,你現在坐的位子曾經死過一個人,你馬上跳起來換個位置坐,這個你心態的結果,你會害怕。事實上我們來投胎幾百萬次了,我們死了多少次了,這個身體事實上也是一個死屍一樣。如果你稍微幾分鐘不呼吸,他馬上就停止了。所以心理決定一切。如果你改變你的心,慢慢周圍的環境就改變了,然後感謝你的敵人,才是你修行的最好的老師,所以不要排斥境界。

【隨喜,為什麼就能得到和別人一樣的功德】海涛法师


【隨喜,為什麼就能得到和別人一樣的功德】海涛法师

普賢十大願王,有一個隨喜功德,隨喜別人的功德,我們自己就能得到相應的功德,這個真的很難理解,說難其實不難理解,為什麼我們隨喜別人,我們就能得到,原因很簡單。

此時你的腦子裡面一定盤旋著一個想法,只要隨喜就能得到,是不是太簡單了點?就是因為太簡單了,所以很少有人相信,因為我們現在社會上的人總是認為「成功」就是要費勁苦心,其實不然,所有成功的事情都是從簡單開始的。

成功來源於,不斷的堅持。堅持,說的簡單,就是這麼一件簡單的事,有幾個人能真正做的到的。。有多少人在堅持的時候,發現堅持其實並不容易。

隨喜也是一樣,表面上理解很簡單,認為隨喜就是隨便的歡喜別人一樣,那不叫隨喜。真正的隨喜是什麼呢?就是我們看到別人有好事,就好像自己有好事一樣,這個可能不夠明白清楚。舉例說,如果您是有小孩的,別人的小孩子,比你家小孩子考的好,你由衷的替別人開心高興,不是面上口上敷衍,心裡也要舒服。那才叫真正的隨喜,從心底裡感覺就像自己的孩子成績好一樣。

您一定在想,看來隨喜真的不是說的那麼簡單,真的很難做,還是不學了吧。

其實覺得很難,那是因為你沒有真的相信佛說的,隨喜的功德有那麼大,所以,自然不能遇到事情就隨喜,就像堅持一樣,最後放棄了,你從來就不相信,簡單的每天跑一公里就能減肥。或許這樣說,你信的不夠深。這就是80%的人為什麼不能減肥成功的原因,我看到最好的例子就是,我身邊有個朋友每天堅持做10個仰臥起座,現在身材非常好。堅持了3年,這樣看似簡單,但又實際上不簡單的事情。

好了,您肯定又想,那麼我怎麼才能真正的隨喜呢?

我們看什麼才是真正的隨喜,比如說,我們看到身邊人,自己不如他,那我們那種沒有一點妒忌的隨喜,才叫真的隨喜,因為妒忌最容易來源於,對身邊的人。好像身邊的某個親戚,本來沒有你有錢,現在比你有錢,你肯定妒忌的咬牙切齒。如果你能隨喜,你想,他肯定是積累了什麼大的福報,大的佈施,才會得到這樣的果報。因為,凡是都有因果。

這樣你可以讓你的妒忌心沒那麼重。但是完全徹底沒有一點妒忌的歡喜,隨喜,還是很難的對吧!

其實並不難,因為你沒有想通。

因為一切法從心想生,就是我們宇宙的所有的物質包括身體都是從心想生,內心邪惡,相貌就不好看,兇惡,就是這個道理,相由心生,心就是念頭。

所以我們知道了,法從心生的道理,那麼我們就很容易理解了,為什麼隨喜就能得到和別人一樣的功德,就像上面說的,親戚比你有錢了,你隨喜他有錢的那個佈施因,如果你能不但隨喜,而且還自己也跟著做了,那就更好了

因為我們在隨喜的時候,心裡是這樣想的他肯定是積累了大的福報大的佈施,所以他能這樣。我為隨喜他的積累福報的這個因。要是我能這樣就好了,就是一個念頭,善的念頭,念頭一發出來,法(福報)就生了,也許立刻得到,也許過一段時間。

所以,別人得到好的妻子的時候,我們妒忌,果報就是我們得不到好的妻子,因為我們的念頭是,他怎麼能得到好的妻子呢,這個念頭一生,馬上法(自己的婚姻)就朝這個方向發展

如果隨喜,說這個人真有福報,像他學習。羡慕,念頭是,他有福報,我要是有就好了,你看,這個念頭造的法就是我以後就會得到。

所以,不要妒忌,要隨喜,做個會隨喜的人。就是這麼簡單,因為一切法從心想生,這個根源。就是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看過了凡四訓的都知道了凡先生是求到的,是改掉自己的妒忌的毛病的。

有理有據,隨喜是占大便宜的,不是迷信,別不相信。記得一切法從心想生。用隨喜對質妒忌吧!你越妒忌什麼,你就越得不到。

隨喜是最好的、最快的積累徳的方法。

還有一件事很重要,我們學佛的人,要明白道理。學佛,就是學習佛的做法。讀經不是讀給佛菩薩聽得。福菩薩希望我們讀經,讓自己明白道理。最終的目的是讓我們去行,做到,才是修行。如果心裡還是裝著貪嗔癡,這樣就不會有進步,就迷了,就學成了佛呆子,還是跟父母發脾氣,妒忌別人。

所以,我們知道很多事情,知道,不能發脾氣。很多道理都懂,但是就是做不到,為什麼,因為自己從來就沒有開始做過,自然就得不到感應。不是佛菩薩不給你,而是你沒有做。多少人吃這個虧,所以,當下從隨喜開始做把。不要再等明天了,當下隨喜,當下就是修行。

佛教你解脫,不是束縛;佛教你看破,不是執著傳喜法師


佛教你解脫,不是束縛;佛教你看破,不是執著
傳喜法師

經常有人到寺廟中,求佛菩薩保佑、求法師加持獲得財富,其實在佛的眼中,一個沒有真正智慧的人有錢反而是禍,正所謂「天欲福之必先禍之,天欲禍之必先福之。」

我們到寺廟是來學佛求智慧的,我們要用這個貧乏的不太健康的身軀來覺悟佛所講的道理:輪回是苦,這個業報身是手銬腳鐐是有漏的,人要修行進而找到生命中無漏的佛性。

同樣的,要真正獲得佛法的加持是需要自己去修的,法師把自己所見所聞、所思的修行體驗告訴弟子,做其修行路上的榜樣,給其做證明;弟子則認真聆聽、仔細體悟法師所講的道理,並按照法師的示範付諸實踐,也能和法師一樣獲得佛法的加持。

學佛不離實踐,要實踐什麼?怎樣實踐?
小乘佛法的核心是破除我執,因為「我」是輪回的主人,「我」是輪回這場戲的導演,有「我」才有苦海,才有正報依報。只要把「我」給破掉了,輪回這場戲就散了。六道輪回都只是生命的一個業果的呈現,要想跳出六道輪回,首先要擒賊先擒王,所以小乘修行的核心是破除我執。

大乘佛法弘法利生的事業很偉大,但需要眾人齊心合力一起做,和合是成就大乘事業的內在條件,而和合最大的敵人還是我執。

所以破我執,小乘要修,大乘也要修,但是大乘、小乘我執的範疇不一樣。小乘要徹底斷除我執,因為佛性無內無外、不增不減、不垢不淨。一旦「我」這個殼子把佛性罩住之後,我們就認為我是人,我是六道輪回的一份子。其實不然,這個「人」只是你佛性的監獄,你必須要打破這個監獄,才能獲得自由和解脫。

而且修行是你自己的事情,因為這個監獄是你建的,別人沒有權利也拆不掉你這個監獄,所謂「解鈴還須系鈴人」,「師父領進門,修行靠個人」,自己造的這個我執的監獄,只能自己去破除。

不管是大乘還是小乘,其根本目的就是要讓我們覺醒,佛就是覺悟者。來寺廟參加法會,也不是求佛菩薩保佑、求法師加持一下,回去以後股票就能漲上去。佛教你解脫,不是教你束縛;佛教你看破放下,不是讓你執著。

Friday 28 May 2021

忏悔


忏悔不只是父母、夫妻、兄弟之间相互忏悔,甚至徒弟向师父忏悔,师父也可以向徒弟忏悔;子女向父母忏悔,父母也可以向子女忏悔。

有一户人家,生了五个儿女,每到用餐时,小儿小女总在餐桌上抱怨连连,嫌饭菜不好吃,嫌生活太过清苦,父母不知如何以对。我告诉他可以用“忏悔法门”,让他在餐桌上向儿女忏悔。

于是吃饭前,爸爸很正式的对儿女说:儿女们,爸爸对不起你们,爸爸只是一名穷教师,每个月薪水不多,不能改善生活,让你们每天粗茶淡饭,过着简单清贫的日子,爸爸对不起你们,爸爸真是没有用。一群小儿女听了爸爸的这番话以后,一改往常的态度,纷纷说:爸爸你很伟大,很了不起,你一个人养活我们这么多儿女,真的很辛苦,很不容易,我们将来会报答你,这些饭菜好吃,好吃。

杨澜曾经问过周国平:为什么我们都把好脾气留给外人,却把坏脾气留给最爱的人?这位一向儒雅的哲学家说:这个错误,我也常常犯。

史铁生双腿瘫痪之后,脾气变得喜怒无常,经常对母亲发脾气,倔强地对抗。母亲即使身患肝病,口吐鲜血,心里口里记挂着的还是自己的儿子。

后来母亲死了,史铁生才突然醒悟:我真是多么希望我的母亲还活着。“这倔强只留给我痛悔,丝毫也没有骄傲。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

有句话说,你永远只能伤害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有时比起对陌生人,好像对亲人说一声“抱歉”反而更加不易。但也许对于那些我们最亲近、最爱的人,才更需要我们的一个道歉。

