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30 July 2021

佛教故事丨儘力而為,量力而行


佛教故事丨儘力而為,量力而行

有一次,當他們到達深山的時候,發現高僧正從山谷里挑水。人們注意到,他挑得不多,兩隻木桶里的水都沒有裝滿。

按他們的想像,高僧應該能夠挑起很大的桶,而且挑得滿滿的。可是高僧為什麼不把桶挑滿呢?

他們不解地問:「高僧,這是什麼道理?」

高僧說:「挑水之道並不在於挑多,而在於挑得夠用。一味貪多,會適得其反。」

眾人越發地不解了。

於是,高僧讓他們中的一個人,重新從山谷里打了滿滿的兩桶水。

那人挑得非常吃力,搖搖晃晃,沒走幾步,就跌倒在地,水全都灑了,那人的膝蓋也摔破了。

看到這種情景,高僧說:「水灑了,不是還得再打一桶嗎?膝蓋破了,走路艱難,豈不是比剛才挑得還少嗎?」

眾人問道:「那麼請問高僧,具體該挑多少,怎麼估計呢?」

高僧笑道:「你們看這個桶。」

眾人看去,桶里畫了一條線。

高僧說:「這條線是底線,水絕對不能高於這條線,高於這條線就意味著超過了自己的能力和需要。起初還需要畫一條線,挑的次數多了以後,就不用看那條線了,憑感覺就知道是多是少。有這條線,就可以提醒我們,凡事要儘力而為,也要量力而行。」

眾人又問:「那麼底線應該定多少呢?」

高僧說:「一般來說,越低越好,因為低的目標容易實現,人的勇氣不容易受到挫傷,相反會培養起更大的興趣和熱情。長此以往,循序漸進,自然會挑得更多、挑得更穩。」

眾人若有所悟。

做事就是這樣的道理,循序漸進,逐步實現目標,就能避免許多無謂的挫折。如果找不準底線,一味求多,可能就會適得其反。記住凡事要儘力而為,但是也要注意量力而行。

放下心中的弓刀 (佛典故事)


放下心中的弓刀 (佛典故事)

過去,在舍衛國有一戶貧窮的家庭,夫妻都非常慳吝,性情凶惡,而且不相信因緣果報。佛陀悲愍他們愚癡無知,於是變現為沙門,來到他們家乞食。當時男主人不在家,婦人一看到有人來乞食,就對沙門破口大罵。沙門平靜地說:「我是求道之人,以乞食過活,你不需要辱罵我,我只希望得到一點食物而已。」婦人怒罵:「即使你現在馬上要死了,也不可能拿到一點食物,更何況你看起來這麼健壯,竟然還要我施捨食物給你!你待在這裡只是浪費時間,還是趕快離開吧!」

此時,本來站在門口的沙門,突然在婦人面前兩眼上翻,呼出最後一口氣,示現了死相。隨即,身體膨脹,許多蟲子從鼻口爬出,腹腸潰爛,不淨血水漫流全身。婦人見到這麼恐怖的景相,嚇得說不出話來,驚恐不已地逃離現場。示現神通的沙門也隨即離開,前往數里外的樹下休息。

男主人在回家的路上碰到驚慌失措的婦人,便詢問她事情詳由。婦人苦訴剛才所遇到的恐怖情景。男主人非常生氣,便問:「他現在在哪裡呢?」婦人回答:「應該離開了,但大概也走不了多遠。」於是,男子帶著弓箭及刀,循著足跡去尋找沙門。他生氣地拉開弓弦、拔出佩刀,沿路奔走,一心只想要砍殺那位沙門。

沙門立即化現一座琉璃小城,將自己包圍起來。男子繞城好幾圈後,仍然不得其門而入,便對沙門說:「你為何不敢開門?」沙門回答:「想要我開門,你要先將弓刀丟掉。」

男子想著:「我就先照他說的把弓刀放下,只要一進門,就用拳頭好好揍他一頓。」於是,男子便將弓刀丟到地上。

但是,門並沒有打開,男子對沙門說:「我已經把弓刀都丟掉了,你為何還不開門呢?」沙門回答:「我是要你將心中的惡意弓刀放下,而不是手中的弓刀。」

男子一聽,大吃一驚:「這位沙門一定是得道的聖者,否則怎麼會知道我心裡的想法呢?」於是,馬上磕頭懺悔,對沙門說:「我那愚昧無知的妻子不知您是已證得真理的聖人,妄論是非,讓我心中興起了惡念。希望您慈悲接受她的誠心懺悔,我馬上帶她過來見您,也懇請您勸導妻子能夠修行求道。」說出自己的願望後,便動身返家。

男子回到家中,妻子便問:「那位沙門怎樣了?現在在哪裡呢?」男子為妻詳述沙門的神通變化後,又說:「他現在還在樹下休息,你應當儘快去向他懺悔,以滅除所違犯的罪過。」

於是這對夫妻來到樹下,五體投地向沙門至誠懺悔,希望成為沙門的弟子:「沙門!您的神通變化如此殊勝,必是一位已證得真理的聖者。您能變現堅固而不可逾越的琉璃城,您的意志清明、內心安定,沒有憂愁苦惱,是如何修行才達到如此神妙的境界呢?」

沙門回答:「我博學多聞、奉行正法,無有疲厭;精進學習、嚴持淨戒、常行慧解,不敢放逸,以此精勤修行的因緣而成道,斷盡一切煩惱而證涅槃。」

接著,沙門說偈言:

  「多聞能持故,奉法為垣牆,
   精進難踰毀,從是戒慧成。
   多聞令志明,已明智慧增,
   智則博解義,見義行法安。
   多聞能除憂,能以定為歡,
   善說甘露法,自致得泥洹。
   聞為知法律,解疑亦見正,
   從聞捨非法,行到不死處。」

沙門說完偈子後,放大光明,遍照天地,令這對夫妻驚訝不已,並對於所犯的錯誤既慚愧又惶恐,當下發願斷惡向善,一心懺悔,滅除了二十億惡罪,證得了初果。

典故摘自:《法句譬喻經卷第一•多聞品第三》

省思

「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當遇到逆緣時,我們往往容易瞋惱不安,甚而動諸身口惱害於人;因瞋造業,不僅傷害自己的法身慧命,最終更要自受惡報。行者知道瞋心的禍患,更要慎加防護,除了轉化身口粗暴之惡行,更要放下心中瞋惡的煩惱。心中清淨即得解脫,透過清淨心讓我們能真心慚愧反省,納受教法,建立正確的知見,身心就能得到真正的安定,成就解脫之道。

Source : 中台世界网  圖/傳旆

Thursday 29 July 2021

【五百位受迷惑的比丘】


【五百位受迷惑的比丘】

有一次,五百位比丘依據佛陀的教法在森林裡禪修,當他們已專注在禪那中,發現自己沒有任何的煩惱障時,因而深信已證得心靈的成就,想前去向佛陀報告。在精舍的門口遇到阿難尊者,告知佛陀的指示,他們只能在造訪了墓地之後才能面見佛陀。所以,比丘們去了墓地。那時候,某些屍體似乎被留在墓地沒有下葬。比丘們抵達墓園時,待焚化的屍體明顯地狀況鮮明,一看到腐爛的屍體,比丘們滿懷厭惡,但是,他們又無法不對剛死亡的女人的身體生有色慾的念頭。只有在那個時候他們才明白,自己尚未完全斷離煩惱障。接著佛陀從他的住處發出神妙的光,並且宣說教義,一聽聞到佛陀的教法,所有的比丘們均證得阿羅漢。

文:馬哈希尊者《減損經講記》
圖:網路

佛教故事 丨 自己福報自己受


佛教故事  丨  自己福報自己受

小和尚有三個師兄,師兄們每天都是默默地做事,從來不多說話。

小和尚卻不同,小和尚總是想引起大家的注意。

小和尚掃了地,就會去對師兄們說他掃了地;小和尚挑了水,就會去對師兄們說他挑了水;小和尚念了經,也會去對師兄們說他念了經;小和尚很想師兄們誇他幾句,可師兄們卻總是不理他。

這天,小和尚穿了一件新衣服,是師父給他的。

小和尚去對大師兄說:「大師兄,你看,我今天是不是有點特別?」大師兄正在掃地,他沒有理小和尚。小和尚上前去拉著大師兄的手說:「大師兄,你就看看嘛!」大師兄就看了小和尚一眼,說:「沒什麼特別!」

小和尚不高興了。小和尚走開了。小和尚去找二師兄。小和尚說:「二師兄,你看,我今天是不是有點特別?」二師兄正在挑水,他沒有理小和尚。小和尚就上前去攔住了二師兄的路,說:「二師兄,你就看看嘛!」二師兄這才看了小和尚一眼,說:「沒什麼特別!」

小和尚更不高興了。小和尚跑開了。小和尚去找三師兄。小和尚說:「三師兄,你看,我今天是不是有點特別?」三師兄正在念經,他沒有理小和尚。小和尚就上前把經書拿開了,說:「三師兄,你就看看嘛!」三師兄這才抬頭看了小和尚一眼,說:「沒什麼特別!」

小和尚氣呼呼地跑了。小和尚實在太生氣了,三個師兄居然都沒有注意到他今天穿了新衣服,這新衣服簡直就是白穿了。

小和尚去了師父那裡。

小和尚滿臉委屈地說:「師父⋯⋯」

師父問:「你怎麼了?」

小和尚說:「我穿了新衣服,可三個師兄都沒注意到!」

師父說「你就為這事生氣呀!他們認認真真地干他們的事,哪裡會注意到你的新衣服呢!一個人,不要太在乎自己了,把自己看得很重要,結果就只能讓人失望!」

小和尚恍然大悟,不再生氣了。

從此,小和尚也像師兄們一樣默默地做事,儘力把事情做好,不再多說話,不再嘩眾取寵。

許多年過後,小和尚成了寺院的住持。

而這是小和尚從來沒有想過的,太意外了。

成了住持的小和尚在他禪房裡的牆壁上寫著:一個在乎自己的人,別人往往不在乎他;一個不在乎自己的人,別人往往很在乎他。

當死亡來臨時 有福報的人會知道 這就是最好的祈禱時間點


當死亡來臨時 有福報的人會知道 這就是最好的祈禱時間點
 
嘎瑪仁波切

  一個人的生命結束時,他今生該做的、不該做的都已經結束了。在生命最後的時刻,不管你是老到接近臨終,還是因為身體狀況的原因,就要面臨死亡,總之醫療等努力似乎對你已經產生不了任何效果,甚至求佛菩薩的加持保佑以延長壽命等等也不起作用。那就是說你的生命真要盡了。在沒有斷氣,到快要斷氣的中間過程,叫死亡中陰。

  當醫生已經確定你要死了的時候,你活著時一輩子努力想要的面子,你的權利,你的所謂事業,積累一輩子的錢財,你的親情友情愛情等等,你所執著的一切都沒有任何意義了。本來你覺得自己身邊有成群結隊的親朋好友相伴,現在只能孤零零一個人准備要離開這個世界,恐懼、無助、迷茫、後悔、遺憾......紛至沓來。後悔自己在有能力、有體力的時候,沒有多做一點功德;後悔自己為了人世間的面子,執著於貪嗔癡嫉妒傲慢疑心病,把眾多功德都燒掉了;後悔自己費盡心力累積下來的東西,其實統統都是虛幻的。這個時候,你才會真正知道自己是做了一場夢,無論是否願意都要放棄。

  這個時候,無論你多麼眷戀家人,都沒有用了;無論多麼捨不得以前追求的車子、房子、名牌包、珠寶、手表等等,所有這一切你都得放棄。因為它們對你沒有任何用了,就連你最捨不得的臉蛋、身體,現在都必須要放棄。

  如果還有一點體力,這個時候還有一點福報的話,以前有修行過,念過的祈禱文還沒忘記,那你可以努力在這個時候祈禱。如果你是一個學佛的人,有金剛師兄弟姐妹,現在可以祈請他們幫你念經加持。如果你真正信仰諸佛菩薩,這時候就是最好的祈禱時間點。因為你將孤零零地離開這個世界,孤零零的一個靈魂,飄向更無助的下一個中陰。

  在死亡的過程中,你的眼睛越來越看不清周邊的環境,看不清周邊的人事物;視線變得越來越模糊,最後看不清楚周邊的一切;耳朵也是一樣,別人和你講話的聲音越來越遙遠。如果有人幫你助念,你聽到他們念經的聲音也會覺得越來越遠。最後你自己最熟悉的一兩個親人,在你耳邊大聲呼喚你的時候,你可能還有一點點覺知,其他人你都感覺不到了,最後連這些也都聽不到了。你的鼻子開始聞不到氣味,舌頭也失去了味覺,身體也感受不到柔軟或者粗糙。