因为你最亲近的人,只有你才懂得如何去爱。

Thursday 27 May 2021

愛心可以戰勝邪惡


愛心可以戰勝邪惡

一天,七里禪師正在禪堂的蒲團上打坐,這時,一個強盜突然闖進來,用一把又明又亮的刀子對著他的脊背,命令道:「把櫃里的錢全部拿出來,不然就要你的老命!」

「錢在抽屜里,櫃里沒錢。」七里禪師說,「你自己拿去,但要留下一點。寺里的米已經吃光,不留點錢,明天我要挨餓呢!」

那個強盜拿走了所有的錢,在臨出門的時候,七里禪師說:「收到人家的東西,應該說聲謝謝啊!」

「謝謝。」強盜說。他轉回身,心裡十分慌亂,這種從來沒有遇到的現象使他失去了意識。他愣了一下,才想起不該把全部的錢拿走,於是,他掏出一把錢放回抽屜。

後來,這個強盜被官府捉住。根據他的供詞,差役把他押到七里禪師的寺廟去見禪師。

差役問道:「幾天以前,這個強盜來這裡搶過錢嗎?」

「他沒有搶我的錢,是我給他的。」七里禪師說,「他臨走時也說聲謝謝了,就是這樣。」

這個強盜被七里禪師的寬容感動了,只見他咬緊嘴唇,淚流滿面,一聲不響地跟著差役走了。

這個人在服刑期滿之後,便立刻去拜見七里禪師,求禪師收他為弟子。開始,七里禪師並沒有答應。這個人長跪三日,七里禪師終於收留了他。

菩提心語:

仇恨是不能用來止息仇恨的,如果懷著一顆仁愛的心,以仁愛待人,以善良來感化邪惡,以施捨來感化吝嗇,以真實來感化謊言,那麼,即使是再邪惡的心,也能被感動。

Tuesday 25 May 2021

明天是薩嘎月最特殊的日子 (5 月 26 日)


明天是薩嘎月最特殊的日子❗

明天藏歷薩嘎月四月十五,是本師釋迦牟尼佛的誕生、成道、涅槃、三期同慶的吉祥日子,#作何善惡成千億倍!

按照《西藏天文氣象歷書》,明天下午還有🌔#月全食,願菩薩們一同恭誦《普賢王如來祈願文》,祈求在這一天內棄惡從善而行。

明天也是布薩誦戒日、煙供火供吉祥日,請大家廣發善心,多做佛事,齋戒、誦經、念佛、持咒、薈供、吃素、點燈供水、放生、施食、佈施行善,多持誦...等善業。

若能這一天裡,念誦一遍「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聖號與《釋迦牟尼佛心咒》,#會除掉一千劫的惡業!

頂禮、供養、皈依、出有壞
善逝 應供 正等覺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ཨོཾ་ མུ་ནི་ མུ་ནི་ མ་ཧཱ་ མུ་ནི་ཡེ་ སྭཱ་ཧཱ།
唵 牟尼牟尼 瑪哈牟那耶 梭哈
唵 牟尼牟尼 瑪哈牟那耶 梭哈
唵 牟尼牟尼 瑪哈牟那耶 梭哈

願功德迴向眾生,感恩諸佛菩薩加持護佑一切有情離苦得樂,福慧雙增,究竟佛果,祈願國泰民安,世界和平

Saturday 22 May 2021

《心經》所說的「五蘊皆空」


《心經》所說的「五蘊皆空」

五蘊包括生理和心理的五種現象,即是色、受、想、行、識。

1.色蘊,是指我們身體的物質現象,通常稱為地、水、火、風四大。其中骨骼、皮膚、肌肉、神經等稱為地大;血液、脂肪、水分稱為水大;體溫稱為火大;呼吸稱為風大。

2.受蘊,是指苦、樂、憂、喜、捨等的感受。

3.想蘊,是指好、壞、善、惡等的分辨。

4.行蘊,是發動身、口、意等三類行為。

5.識蘊,是分別、執著,以及造業和業種的總稱。

由上可知,後四蘊是屬於心理現象及精神活動的範圍,眾生(人)的生命現象不出這五個條件的界限。如果無法體驗實證到五蘊是空,那就永遠屬於凡夫的境界,煩惱無窮、生死不已。如何能夠實證五蘊皆空,須做進一步的討論。

五蘊是無常也無我的。因為一切現象都在時間上川流不息、變之又變,所以是無常;同時,一切現象都在空間位置上此消彼長、變化不已,所以沒有不變的我。既然不論是物質現象或心理現象,在時空上都變遷不已,因此我們知道五蘊無一是常,也無一是我。而生命的組合就是五蘊,五蘊既然無常也無我,那還有什麼可以執著的?既無被執著的對象,也沒有能執著的我,當然就是解脫。

無常和無我就是空,空的意思是精神和物質雖有臨時的現象可見,卻無不變的實體可得。雖沒有不變的實體,卻不礙於變異的現象,所以佛法所講的空,並不否定現象世界的有;因為無實體,也沒有障礙,雖名為空,但不礙有。不執著永恆的有,也不否定變異的有,這稱為無自性的空。所謂無自性,就是一切現象沒有不變的自性和永恆的實體;如果有實體,那就不是空性。因此若能實證《心經》所說的「五蘊皆空」,就是生命的超越。

摘自- 聖嚴法師《禪與悟》

Friday 21 May 2021

蓮花生大士殊胜功德日 - 公历5月21日 ~ 藏历四月初十


蓮花生大士殊胜功德日 - 公历5月21日 ~ 藏历四月初十

公历5月21日 ~ 藏历四月初十
是蓮花生大士薈供日﹑
千劫佛節日,煙供火供吉祥日。

適逢藏曆初十,乃蓮師殊勝日。
蓮師曾言:「我無來去,唯信我者,
即現其前而為說法。
每月初十日,我自來視諸弟子。」

為了一切眾生的利樂之故,
願諸法友大德今日宜多參加蓮師薈供,
或盡力持誦蓮師祈請文及心咒。

殊勝日當發菩提心行持布施、持戒、
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般若密。
廣行善法,利益眾生,迴向正法久住,
眾生得永恆之大樂。

[ 蓮師七支祈請文 ]

吽 烏金剎土西北隅
Hong Wu-jin-cha-tu-xi-bei-yu
蓮莖花胚之座上
lian-jin-hua-pei-zhi-zuo-shang
稀有殊勝成就者
xi-you-shu-sheng-cheng-jiu-zhe 
世稱名號蓮花生
shi-cheng-ming-hao-lian-hua-sheng
空行眷屬眾圍繞
kong-xing-juan-shu-zhong-wei-rao 
我隨汝尊而修持
wo-sui-ru-zun-er-xiu-chi
垂賜加持祈降臨
chui-ci-jia-chi-qi-jiang-lin 
咕嚕貝瑪悉地吽
gu-ru-bei-ma-xi-de-hong

[ 心咒 ]
嗡阿吽 班雜咕嚕貝瑪 悉地吽
Om-ah-hum-banza-guru-padma-siddhi-hum

[ 蓮師短祈請文 ]

祈請烏金如意寶
Qi-qing-wu-jin-ru-yi-bao 
違緣障礙勿生起
wei-yuan-zhang-ai-wu-sheng-qi
順緣意樂皆達成
shun-yuan-yi-le-jie-da-cheng 
賜共與不共成就
ci-gong-yu-bu-gong-cheng-jiu

[ 蓮師祈願咒 ]

嗡阿吽
Om-ah-hum 
班扎咕嚕貝瑪托稱雜
banza-guru-padma-zhu-chen-za
班扎薩瑪雅匝斯德帕拉吽啊
banza-sama-yaza-si-de-pala-hong-a

[ 回向文 ]

願我迅速以此善
Yuan-wo-xun-su-yi-ci-shan
成就上師蓮花生
cheng-jiu-shang-shi-lian-hua-sheng
一切眾生盡無余
Yi-qie-zhong-sheng-jin-wu-yu
悉瑧彼等之聖位
xi-zhen-bi-deng-zhi-sheng-wei

[ 蓮花生大士祈禱文 ] 

一切佛的化身 蓮花生大士
Yi-qie-Fo-de-hua-shen lian-hua-sheng-da-shi
我祈請您加持一切眾生的身口意
Wo-qi-qing-nin-jia-chi-yi-qie-zhong-sheng-de-shen-kou-yi
雖然我的心受各種各樣的打擾
Sui-ran-wo-de-xin-shou-ge-zhong-ge-yang-de-da-rao
但一天終了
Dan-yi-tian-zhong-liao
我的心終歸回到正法上
wo-de-xin-zhong-gui-hui-dao-zheng-fa-shang
請加持我
Qing-jia-chi-wo
讓我的修持能夠成功
rang-wo-de-xiu-chi-neng-gou-cheng-gong
請加持我
Qing-jia-chi-wo
讓我一切修道上的染污都能終止
rang-wo-yi-qie-xiu-dao-shang-de-ran-wu-dou-neng-zhong-zhi
請加持我
Qing-jia-chi-wo
讓這一切染污都能轉成智慧
rang-zhe-yi-qie-ran-wu-dou-neng-zhuan-cheng-zhi-hui
請加持我
Qing-jia-chi-wo
讓一切不合佛法的念頭會逐漸減少
rang-yi-qie-bu-he-Fo-fa-de-nian-tou-hui-zhu-jian-jian-shao
最后完全終止
zui-hou-wan-quan-zhong-zhi
請加持我
Qing-jia-chi-wo
讓我的慈悲心能增長
rang-wo-de-ci-bei-xin-neng-zeng-zhang
請加持我
Qing-jia-chi-wo
使我的相對和究竟菩提心能增長
shi-wo-de-xiang-dui-he-jiu-jing-puti-xin-neng-zeng-zhang
請加持我
Qing-jia-chi-wo
能証得心的本來面目
neng-zheng-de-xin-de-ben-lai-mian-mu
請加持我
Qing-jia-chi-wo
能迅速成佛
neng-xun-su-cheng-Fo
請加持我
Qing-jia-chi-wo
讓我能救渡一切眾生
rang-wo-neng-jiu-du-yi-qie-zhong-sheng
嗡阿吽 班雜咕嚕貝瑪 悉地吽
Om-ah-hum-banza-guru-padma-siddhi-hum

http://t.cn/A6VtxXJ7

佛陀為什麼嚴禁殺生?

佛陀為什麼嚴禁殺生?