  接下來,你身體裡的四大(水火風土)開始分解,這是一種回歸。你的身體會感覺越來越重,越來越僵硬。因為你的身體是從土地“借”來的,最後也終要“土歸土”,把身體還給大地。然後,你身上的水分也會漸漸消失,身體會越來越乾燥。鼻涕、眼淚、口水不斷流出來,因為你控制不了它們。火也是如此,你身上的熱量逐漸消失,身體越來越來冷,口乾舌燥,有的最後頭上會冒點冷汗。最後是氣,你活著的時候,身上有上行氣、下行氣、平衡氣,內臟在腹腔裡面不會亂掉,是因為有平衡氣。你可以正常地用肺呼吸,是因為有上行氣;你可以順利排洩,是因為有下行氣。現在這一切都失控了,會大小便失禁。

  母親懷你的時候,從你的心臟開始跳動,才有了生命的開始,最後,還是要從那裡離開。所以,臨近死亡,呼吸已經很辛苦,當你身體的血液進入心臟,到最後隨著心臟停止跳動,這一生也就走到了終點。

  心臟停止跳動,我們外在看是心電圖成了一條線,瞳孔也放大了。身體內部,紅白菩提開始往裡面收。白菩提,從梵天穴往下沖;紅菩提,在肚臍以下四指處,往上沖,最後紅白菩提在心臟裡結合。你感受到的是什麼呢?白菩提開始從梵天穴往下降的時候,你會感覺好像白茫茫一片,天空中彌漫著月光的感覺,這叫明相。實際上,我們每天晚上睡覺的時候,多多少少會有這種感覺。當我們肚臍下四指處的紅菩提往上沖的時候——這個地方我們叫丹田,你的感覺就像天空中有太陽照射,紅通通一片,這叫增相。兩者在心臟結合的時候,突然就變暗了,黑茫茫一片,這叫得相。這時候被稱為生命結束,也就是人們通常說的死亡。
南无地藏王菩萨

Wednesday 28 July 2021

梦参老和尚 : 念佛做功课为什么要定时定量?

梦参老和尚 : 念佛做功课为什么要定时定量?

◎梦参老和尚《大乘起信论》讲记

念阿弥陀佛,你必须得定量定时。如果你不定量不定时,你自己进取心渐渐就没有。好比你一天定一万声,不论多忙,不论做什么事情,在客堂也好,在大寮做饭也好,不论你做哪一门供养大众僧的功德,你自己本修,就是你念一千声佛,你一定要念完,那是你今天定的课程。

如果你这样做了,一天如是,一个月如是,一年如是,你念个三、五年,你就明白了。明白了你自己的心,能念的心跟所念的佛号,就是所观想阿弥陀佛,渐渐能够融为一体了。这样才能说进修,到你临命终时,你才有把握。

我经常给我们道友说,我说你念佛也好,你修行也好,你下定决心,给自己定出功课来;定了一定要做到底。

念佛不要泛泛地念,你一天或者念一个小时,完了这一个小时我念好多声阿弥陀佛,定时定量。如果不定时不定量,你渐渐就退堕了。

同时自己得督导自己,不论什么灾难现前,不让它打破了你定时定量这个愿。这是你愿心,那你才能得到实际利益。如果你不这样子,泛泛地,就是我一天念佛、念佛。究竟念好多?

如果你自己定的功课,自己定的功课,不是早晚殿。到你临要休息的时候,你突然间想起了我课还没做完,怎么办?

我听着很多道友向我讲:唉呀!明天再补吧!反正现在也晚了。这个绝对不行。明天哪!明天补了;明天又拖到后天再补吧!补补,没有了!

我遇着很多很多,我自己也如是。事情太多了,接触人干啥的,把你功课没做完,自己定的功课没做完。怎么办?人家都脱了衣服要睡觉了。起来呀!起来重新洗脸漱口,念经,念完了再睡。

你治你自己这么治一两回,他不忘了。如果你今天没做,我明天再补吧!明天想想没什么事,我明天再补。明天呀!明天补不上了。后天,后天......没有了,渐渐就断了。

好多道友修行,自己定的功课就这么断了。能够坚持三年五年,能够坚持十年二十年,到最后才跟你算总帐,你才知道它有力量了。有什么力量?你心开意解。

这个不是学来的,这个我是深有体会的。我都不如你们,我小学都没毕业,我在家什么知识都没有,我出家才学到的。到你真正的理解到了;咱们不说悟了,就是理解到了,他不会再退堕的。

Tuesday 27 July 2021

【非常可怕的世俗欲樂,阿難的故事】


【非常可怕的世俗欲樂,阿難的故事】

佛陀的僧團中,有一群剛出家的年輕比丘,他們原本是僑薩羅國中貴族或大商人的孩子,平時生活富裕又可以隨心所欲;後來聽到佛陀講經說法,一時感動就相邀一起出家,加入佛陀的僧團。

  可是,他們在僧團生活了一段時間後,就開始心浮氣躁,因為他們已習慣於花花世界的多彩多姿,過不慣嚴謹清淨的修行生活。他們的欲念蠢蠢欲動,常聚在一起談論過去的種種,譬如在某地有個紅粉知己,或到哪裡玩過等等。

  他們的言行影響了其他修行人的道念,佛陀看在眼裡,心中明白,於是有一天,告訴侍者阿難:「阿難啊!你去把新出家的比丘們集合起來,我有話對他們說。」

  阿難明白佛陀的心意──不只那群新出家的比丘需要警惕,受到影響的比丘們也需要;於是召集所有比丘一起來聽佛陀教誨。

  大眾到齊後,佛陀說:「新出家的比丘們!你們是否還掛念著世俗的欲樂呢?」年輕比丘們很慚愧地垂下頭。

  然後,佛陀說了一個故事,讓比丘們知道「欲念」的可怕──

  在曠野中,有一隻小豹離開族群獨自覓食,可是一直找不到食物,肚子餓極了。

  突然,它看到一隻大象躺在地上,走近一看,原來大象已經死了。它好高興,立刻從象的鼻子咬下去,可是象鼻子像木頭那麼硬!它再咬象的耳朵,又像咬到鐵片一樣;再咬象的肚子,還是硬梆梆的;不得已,只好挑象的尾巴咬下去,居然也是硬得像一條鋼筋!

  小豹餓得發慌,繞著大象轉來轉去,好不容易發現象的肛門比較軟,它好高興地一直咬、一直鑽進去,不知不覺就鑽進大象的肚子裡了。

  大象肚子裡有很多內臟可以吃,小豹高興得不想出來了。它在裡面大吃特吃,吃飽了就睡,醒了覺得口渴就喝象屍腹中的血水,餓了又繼續吃。

  過了幾天,死象的身體受到太陽照射和熱風吹襲,表皮風乾了,肛門也緊縮了。小豹發覺裡面的空間愈來愈狹窄、黑暗,很著急地在裡面亂闖,可是不論多麼用力都鑽不出來。

  過了幾天,下了一場大雨,死象的身體膨脹、腐爛了,小豹使盡全身的力氣,好不容易沖出象的肛門。

  小豹快樂地高喊:「外面的世界多麼寬闊、自由啊!」但是它很快就發覺──不但身體虛弱無力,而且全身的毛脫落得一根不剩!因為它浸泡在污穢的血水裡好幾天,加上在裡面拼命掙扎,所以全身的毛都掉光了,好像一個怪物。

  小豹感到很悲哀──為什麼原本生活在天寬地闊的環境中,卻不知珍惜,鑽入污穢的世界卻自以為樂;等到好不容易出來了,已經不像原來的自己了!

  佛陀告訴比丘們:「凡夫就像這只小豹,有著種種貪欲,欲念一起就會脫離清淨的世界,走入難以解脫的污穢境界。大家要照顧好自己的心,不要被欲念所迷,傷害自己也無益他人。」

文:網路

~轉載

學佛了仍斷不了肉食, 誦經念佛還有功德嗎


學佛了仍斷不了肉食
誦經念佛還有功德嗎

夢參老和尚
 
經常有初學佛的人問:「我現在學佛了,每天都誦經、念佛,但是仍然斷不了肉食,這樣誦經、念佛,還有功德嗎?將來能不能生極樂世界呢?」
 
這樣誦經、念佛也是有功德的,也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但是念佛的時候是否用心、能否達到一心,這很重要。在你吃肉的時候,你要作一個觀想,觀想自己給它法佈施,說法給它聽,並且回向給它。
 
《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阿彌陀經》都沒有說吃肉不能往生。但是我們要知道,佛為什麼教我們不殺生?
 
佛法是慈悲為本、方便為門。但如果自己都不想這樣做,而是以「經上沒說」為藉口,想著反正不吃素也沒有問題、吃點肉也不會障礙往生,如果你這樣想,就有了貪圖享受的心,信願不具足,怎麼能往生呢?所以,回光返照你自己的心:是自己想吃肉,還是不得已?
 
如果你吃了眾生的肉,你就回向給眾生,幫助它們消災免難、不再墮入畜生道,幫助它們出離輪回。所以,最重要的還是要善用自己的心。
 

有人這樣問過我說:「師父,我現在還不能忌口。我念佛有功德沒有呢?」
 
我說:「有。」
 
他說:「能不能生極樂世界呢?」
 
我說:「也能生。但是怎麼樣用心了,你能不能達到一心?在你吃肉的時候,你要是作觀想吃眾生肉是不對的、沒有大慈悲心,你要用另一種觀點——一個隨緣、一個作觀想、一個給它用說法的佈施。你用法說說它,你給它回向。」
 
凡是你吃到這個眾生的肉,你給眾生回向,讓它消災、別再變畜生了。並不是它這一生變了畜生,或者變魚,變了牛、羊,變了豬,你吃完了就算完事了,它生生要變的。殺了它,把肉還了,它又去變豬去了,不是一次就完了。
 
你要這樣給它回向——使它了脫了,別再這樣輪轉了,跟它結個緣。你要是這樣,在吃的時候不要為了享口福、不要為了吃味道。
 
如果你要吃了,嫌這個炸得味道不好,或者炒得味道不好、調料不具足,那個就糟糕了。那你就是真正吃眾生,那就不是修道了。怎麼樣善用其心?

Monday 26 July 2021

如何修隨喜?


如何修隨喜?

眾生讚歎隨喜的業不大成熟,人家一說誰好,他總要挑點毛病,就連出家人也一樣。普賢菩薩十大願王中的第五大願「隨喜功德」,乃至於做一點小事,看見什麼都隨喜一下,這個世界雖然說怎麼壞,我看好事還是很多。你一天當中所收進來的隨喜功德不可思議,功德無量,乃至一點小事,法會也好,做佛事也好,幫助人也好,隨便一點,要隨喜人家功德,說:「我很高興!我讚歎隨喜!」這功德不可思議,都成了你自己的,把所有一切功德都成了你自己的,你不是缺功德嗎?他做即我做,但是要譭謗,他非即我非。

看人家這個不好那個不好,你永遠成就不了,在你的思想意識中,盡是壞東西,還清淨得了嗎?你的心就污染了,同時要遭果報,沒有舌頭,說不出話。現在口裡總長瘡,舌頭總是爛的,有時是火大,知道了自己要注意一下,隨喜功德佔的便宜最大,特別是隨喜十方法界,一切諸佛菩薩時,都在度眾生,你用不著看見,你發願就好了,隨喜功德,照著《普賢菩薩行願品》,觀想現在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正在說法,你怎麼不隨喜一下,彌勒菩薩在兜率天說法,你常隨喜一下,十方法界一切諸佛都在說法,為什麼不隨喜,反而一天到晚睜著眼睛看眾生的過惡?所以要注意,不要譭謗別人,要稱揚別人,一個人能生存必定有他的好處,你就隨順他這一點,他有一點好就可以,你就會積福了。

── 敬錄自: 夢參老和尚《修行的方法》~4


佛教故事 | 貌美沒有什麼值得傲慢的


佛教故事   |   貌美沒有什麼值得傲慢的

一時,佛在舍衛城。一施主富如多聞天子,其妻生下一個身色金黃、頭如寶傘、眉毛黝黑、鼻形妙高具足莊嚴之相的孩子,勝於常人猶如人非人,故取名人非人,施主夫婦用牛奶、酸奶、油餅等精心餵養。他如海蓮般迅速成長,學習並通達了文學歷算藝術等一切世間學問,在印度六大城市極負盛名,眾人絡繹不絕前去親睹其非凡相貌。

他自恃貌殊生起大傲慢心,對任何人都不恭敬接近,自以為天下第一。

父母見孩子如此傲慢,擔心對他的前途不利,打算帶他去拜見釋迦牟尼佛,祈望世尊折服其慢心,即對人非人說:「孩子,你不要自以為了不起,和釋迦牟尼佛莊嚴無與倫比的身相相比,你不及佛陀的千分、萬分、十萬分之一。」