所有眾生都害怕死亡,正如我們愛惜自己的生命。我們除了不去奪取別人的生命,也應該避免傷害別類生命。
如果人們滋養愛心,痛苦就會相應而減,而快樂的生活就會隨之而生。無論日夜、行住坐臥,我們都應該活在此種愛心之中。《佛陀傳》

經常這樣去想,就不會怨天尤人 (夢參老和尚)

經常這樣去想,就不會怨天尤人
夢參老和尚

有時我們認為是冤枉的業,是法律不公,或者處理你這件事處理得不正確,這就冤枉了。不過在地獄裡沒有一件冤枉事,都是你自己做的,自己去感的果。乃至於獄卒、閻王爺,這些都是由你自己的業所變現的。說有,確實是有;說沒有,根本如夢如幻。當你沒業,沒有;有業,就有。

人間也如此,因為過去有業,你現在的果就不同了。像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享受都不一樣的。有窮、有富,有壽命長的、壽命短的,有聰明的、愚癡的,為什麼呢?這是過去的業感到今生的果。

但是能生到人間,畢竟你還是種了善業,不然不能生為人身,而墮到餓鬼、地獄、畜生等三途去了,你生為人了,是善業多於惡業。要是你現在不能發揚善業,反過來造惡的話,地獄也好,餓鬼道也好,畜生道也好,你一定會感果的。

所以我們要認識這種因果相互的關係,要經常這樣觀想,這樣你就不會怨天尤人。不要想種種的方法害人、整人。你要是明白這個因果了,絕不會去害人。

所以今生你被人家整;或者你到哪兒去了,被人家清算;或者經常是受害者——那麼現在你是受害者,過去你則是害人者,這是循環的。如果過去沒有害人,你會感善果的。

我們在《金剛經》上說,你今生被人家輕賤,被人家看不起,或罵你、侮辱你,你應當高高興興地接受。你想:「我過去的罪業就消滅了,再也不受了。」

如果你要是心裡頭不平而被逼得生存不下去了,又沒有因果律的觀念,就會鋌而走險,殺人放火,會造出更大的業了。要報復,什麼事都做,越造業,來生也就可知了。

我希望大家對這個罪,作深刻的觀想。罪就是業果成熟了,代表你做的事情不合理,不但不合你自己的性理,也不合人間的情理,所以你必須得受苦。

【請下載.. 不丹崗頂法王分享的「四尊合一防疫護輪」】

【請下載.. 不丹崗頂法王分享的「四尊合一防疫護輪」】
.
大家可以將護輪打印出來,或下載儲存成手機螢幕,帶在身上,有助預防瘟疫、傳染病、疫症等障礙。

護輪上中央是藥師佛,右上角是憤怒蓮師金剛盔甲,左上角是金剛盔甲咒輪。下方的兩尊都是葉衣佛母,左下方是下三部密續的葉衣佛母,右下方是普賢密意總集大圓滿的葉衣佛母,正中央是葉衣佛母咒輪。
.

釋迦牟尼佛的真實腳印,見者福報不可思議

釋迦牟尼佛的真實腳印,見者福報不可思議

佛在將入涅槃之前,站在大方石上回頭對阿難說:
“這是我最後望著金剛座和王舍城方向所留下的足跡了。”

於是在大方石上留下我們眼前這雙足跡。這和見到佛是一樣的。
他腳上的紋飾更讓人相信佛有不可思議的神通智慧。

佛的腳趾上的『卐』字紋象徵火和光明;
雙魚象徵解脫;
寶瓶象徵智慧;
海螺象徵佈道;
三鈷象徵護法,
足掌心還有千輻輪相。

這些都是佛的功德所感,自然而有的。
佛寂滅後,就留下了自己神奇的足跡。

在佛國印度,佛教徒對佛祖釋迦牟尼非常敬仰,
進而對佛足跡甚為敬重,見足如見佛,一樣地頂禮膜拜。

《華嚴經》十地菩薩贊釋迦牟尼佛偈
(每天誦一遍功過恆河沙)

釋迦無上尊 具一切功德 
見者心清淨 回向大智慧
如來大慈悲 出現於世間 
普爲諸眾生 轉無上法-輪
如來無數劫 勤苦爲眾生 
雲何諸世間 能報大師恩
甯於無量劫 受諸惡道苦 
終不舍如來 而求於出離
甯代諸眾生 備受一切苦 
終不舍於佛 而求得安樂
甯在諸惡趣 恒得聞佛名 
不願生善道 暫時不聞佛
甯在諸地獄 一一無數劫 
終不遠離佛 而求出惡趣
何故願久住 一切諸惡道 
以得見如來 增長智慧故
若得見於佛 滅除一切苦 
能入諸如來 大智之境界
若得見於佛 舍離一切障 
長養無盡福 成就菩提道
如來能永斷 一切眾生疑 
隨其心所樂 普皆令圓滿
廣大智圓滿 善達時非時 
南眾演說法 摧伏眾外道
一切諸異論 普隨眾生心 
譬如如意寶 能滿一切欲
汝觀大威德 無量菩薩眾 
十方諸國土 而來見世尊
所願皆具足 所行無障礙 
一切諸世間 無能測量者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凈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Thursday 13 May 2021

【不要只是抱怨 要處理抱怨】

【不要只是抱怨 要處理抱怨】

人都是在生氣之後才會抱怨,所以抱怨的內容多半聽來刺耳,不只被抱怨的人不舒服,就連抱怨者本身也一樣不愉快。會抱怨,主要是起因於對人事物的不滿,但是,世間不如意事本是十常八九,光是抱怨並不能讓事情如意… 如果又能換個角度想:「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別人說的可能真的是自己的過失,他抱怨得其實很有道理,可以幫助我看清自己的盲點。更何況人人都是凡夫,既是凡夫,就不可能沒有煩惱,有煩惱就會有抱怨。雖然別人的煩惱不一定是因你而起,但是別人把你當成出氣口,負面的情緒透過抱怨而得到舒緩,你也等於幫了他的忙。

其實當不滿的情緒出現時,可能是別人的問題,也可能是自己的問題,或是大家都沒有問題,只是有人誤傳了一句話,使得別人口出怨言。遇到這種情形,應該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也為自己著想,並且做到:一、不要抱怨別人;二、接受別人的抱怨;三、傾聽別人的抱怨。也要像孔子所說的「君子聞過則喜」,不但不要難過,甚至要更歡喜,因為別人願意向你抱怨,表示對方還看得起你。

另外,有些人一聽到抱怨後,認為「清者自清,濁者自濁」,便自築高牆,對別人的反應不加理會,這樣反而會激怒對方,以為你放棄了和他的友好關係,打算絕交。如果到了這個地步,問題就更難化解了。所以聽到抱怨時,要有適當的處理措施,以免又進一步產生誤解,而且對於輕重不同的抱怨,處理方法也不同。如果聽到的是輕微的抱怨,只要點點頭,表示你知道了就可以了,因為對方只是希望你聽到這樣的意見而已,不一定要給予任何回應。至於嚴重的抱怨,則一定要有所回應與處理,如果是對方誤解了,一定要找對方協調、懇談,讓他瞭解事實真相。如果是對方因為你的作為不符合他的期待而產生抱怨,則一定要告訴他,你會努力改善與處理;如果處理的結果還是不能讓對方滿意,也要讓他知道你已經盡力了,你的能力在目前的狀況下,只能如此,希望對方能夠諒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摘自聖嚴法師《從心溝通》

【佛教故事】成佛之前!

【佛教故事】成佛之前!

一日,阿難尊者對佛陀說:‘世尊,您出生於帝王之家,擁有一般人所沒有的榮華富貴;出家後,經過六年苦行,最後於菩提樹下靜坐四十九天,即證得無上正等正覺,似乎一切都順理成章,您說是嗎?’

佛陀並沒有回答這個問題,而是為阿難說了一則公案。

過去有一位大富長者,擁有各式珍奇異寶,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獨缺取得不易的深海赤珍珠。於是長者決定出海採珠,在突破種種難關後,終於找到赤珍珠的產地。
珠蚌生性嗜血,為了得到這稀世珍寶,長者以刀刺身,將流出的血裝入油囊中,並且垂至海底,引誘大蚌出而食之;一旦蚌殼打開,就趁機剖蚌取珠。就這樣,長者一次次地刺身取血,一次次地入海剖蚌取珠,經過三年的時間,好不容易才採集到一袋赤珍珠。
長者帶著這袋赤珍珠回到岸上。不料,同伴們看到如此稀有且價值非凡的寶珠,竟萌生惡念,欲殺害長者將寶珠佔為己有。於是眾人佯稱要到井邊打水,趁著長者不注意時,便將他推落井中,並把井口封死。
墜落井底的長者幸好無恙,不知在井底待了多久,突然聽到獅子的吼叫聲;長者張開眼睛一看,竟然有一頭獅子從旁邊的洞穴走進來喝水。長者驚惶萬分,心想性命難保,沒想到獅子喝完水後就離開了。長者不僅松了一口氣,並且循著獅子的足跡,離開這一口井,最後安全回到家鄉。
長者找到同伴的家,對他們說:‘你們搶走我的寶珠並且加害於我的這件事,目前還沒有人知道,只要你們將所有寶珠歸還,我就不會告訴任何人。’他們看到長者安然無恙地站在面前,都感到非常恐懼,知道自己犯了大錯,於是將所有的赤珍珠全數歸還。
一天,長者的兩個兒子在遊戲中把玩這些寶珠,大兒子問道:‘這些寶珠是從哪裡來的呢?’小兒子說:‘寶珠當然是從我的口袋里找出來的。’大兒子辯道:‘不對,不對,寶珠是長在屋子里的大甕中。’
聽到孩子們的對話,長者面露笑意,長者夫人不解地問:‘這有什麼好笑呢?’長者回答:‘寶珠對他們來說是垂手可得,他們豈能想像取得寶珠的過程是如此地辛苦?那是因為有我當他們的依靠,才會以為這些費盡千辛萬苦、幾乎喪命採得的珍珠,是從家裡的甕中長出的。’
佛陀告訴阿難:‘你只看到我成佛的果,卻不知我從無數劫來即不斷地勤苦修學,就像小孩認為寶珠是在口袋中,如探囊取物般容易,而不瞭解採珠過程的辛苦。其實,成佛必須修諸萬行,積功累德,不是一事、一行、一身就可獲得。’
 