人非人聽後急切地想去拜見世尊一睹尊容,即攜眾眷屬往舍衛城拜見世尊,遙見世尊的莊嚴相好時,他的傲慢心頓時消失,生起極大歡喜心,急趨前於世尊足下恭敬頂禮合掌求法。

世尊觀察他的根界意樂傳了相應的法,他以智慧金剛摧毀二十種薩迦耶見,證得預流果,並得父母同意,於釋迦佛教法下出家精進修持,滅盡煩惱獲證羅漢果位。

諸比丘啟問:「世尊,以何因緣人非人恃己貌美生大傲慢?以何因緣見佛陀時傲慢即被摧毀並出家獲證羅漢果位?祈為吾等演說。」世尊告諸比丘:「不僅是今生,前世我亦曾摧毀他的傲慢,使他得到四禪五通。

汝等諦聽:昔日印度鹿野苑有一婆羅門之妻生下一個十分莊嚴的孩子,精心餵養。他長大後自恃相貌殊妙,不理睬恭敬任何人,極為傲慢。父母擔心孩子如此下去絕無裨益,準備設法摧毀其傲慢。

時鹿野苑一寂靜處有一位具足五神通的仙人,相貌非凡,父母對孩子說:『你不要自恃貌美無比,如果與鹿野苑的那位仙人相比不及其千萬分之一。』他聞言即往仙人處,見到仙人的非凡美貌時傲慢心立即被摧毀,並對仙人生起很大歡喜心恭敬頂禮、聽受妙法,復在仙人座下出家修行,終得四禪五通。

諸比丘,你們是怎麼想的?當時的仙人即現在行持菩提的我,傲慢的孩子即人非人。當時我摧毀他的傲慢,令證四禪五通,現在我亦摧毀他的傲慢,使獲羅漢果位。復有一段因緣:他曾在人天導師迦葉佛的教法下出家、調伏諸根,所以現在得到解脫。」

為什麼念經前必須念誦這四句偈?


為什麼念經前必須念誦這四句偈?

念經前所念誦的四句偈,其偈文是「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我們翻開經典都會看見一首開經偈,這一首偈就是八十卷《華嚴》當年翻譯圓滿的時候呈送給皇帝看,那個時候皇帝是唐朝武則天。武則天看到這部經非常歡喜,就題了這四句「開經偈」。這四句偈實在做得太好了,以後許許多多高僧大德想再做一首偈都沒有辦法;一直到現在也沒有人能夠再做一首開經偈比它更好的。所以我們念的開經偈就是《華嚴經》翻譯圓滿,武則天題的四句偈。因體會經義的玄妙希有,非常地歡喜,故有感而發寫下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這是贊揚佛法的教理無上甚深,無上就是指世間沒有一種學問可以超越佛教的義理。

「百千萬劫難遭遇」,常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今世捨了人身,來生是否還能再來做人那就難保了。一切要看我們現在所造的是什麼業,萬一造了惡業,很容易就進入畜生、餓鬼、地獄道,根本沒有機會聞修佛法,得道解脫。

「我今見聞得受持」,既然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從現在開始要好好地追求與研究佛法,依照佛的教法來奉行與修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學佛者受持佛法的唯一心願,就是希望能徹底瞭解如來的真實教理,信、解、行、證,趣入佛道。

這首偈語可以說是充分地表達了輪回迷途的眾生有幸見聞佛法時的歡喜。數百年來雖有許多人曾經試圖修改其中的文字,但都不比原作,可見這首詩偈之精妙。頌流傳至今,並成為眾多修行人頌經之前必不可少的發願文。千百年後的今天,大凡佛教寺院,每天在未誦經文以前,都要先念這四句「開經偈」。

Sunday 25 July 2021

生活里有很多煩惱,我們應該有些耐心


生活里有很多煩惱,我們應該有些耐心

佛陀旅行經過一個森林,那天非常熱,又是中午。佛陀覺得口渴,就告訴弟子阿難:「我們剛才經過了一條小河,你去取些水來。」
 
阿難往回走,但是他發現那條小河非常小,之前又有些車子經過,溪水被能的很渾濁,本來沈澱的泥土都跑上來了,水不能喝了。他回到佛陀身邊,告訴佛陀:「小河裡的水很髒,不能喝。」
 
佛陀說:「不會,你再去看看」
 
阿難只好照辦,當他第二次回來的時侯,阿難問佛陀:「您堅持讓我去,但我還是不能做些什莫讓河水變的純淨?」
 
佛陀說:「你什莫事也不要作,否則你將會使它變得更不純靜。不要進入那條溪流,只要在外面,在岸邊等待。如果你進入溪流,,你將會把水弄得更混,溪流自己會流動,你要讓它流。」
 
當阿難第三次來到那條溪邊時,河水變的那末清澈,泥沙已經流走了,枯葉也消失了。阿難笑了,他取了水快活的回來,拜在佛陀的腳下:「你教導的方法真奇特,你給我上了偉大的一課:沒有什莫東西是永恆的,只需要耐心。」
 
佛陀教導我們,凡事無常,沒什莫東西是永恆的,每一樣的東西都是轉瞬即逝的。即使是同一條河流,也沒有一樣的東西可以保持永恆,只要耐心,只要等上一些時侯,那些葉子將會流走,那些泥沙將會再度沈澱,那些水就會再度變的純淨。
 
一條河是這樣,生活也是這樣,有時,生活里會有很多煩惱,但是我們也應該有些耐心。

佛經切記不要往床上放(宣化上人)


佛經切記不要往床上放(宣化上人)

恭錄自《地藏菩薩本願經淺釋》

凡是佛的經典,一定要恭敬。《金剛經》說:「凡是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

經典在什麼地方,什麼地方就有佛。經典就是佛的法身所在之處,我們要恭恭敬敬,將放置經典的地方,整理得乾乾淨淨,不要有一種污穢的行為。

佛經一定要放在其他經典的上邊,或普通書籍的上邊,否則就是不恭敬。並且一定要把佛的經典放到頭這一邊,不要放到腳那一邊;放到腳那一邊,這就是不恭敬。

尤其我們睡覺的床,是一個最不幹凈的地方,所以經典切記不要往床上放。

凡是佛經,或其他佛書,我們都要恭恭敬敬。恭敬經典,應像恭敬佛那麼恭敬。所以,如果不恭敬經典,也就是不恭敬佛,也就是毀謗三寶。

這個出佛身血,毀謗三寶,不敬尊經的罪業,都是一樣的,要是有這種的行為,亦當「墮於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經過很長、很長的時間,想出地獄也是不可能的。

所以要切記,這是很要緊、很要緊的,學佛的人一定要恭敬三寶,恭敬經典,不要出佛身血。

誠敬到極處所得利益不可思議. (印光大師)


誠敬到極處所得利益不可思議.    (印光大師)

白話譯文:

禮佛、誦經、持戒、念佛等種種修持,都應當以誠敬為主。誠敬到極處,那麼經中所說的功德,縱然我們在凡夫位上,還不能圓滿地全部獲得,但所得到的,已經是不可思議了。若無誠敬,就與唱戲相同,戲裡的苦樂悲歡,全部是假,不是真實的。所以說,若無誠敬而修持佛法,即使有功德,也不過是人天痴福罷了。而依靠著這麼一點痴福,將來必定迷惑顛倒而大肆造惡,那麼,將來的痛苦,哪裡有了結的時候呢?

文鈔原文:
 
禮誦持念,種種修持,皆當以誠敬為主。誠敬若極,經中所說功德,縱在凡夫地不能圓得,而其所得,亦已難思難議。若無誠敬,則與唱戲相同。其苦樂悲歡,皆屬假妝,不由中出。縱有功德,亦不過人天痴福而已。而此痴福,必倚之以造惡業,其將來之苦,何有了期。

    (正)復高邵麟書二

Friday 23 July 2021

佛教故事 | 生生世世受苦的屠夫


佛教故事  |  生生世世受苦的屠夫

生生世世受苦的屠夫
◎ 今生悲傷,來世也悲傷,造作惡業的人今生與來世都悲傷;他(她)們悲傷苦惱地察覺到曾經作過的惡業。

——《法句經》

從前,離竹林精舍不遠的村子裡,住著一位十分殘酷且鐵石心腸的殺豬屠夫,他的名字叫做純陀。他屠殺豬仔時,都先加以凌虐。他從事殺豬業已經很多年,但從來沒有做過任何的功德。

臨死前幾天,他異常地痛苦,所以不斷地掙扎,同時連連發出豬叫般的咕嚕、尖叫聲,並且像豬一樣,滿地打滾。經過一星期的精神和肉體折磨後,他終於喪生,並且墮入地獄道。

一些聽見純陀發出像豬一樣咕嚕尖叫聲的比丘, 以為純陀正忙於宰殺更多的豬仔,他們認為純陀是一個非常殘忍、邪惡的人,沒有一絲一毫的慈悲心念。

佛陀說:「比丘們!他不是在宰殺豬,而是正在自食惡果啊!由於臨終時忍受巨大的苦痛,他的舉止十分異常。現在他死了,並且已經墮入地獄道。」

佛陀最後說:「作惡的人一定會在今生與來生自食惡果,惡業不可逃避。」

聖嚴法師 开示 -


聖嚴法師 开示 -

對待家人,我們習慣成自然地不懂禮貌,不會溫柔,不是大呼小叫,就是懶得搭理。因為太過熟悉了,而不知珍惜,這實在是極為錯誤的心態。

對同事和氣,可以增進工作場所的融洽;對朋友體貼,可以擴展自己的人際;對上司尊重,可以利益自己前程。

卻不細想:對家人和氣,可以增進家庭的融洽;對家人體貼,可以讓關係更親密;對家人尊重,可以使生活充滿歡喜。與家人的關係,是這世上最該珍惜的情感!許多人卻忽略了。

Thursday 22 July 2021

佛教故事丨佛前三支清香


佛教故事丨佛前三支清香

智者與愚者互為鄰居。智者,善以計謀,家財萬貫。欲修佛。愚者,不善營生,一貧如洗。亦決心修佛。

適逢法會,智者攜家眷駕車前往寺院拜佛,香、花、果等供品無數。愚者家貧,只得隻身一人徒步前往,唯三支清香。

於寺院內相逢。智者見愚者,竊笑。遂先以所帶供品供佛,全家禮拜。而後更以錢物些許供養寺院。禮佛結束,欣然歸家。

愚者見智者笑,亦微笑示之。而後誠心禮佛,焚清香三支。寺院所供諸佛一一禮拜,但無力以財物供養寺院。禮佛之後,亦欣然歸去。

法會之後,智者深信其必得佛門庇佑,滿心歡喜。於是,以山珍海味宴請四方親朋好友,共同慶賀。發願每逢初一十五便至寺院供養。

愚者仍耕作于田間,笑容長掛。因房屋破舊常見鼠蟻橫行於屋內,但不願傷其性命。每日以三支清香供佛。

一日,有一游僧行至該處。因長時行走,風餐露宿,游僧衣衫襤褸,身形佝僂。至智者家中欲募化乞食,智者見其形如乞丐,渾身氣味難聞,命人將其轟出。

至愚者處,愚者歡喜相迎,卻實無食物可布施。於是,挖紅薯煮熟給予游僧,游僧欣然接受。愚者將其修佛的志願及種種困惑告知游僧,游僧則為其答疑解惑,兩人相談甚歡。

時過十年,智者生意遭挫,日漸慘淡,終破產。勃然大怒,破口大罵佛主無靈,供養不得回報。於是,毀家中一切經典、佛像,再不供養。再過幾年,鬱鬱而終。

愚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數十年如一日,三支清香常燃於香案。家境仍不富裕,僅能糊口,愚者卻樂在其中。

《法華經》中說:「若人散亂心,乃至以一花,供養於畫像,漸見無數佛。」三支清香,是香而又僅非香,三學無漏則佛法僧常住。

《心淨則國土淨》


《心淨則國土淨》

有一位虔誠的佛教信徒,每天都從自家的花園裡,採擷鮮花到寺院供佛,一天,當他正送花到佛殿時,碰巧遇到無德禪師從法堂出來,無德禪師非常欣喜的說道:“你每天都這麼虔誠的來以香花供佛,依經典的記載,常以香花供佛者,來世當得莊嚴相貌的福報。”   

信徒非常歡喜回答道:“這是應該的,我每天來寺禮佛時,自覺心靈就像洗滌過似的清涼,但回到家中,心就煩亂了,我們一個家庭主婦,如何在煩囂的城市中保持一顆清淨純潔的心呢?”

無德禪師反問道:“你以鮮花獻佛,相信你對花草總有一些常識,我現在問你,你如何保持花朵的新鮮呢?”

信徒答道:“保持花朵新鮮的方法,莫過於每天換水,並且於換水時把花梗剪去一截,因花梗的一端在水里容易腐爛,腐爛之後水份不易吸收,就容易凋謝! ”

無德禪師道:“保持一顆清淨純潔的心,其道理也是一樣,我們生活環境像瓶裡的水,我們就是花,唯有不停淨化我們的身心,變化我們的氣質,並且不斷的懺悔、檢討、改進陋習、缺點,才能不斷吸收到大自然的食糧。”

信徒聽後,歡喜作禮感謝說道:“謝謝禪師的開示,希望以後有機會親近禪師,過一段寺院中禪者的生活,享受晨鐘暮鼓,菩提梵唱的寧靜。”

無德禪師道:“你的呼吸便是梵唱,脈博跳動就是鍾鼓,身體便是廟宇,兩耳就是菩提,無處不是寧靜,又何必等機會到寺院中生活呢?”

 轉載:峨眉山大佛禪院網站

Wednesday 21 July 2021

咒語的功德?


咒語的功德?

一、釋迦牟尼佛心咒:
“達雅他,嗡牟尼牟尼摩訶牟尼耶娑訶”
念誦時,要專注於釋迦牟尼佛像。<釋迦牟尼佛修法儀軌>中說,念誦一遍此咒,可清淨俱胝八萬劫中所造的一切罪業,具無量功德利益。

二、觀世音菩薩心咒:
“嗡嘛呢巴美吽舍”
印度有為數眾多的瑜伽士持觀音心咒;漢地也有許多大學生、小學生念觀音心咒。
《寶篋經》云:「凡聽聞六字真言嗡嘛呢巴美吽者,命終時由十二佛陀、八大菩薩所引路而往生極樂世界。」

三、蓮花生大士心咒:
“嗡阿吽班匝格熱巴瑪色德吽”
甘孜師範學校的副校長,在退休之後,每天精進持誦蓮花生大士心咒,已經完成了五千萬遍。
當生活中遇到違緣、災難和各種魔障時,要念蓮師心咒。蓮花生大士曾說:「誰對我有信心,我刹那也不會離開他。」

四、金剛薩埵心咒:
“嗡班雜薩埵吽”
我們以前造的殺生、不孝順父母等惡業,能憶起及不能憶起的各種罪業,都要念金剛薩埵心咒懺悔清淨。
金剛薩埵佛尊曾經發願,念金剛薩埵心咒,可以清淨造五無間罪和破密乘戒的一切罪業。

五、文殊菩薩心咒:
“嗡阿RA巴匝納德”
無論是誰,開啟內心智慧都是最重要的。無論你信仰或不信仰佛教,文殊菩薩都不會有任何執著。我87年發願念一億遍文殊心咒,現在只念了幾千萬遍,我相信臨死之前一定能念完。
如果我有一點點智慧,就是來自法王如意寶在五臺山請求文殊菩薩賜予的加持。所以我一直感恩文殊菩薩、感恩上師。即使到了現在,年輕時學過的經論,依然歷歷在目,這也是依靠文殊菩薩的加持。大學生如果能開啟智慧之門,無論是世間法還是出世間法,做什麼都會水到渠成。

不管信仰與否,諸佛菩薩都會默默地加持你。

~索達吉堪布~

養成念阿彌陀佛的習慣


聖嚴法師 --
我們平時要養成念阿彌陀佛的習慣,煩惱一出現就念阿彌陀佛,常常保持自己的正念。妄念、邪念、惡念出來,要慚愧、懺悔、念阿彌陀佛,不斷改善自己,這樣與人相處時,自然就會生起慈悲心,並且把所有的人都當成菩薩看,以感恩、感謝的心來對待。此外,還要常常想到四福:知福、惜福、培福、種福;還有四要: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能要該要才可以要、不能要不該要的絕對不要。不然臨終時,還在想這個、那個,不應該要的、不能要的還在要,根本想不起來要念佛。

Tuesday 20 July 2021

【聖嚴師父開示】不眷戀,也不逃避


【聖嚴師父開示】不眷戀,也不逃避

佛法雖然談到人生有種種苦,但這並不代表修行佛法的人一定要遠離世間,或消極地逃避現實,才能夠離苦得樂。

「苦」這個字,聽起來好像只是一種舌頭所嘗到的味覺。其實佛法所說的「苦」,並不一定是感官上的苦,主要是指觀念上的苦。真正的苦是「心苦」,一個人的人生觀念如果不清楚、不正確,老是以自我為中心,就會作繭自縛、自找麻煩。所謂「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我們就是因為常常庸人自擾,才被稱為凡夫俗子。

佛法所說的「苦」,實際上是人的憂、悲、苦、惱等情緒反應,而情緒反應是從自我的觀念所產生。所以,苦並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只要觀念一改變,痛苦也就不存在,即使表面上看起來好像遭遇了苦難,但只要心中不以為苦,也就不覺得痛苦了。例如我們心甘情願為兒女、配偶、親人而犧牲,或是心甘情願為理想、信仰、心願而奉獻,就不會覺得痛苦,反而會覺得很有意義、很有價值,心裡覺得非常踏實。雖然同樣是辛苦地付出努力,但只要心中沒有任何不喜歡、不願意、不甘心接受的想法,痛苦便不存在。

由此可知,正確的觀念很重要。例如把《心經》所說的「照見五蘊皆空」運用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明白我們的生命是因緣和合而成,所有的事物並不是永遠不變的,只是暫時的存在。如果體認到這一點,我們就不會老是痛苦地自我掙扎,想要逃避痛苦,而能夠採取面對、接受問題的態度,並努力加以改善,而不會感覺到憂慮。

因此,一個真正懂得佛法的人就會明瞭,事實上,痛苦是由一己的觀念所造成的。現實世界其實沒有什麼可怕之處,沒有任何事情需要加以逃避,也就不會消極悲觀、逃避現實。從經典以及歷史記載中,我們可以明確地知道,釋迦牟尼佛成佛以後,即使已得到究竟的解脫,遠離世間的痛苦,他仍沒有拋棄這個人間,反而更深入世間,為救苦救難而努力。所以,如果認為現實世界很可怕,而有消極悲觀、逃避現實的觀念,就不能算是真正的修行。

然而,佛法所說的「入世」,並不一定等於一般人所認為的「入世」。佛法中有「入世」、「出世」和「戀世」三種名稱,一般人所謂的「入世」通常比較接近「戀世」,無非是貪戀世間的虛名、浮利、男女情愛,以及種種虛幻不實的享受。真正修行佛法的菩薩,雖身在紅塵之中,但並不被世間種種物質誘惑所困擾、淹沒,這才是真正的「入世」,也才是真正的「出世」。

因此,「出世」的觀念並不是要我們逃避現實、遠離人間,而是身在世間,而不受世間種種現象所困擾,這才是「出世」真正的意義。我們唯有做到入世而不戀世,既不眷戀世間,也不逃避現實,才能真正的離苦得樂。

- 摘錄自《人生》雜誌第421期

圖文:法鼓山

佛教故事 - 四句偈的智慧


佛教故事    -    四句偈的智慧

有一個商人出外經商貿易,三年來都不曾返家探望嬌妻,幾年的辛勤經營,攢了小小的一筆積蓄,眼看年關逼近,思鄉的情緒油然而生,於是決定趕回家中與妻子團聚。商人心想:
 
「三年來我都沒有回家,妻子一定非常思念我,我應該備辦一份奇特的禮物送她,以慰勞她本分持家的辛苦。」
 
商人信步走到街上瀏覽,只見街道兩旁擺設各種的貨攤,南北期貨各色各樣,應有盡有。攤販們敞開喉嚨大聲吆喝,以廣招徠。商人的眼睛突然被一間店面深深吸引住了,原來偌大的一間店,裡面空蕩蕩,沒有一點貨色,主人坐在店中,喃喃低吟,不知在唱誦什麼?只見牆上貼了醒目的布條,上面寫了「賣四句偈」四個字,字體遒勁有力。
 
商人好奇極了,心想自己跑遍天下,看過不少貨品,從來沒聽說過四句偈這種東西,決定一探究竟,說不定能給妻子一個驚喜,於是對店主說:
 
「請問什麼是四句偈,多少價錢?」
 
「你如果有意購買,我才告訴你這舉世罕見的奇妙珍寶,只是刺探的話,敬謝不敏。」店主懶洋洋地抬起眼皮。
 
「對不起,我是誠心誠意要購買這四句偈,請你告訴我吧!」商人趕忙堆起一臉的憨厚笑容。
 
「四句偈就是四句話——向前三步想一想,退後三步想一想,瞋心起時細思量,放下怒火最吉祥。看你忠厚老實的樣子,特別減價賣你三十兩銀子。」
 
商人啼笑皆非,原來這就是珍奇寶貝的四句偈,既然承諾,只好無奈以高價買下四句話,心中懊惱極了。一路跋山涉水趕回家,日夜兼程趕到家裡的時候,已經是歲暮除夕的夜晚了。商人只見家裡的窗櫺,透出暉黃和煦的燈光,想必是妻子正在鵠候自己的歸來。商人載欣載奔,踏入門坎,只見廳中擺了一桌的佳餚,兩副碗筷整齊地各佔一邊,想必是賢慧的妻子知道自己趕路辛苦,飢腸轆轆。只是怎麼不見妻子的人影?原來妻子已經在睡覺了。進入臥房正待叫醒妻子,敘敘別後離情時,赫然發現簾帳前面端端正正地擺了兩雙鞋子,一雙男鞋,一雙女鞋。商人怒火中生:
 
「哼!不要臉的賤女人,竟然做出如此傷風敗俗的勾當,壞我們聲。」
 
商人轉身衝到廚房,拿起鋒銳的刀子劈手便砍,四句偈突然浮上了心頭:「向前三步想一想,退後三步想一想,瞋心起時細思量,放下怒火最吉祥。」轉念一想:縱然要殺她,也要問個清清楚楚,讓她死得明明白白,心服口服。於是粗魯地叫醒妻子,大聲罵道:
 
「不知廉恥的女人,竟然背著我偷人,這一桌酒席,這一雙鞋子,你做何解釋?」
 
好夢正酣的妻子,看到久別歸來的丈夫,對自己不但沒有體恤慰問的情話,反而如凶神惡煞般要殺自己,終於按捺不住,尖起嗓門大罵:
 
「沒良心的東西!你一出門三年未歸,也不捎個信息回家,我想年關已近,別人家裡一家團圓,因此我也為你準備一雙碗筷、一對鞋子,圖個吉利圓滿。你不問青紅皂白,見面就要殺,你殺好了!你殺好了!」
 
「對不起!我誤會賢妻了。哈哈!三十兩買四句偈,實在便宜!便宜!」
 
商人手舞足蹈,拊掌大笑,一旁的妻子看得一臉的迷惑驚愕。
 
我們做事要講求效率迅速,但是發脾氣要慢半拍,放慢腳步,一個回心轉念,另有一番魚躍鳶飛、海闊天空的氣象。為學要不疑處當疑,為人則當疑處不疑,夫妻眷屬乃至朋友交往,貴在彼此信任不猜忌,體諒不瞋怒。其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何處沒有四句偈的智慧呢?只在我們的用心與不用心之間。

Saturday 17 July 2021

莫忘初衷 《 佛教故事 》


莫忘初衷   《  佛教故事 》

過去在西藏有兩位喇嘛出家人,修學佛法精進毫不懈怠。某一天,他們向 上師辭別,得到 上師的應允,至偏遠的山林間、簡陋的關房裡閉關,日以繼夜地修持阿彌陀佛本尊法,如理如法上供下施。時間過得飛快,兩人因為精勤修學,皆產生快要證悟成就的瑞相。

這時,山林間有一隻妖怪、一隻魔鬼,見到兩位喇嘛快要修行成就,心生迫害之邪心。一天夜裡,妖與魔一起討論怎麼障礙他們的修行。一番陰謀邪論之後,妖怪陰惻惻地冷笑,說到:「這還不簡單,我們一人去對付一個不就好了!」於是妖怪對付年紀較小的喇嘛,魔鬼對付年紀較大的喇嘛,就此拍板定案!