典故摘自:《眾經撰雜譬喻·卷下》

省  思:
經雲:‘理可頓悟,事須漸修’,修行並不是一蹴可幾,而需把握因緣,勤修六度萬行,累積福德資糧,‘做一分得一分,做十分得十分’,如此努力不懈,待因緣果熟,自然能圓滿菩提道果。

Wednesday 12 May 2021

《一年中最重要最殊勝的月份》 🔔从今天开始🔔

《一年中最重要最殊勝的月份》 
🔔从今天开始🔔

請大德多做功德
祈禱世界和平,災厄平息
吃素放生   點燈煙供   誦經念佛
布施慈善   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

2021年5月12日-6月10日。
藏歷四月初一至四月三十。
吉祥殊勝薩嘎達瓦

每年從藏歷四月一日開始,就會進入一年當中最為神聖的月份——薩嘎月。薩嘎月是佛陀降生、成道、涅槃的殊勝月份,在此月內行持任何善法,其功德都將成千億倍增長。

佛祖釋迦牟尼曾言:“此月行一善事,有行萬善之功德。”

每年薩嘎月,全世界的佛教徒都會隆重紀念這些殊勝的日子,藏傳佛教亦不分派別,均特別重視在此期間行善斷惡,並隨力依身語意三門而廣行善業。

把握殊勝月難得的機會,做才是最好的擁有

《懺悔》

每到薩噶月,很多寺院的僧眾都會發願念誦十萬遍金剛薩埵心咒或者百字明懺悔罪業,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念修金剛薩埵,勤行善法。

不懺悔是無法往生淨土和證悟空性的,金剛薩埵修法則是密宗獨有的、極為殊勝的懺悔業障的修法。

《吃素,願眾生遠離痛苦、具足安樂》

5/12是薩嘎月初一,我發願從此以後生生世世吃素。不單是我,也還有其他僧人如此發願。以此功德,願所有具德上師長久住世,願眾生遠離痛苦、具足安樂。

《積資淨障,遇見最好的自己》

蓮花生大士曾說過:如果你想知道你的過去世,那就看一看現在的你;如果你想知道你的未來世,那就看看你目前的行為。為了眾生,也為了自己的今生來世,我們應把握每一個行持善法的機會,尤其對忙碌的現代人來說,更應利用這個機會,彌補平時沒有閒暇修行的缺憾,為一切眾生的解脫,好好利用這個月精進修行!發露懺悔,清除業障,積累解脫路上的圓滿資糧!

《人生沒有捷徑,只有努力去做、多做、堅持做》

大家在朋友圈或者微博等轉發這類教言固然很好,但是在轉發的同時,自己也如是行持才是關鍵。大家還是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出離心、菩提心和空性見上,而要想生起出離心、菩提心和空性證悟,就要修五加行。希望還沒開始修加行的道友薩嘎月裡開始修,已經開始修的,給自己定一個薩嘎月裡要完成的目標。

演員聽導演的指揮去表演,這樣出來的戲才可能精彩,弟子按著上師的教導去做,這樣的修行結果才可能美好。

----丹真絨布仁波切

薩嘎達瓦
堅持每天
行持善法
努力去做、多做、堅持做
你終究會得到
幸福的果實

Tuesday 11 May 2021

中國人口頭上心頭上的「阿彌陀佛」- 太虛大師

中國人口頭上心頭上的「阿彌陀佛」- 太虛大師

我中國有眼耳口鼻心思的人,沒有一個不知道「阿彌陀佛」的,也沒有一個不曾念過幾聲「阿彌陀佛」的。我們既然每日同這「阿彌陀佛」在一起,這「阿彌陀佛」到底是個什麼道理?

「南無阿彌陀佛」是一句天竺國里的說話,變成我們中國話「南無」就是恭敬、皈依、信仰、服從;「阿彌陀」就是沒有邊際的智光與沒有限量的福壽;「佛」就是聖人、神人、天人、全人、至人、有道德的人、覺悟了的人、智慧才能最偉大的人等;合起來就是:「敬崇那無邊無量智光福壽的聖人」。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意思是:「敬崇那無邊無量智光福壽的聖人」。

這「阿彌陀佛」不是我們這個世界裡頭的,我們這個世界,喚做忍苦的世界。在二千九百多年前,有一尊釋迦牟尼佛出現在我們這個世界,為我們說了「阿彌陀佛」與那個極樂世界的歷史狀況。我們遂知道「阿彌陀佛」在未成佛未有極樂世界以前的時候,本是一個皇帝,當時也有佛住世。這皇帝極其信崇,後來也從佛出家做了僧人,修行不久,便成了羅漢,重發大菩薩心,立願要在將來由他及同著他發願修行的人,修成一個極樂世界,思衣得衣,思食得食,想到哪裡便到哪裡,想有什麼便有什麼,一切的安寧快樂無不完備,一切的危險苦惱無不離脫,同住的人統是好人,既無惡人,亦無惡事,自然駸駸乎日進於善,直至成佛,更無退轉。

既修成了這個極樂世界,復要將此極樂世界的名字,十方世界無不聞知,使聞知者皆生欣慕,但念「阿彌陀佛」的名號,便可於轉生的時候,由「阿彌陀佛」前來接引,生到極樂世界裡頭去。到後來,果然成了個極樂世界,這世界在我們這世界的西邊。成佛名「阿彌陀」,與許多的菩薩、羅漢同住其中,常常說法聚會,時時到十方苦惱的世界去接引救度眾生,使他們生到極樂世界裡頭去。

常念阿彌陀佛
念「阿彌陀佛」真正的意思:心裡頭口裡頭、常常念著「阿彌陀佛」,使我們到了臨終轉世的時候,便可由「阿彌陀佛」救度到極樂世界去,永遠享安寧快樂,更沒有一點兒危險苦惱。

那釋迦牟尼佛,因為見我們這個世界是極其苦惱的,住在裡頭又是極其危險的,因為雖做了個人,能活幾年是沒有一定的,一口氣不來便死了。就在活的時候,病啦、老啦、冷啦、熱啦,種種說不盡的苦痛圍繞著身心,無法離脫,所以教我們個個人心裡頭口裡頭、常常念著「阿彌陀佛」,使我們到了臨終轉世的時候,便可由「阿彌陀佛」救度到極樂世界去,永遠享安寧快樂,更沒有一點兒危險苦惱。這才是念「阿彌陀佛」真正的意思了。

這「南無阿彌陀佛」的道理,念「阿彌陀佛」的意思,既然完全明白了,而且我們中國的人,先天上已經有了這個「阿彌陀佛」,念佛的工夫是很容易做的。大家能時常的念「阿彌陀佛」,便可與「阿彌陀佛」的心願互相感應,猶如無線電機一般,自然常常有超出世間的志量,不致埋沒在這個忍苦的世界中了。

Friday 7 May 2021

佛教故事|眾生平等

佛教故事|眾生平等

舍衛城裡有一位首陀羅種性的人,名叫尼提,挑糞為業,生活艱苦。沒有人關心他,不僅如此,任何人都可以對他指責、謾罵。

釋迦牟尼佛決定度化他。一天,釋迦牟尼佛帶著大迦葉向尼提迎面走去。尼提遠遠看見萬人景仰的佛陀向他走來,內心惶恐,向旁邊躲閃,想悄悄避開。但是,不管尼提走到哪裡,釋迦牟尼佛都向他正面走去。尼提一時驚慌失措,被地上的石頭絆了一下,糞桶翻倒在地。

這對尼提來講猶如末日來臨,他向佛陀哀求道:「佛陀!我有罪!饒恕我吧!」

「你有何罪啊?」釋迦牟尼佛慈祥地問道。

「佛陀!我把路弄髒了。」

「路髒了容易打掃,內心有了污染就不易打掃了。尼提,你願意跟我出家嗎?」

尼提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佛陀怎麼知道我的名字啊?他大惑不解。

釋迦牟尼佛笑道:「尼提!你覺得很奇怪嗎?佛陀是覺者,宇宙間的事無所不知。不僅你的名字佛陀知道,你的一切佛陀都知道。」

尼提頓時感到周身熱血沸騰,兩行淚水奪眶而出,結結巴巴地說:「尊敬的佛陀!我是首陀羅種性,是賤民,我也能出家嗎?」

「尼提,佛門中沒有種性差別。貧富貴賤都是虛妄的假名,就連我們的身體都是虛妄不實的。眾生平等,人人皆有佛性。」

釋迦牟尼佛短短的幾句話掃除了尼提的顧慮,他感激涕零地說:「佛陀!我願意跟您出家。」

Thursday 6 May 2021

何謂八正道?


聖嚴法師《八正道講記》
◎何謂八正道?
八正道(āryāstāngika-mārga)的八個條目為: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是基本的佛法,乃是四聖諦中滅苦的道聖諦,指的是如何使煩惱的眾生,從苦惱和痛苦中出離。
出離就是解脫,一般人在生活中,有的是心理的苦惱,有的則是在觀念上的掙扎。多數人以為心理和觀念似乎是相同的,其實並不相同。
觀念上的掙扎,是一種思想;心理上的困惑,則是一種情緒。思想可以用理論及邏輯來說明解釋,所以在觀念上,往往屬於理性的掙扎;而情緒則是心理的活動,它不屬於理性,是一種感情的掙扎。
八正道就是要解決我們人類的這兩種困擾:一是思想的、觀念的,另一個則是心理的、情緒的。
八正道的前兩個項目「正見」及「正思惟」,主要是處理和解決觀念及思想上的顛倒,從困擾中獲得解脫。至於其餘六項,是處理心理上、生活上的一切煩惱。能夠從這兩類的煩惱得到解脫,就是出離三界,證得阿羅漢果了。
(照片來自 Margaret Chen 攝於台灣台北大學三峽校區)

聖嚴法師 | 苦的層次有三等

聖嚴法師 | 苦的層次有三等

  無常變壞的依正二報,使眾生造業受苦。世間法就是無常的,不斷在變化,中國的《易經》稱它為「生生不已」,在佛法則是「生滅不已」。因為在生的同時,已經有了滅的、壞的現象,事實上,生滅是一體的兩面,同時進行。無常的現象,可分三類的四相,來解釋說明:1.生住異滅;2.生老病死;3.成住壞空。如果知道苦的原因就是因為無常,無常就是無我,若能實證現量的無我空性,就可以從苦因及苦果得到解脫。