妖怪首先一展威力,半夜時他躲在懸崖旁邊守株待兔,鎖定目標,趁著月黑風高,小喇嘛出關房上廁所,妖怪在這時突然跳出來,「哇!」一聲,小喇嘛被嚇了一大跳,猝不及防從高崖上摔下去,當場身亡。但由於他在心中恆時憶持 上師、阿彌陀佛本尊,當下神識直接往生淨土,就此解脫。

輪到魔鬼要對付大喇嘛,魔鬼害人的心很強,頭腦極其聰明,他在大喇嘛修法結行做拋供時,將他撒在窗外的麥種,運用魔力加速麥的生長,日復一日。有天大喇嘛看見自己拋供的麥種生長得這麼好,注意力隨即被吸引,就此減少了閉關的時間,常常在麥田灌溉,收成後賣掉得了一大筆錢。魔鬼讓麥田越長越廣,大喇嘛心想:「我一個人收成不來,應該要找個媳婦,她可以幫我收成農作。」
從此大喇嘛不再修法,過起了還俗的生活,麥田的生意越做越大,孩子也一個接著一個生下來…家中的佛堂彷彿刺眼地提醒他—違背 上師、違背佛法、違背初衷。

這時妖魔又聚在一起,妖怪趾高氣昂地對魔說:「你看我對付的那個喇嘛已經死了,你花這麼多時間,到底在做什麼啊?」魔十分不以為然地說:「你對付的那個已經往生淨土了,我的這一個,下一世都還不一定能當人呢!」

無常,雖然令人驚懼,但並非最恐怖的事情,是世間必然的一種現象;最恐怖的事—喪失行持佛法的正知正念。不論順逆緣境,恆常保持始終如一的修行心,莫忘初衷,才能修出真實的福慧與善果。
     
南無阿彌陀佛

《佛陀的一生的簡述中,提及關於佛陀托缽的情形》


《佛陀的一生的簡述中,提及關於佛陀托缽的情形》

佛陀早晨的職務

凌晨,佛陀起身後,清洗臉部及手足,然後進入禪房香室,進入禪定巴樂三昧巴帝,短暫地安享禪定之樂。到了托缽時間,臨出門前,佛陀先將身上的袈裟整理整齊之後,才出去托缽。有時,佛陀單獨一個人前往。有時,弟子跟隨著佛陀一塊前往。佛陀有時候以神通出去,有時則步行出外。

無論佛陀去到哪裡,路上的障礙物如尖釘、殘乾支等都會神奇地自然消失,粗雜的碎石小徑也為自動變成坦途。信眾雲集一旁,大家都手捧著香花朝佛陀頂禮。他們總是要求佛陀盡量派弟子去接受他們的供奉,當然是越多越好?不管是十位比丘、廿位比丘,或是一百位比丘,他們都無任歡迎。然後,他們自動去接過佛陀的缽,把它安放在已準備好的地方,再將食物,施放的缽裡去。佛陀受食完畢之後,他就察看信徒的心性潛能,再以適合他們的法來向他們解說。過後,回到僧院,佛陀進入大堂,堂內佈置著一些鮮花,時而飄送著芬芳的香味。佛陀坐在早已準備好的最上,等待著就快托缽回來的弟子們。直等到全部的比丘都到齊了之後。

佛陀才回到自己的房裡去。這是佛陀每天例常必做的事。

文:MBSC  圖:網路

【聖嚴法師開示】在批評中成長


【聖嚴法師開示】在批評中成長

不論擔任什麼職務,都是在接受批評、指責、檢討之中成長。這些指責、批評、檢討不一定是正確的,但是一定要以感謝、感恩的心來接受。

我的師父曾經告訴我:「當家三年狗都嫌。」因為當家的人是管理的人,是為了維護整體而設想的。但往往有少數的人希望自由,不喜歡受約束,雖在觀念上認為團體的規制是必要的,卻不喜歡把自己納入體制裡。一旦體制約束到他的時候,他就會不自覺地生起抗拒的行為,為了保護自己,他會有許多抗爭和不正確的批評。

從批評那一方的角度來看,讓對方不快樂,自己應該覺得很抱歉,必須要有所調整和改善。所以別人的指責、批評、檢討並不一定就是負面的,反而是一種成長的激素。

摘錄於 智慧掌中書《悠遊職場的智慧》

圖文:法鼓山

Friday 16 July 2021

佛教故事 ~ 有福德的罪人


佛教故事   ~    有福德的罪人

有一次佛陀在祇樹給孤獨園說法,當時聚集了一千兩百五十位弟子、一萬多個菩薩和各天界的無數聖賢眾神,大家聽聞佛法都心生歡喜。說法到一半,佛陀突然問阿難:「你有見過年老長壽,而且具有福相的老人,卻還有罪惡報應沒有還清的嗎?」

阿難恭敬的回答:「罪惡的人,怎麼會有福氣的長相?我從來沒有看過這樣的人。」

佛陀說:「他現在在門口,大梵天王不讓他進來,你去幫我把他帶進來。」

阿難奉著佛陀的旨意來到門口,果然看見一位老人,年紀兩百多歲了,眉頭生出秀美的白毛,耳尖高出頭頂,牙齒就像整齊的貝殼,雙手長過膝蓋,一副很有福氣的樣子。但是他身上的衣服破破爛爛的,四肢都裸露在外,走路走得很慢,呼吸的氣息也很微弱,好像餓了很多天。

老人拄著拐杖大喊:「我不遠千里而來,就是要見佛陀一面,讓我脫離痛苦。我等這一天已經等了十年,你們卻拒我於門外,怎麼能夠這樣?」阿難看到這種情況,馬上要大梵天王放老人進來,並挽扶老人來到佛陀面前。

老人見到佛陀,一時喜極而泣,又悲從中來,涕淚交下。他向佛陀行禮完後,跪著告訴佛陀:「我一出生就非常不幸,貧窮辛苦,饑寒交迫,想求死不成,活著又沒有人可以依靠。我聽說世尊的慈悲遍布眾生,心中十分歡喜,早晚都在禱告祈願,希望能夠見佛陀一面,十年過去了,一直到今天我的願望才能實現。剛才被擋在門外,我本來打算要回去了,但是卻沒有力氣走回去,進退都沒有路。我只怕死了之後,屍體污衊神聖的佛門,更加重我的罪業。沒想到世尊憐憫我,讓我進來。我就算這樣死去,也沒有遺憾了,只希望我贖完罪後,在下一世可以得到世尊的垂憐和恩惠,賜我無上的智慧。」

佛陀說:「每件事有因緣,罪孽福報總會如影隨形。我來說個故事給你們聽吧。」

在一個強大的國家裡,有一位驕傲的太子,只知道斂財,從不知道布施,平常又隨意輕視、侮辱人。當時有一位貧寒的佛教弟子,名叫靜志,從很遠的國度而來,向太子求一件法衣,太子卻不當一回事,既不布施衣服,又不給予食物。靜志七天七夜沒吃東西,又沒水喝,只剩下一點氣息,命在旦夕。沒想到太子看到這種情形卻和大家一起取笑他,後來又把他驅逐出國境。

靜志還沒有走出國界就遇到飢餓的盜賊,想把他殺來吃。他冷靜的對強盜說:「我是個飢餓、寒冷又貧苦的出家人,瘦骨如柴,皮肉薄而且腥臭有臊味,真的不能吃,吃我只不過多一個人被殺害,對你們並不會有任何幫助。」

盜賊回答:「我們飢餓貧困了很久,只是吃泥土過活而已,你雖然枯瘦,遠勝過泥土的味道啊!」

沒想到盜賊終究不放人。幸好太子知道了這件事,忽然良心發現,馬上加以援救,並說:「我已經沒有布施給他任何東西了,今天怎麼可以袖手旁觀,任由他遭受災難,而喪生在餓賊的口中呢!」於是馬上騎著馬去救援,將靜志從盜賊手中救了回來。」

佛陀對著老人說:「那時的靜志就是現在的彌勒菩薩,而那位太子就是你啊!你今天受到這種貧窮的痛苦,正是在還清那時吝嗇貪心的罪孽。而你之所以會這麼長壽,是因為你救活靜志的緣故。」

老人聽了,感嘆的對佛陀說:「這些都是我自己造的業啊!往事都過去了,希望能在今天徹底結束掉,但願我還能夠以這條垂死半殘的生命,求做佛門弟子,讓我在後來的生生世世,可以侍奉在世尊身旁。」

佛陀答應了,馬上運用神通使老人改變形體,變得身體強健,力量足夠,耳聰目明,並且得到無上的智慧。老人感激得不斷向佛陀行禮。在場所有眾生看到這種情形,聽到佛陀藉這個故事所說的法,都很歡喜,心滿意足的行禮退下了。

《利人就是利己》英文版 To benefit others is to benefit ourselves


《利人就是利己》英文版
To benefit others is to benefit ourselves

能夠每個念頭都想到「利人就是利己」,便會採取積極的態度。許多人只管自掃門前雪,以自己的利益為重,其實,那是最傻的。
If our every thought is about “benefiting others to benefit ourselves”, we would take on a positive attitude. Many people only think about themselves and put their welfare above all, when actually doing that is very foolish.

古人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今天的我們則應說:「人不為人,天誅地滅。」損人者必自損、害人者必自害,單一地區的環境汙染、經濟惡化、政治混亂與社會風氣敗壞,立刻就會對全體人類的生活安全,帶來負面影響。
The old adage states, “every man for himself”, while today we should say, “every man for others”. Harming others will only bring harm to oneself. For exampl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economic down turn, political chaos and social unrest within a region will immediately cause negative repercussions on the safety and quality of life to all mankind.

因此,今天的我們做任何事,首先要為全體的他人著想。所謂全體,在家裡指的是整個家庭,在社會指的是整個社會,在國家指的是整個國家。全體受益的話,個人身居其中,必然受益。
Thus, every action that we take today should be based on the primary consideration for the good of all others. On a personal level, “all others” include the whole family, while on a higher level, they include everyone in our society, and even our entire nation. When everyone benefits, as a member of the community, we too will be taken care of.

文/摘自聖嚴法師著作《積極人生元氣滿分》圖/菊子
Excerpts from Master Sheng Yen’s book, A Positive Life Filled with Energy

Translated by Chang, Cheng-yu    
Edited by Chang Chia-cheng 
Illustration by Juzi

#聖嚴法師
#利人就是利己
#法鼓山
#英文版有聲書
#積極人生元氣滿分

《芒鞋布衣》


《芒鞋布衣》

有一次,世尊從舍衛城到吠捨離,在路上他看到一些弟子背著大包小包的衣物旅行,不禁想到:“這些​​愚人,把精力全放在穿衣上。”為此,釋尊禁止比丘們多積儲衣物,並規定每人只能有三衣,如果有居士再多供養衣,那麼這位比丘必須把衣供養給那些衣穿破或沒有衣的比丘。

第一次經典集結後,阿難曾帶領五百比丘,接受了崇拜他的優填王的宮女們供養的五百件衣。優填王聽說這件事後,對於阿難一人能接受如此眾多的衣感到不可思議,甚至開玩笑地說:“那麼阿難不就成了要賣衣服的了。”出於好奇,於是國王來見阿難,並打聽這五百件衣的下落。阿難說:

“大王,那五百件衣已經送給了穿著破衣的五百名比丘眾。”

“那麼,阿難尊者,那破舊的五百件衣怎麼辦?”

“大王,做床單。”

“那麼,阿難尊者,舊的床單怎麼辦?”

“大王,做枕套。”

“那麼,尊者,舊的枕套怎麼辦?”

“大王,做墊子。”

“那麼,尊者,舊的墊子怎麼辦?”

“大王,做擦腳布。”

“那麼舊的擦腳布怎麼辦?”

“大王,做抹布。”

“那舊的抹布怎麼辦?”

“大王,舊的抹布則捶搗之後和泥作為地基。”

優填王聽後對比丘們不浪費東西,並能妥善利用大為欽佩,於是他再供養五百件衣給阿難。

轉載:佛弟子文庫

Wednesday 14 July 2021

“師父,你為什麼不結婚?”“因為找不到一個不老的女人”⠀


“師父,你為什麼不結婚?”“因為找不到一個不老的女人”⠀
 輪迴的本性⠀
 有一位閉關下山的師父坐在一列火車裡,雖然坐在那裡一言不發,還是有乘客注意到了他。 有個人就上前問:師父,你們出家人就不想結婚嗎? 你們為什麼不討老婆呀? 那位師父是這樣回答的,他說:我想是想,但我找不到一個不老的女人。⠀
 這個回答我覺得很有意思。 世間有一句話叫“時間是把殺豬刀”。 但真的是時間的問題嗎? 實際上是無常、不確定性。 青春不是永駐的,所有的存在都不是永恆不變的,這就是輪迴的本性。⠀
 古人說,“白衣蒼狗,千古浮名一聚塵。”在無常面前,哪怕是再偉大的功勳,也都將湮滅於時空之中。 而這世間的一切,又有什麼是真正屬於我們的呢? 有什麼是真正可以帶走的呢?⠀
 我們此時身上的衣服、腳上的鞋子,它們終究會出現在垃圾堆裡;辛苦打拼來的房產、金錢,也隨時都有可能消失。 就是我們自己的身體,頭髮掉下來,你會收集嗎? 剪下來的指甲,你還會保留嗎?⠀
 如何出離⠀
 那什麼是真正屬於我們的呢? 正知正見、功德是你的,輪迴的業也是你的。 如果明白了這個道理,你就會知道,要懺悔輪迴的業,好好地修不輪迴的業,追求真實的功德。 念佛、念法、念僧,會得真實的功德;持戒、修定、開智慧,這是真實的功德。⠀
 我們執著著這個世界,執著著輪迴的業相,這個世界都是我們製造的,我們卻又被束縛其中。 我們造了一個三界的火宅、六道的監獄,然後把自己困在裡面,脫不出來。 佛菩薩發願讓我們能順利超越這些業相,靠什麼超越? 靠福德、靠智慧。 福德、智慧又從哪裡來? 那就要有福德的狀態。 貪嗔癡慢疑,這都不是福德的狀態。⠀
 我們過去是皈依虛榮、皈依名譽,皈依自己的身體、容貌,甚至自己的受用財富——我的田地、我的房屋、我的工廠……如果輪迴是實有的,那這些只是支撐我們輪迴的 一個架子。 如果你已經認識到輪迴本身就是苦的,要求出離,那就要把這些輪迴裡的“附加產品”看得輕一點。⠀
 這個道理是什麼呢? 就是對生滅的法,對於世間輪迴的法,遲鈍一點都不要緊;但對於出生死的法,對於積累福報、開發智慧的法,那就要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這樣,我們的生命就有希望了。⠀
 ——摘自傳喜法師開示

【非常可怕的世俗欲樂,阿難的故事】


【非常可怕的世俗欲樂,阿難的故事】

佛陀的僧團中,有一群剛出家的年輕比丘,他們原本是僑薩羅國中貴族或大商人的孩子,平時生活富裕又可以隨心所欲;後來聽到佛陀講經說法,一時感動就相邀一起出家,加入佛陀的僧團。

  可是,他們在僧團生活了一段時間後,就開始心浮氣躁,因為他們已習慣於花花世界的多彩多姿,過不慣嚴謹清淨的修行生活。他們的欲念蠢蠢欲動,常聚在一起談論過去的種種,譬如在某地有個紅粉知己,或到哪裡玩過等等。

  他們的言行影響了其他修行人的道念,佛陀看在眼裡,心中明白,於是有一天,告訴侍者阿難:「阿難啊!你去把新出家的比丘們集合起來,我有話對他們說。」

  阿難明白佛陀的心意──不只那群新出家的比丘需要警惕,受到影響的比丘們也需要;於是召集所有比丘一起來聽佛陀教誨。

  大眾到齊後,佛陀說:「新出家的比丘們!你們是否還掛念著世俗的欲樂呢?」年輕比丘們很慚愧地垂下頭。

  然後,佛陀說了一個故事,讓比丘們知道「欲念」的可怕──

  在曠野中,有一隻小豹離開族群獨自覓食,可是一直找不到食物,肚子餓極了。

  突然,它看到一隻大象躺在地上,走近一看,原來大象已經死了。它好高興,立刻從象的鼻子咬下去,可是象鼻子像木頭那麼硬!它再咬象的耳朵,又像咬到鐵片一樣;再咬象的肚子,還是硬梆梆的;不得已,只好挑象的尾巴咬下去,居然也是硬得像一條鋼筋!

  小豹餓得發慌,繞著大象轉來轉去,好不容易發現象的肛門比較軟,它好高興地一直咬、一直鑽進去,不知不覺就鑽進大象的肚子裡了。

  大象肚子裡有很多內臟可以吃,小豹高興得不想出來了。它在裡面大吃特吃,吃飽了就睡,醒了覺得口渴就喝象屍腹中的血水,餓了又繼續吃。

  過了幾天,死象的身體受到太陽照射和熱風吹襲,表皮風乾了,肛門也緊縮了。小豹發覺裡面的空間愈來愈狹窄、黑暗,很著急地在裡面亂闖,可是不論多麼用力都鑽不出來。

  過了幾天,下了一場大雨,死象的身體膨脹、腐爛了,小豹使盡全身的力氣,好不容易沖出象的肛門。

  小豹快樂地高喊:「外面的世界多麼寬闊、自由啊!」但是它很快就發覺──不但身體虛弱無力,而且全身的毛脫落得一根不剩!因為它浸泡在污穢的血水裡好幾天,加上在裡面拼命掙扎,所以全身的毛都掉光了,好像一個怪物。

  小豹感到很悲哀──為什麼原本生活在天寬地闊的環境中,卻不知珍惜,鑽入污穢的世界卻自以為樂;等到好不容易出來了,已經不像原來的自己了!

  佛陀告訴比丘們:「凡夫就像這只小豹,有著種種貪欲,欲念一起就會脫離清淨的世界,走入難以解脫的污穢境界。大家要照顧好自己的心,不要被欲念所迷,傷害自己也無益他人。」

文:網路

~轉載

Monday 12 July 2021

【隨喜功德佔的便宜最大】

【隨喜功德佔的便宜最大】

夢參老和尚開示:

  眾生讚歎 隨喜的業 不大成熟,人家一說誰好,他總要挑點毛病,就連出家人也一樣。

  普賢菩薩十大願王中的 第五大願“隨喜功德”,乃至於做一點小事,看見什麼都隨喜一下。

  這個世界雖然說怎麼壞,我看好事還是很多。

  你一天當中 所收進來的隨喜功德 不可思議,功德無量,乃至一點小事,法會也好,做佛事也好,幫助人也好,隨便一點,要隨喜人家功德,說:“我很高興! 我讚歎隨喜! 

 ”這功德不可思議,都成了你自己的,把所有一切功德都成了你自己的,你不是缺功德嗎?  他做即我做,但是要毀謗,他非即我非。

  看人家這個不好 那個不好,你永遠成就不了,在你的思想意識中,盡是壞東西,還清淨得了嗎? 

 你的心就污染了,同時要遭果報,沒有舌頭,說不出話。現在口裡總長瘡,舌頭總是爛的,有時是火大,知道了自己要注意一下。

  隨喜功德佔的便宜最大,特別是隨喜十方法界,一切諸佛菩薩時,都在度眾生,你用不著看見,你發願就好了,隨喜功德,照著〈普賢菩薩行願品〉,觀想現在 極樂世界 阿彌陀佛正在說法,你怎麼不隨喜一下

彌勒菩薩 在兜率天說法,你常隨喜一下,
十方法界一切諸佛都在說法,為什麼不隨喜,反而一天到晚 睜著眼睛 看眾生的過惡?

  所以要注意,不要毀謗別人,要稱揚別人,一個人能生存必定有他的好處,你就隨順他這一點,他有一點好就可以,你就會積福了。

佛教故事:心境還須自己開


佛教故事:心境還須自己開

  宋代有個名叫張九成的居士,原為侍郎,中過狀元,也算是一個文人士大夫了。但他放著官兒不好好做,卻偏愛談禪說道。
  中國文人士大夫參禪學佛,大多是附庸風雅,鬧著玩的,充其量以此排憂解乏而已。因此,十之八九的人,談禪不知禪,學佛不知佛。
  張九成也是這樣。他讀了不少禪書佛典,也參拜過許多禪師,但仍是「久之無省」,始終不能開悟。
  有一天,他去拜訪大慧宗杲禪師。
  宗杲禪師問他:「你來幹什麼?」
  張九成說:「打死心頭火,特來參喜禪。」
  大慧宗杲禪師的法號叫「妙喜」,故張九成說「特來參喜禪」。
  宗杲禪師是當時大名鼎鼎的老禪師。《五燈會元》說「學者仰如星斗」,足見他的地位和影響是很大的。老禪師見張九成急急忙忙地一大早就跑來朝廟,剛一見面就口稱要「參喜禪」,即知來者根基不深,機緣未至。於是便用一句戲言,同他開了個小小的玩笑。
  宗杲禪師聽了他的回話後,即對他說:「你為什麼起得這麼早啊!難道不怕家裡的妻子同別人睡覺嗎?」
  張九成聽了,頓時火冒三丈,氣咻咻地說:「你這個愚昧無知的老禿驢,怎麼敢說出這種話來?虧你還是一個出家人,竟然……」
  宗杲禪師忙用手勢止住他說,我輕輕這麼一扇,你就大為光火。像這樣的話,怎麼能參禪呢?
  接著,老禪師又對他說,大海常被人唾罵;秋月常被人輕視;明鏡常被人挫傷。你見它們發過火,生過氣嗎?沒有。它們處之泰然,安然不動,聞而未聞,聽時不惑,事過不留。為什麼?因為它們的本體之心,一片明淨,一片空靈,既深又廣,既剛又柔,能容納一切,又超遠一切。故能見人之所未見,忍人之所不忍,豈是區區一句笑話、一點點不順心的事能動其心的?
  又道,禪者之所以為禪者,應在於他心如大海那樣的深邃寬廣,似秋月那樣的皎潔柔情,像明鏡那樣的明亮清純。所以禪者方能兩袖一甩,一路清風;布履一雙,踏破山河;仰天一笑,快慰平生;張口即佛,人人都是菩薩;與人為善,天天都是好日子。這樣,他怎麼能被外緣所牽動呢?
  又說,人生之真諦,本來就很單純。飢來吃飯,困來即眠。眼橫鼻直,生老病死。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一切何等自然,何等簡單明白。大可不必無事找事,惹一堆煩惱。
  這就是禪者的境界。

難陀舍愛出家的故事 (佛典故事)


難陀舍愛出家的故事   (佛典故事)

「難陀」是釋迦牟尼佛同父異母的弟弟,全稱是「孫陀羅男陀」。

他娶了一個如花似玉的妻子,夫婦恩愛。但他非常羨慕佛陀的智慧和修行,也想跟佛陀出家,只是因為嬌妻在室,總有難舍難分的矛盾。

一日,佛陀托缽到難陀的門前,問難陀在忙些什麼,難陀說道:

「我和孫陀利姬結婚不久,她是我們迦毗羅衛國十六城中最漂亮的美人,我每日要忙著幫她化妝打扮,致使無暇前去探望佛陀。」

「人生最快樂的事就是有美麗的妻子,我現在已經獲得,所以別的事再引不起我的關心了。孫陀利姬她除要我終日陪著她以外,也不准我關心別的事情,我不能不聽她的話,她實在是我的心肝。」

「佛陀今日大慈大悲,前來寒舍,不知要接受我的什麼供養,請快些吧,恐怕孫陀利姬等我要等得著急了。」

聽了這些,佛陀知道再多的道理也感動不了他,唯有用事實才可使他覺悟回頭。於是,佛陀依神變把他帶到郊外,指著一隻肮髒丑陋的母猴問道:

「難陀!你的妻子孫陀利姬和這一隻母猴相比怎麼樣?」

「佛陀!請不要開我的玩笑!」難陀不高興的答道:「我的妻子有傾國傾城的美貌,有無雙的嬌容,對我的恩愛難分難舍,她好似天上的仙子,怎麼能和這母猴相比呢?」 佛陀又慈和地說:

「難陀!你的妻子真是美如天上的仙女,難怪你聽到我的話氣憤不平。不過,天上的仙女你沒有見過,這是不可相比的。假若你喜歡要一見天上的仙女,我倒可以滿足你的希求,我可以把你帶到天上去看看。」

隨即,佛陀運用威德神力來到了天上,難陀見到了富麗堂皇的瓊樓玉宮,聽到的是悠揚悅耳的音樂,嗅到的是馥郁芬芳的花香,難陀的神魂飄蕩起來。

慢步在幽香撲鼻、眼花繚亂的花海中,難陀看見了幾位美妙絕倫的少女在那裡遊戲,被她們的美貌驚呆了!她們見了佛陀,都來作禮,鞠躬問訊。

佛陀乃問其中一位天女說:「你已經婚配了沒有?」

天女含羞的回答說:「還沒有哩!」

佛陀又問:「為什麼還不婚配呢?」

天女說:「我的婚緣還沒有成熟,我未來的丈夫,現在還在娑婆世界的人間,名叫難陀,要等他的人間報盡,生到天上來的時候,我就要和他婚配,我現在還在等著哩!」

佛陀聽了,點點頭。但難陀卻在旁邊忍耐不住了:「世尊!這位天女既然與我有緣,我倒不想回到人間去了,我人間的妻子,哪裡比得上天女的美麗的百千萬分之一呢!」

佛陀以手示意,要天女們仍舊去玩樂,一面走著,一面對難陀說:「你不是聽到天女說過,你們的姻緣還沒有成熟嘛!不必著急,我再帶你到一個地方去參觀。」說著,他們來到了冷風習習、冥冥幽暗的地獄。難陀不禁毛髮豎立,害怕起來,小心翼翼的跟隨佛陀走著。