苦的層次有三等
  苦苦是因不能自主而又不得不感受種種苦楚。由於自我的不安定性,便無法做自己身心的主人,更無法做環境的主人。因為一切現象都以因緣而產生無常的變化,不論是身、心、環境,都不是自我所能掌控的,所以很苦,這就是苦苦。
  也許有人不相信,認為自我的身心怎麼可能無法由自我掌控呢?這在平常可能感覺不到,可是當你在理智和感情產生矛盾、衝突時,就會天人交戰,相當地掙扎,這是自心不能自主。身體也是一樣,只要當你咳嗽、感冒、頭痛生病時,身體往往就不聽你的指揮了。
  許多人喜歡控制環境,這可能嗎?對自然現象來說,希望它不要刮颱風、不下暴雨、不出炎陽,要它經常風調雨順、陰晴適時、涼暖適中,這雖理想但卻做不到的。對人際關係來說,希望某人能聽你的指揮,由你來管,或者某些人是你的靠山,是你所要倚靠的,偶爾運氣好似乎是做得到,但大多數是不可靠的。類似這些不如心意的期待,往往多過稱心如意的事;因為不自由,所以就是苦。
  我經常遇到一些在家、出家的弟子,認為我就是他們所要倚靠的對象。他們會說:「師父呀!你要保持健康,我們以後就靠你啦!」我說:「阿彌陀佛!我靠的是佛法,你們也應當靠佛法啊!如果靠我個人,一旦我死了以後,你們又靠誰呢?」他們還會再說:「師父!你可不能死啊!我們還是要靠你的啊!」唉!這些人真是愚痴,光想靠別人,結果一定受苦;唯有親近善知識而自己修持佛法,才能離苦。
  壞苦是說一切現象,均是無常,不能持續永久,故名為壞。這是由於身心世界,經常變幻而不能保持,故使你受苦,名為壞苦。無常即是壞,這個壞,不等於是破壞,而是變易、變化、變形、變質、變量;今天的人、事、物,今天的環境,到了明天就會有變化的。所以壞是過程,未必是終結,世間一切現象,沒有最先的起點,也沒有最後的終點,它們不可能停留在某一個狀態,永遠是在過程之中。
   每一個過程,又會有不同的因緣發生,就會產生不同的結果。有些人認為自己是得到了、完成了、成功了;其實,得到也好、完成也好、成功也好,這只是另一個壞苦的開始。譬如說,一對結婚多年的夫婦,最後不是你先走,就是另一半先走,這就是無常的過程,也叫壞苦。你如無法悟透這個變易的過程,便會經歷永無休止的壞苦的煎熬。行苦此行是五蘊中的行蘊,行蘊有造作、遷流的功能;造作是製作、產生,遷流則是生滅的變化。也即是說,世間的一切有為有漏諸法,都不能離開因緣生滅、造作遷流。一般人,都喜歡順利,不歡喜不順利。可是不論好事、壞事,永遠都在生住異滅,造作遷流,無法靜止下來,這就是「行苦」。
   五蘊就是色、受、想、行、識,它們是人的生命的全部。五蘊包括心法及色 法,也就是心理部分和物質部分。心理部分又分為心王及心所,受、想、行蘊屬於心所,識蘊是心王;識是分別心、認識心,從認識心、分別心所產生的心理現象,名為心所,是屬於心王的心理的活動。因此,沒有心王,就無法產生心所。不過在原始佛典中,尚未把心理活動,分析成為心王及心所,只以五蘊的後四蘊,涵蓋了一切的心王及心所。
   這裡所講的行苦,是指極微細的意識狀態,一般人如果能修到無想天,或是修到無色界的非想非非想處定,此時,雖然已經沒有物質的色蘊,已經沒有情緒等的心理活動,但是仍在三界之中,還是有一個心意的生滅起伏和遷流變化,行苦依然在運作。入滅盡定,往非想天,即停止六識的心心所法,極長七日不出定,亦名滅受想定。至第四果,出三果,便離五蘊盛苦。
  若以三苦和三界相配而言,欲界的眾生,都俱有苦苦、壞苦、行苦的三苦;色界的眾生是在禪定中,只有壞苦和行苦;到了無色界時,便只有行苦。那是由於苦苦是最粗重的,其次是壞苦,所以欲界的眾生,能瞭解到苦苦、壞苦,至於行苦最微細,則不易體會;到了色界的眾生,知道有壞苦,也能體會到行苦;進入色界的無想天以及到了無色界的眾生,已進入無想非無想的深定中,苦苦、壞苦俱無,只有行苦還在,由於尚未出離三界,當他出定時,又會回到被稱為萬丈紅塵的煩惱世界了。

前世因緣決定今世別人對你好壞

前世因緣決定今世別人對你好壞

有一天,釋迦牟尼佛對著所有弟子在講經說法,忽然他叫起了阿難說:「你拿一個桶子,到前方五里路遠的一個小村莊,向一個在井邊洗衣服的老婦人,要一桶水回來, 記得態度要客氣和善一點。」
  
阿難點點頭,拿著空桶子,往世尊指示的方向去要水。他想說,這麼容易的事,一定輕易就能辦妥世尊所交待的任務。走啊走的,走到了那村莊,真有位白髮蒼蒼的老婦在井邊洗衣服。
  
阿難很有禮貌的向這位老婦恭敬的作揖,說:「老人家啊老人家,可以跟你要一桶水嗎?」
  
那老婦一抬起頭望見這年輕人,不由怒從心生,很生氣的說:「不行,這口井只能給這村子裡的人使用,任何外人,是不被允許的!」
  
接著就趕阿難走了,任由阿難苦苦哀求也不為所動!阿難無奈,只有帶著空桶回去。他將他所遭遇的種種情形,娓娓的向世尊和在場的弟子道來。世尊點點頭,示意阿難坐下,接著他叫舍利弗去。

舍利弗一樣走啊走的,走到了那村莊;一樣見到那個白髮蒼蒼的老婦還在井邊洗衣服。
  
舍利弗一樣很有禮貌的向這位老婦人說:「老人家啊老人家,可以跟你要一桶水嗎?」
  
那老婦一抬起頭望見這年輕人,不由得心花怒放,彷佛見了一個很投緣的親人。她很高興的說:「行!行!來來,我來幫你打水………」
  
打好一桶水給舍利弗後,又叫他等一下;老婦人匆忙的回家拿一些齋食叫舍利弗帶著路上吃。
 
舍利弗帶了整桶水回去,將他所遇到的種種情形,也娓娓的向世尊和在場的弟子道來……
  
世尊點點頭一樣示意舍利弗坐下。阿難和在場弟子就很納悶、疑惑,問世尊是何種因緣?造成阿難和舍利弗這兩人有這麼大的差別。

世尊開示說道:在遠劫前的一世,這位老婦淪為畜牲道,是只老鼠;牠死在路邊被烈日艷陽暴晒著……。阿難那時候是個趕貨經商的賈人,見到這隻死老鼠,心中起了嫌惡之心,掩鼻而過……舍利弗那時是個正要赴京趕考的讀書人,見到這隻死老鼠,心中起了憐憫之心,順手捧把泥土將牠掩蓋。
  
經久遠劫以後,現在他們見了面,產生這樣不同的差別待遇。眾人可以想像……
  
小小的起心動念,就有如此大的善惡果報,何況是直接加諸痛苦在人身上呢!!
  
緣份真的很奧妙!!

Wednesday 5 May 2021

【念七佛如來的功德利益】

【念七佛如來的功德利益】

●南無多寶如來:

除了脫離三惡道,可以使慳貪、吝啬的人不再吝啬,去除貧窮的果報。所以每次買東西去人家商店,就念「南無多寶如來」,希望他們可以發財賺錢;看到貧窮的人,幫他們念多寶如來的名號,化解他們過去偷盜慳貪的惡因,讓他們有福報;做生意的朋友也可以多念。

●南無寶勝如來:

放生的魚或鳥,給牠念寶勝如來的名號,牠的旁邊就有兩個護法神一直保護牠。旁生或是人在死之前,聽到寶勝如來的名號,永遠不墮三惡道,大家走到市場或是殯儀館等地方要念呀!

●南無妙色身如來:

鬼聽到「南無妙色身如來」的名號,馬上外表會變得像天神一樣好看,馬上脫離鬼道。誰要想長得漂亮或懷孕,一直念「南無妙色身如來」,身上都是漂亮的基因,生出來的都會是漂亮的小孩,念一句名號,讓大家生生世世都漂亮。

●南無廣博身如來:

念廣博身如來,喉嚨被打開。那些個鬼道,幾千萬年喉嚨被鎖住,喝不到水,很痛苦,你一念,祂就喝得到,還可以馬上升天,而且生生世世身材高大。你想生生世世身材高大,就多念廣博身如來的名號。

●南無離怖畏如來:

有小孩子在晚上哭,好恐怖的人,念離怖畏如來,就可以使小鬼脫離鬼道。小魚、小鳥看到我們害怕,幫牠念「南無離怖畏如來」可以使牠們脫離畜牲道。

●南無甘露王如來:

你跟一隻魚說法,牠聽不懂,但你在說法前念「南無甘露王如來」,你所念的《心經》、《大悲咒》等等牠都可以完全吸收。你的孩子在學校上課,下課前一分鐘念「南無甘露王如來」,剛剛老師講的都可以記在腦子裡面。

●南無阿彌陀如來:

念一句佛號,消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來世往生極樂世界。

淨空老法師:人要懂得因果

淨空老法師:人要懂得因果

人要相信命運!你命裡有多少財富,有多高的地位,一定的,否則的話你享受不了。人要懂得因果,就會規規矩矩做人,一生快快樂樂、圓圓滿滿。果報,最好是老年時候享,年輕時候不要把福享盡,享盡了,年老怎麼辦?這個我們不能不知道。財富不可靠,佛在經上常常提起,財為五家共有,這是告訴人對於財富真相要認識。五家共有,在古時候你犯罪了,你有重大的過失,皇上免你的職、治你的罪,還抄家,沒收你的財產,這叫官,五家裡頭,官,官府會沒收的。你做事沒做錯,那你的兒孫做錯事情怎麼辦?這中國歷史上有,兒孫做了壞事,連帶處分。