一路上只覺坎坷不平,似乎聽到遠遠近近都是神嚎鬼哭,慘叫之聲,不忍耳聞目睹。忽然到了一處,好像一片廣大的山岩石洞,陰氣森森,一處處爐火通紅,灶上的油鍋,氣騰騰的,熱油滾沸,所有鬼卒,面目難看,有的青面獠牙,兇惡恐怖,以大鐵叉,叉著犯人,往油鍋送,一聲慘叫,皮肉破裂,面目全非,但又不將犯人治死,慘受苦毒。

難陀一一看在眼裡,處處驚駭萬狀,此刻幾乎走不動了。見佛陀指著眼前一個坐在冷灶旁邊打瞌睡的老鬼問道:「你這鬼卒,為何在此休息?」

老鬼打了一個呵欠,回答說:「閻羅王派遣我來此等候,有一位宿世曾造惡業的難陀,等他在人間和天上的艷福享盡的時候,從天上墜下來的那個時候,我就要忙著生火燒油了!」

難陀一聽,竟嚇得魂不附體。他明白了,不了生脫死,縱然升到天上,還是在三界之中,還要受六道生死的輪迴,出離學道刻不容緩。於是,他毅然跟隨佛陀出家去安心修行了。

也正因為他已經親眼目睹了地獄,所以在日後的修行中,他清規戒律一塵不染,細微的學處也從沒有違犯過。世尊稱他是持戒第一。

即便上升到天堂最終也會墮入惡趣,六道輪迴,三界火宅,都不是我們久居的地方;天堂地獄,因果業報,實在可怕!世間的富貴安樂都是短暫、空幻和無常的,對於世間八法的追求,是在種輪迴的因。我們要放下對世間的執著,及早醒悟,生起出離,去求真正的解脫。   

來源: 佛弟子文庫

Saturday 10 July 2021

一心不亂才能成事 (佛教故事)


一心不亂才能成事 (佛教故事)

從前有個國王,看到出家人整天只是念佛,很不以為然。

有一天,他問出家人:「你們修行人,只念佛,不刻苦,怎能有成就呢?」

出家人說:「修行不在刻苦不刻苦,而在生死之心切不切。如果生死心切,哪怕整天六根對六塵,也不會影響正念。」

「你的話能用事實來說明嗎?」

出家人答道:「可以。明天請安排兩班宮廷美女,一班在東街跳舞,一班在西街唱歌。另叫一個判死刑的犯人,持著盛滿了油的罐子,繞街走去,後面跟著拿大刀的力士。如果犯人落下一滴油,就立即斬首。」國王同意照辦。

到了第二天,犯人心想:「今天是我的生死關頭,不能有絲毫大意。」結果,等到繞街結束,果然沒有落下一滴油,於是國王便赦他無罪。

國王問他:「你繞街一周,都看見什麼了?」犯人答:「大王,我什麼也沒看見。」國王大怒說:「你在我的面前,還敢胡說八道,這還得了!」犯人說:「我在生死關頭一心顧著油,哪有心思去看歌舞呢?」

國王這才相信。所以,念佛人如果生死心切,就一定能做到「一心不亂」,往生極樂。

菩提心語:

做事全心全意,就不會為無關的事所干擾。如果能全力集中於自己的目標,就能真正地做到「一心不亂」。

【聖嚴法師開示】兩個瞎子,兩種境界


【聖嚴法師開示】兩個瞎子,兩種境界

在我小時候出家的狼山,有兩個瞎子。一個是山上的法師,一個是山下的乞丐。

我曾經問山上的法師:「你的眼睛都瞎了,還能做什麼呢?」

他說:「我的眼睛雖然瞎了,可是我的手還能敲木魚,腿還能打坐,嘴巴還能念佛,我能做的事還很多。人身可貴,我要盡量用我的身體好好修行。」

這一個人,是積極的。

我後來又問山下的乞丐:「你有手、有嘴、還有腿,怎麼在這裡要錢呢?」

他說:「老天不公平,把我眼睛弄瞎了,我還能做什麼?」

於是,我就把山上法師的故事告訴他,他聽了卻說:「哎!他真不懂得享受,眼睛瞎了,正好可以趁機休息,還在忙什麼?」

這一個人,是消極的。

所以,如果一個人具有積極的心願,在任何情況下他都會努力。

---本文摘自智慧掌中書《積極人生,元氣滿分》

圖文:法鼓山

Friday 9 July 2021

問:「心就像是鏡子,能照見萬物,但不留任何痕跡。」


問:「心就像是鏡子,能照見萬物,但不留任何痕跡。」我們平時所作所為,該做的就好好做,該放下的就放下,一切不執著,敢面對,好壞由它去。這樣對嗎?

達真堪布答:這樣肯定對。只要做到了就對了,就沒有問題了。但是這個必須要確實做到。自己的修行是不是到那個程度了?如果到那個程度了,你就可以了。如果還沒有到那個程度,你還是要精進。

我經常跟大家講,放下不等於放棄。真正能夠放下,才不會放棄一件事,才不會放棄一個人。樣樣人都會相處,樣樣事都會處理,這是不影響的。放下不是什麼也不要,不是什麼也不做,也不是什麼也沒有,這個一定要弄明白。現在一說放下,就開始懈怠了,就開始想「我已經什麼都不用了,我已經圓滿了。」你是圓滿了嗎?自己好好觀察觀察,不要欺騙自己。

今生修福慧,后世得富贵 (佛典故事)


今生修福慧,后世得富贵  (佛典故事)

命終之時,若想帶著自己所積蓄的錢財、寶物至後世去享用,那是不可能的事!如果畏懼來世貧窮、困苦,應該怎麼辦呢?唯有修布施、供養,作種種功德,廣集福慧資糧。

過去,有一位國王名叫難陀,積聚各類珍寶希望帶到後世享用。當時國王下令全國百姓毫無保留地獻上奇珍異寶,由於太過貪圖蓄積財寶,國王甚至將公主安置於婬女樓,並命令侍者:「若有人送寶物給女兒,須將其人連同寶物帶來我這裡。」國王無所不用其極地集寶斂財,因此,整個國家的錢財珍寶都被搜括殆盡,聚積於王庫當中。

當時有位寡婦,非常疼愛唯一的兒子。沒想到她的獨子見到姿貌非凡的王女後,非常迷戀,但是因為家無財物,無法與王女交往,日夜想念因而病倒,身體日漸消瘦,氣息微弱。寡母問獨子:「你怎麼會病得如此嚴重?」獨子告訴母親:「若不能與王女交往,我將必死無疑。」母親回答獨子:「國內所有一切財寶,盡被國王搜括無遺,哪裡還有寶物呢?」寡母仔細思惟後,告訴獨子:「當年你父親下葬時,口中含有一枚金幣,你若掘墳啟棺,可以取得那枚金幣,用來與王女交往。」於是,獨子便到亡父墳塚,啟棺取出父親口中金幣,以此金幣得以親近王女。

王女遵照國王命令,將獨子連同金幣送至國王面前,國王問獨子:「國內一切錢財珍寶都在國庫當中,你從何處得到金幣?你一定還有寶物偷偷藏著,沒有繳出!」於是,下令施以種種拷打,要獨子供出藏寶處。獨子啟稟國王:「我實在沒有藏匿任何寶物於地底,是母親告訴我,當年亡父下葬時,曾於父親口中放置一枚金幣。因此我掘墳啟棺,從亡父口中取得這枚金幣。」國王立刻派人前去勘驗獨子所說是真是假,使者發現其父口被扳開,國王才相信獨子所言真實不虛。

此時,國王獨自思量:「我先前聚集一切寶物,無不希望帶著這些財寶至後世享用;可是獨子的亡父連含在口中的一枚金幣,尚且帶不走,何況我所珍藏的諸多珍寶,又如何能帶得走呢?」

國王有感而發說道:「我一直以來,積極蓄積一切珍寶,希望隨著我一起至後世。如今看到掘墓的人輕而易舉就取走了金錢,一文錢尚且無法帶走,何況整個王庫的珍寶?我應當用什麼方法,讓這些珍寶隨我到後世?以前,頂生王曾帶領隨從、軍眾及象、馬等七寶到天上;羅摩王也曾造草橋,通達至楞伽城。現在既無天梯讓我升天,也無橋樑通達至楞伽城,究竟要如何才能帶著珍寶至來世?我實在是無計可施!」

此時,有一位輔相大臣,聰慧又知進退,知道國王的心意後,趁機進言:「大王所說,甚有道理!若投生至來世,必須要有財寶,然而珍寶以及象馬,卻無法帶到後世。為什麼呢?大王您現在的身體尚且不能隨您至來世,何況是財寶象馬!應該用什麼方法可以將財寶留給來世的自己?唯有將今世財寶供養沙門、婆羅門,並濟施貧窮,修種種善法,將此生錢財轉為福報,福報必定能跟隨自己至來世。」

輔相大臣又說道:「譬如面貌莊嚴之人,水中倒影必定莊嚴美好;水中倒影的美好與醜陋,都隨本人的相貌映射;人若莊嚴,則倒影莊嚴,人若垢穢,倒影則垢穢。今世的所作所為,如同臨水照映的身形,後世所受的果報即如水中倒影。以持戒、修慧,莊嚴身形者,後世必得莊嚴可愛的果報;若造惡之人,後世必受苦報。現世深信因果,以財物供養父母、師長、沙門、婆羅門,及貧窮困厄的人,其後世所得果報,即如同臨水照影,照映布施、持戒、修慧所得的莊嚴身影,富貴安隱的果報於後世顯現。

大王擁有眾多大臣、輔佐、隨從、宮人、婇女、吏民及音樂倡妓等,但是無常來臨時,一旦命終,眾人哀傷悲慟,也只是送至墳塚,便各自返家,無有一人能跟隨大王,一同至來世。所有後宮親眷、侍者,國庫貯藏的所有珍寶,象、馬、寶車一切娛樂設施,國土、人民,庭園、遊樂處所,全部盡捨,無可相隨,只有自己孤獨逝去,唯一相隨的是此生自己所造作的善惡業,永遠緊追不放。

人在臨命終時,氣息粗糙、喘息不止;喉舌乾燥,既無法喝水吞嚥,也無法開口言語;目光無法依自己的意願瞻視,身體筋脈逐一斷絕;風大如刀,支解形體,四肢軟癱衰弱,關節如廢,不能動轉;舉身痠痛,如被針刺。當命盡終了,孤獨無伴而去,一切所愛親友,必定捨棄分離,隻身處於一片漆黑,如身墜深坑、獨遊曠野,見不到任何人,更無同行伴侶,只有自己踽踽獨行於恐怖的黑暗中。此時,唯有此生所修福德能作為親伴,保護自己。所以為了來世,應當把握現在修福、修慧,莊嚴自心,累積善法資糧。」

輔相大臣婆羅留支為了更清楚說明唯有此生廣修眾善,方能利益將來的道理,便以偈子讚歎大王:

「雖有諸珍寶,積聚如雪山,象馬眾寶車,謀臣及咒術,
 專念死時至,不可以救免,宜修諸善業,為己得利樂。
 目如青蓮者,應勤行戒施,死為大恐畏,聞者皆恐懼。
 一切諸世間,無不終沒者,以是故大王,宜應觀死苦。
 目如青蓮者,應當修善業,為己得利樂,宜勤行戒施。
 人命壽終時,財寶不隨逐,壯色及盛年,終不還重至。
 目如青蓮者,應當修善業,為己得利樂,宜勤行戒施。
 彌力那侯沙,耶耶帝大王,及屯豆摩羅,娑伽跌利不,
 翹離奢勢夫,踰越頻世波,如是人中上,眾勝大王等,
 軍眾及群官,悉皆滅沒去,欣慼相續生,意念次第起。
 目如青蓮者,應當修善業,使己受快樂,宜勤行戒施。
 財寶及榮貴,此事難可遇,福祿非恆有,身力有增損。
 一切無定相,地主亦非常,如此最難事,今悉具足得。
 目如青蓮者,應具修諸善,使己受快樂,宜勤修戒施。
 勁勇有力者,能越渡大海,專念健丈夫,能超度諸山。
 設作如斯事,未足名為難,能利益後世,是事乃為難。」 
                    典故摘自:《大莊嚴論經.卷第三(十五)》

省思

佛法云:「現在因,未來果。」國王難陀希望來生能夠過著如同今生的富貴安樂,卻因為沒有正確的知見觀念,不懂得因緣果報的真理,誤以為擁有全國人民的財富,便能確保來世富足,直到寡婦獨子取得亡父口中金幣一事,及大臣的方便引導下恍然醒悟:「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了知來世安樂富足的善果,源自於今世勤修眾善,廣集福慧資糧的善因。我們若能時時知因識果,秉持正知正見於生活中落實,非但來世如意,所在之處必能隨所住處常安樂。