那個兒孫就是敗家子,在因果上講是你的冤親債主,到你家裡來做你兒孫,到最後他幹了壞事,你受了牽連,家破人亡,他是來報仇的、來報復的。來報仇的,往往這種兒孫是你最歡喜的,他逗你歡喜、逗你疼愛,最後做錯事情讓你家破人亡。因果可畏,不能不知道。所以人,真正讀書人,有德行、有學問的人,平安就是福,平平常常,安安穩穩,這就叫享福。不是財富,不是很高的地位,不是。

文摘恭錄—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四一一集)2013/8/26 檔名:02-040-0411

無不散的筵席 《阿含經故事選》

無不散的筵席 《阿含經故事選》

  佛陀八十歲即將入滅的前三個月,尊者舍利弗回到他出生的故鄉,摩竭提地方的那羅村安住,在那兒患了重病而去逝入涅槃了,照顧他的沙彌純陀,辦妥了尊者舍利弗的葬禮,拿著尊者舍利弗生前的衣、鉢,以及火化後的骨骸,來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稟告尊者阿難說: 
  「大德!我的老師尊者舍利弗已經入涅槃了,我將他的骨骸,生前使用的衣、鉢帶來了,都在這裡。」 
  尊者阿難聽了,心裏很難過,領著沙彌純陀來見佛陀,對佛陀說: 
  「世尊!沙彌純陀來說,尊者舍利弗已經入涅槃了。聽到這樣的消息,令我難過得猶如身體就要被支解了,頭昏眼花,心亂如麻,所學的法都用不上了。」 
  佛陀問尊者阿難說: 
  「阿難!舍利弗入滅時,帶走了『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嗎?我成佛以來的教說,如:四念處、四正斷、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都跟隨著舍利弗的涅槃而消失了嗎?」 
  尊者阿難回答說: 
  「不是的!然而,以尊者舍利弗的精進修持、智慧成就,有他在的時候,能夠依著人們不同的根機,而給予有力的教導,也常常讚歎鼓舞大家。我是因為正法,因為受他教導的眾人失去了尊者舍利弗的緣故,而起憂愁苦惱的。」 
  佛陀告訴尊者阿難說: 
  「阿難!你不要憂愁苦惱,為什麼呢?因緣所聚集而生起的有為敗壞法,怎麼能不壞散呢?一切我們所喜愛的,都會離我們而去,是保不住的。 
  譬如大樹,從大枝幹先折損;大寶山從大塊岩石先崩垮,如來弟子,也從大聲聞弟子先入涅槃。舍利弗可以替我說法教導大眾,有他在的地方,就如同我在那裡一樣,如此一來,我就可以安閒無事了。但一切順意的事,終是要離散的,不要因為自己喜愛的離散了,而受憂愁的毒害。 
  阿難!你應當知道,即使是如來,再不久也會入滅的。所以,阿難!應當以自己為可以依靠的陸洲;以法為可以依靠的陸洲,除此之外,就沒有什麼陸洲明燈,也沒有什麼可依靠的了。怎樣才能夠使自己成為自己可以依靠的陸洲呢?怎樣的法,才是可以依靠的陸洲呢? 
  阿難!應當安住於依著身體、感受、心念、心念對象的法,來修學專注與如實覺察,不論是自身內在的、外在的,或是內、外交錯的,都以熱誠的態度,清晰的覺知,念念分明來調伏世間的貪愛與憂愁。這就是依靠自己,依靠法而不依靠其它的了。 
  阿難!不論是現在,或是我入滅了以後,能安住於以自己為依靠,以自己為歸依;安住於以法為依靠,以法為歸依,不以其他為歸依,這就是我弟子中,最勤於修學的比丘了。」 

按語: 
  一、本則故事取材自《雜阿含第六三八經》、《相應部第四七相應第一三經》、《增壹阿含第二六品第九經》。 
  二、尊者舍利弗與尊者目犍連是摯友,也是釋迦牟尼佛座下的兩位大弟子,尤其在佛陀的晚年,常常代佛轉法輪,又弭平提婆達多的叛教事件,可以說僧團內外的事,多仗他們承擔,難怪佛陀對他們兩位尊者的入滅,有「我觀大眾,見已虛空」的感嘆(《雜阿含第六三九經》、《相應部第四七相應第一四經》)。 
  三、本則故事發生的時間,依《增壹阿含第二六品第九經》的記載,是在佛陀八十歲那年的夏安居期末了,也就是在佛陀宣布將於三個月後入滅之後(參考《長阿含第二遊行經》)。那時,尊者目犍連先遭遇多位外道尋仇,被棍棒圍毆重傷,身體被打爛了,難以復原,而尊者舍利弗卻在他出生的故鄉(王舍城郊外的那羅村,參考《中華佛教百科全書》第三0四五頁)病故。本故事的發生地點,《相應部第四七相應第一三經》、《增壹阿含第二六品第九經》均作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雜阿含第六三八經》作王舍城迦蘭陀竹園,今參考尊者舍利弗葬於祇樹給孤獨園之說(《佛光大辭典》第三四九九頁),採取前者。 
  四、「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後來部派論師將之合稱為「五分法身」或「五法蘊」。依《雜阿含第六三八經》,似乎佛陀是問尊者阿難:「尊者舍利弗帶走了『他的』(即指尊者舍利弗)五分法身嗎?」而《相應部第四七相應第一三經》卻作:「尊者舍利弗帶走了『你的』(即指尊者阿難)五分法身嗎?」兩者稍有不同。 
  五、看來,佛陀晚年,是十分偏重於四念處教導的。

懂得懺悔,自性佛就現前

懂得懺悔,自性佛就現前

學佛之人,要學會懺悔自己,往昔所造的諸多惡業,懂得懺悔,自性佛就現前了。

五方佛也是我們每個人的自性佛。雖然人人都有佛性,但業障能生巨海,能障聖道。唯有我們真心懺悔,業障才能消除,佛性才能現前。

五方佛是轉識成智的,祈請諸佛的光明攝受一切有情眾生,轉識成智,轉輪迴為解脫,轉有漏為無漏。

所有四眾弟子悉發菩提心,替一切如母眾生唸誦金剛薩埵,祈禱他們都被諸佛的光明所攝受,願一切眾生盡除身口意惡業,都能夠證得金剛薩埵純淨的光明。​​​​

傳喜法師

《蓮師的修法》

索達吉堪布:

●僅僅是聽到蓮師的名號或者蓮師的心咒的話,它的加持也是比閃電還快!

僅僅是憶念蓮師的話,世間的這些恐懼和痛苦都可以消失的,僅僅是聽到蓮師的名號或者蓮師的心咒的話,它的加持也是比閃電還快!知道吧?這個很重要的。所以,對末法時代的這些眾生,蓮師是唯一的怙主,我們應該要有這樣的信念!尤其是我們經常念誦蓮師的祈禱文、蓮師的一些傳記、他的一些咒語的話,那麼在自相續當中,大圓滿的境界非常容易呈現。你看密法的很多成就者,哪一個不是蓮花生大士的加持而顯現的?沒有呀!全都是蓮花生大士的加持。如果我們對祖師蓮花生大士有不共的信心的話,那認識自心就非常非常容易。還有一些閉關者、修行者,將蓮花生大士的咒語或者蓮花生大士的身相,做一些經旗放在門上、房屋的頂上,遣除一些違緣。我們藏地一些牧民,把蓮師咒語的經旗放在帳篷上。如果在自己的閉關房當中、在自己修行的場所當中有一些蓮師咒語的話,你的修行和道心會非常圓滿。──《蓮師的修法》

在逆境中堅韌不拔地修行 - 達真堪布

在逆境中堅韌不拔地修行
達真堪布

菩提心有勝義菩提心和世俗菩提心。世俗菩提心有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行菩提心的基礎是願菩提心,願菩提心的根本戒是不捨棄眾生。如果捨棄眾生了,願菩提心就會受到徹底的破壞,在你的相續中可能就沒有願菩提心的戒體了。沒有願菩提心,也不可能有行菩提心,也不可能存在勝義諦菩提心。

這在很多經典、論典中也有明確的說明。比如,願菩提心是牆壁,行菩提心就是牆上的圖案,如果沒有牆壁,不可能有牆上的圖案。同理,沒有願菩提心不可能有行菩提心。

在《修心七要》裡講的主要是願菩提心。如果心裡捨棄了眾生,就相當於捨棄了菩提心,所以對於一個大乘修行人來說,是非常嚴重的罪過。我們經常會遇到容易生嗔恨的對境,因為畢竟我們生存在世間,身邊大部分人都是凡夫,無法逃避。

其實我們現在已經發了菩提心,已經進入了大乘妙道。如果我們是真正合格的大乘修行人,真正進入了大乘妙道,相續中真有了菩提心,一般情況下不會產生那種粗大的嗔恨心。如果我們相續中要產生菩提心,首先要修四無量心。當相續中真正有了四無量心的功德時,就不可能捨棄眾生,也不可能對眾生生起強烈的嗔恨之心。

雖然我們現在已經發了菩提心進入了大乘妙道,但是還有很多修行不到位的地方,在對境中還有很多把握不好的時候,所以可能還會生起嗔恨心。此時我們要做的是:第一,儘量轉為道用。其實這些都是在利益我們,不是在傷害我們。比如說有人罵我們,背後說我們壞話,破壞我們的利益,我們覺得這些人在傷害我們,其實這是我們愚癡顛倒。

如果真的明白道理,真的有智慧,傷害我們是幫我們消業,誹謗我們也是讓我們認清自己。在這樣的對境中,如果我們能修煉得如如不動、堅韌不拔,那麼都是在幫助我們、利益我們。

其實這個時候,可憐的不是我們而是對方。因為對方內心並不愉快,他是被煩惱控制著、被業力束縛著的,所以是不自在的。在這樣的對境中,如果我們能提起正念轉為道用,就不會受到傷害,對我們來說只有利益,這就是煩惱為菩提。這是逆境中的修行。

【如何唸 阿彌陀佛?】/海濤法師

【如何唸 阿彌陀佛?】/海濤法師

西方極樂世界,那地方好莊嚴,水叫功德水,花草樹木都是琉璃,聲音都是佛法,然後阿彌佛身體發光,微笑的臉,放出蓮花,帶著我們的祖先,那些死亡的都坐在蓮花上。

將來我們也希望去極樂世界,幫助他們,所以就一起這樣念:「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希望各位經常這樣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然後你念一個阿彌陀佛,就出現一個蓮花,你念一個阿彌陀佛,就出現一個蓮花,然後蓮花上就載著很多想超脫輪回的,包括神都可以到極樂世界,阿彌陀佛……。

要經常這樣練習,你一直練習,很慈悲,很慈悲,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甚至你在家裡的窗戶外面點一支香,這個香佈施給眾生吃,然後他們邊吃,你邊念阿彌陀佛,邊超度,邊讓他們離苦,那這樣,這個就是修行,我們修行就是修慈悲心,當你有慈悲心的時候,你會發覺,我的病怎麼不見了。

釋迦牟尼佛講的方法很簡單,#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就這麼簡單,#傷害別人就是傷害自己,如果你能夠進一步幫助很多眾生。

因為在日本很多人吃海鮮,全世界各地都有人在吃牛肉對不對,但是您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你念觀音菩薩都可以,一直想著他們,憶持,但是念阿彌陀佛,各位有一個重點,一定要記起來:「當你在念阿彌陀佛或觀音菩薩,首先你要看到阿彌陀佛,然後阿彌陀佛和觀音菩薩進入你的,坐在你頭上,然後進入你身體,然後你一直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加持你,然後就融入你身體,你變成阿彌陀佛,然後就透過你的慈悲心,因為你變成阿彌陀佛以後,你的心變成阿彌陀佛的心,開始放光,所以每個人都會變成阿彌陀佛!」

這樣,那一隻狗也變成阿彌陀佛,那個貓也變成阿彌陀佛,所以呢,你這樣子一直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你自己變成阿彌陀佛,他們也變成阿彌陀佛,更重要的是,他們變成阿彌陀佛以後統統來加持你,你看看,那你這樣力量大不大,千百萬追億的阿彌陀佛都來幫助你,你就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樣可以。

所以我想各位,如果你一直這樣練習,你會發覺你整個人都變了,你早就忘了生氣,你早就忘了抱怨了,但是問題是你要練習,你念觀音菩薩可以,你地藏王菩薩,可以,你念唵 嘛呢 叭咪 吽,可以,但是你要懂得轉換你自己,念的時候,你不要一直覺得說,哦我現在在胃痛,阿彌陀佛,胃病,阿彌陀佛,胃痛,因為你要把胃痛忘掉,知道吧,因為你要專心地念阿彌陀佛,然後你自己變阿彌陀佛,他也變成阿彌陀佛,他又來加持你,世界都變成阿彌陀佛,請問如果你這樣一直念,胃痛還在不在?早就忘了,超越了!

因為有佛幫助你啊,所以我想,每天大家都會拜佛,看佛,供養佛,就是希望你的心態都變成佛,你的外表都變成佛,你的世界都變成佛,就算你現在已經在加護病房了,很痛苦,但是那個地方也會變成阿彌陀佛的地方,最主要是你的心態改變了,所以我想,我們所謂修行佛法,叫禪宗也好,叫心法也好,然後或是透過念佛也好,它的目的就是要轉變你的心態,你的心態轉變了,你的肉體改變了,你的每一個細胞都變成阿彌陀佛!

你的呼吸也像阿彌陀佛一樣,這個就是我們叫念佛,誦經也一樣,你在誦經,你所有的思想都變成地藏王菩薩的思想,變成觀音菩薩的思想,誦經最主要是改變你的心態,你的心態也變成地藏菩薩,你念《普門品》變成觀音菩薩,重點你要轉變,如果你忘了轉變了,就不對了,所以我們叫南無,什麼叫南無,就是說,我要讓阿彌陀佛完全完全我的身體變阿彌陀佛的身體,我的嘴巴變阿彌陀佛的嘴巴,我的心變阿彌陀佛的心,叫南無阿彌陀佛,完全,身口意,融入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融入你,你跟阿彌陀佛在一起,然後呢,眾生也變阿彌陀佛,這個叫什麼,來,心佛眾生,(眾: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眾:三無差別),這個是法華經的重點,很重要哦。

供養三寶,改變七世貧窮的命運 (佛經故事)

供養三寶,改變七世貧窮的命運
佛經故事 

  釋迦牟尼佛有一次在靜坐時,看見一對七世都是貧窮,名叫須達的夫婦。他們這一世更貧窮,住的是黑洞洞的茅棚,每天在垃圾堆里尋找果皮或其他腐爛的食物,以維持生命。

  須達夫婦有一天在垃圾堆里,意外地撿到一塊牛頭旃檀。牛頭旃檀是一種非常名貴的香木,它所燃燒的香氣在十五裡外仍然清香可聞,世間任何的香氣都無法跟它媲美。夫婦倆撿到這塊珍貴的寶貝,非常的高興,就用牛頭旃檀換來了三碗白米,因為他們這一生當中還不曾吃過米飯。

  時近中午,夫婦倆就決定把第一碗米下鍋,一嘗米飯的滋味。就在這個時候,佛對舍利弗說,須達夫婦已貧窮了七世,現在因緣成熟了,要舍利弗去度化他們,改變他們貧窮的命運。於是舍利弗就到須達家化緣去了。

  須達夫婦見到舍利弗尊者來化緣,非常的興奮,夫婦倆也自知過去未曾修福德,所以今日才落得如此窮困不堪,今天佛的大弟子來化緣,正是供養種福德的大好機會,千萬不可錯失,就將第一碗米煮成的飯恭敬地供養舍利弗尊者。

  供養了舍利弗後,夫婦倆又將第二碗米下鍋,二人正準備要食用時,佛又叫迦葉尊者前去化緣。夫婦倆見是佛的首座弟子來化緣,又很恭敬地將第二碗米飯供養了迦葉尊者。須達夫婦供養了兩位尊者後,心裡既歡喜又舒坦地將第三碗米下鍋,準備好好享受生平第一次的美味佳餚。

  飯剛煮熟,佛陀已出現在須達家,夫婦倆見佛親自來化緣,這種曠劫難逢的機會,即使要挨餓一整天也值得,於是真誠恭敬地將第三碗米飯供養了佛陀。佛見須達夫婦一片真誠,看著須達夫婦說:「一切罪滅盡,百寶從地生。」剎時,須達所住的茅棚充滿了金銀財寶。

  此時,須達夫婦也心開意解,得了淨法眼藏。夫婦倆看了看滿屋子的金銀財寶,心想:縱是華廈千間,夜眠還是八尺,如果失眠的話,恐怕連八尺都無法受用呢!惟有修行才是究竟。於是央求佛陀收他們為弟子。佛就為他們說四諦法門,須達夫婦因而悟道、證果。所以供養的功德真是不可思議呀!


生病有時候是對人類的一種警惕

生病有時候是對人類的一種警惕

人生無常,生病有時候是對人類的一種警惕,讓我們知道病苦災難會沒有預兆的來臨,警惕我們要時刻把握人生,現在不做、今天不做、今年不做,不知道是否還有明天、明年可做?因而能時時刻刻警惕自己不敢松懈。

  不單是人體凡夫身有病是正常,連佛也會有病啊!

  有一天佛陀和阿難出去托鉢,他們所居住的地方和人群聚居的地方有一段距離,當走到樹林和鄉村交界處時,地上有很多斷落的樹枝和竹刺,佛陀一不小心腳底刺到斷裂的樹根,痛徹心肺。弟子們趕快把他扶回居住的精捨中,但佛陀已痛到昏了過去。

  二千年前醫學並不像今天這麼發達可以送到醫院去,他們用土方為他敷傷,可是佛陀的腳仍然是又痛又腫,人也昏迷不醒。很多弟子都非常的擔心,在家的居士也很驚慌,怕佛陀就因此而消失在人間。

  一位大臣匆匆忙忙地跑往王宮內向國王報告:「不得了啊!佛陀的腳被樹枝刺傷,現在非常的危急。」

  國王聽了這個消息,心中非常著急,等到心定下來時說:「我們現在趕快去探望佛。」車子到精捨門口時他就趕快下車,並把王冠拿下,衣服整理好,以表對佛的敬重。

  他恭恭敬敬地趕到佛陀的床前,看到佛陀仍舊是昏迷不醒,他就屈膝在床前,牽著佛的手說:「佛啊!我是阿闍世,我聽到您受了重傷馬上趕來。佛陀!您一定要憐愍眾生,您走不得啊!世間國家都需要您啊!」

  佛陀睜開眼,握著國王的手說:「你起來坐著。」國王就坐在床邊,佛陀也由弟子扶著坐了起來,弟子們全都圍靠過來,佛陀又開始為他們說法了。佛陀向四眾弟子說:「人在世間,總是乘業而來;帶業而去卻又乘業而來。過去生中,我雖然生生為行善道,但難免也有一些觀念錯誤;一念差錯,千劫難逃啊!所以每一世我都歡喜地消業,雖然該消的業消了,但未消的余業猶存,所以我還繼繼再消受余報啊!」

  當然後來佛陀並沒因此逝去。

  但是我們通過這段小故事,就可以知道佛陀雖然已經成佛了,但他的身軀還是父母所生的肉體啊!所以一枝樹枝都可以傷到佛的腳,細菌也會使他的傷口腫起來,疼痛不已啊!甚至到昏迷的程度,更何況是我們凡夫呢?

  也正是因為我們是凡夫,所以更該知道身體病痛是正常的事,隻身病心不病,身體有了小病痛就視為自然的現象,更要時時警惕自己人生無常。要好好把握人生,提醒我今天如果不做,不知是否還有明天可做?

  所以有一分的力量就要趕緊付出,付出才是我們的本分,助人也是快樂的根本,如果我們都能這麼想,做一分就可得一分,或者不止一分。你想想,你用你的綿薄之力去幫助別人,別人受施後心存善念,下次他也幫助別人,如此一片和諧美好景象更是人間天堂,又何樂而不為呢。

  如果只是開始做了些事情幫助別人,就想著我已經有在做了,為什麼我還會生病?那可就不只是你的軀殼在生病了,不能了脫功利慾念,心靈也是有求不盡的病疾。

佛教故事【用慈悲心育才,何愁不枝繁葉茂】

佛教故事【用慈悲心育才,何愁不枝繁葉茂】

有一位信眾在佛殿禮佛後,來到花園散步,碰巧看到負責園藝的僧人正埋首整理花草。

只見他一把剪刀在手此起彼落,將枝葉剪去,或將花草連根拔起,移植到另一盆中,或對一些枯枝澆水施肥,給予特別照顧。

信眾不解地問道:「園頭禪師,照顧花草,你為什麼將好的枝葉剪去?枯的枝幹反而澆水施肥,而且從這一盆移到另一盆中,沒有植物的土地,何必鋤來鋤去?有必要這麼麻煩嗎?」

園頭禪師道:「照顧花草,等於教育弟子一樣,人要怎麼教育,花草也是。」

信眾聽後,不以為然道:「花草樹木,怎能和人相比呢?」

園頭禪師頭也不抬地說道:「照顧花草與教育弟子有許多相似之處。

第一,對於那些看似繁茂,卻生長錯亂,不合規矩的花,一定要去其枝蔓,擇其雜葉,免得它們浪費養分,花草將來才能發育良好;就如收斂年輕人的氣焰,去其惡習,使其納入正軌一樣。

第二,將花連根拔起植入另一盆中,目的就是使植物離開貧瘠,接觸沃壤;就如年輕人離開不良環境,到另外的地方接觸良師益友,求取更高的學問一般。

第三,特別澆灌枯枝,是因為那些植物的枯枝,看上去好像已死,可內中卻蘊育無限生機;不要以為不良弟子,都是不可救藥,輕言放棄,要知道人性本善,只要悉心呵護,照顧得法,終能使其重生。

第四,鬆動土壤,只因泥土中還有種子等待發芽;就如那些貧苦而有心向上的學生,助其一臂之力,就可使他們有機會成長茁壯。」

信眾聽後大為嘆服,非常欣喜地說道:「園頭禪師,謝謝您給我上了育才之道一課!」

文:網路

~轉載

【聖嚴法師開示】

【聖嚴法師開示】

有缺點並不可怕,缺點能夠讓我們進步。如果認為自己已經是一個非常完美的人,還會想要來打坐修行嗎?因此,從修行過程中的標準來看,我們所希望的零缺點,是知道自己有不少缺點,那就是零缺點。

如果不知道自己有缺點,那才是最大的缺點;知道有缺點,馬上改過,即可隨時隨地保持零缺點。

圖文:法鼓山

今日的執著,會造成明日的後悔

今日的執著,會造成明日的後悔

半夜時分,深遠禪師發現小徒弟還在練棍,便問道:「徒兒,這麼晚了,你為什麼還不休息?」
 
小徒弟回答說:「師父,我想打敗師兄。」
 
深遠禪師笑著說:「你師兄的悟性很高,入門又比你早,以你目前的能力,要超過他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小徒弟說:「師父,我覺得只要有恆心、苦練習,就一定能夠超過師兄的。」
 
深遠禪師搖了搖頭,給小徒弟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一天,龜與兔子相遇在草場上,龜說自己很有恆心,說兔子不能吃苦,只會跳躍尋樂,時間長了,將來肯定沒有好結果。兔子靜靜地聽著,並沒有爭辯。
 
「多辯無益,」兔子說,「我們來賽跑,好不好?就請狐狸大哥當評判員。」
 
「好啊。」龜很不以為然地說。
 
於是,龜動身了,跑了一刻鐘,只跑了三丈多遠。兔子不耐煩了,感覺有點懊悔。它想:「照這樣跑下去,不是要跑到黃昏嗎?我這一天寶貴的光陰,都浪費了。」
 
於是,兔子利用這些時間去吃野草、跑跳,非常地快樂。
 
龜則在說:「我會吃苦,我有恆心,總會跑到。」
 
到了午後,龜已經筋疲力盡了。跑到陰涼之地,很想打一個盹,養養精神,但是又覺得不合適,於是又打起精神前進。而龜由於背重,龜頭又小,五尺以外的平地,便看不見了,漸漸地,它有點眼花繚亂了。
 
這時的兔子,因為能隨興所至,所以越跑越有趣,越有精神,已經趕到離路半里多的河邊樹下。看見風景清幽,也就順便打了個盹。兔子醒後,感覺精神百倍,卻把賽跑之事完全丟在腦後。在它正愁無事可做之時,看見一隻松鼠從前邊跑過,便認為是怪物,一定要追上它。於是它便開始追。松鼠見它追,便開始跑。奔來跑去,忽然,松鼠跳上了一棵大樹。正當兔子在樹下翹首高望之時,忽然聽見背後有聲音叫道:「兔弟弟,你奪得冠軍了!」
 
兔子回頭一看,原來是評判員狐狸大哥,而那棵樹,也就是它們賽跑的終點。那隻龜呢,因為它想吃苦,還在半里外匍匐而行。
 
講完了故事,深遠禪師說:「出家了首先要捨棄的是執著心,這不是讓你不思進取,虛度時光,而是讓你量力而行,保持心態的平和。」
 
菩提心語:
 
執著是前進路上不可缺少的品質,但不是說一味的執著就是必不可少的。根據自己的實力量力而行,才是明智的做法。

【佛教故事】前世惡口今生成醜女,供養佛陀終感得金身

【佛教故事】前世惡口今生成醜女,供養佛陀終感得金身

有一年的夏天,古印度發生了強烈地震,並引發了山洪海嘯。大量田地城廓在瞬間被毀,人民流離失所,死傷無數。劫後大地一派淒涼,可謂哀鴻遍野!

當佛陀在舍衛城的時候,有一戶人家的妻子生下一位具有十八種丑相的女孩,她的父母都很憂愁,

父親說:「這樣難看的孩子,乾脆趁晚上,把她溺死,再丟出去喂狗。」

母親說:「您不要這麼說,殺人是天理所不容的,畢竟她是我們倆的孩子。起碼等到她長大,能自己獨立生活的時候,再把她趕出門。」丈夫想一想,也同意了。

從此以後,他們把她關在家中偷偷地養著,不讓任何人知道與看見。等到她能獨自行走時,這對夫婦便把她趕出家門。她流浪街頭,四處行乞,每天吃不飽、穿不暖,相貌本來就夠丑的,卻又染上嚴重的麻瘋病,她實在是痛苦難忍,便在街道上亂喊亂叫了起來。

阿難尊者看到她慘叫的情景,生起無比的悲憫心,於是上前溫和地問:「女孩,你是誰呀?怎麼會變成這個樣子?」

她的神智還算清楚,悲傷地對尊者祈求說:「尊者啊!一定是因為前世惡業所感召,我才變成現在這副模樣。求求尊者,消盡我的惡業吧!」

尊者悲憫地安慰她:「你不必擔心,我教你行善,以善業的力量,來消盡你的惡業。」

於是,阿難尊者從別的地方找來一些芝麻油、供香,把她帶到佛的發塔和指甲塔前作了香、燈、塗香、鮮花等的供養。這時,給孤獨長者正好也來到這裡,看見這一情景,過去詢問,尊者便告訴長者事情的經過。給孤獨長者看見醜女沒穿衣服,生起慈悲心,於是送給她一件衣服。

佛陀已觀知這位可憐的女子,便親自來到塔前。醜女見到佛陀三門寂靜、相好莊嚴、圓滿嚴飾的金身,馬上生起很大的信心,她想:「我供養發塔、指甲塔的功德已經很大,今天若能再親自供養佛陀,功德更不可思議。」想著想著,她就把自己的衣服脫下來,供養佛陀。她無比歡喜地在佛前合掌祈禱,接著,就在這歡喜心中去世了。

她轉生到當地的一戶商主家,生下來時非常端莊秀麗,全身膚色金黃,因此取名「金色」。金色剛滿七歲時,對佛法生起信心,在求得父母的同意後,於釋迦牟尼佛的教法下出家。出家後,她晝夜精進,很快地就滅盡煩惱,獲得阿羅漢果位,成為具足大神通的阿羅漢。

證果之後,她用神通觀察自己的前世,知道是阿難尊者把她從十八種丑相的賤種人中救拔出來,所以她對阿難尊者特別感激,天天恭敬供養阿難尊者。

比丘們看見這一情景,前去請教世尊:「世尊,金色羅漢以什麼樣的因緣生在富貴之家,全身膚色金黃?又為什麼年紀還小,就對佛法產生信心,出家證果呢?希望世尊為我們開示。」

世尊說:「你們還記得舍衛城曾有個十八種丑相的女孩子嗎?」

「記得,記得,她真是丑得可以。」

「當她正在供養我的發塔時,我親自到她的面前,她見我之後,生起大信心及歡喜心,並在充滿歡喜心及大信心中去世。

因此她轉生到大商主家,一出生膚色就是金黃。」
比丘們又問:「那麼,請問世尊,她造了什麼惡業,而成為十八丑相的賤種人呢?」

世尊說:「這是她過往業力成熟的緣故。早在人壽兩萬歲迦葉佛出世的時候,印度鹿野苑有位施主的一位女兒,長大後對迦葉佛具足信心,還祈求父母同意她出家。

出家後,她個性剛強,恃財好勝,常常惡口罵人『賤人』、『醜人』等。後來,她一生中修持清凈梵行,

在臨終前發願:
『我一生中出家修持梵行,雖然沒有什麼成就,就以這出家功德,希望能於釋迦佛的教法下,令佛歡喜,出家獲證阿羅漢果,而且希望惡口罵人的惡業不要成熟。』

但是,因果不虛,這個罵人的惡業最先成熟,使她成為具有十八種丑相的賤種女。

後來,善願成熟,得以遇到我,並對我生起信心及歡喜心,由此轉投生為商女,最後出家獲證阿羅漢果。這就是她的前後因緣。」

文:網路

~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