佛教故事 | 以貌取人,有眼不識文殊菩薩


佛教故事 | 以貌取人,有眼不識文殊菩薩

       「慈悲的文殊菩薩,弟子迦羅越,懇請您現身加持,為弟子開大智慧。」
  迦羅越很想擁有像文殊菩薩一樣的大智慧,所以,只要一到佛寺,就在身戴瓔珞、騎著獅子、拿著智慧寶劍的文殊菩薩像前至誠頂禮,一心祈求文殊菩薩現身,為他加持。
  有一天,迦羅越準備了豐盛的齋宴來供養僧眾,並在宴席的最前方放置一張高大精緻的座椅,希望莊嚴的文殊菩薩慈悲應供。
  沒多久,在前來應供的僧眾中,有一位其貌不揚的跛腳老人,身上披掛著破破爛爛、長短不齊的衣服,衣著顯得邋遢不堪,臉看起來也很骯臟。這位跛腳老人正一拐一拐地走向前方的華貴座椅,準備就坐。迦羅越看到這個情形,心想:
  「這高座大位是要給莊嚴的文殊菩薩坐的,怎麼可以讓一個邋遢的乞丐坐在上面呢!」於是,迦羅越立刻走了過去,把老人從座椅上拉下來,要他到旁邊吃飯。
  不一會兒,老人又一拐一拐地上去坐。
  「怎麼又跑上去了?」迦羅越又上前把老人拉下來。
  可是不到一會兒,老人還是拐回到大座椅上去坐。
  就這樣拉拉扯扯了七次,老人不再走回高座,找了一處角落席地而坐,迦羅越終於鬆了一口氣。
  齋僧之後,迦羅越就到佛寺中,恭恭敬敬地禮拜,並將今天供僧的功德,祈願迴向:
  「弟子迦羅越,虔誠祈願:願以齋僧功德迴向今世即能得見文殊菩薩現身加持,令弟子得大智慧。」
  整整忙碌了一整天,疲憊的迦羅越從佛寺回家後,就倒頭呼呼大睡了。在睡夢中,他見到了他早也祈求、晚也祈求的文殊菩薩。文殊菩薩對他說:
  「你不是從早到晚念著,希望親眼見到我嗎?希望我去應供嗎?為了滿你的願,今天我親自現身應供,可是你卻每次都把我從椅子上拉下來,一共拉了七次,為了不讓你起煩惱,我只好到角落邊去用齋了。」
  此刻,迦羅越猛然從夢中驚醒坐了起來,想到齋僧當時,一直要坐上高座的跛腳老人,原來正是文殊菩薩!文殊菩薩慈悲的示現,自己不但沒上前禮拜,還有眼不識泰山,將菩薩一次又一次地請下座來!
  迦羅越愈想愈懊惱,愈想愈後悔:「唉!都是因為我習慣從外表去分別、執著的習氣,才會當面錯過大善知識。今天文殊菩薩以這樣的外貌示現,不正是在教化我不能以貌取人嗎?教化自己心性才是真實可貴的;能夠面對種種外境不起任何分別執著,便是真正的大智慧。」

【聖嚴法師開示】情緒也要「物歸原主」


【聖嚴法師開示】情緒也要「物歸原主」

常有人問我,遇到讓人生氣的情況時,該怎麼面對、處理?

通常我都會告訴他們,別人罵你,你聽到了;別人打你一個耳光,你也可以感覺得到。但是這時候也應該認知到,每一個人都有他自己的性格、想法、情緒,他罵的、打的,都是他自己的,不是我的。這種想法,我們稱之為「物歸原主」。

例如某人把我罵得狗血淋頭,我就想:「這是某某某在罵我。」這樣就夠了。因為是他在罵我,不是我自己罵自己;他罵我,如果罵得有道理,就是應該的;如果罵得沒道理,是他沒道理,並不是我沒道理,我又何必生氣呢?

摘錄於 智慧掌中書《做好情緒管理》

圖文:法鼓山

Wednesday 7 July 2021

印光法师:“悔” 要从心起 心不真悔 口说无益


印光法师:“悔” 要从心起 心不真悔 口说无益

过去的罪业,虽然极其深重,只要能志心忏悔,改往修来,用正确的知见,修习净业,自利利他,矢志不渝,则罪障雾消,性天开朗。所以经上说:“世间有两种好健儿,一是自己不犯罪,二是做了能忏悔。”“悔”这个字,要从心起,心不真悔,口说无益。譬如读药方却不服药,则一定没有愈病的希望。倘若能依方服药,自然可以病愈身安。所怕的是,立志不坚,一暴十寒,则徒有虚名,毫无实益了。

【每天都是感恩天】


【每天都是感恩天】

  有一位愛哭的老太婆,每天都在抱怨,以淚洗面。原來,她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嫁給晒麵條的,二女兒嫁給賣傘的。天氣晴朗時,她擔心賣傘的二女兒生意不好;下雨天時,她又擔心大女兒的麵條無法晒乾。無論天晴或下雨,她都傷心,因此大家都稱她為「愛哭婆」。

  有一天,路過老太婆家的一位禪師,看到老太婆在傷心地哭,就問愛哭婆:「妳為什麼天天哭呢?」

  愛哭婆解釋說:「是為了兩個女兒的生計操心,所以每天都過得痛苦不堪!」

  禪師告訴她:「妳應該感到高興才對啊!」

  愛哭婆大惑不解的問道:「為什麼?」

  禪師說:「因為當晴天的時候,大女兒的麵條可以晒乾;雨天時,二女兒的傘就會有生意。所以不管天晴或下雨,只要妳能轉念,兩個女兒當中,都有人可以賺錢,這樣不是很令人高興嗎?」

   愛哭婆聽了這番話之後,忽然醒悟過來,知道要隨遇而安。從此以後,不管晴天或雨天,每天都笑呵呵的,「愛哭婆」變成了「愛笑婆」。

🌿 這一則小故事,告訴我們:哭與笑僅在一念之間,只看是否能有智慧,用心轉境。因為:「心隨境轉則苦,境隨心轉則樂!」總之,吾人若能轉念,則「不管晴天或雨天,每天都是感恩天」啊!

Monday 5 July 2021

佛教故事|如何才是真正的讚歎如來


佛教故事|如何才是真正的讚歎如來

佛陀在世時,有一戶大富人家,一家六口不僅和樂融融,而且家財萬貫,奴婢隨從眾多,不可勝數。一天,佛陀與阿難到城裡托缽,行至這戶人家時,全家人都非常歡喜,於是乞請佛陀能接受供養。

有一次,佛陀和追隨他的比丘弟子們,在印度當時的摩揭陀國境內游化,打算從首都王舍城,前往北邊的那爛陀城。

在佛陀與比丘們一行人的後面,有一對外道沙門師徒,正好也同路,為師的名叫「須卑」,徒弟名叫「梵達摩納」。一路上,那位老師一直不停地誹謗佛陀,也誹謗佛法與比丘們,而他的徒弟卻一直與他唱反調,不斷地稱讚佛陀、佛法與比丘們。

這一天傍晚,大家都來到路途中的一個庵婆羅樹園內,準備在園內國王建的公共房舍過夜。即使到了這個時候,這對外道沙們師徒,還沒能停止他們謗佛、贊佛的爭論。這個情況,讓比丘們不禁對這兩位奇怪的師徒議論起來。大家都認為,佛陀的善知人們志趣,是多麼的稀有難得啊!

佛陀知道比丘們在講堂聚集,就來詢問他們到底在議論什麼。於是,比丘們將他們議論的原委,告訴了佛陀。

佛陀因而教導比丘們說:

「比丘們!如果聽到別人誹謗如來、佛法和僧團,大家不要憂愁、傷心,也不要因此而憤怒,甚至懷恨在心而意圖報復,因為,這樣只會帶給大家障礙,不能如實地判斷別人所說的是有道理的,還是錯誤的。反之,聽了別人讚歎如來、佛法和僧團,也不要感到欣悅、愉快,因為,這也會帶給大家障礙,不能如實地判斷別人所說的是有道理的,還是錯誤的。」

接著,佛陀又說:

「比丘們!一般凡夫,都只從一些細瑣、微小、世俗的戒行,例如五戒、十善、儉樸嚴謹的正命生活、不蓄積財物等來讚歎如來而已,不能從如來所證得的深奧、微妙、大光明之法這一方面來讚歎佛陀。只有從如來所證得的深奧、微妙、大光明之法來讚歎,才是真正如實的讚歎如來。」

什麼是如來所證得的深奧、微妙、大光明之法呢?佛陀時代,一些外道、婆羅門,有著種種的邪知邪見。而佛陀所證的深奧、微妙、大光明之法,就是遠離了這些邪知邪見。由於能超越與出離,所以聖者切斷了推動流轉到下一生的根,就像斬斷一棵枝葉茂密的大樹樹根,這棵樹就隨之枯萎,永遠不再生一樣,這就是佛陀所證的深奧、微妙、大光明之法。

能夠從這裡來讚歎佛陀,才是真正的讚歎。

【讀經可以消業障嗎?】


【讀經可以消業障嗎?】

有些人讀經是因為相信多念誦經典,可以幫助自己消災解厄,念得愈多,業障就消得愈多。

《消除業障》

其實「消業」的意思,是從此以後自己不再造新業,「隨緣消舊業,更不造新殃」。雖說是結束舊業,不再造新業,但並非指過去所造的業就消失了,從此以後不用再接受果報,而是不管什麼樣的果報都要面對,受報時知道這是過去所造的惡業,在現在所感出的結果,所以要接受它。

但只是接受還不夠,進一步還要放下自我才能得解脫。自我中心與對於自我的執著是一切苦的原因、苦的根本,所以不善的要放下,善的也要放下,壞的要放下,好的也要放下,全部都要一起放下,如此才能得到究竟解脫,所以只想消除惡業,而不想消融自我,這樣的修行並不究竟。

《轉變心念》

所謂的誦經能消業,並非指一誦經,惡業就一筆勾銷了,而是因為誦經能讓人轉變心念,改變自己的念頭和言行,所以能消業去惡向善,從「有我」轉化成「無我」,用這種方法誦念經典,不但可以幫助我們消災去業,還可以開發智慧。如果誤以為造了惡業只要誦誦經就沒事,那是不可能的事,是一種迷信。誦經最主要的功能在於轉變我們的心念。

摘自- 讀經50問

Sunday 4 July 2021

誰沒有善根? 佛陀告訴你善根驚人的秘密!


誰沒有善根?  佛陀告訴你善根驚人的秘密!

佛陀時代,有一老人聽說出家修行能夠離苦得樂、解脫自在,於是歡喜地前往精舍,希望皈依於佛陀座下。

老人到了精舍,才知道佛陀早已出門行化,他心想:「雖然世尊不在,但聽說佛弟子中,舍利弗尊者的智慧第一,我何不求他讓我出家呢?」

當他見到尊者,滿心歡喜地表明來意時,舍利弗也在默默觀察此人的善根是否具足?

尊者發現,這個人於此生乃至過去百千世中,都沒有善根;再仔細推尋,這一劫乃至過去百千劫,竟然還是沒有任何的善根福德……

尊者深深地嘆了一口氣,說:「你的因緣還未具足,先回去修修福報吧!」

如此的結果,並沒有澆息老人出家求道的熱忱,於是他又轉而向其他比丘求助,希望能完成他的心愿。

可是,當比丘們聽說連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都婉拒他時,便說:「連舍利弗尊者都不度化你,肯定你有什麼重大的過患,我們又怎能度你出家呢?你還是走吧!」

萬念俱灰的老人,神情落寞地蹲在精舍門口,喃喃自語道:「福慧具足的佛陀啊,為何我的罪業如此深重?任何種姓不問尊卑皆可出家,為何獨我福薄,如此廣大的佛門竟無我容身之地!這麼苟活著,還有什麼意義呢?」

於是說了一首偈子:

猶如清凈水,一切悉得飲,
乃至旃陀羅,各皆得出家。
如此佛法中,而不容受我,
我是不調順,當用是活為?

此時,佛陀早已瞭然他的委屈,來到精舍門前,說了一首偈子:

一切種智身,大悲以為體,
佛於三界中,覓諸受化子,
猶如牛求犢,愛念無休息。
淚眼朦朧之中,老人發現有一無比柔軟的手,如輕撫愛子般地撫摩著他的頭。眼前的身影,散發清凈柔和的光芒,那正是眾人愛敬的佛陀。

佛陀慈悲地問道:「你為何在這哭泣呢?」

「我想要出家求道,但是比丘們皆不答應我的請求,說我因緣還未具足,所以我很難過。」

「其實每個人的因果業力都極為微細,只有證得一切種智的聖者才能了解全貌。是誰說你沒有出家的因緣呢?」

這個人一聽,立刻說:「是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

佛陀安慰老人說:

「你錯怪舍利弗了,並不是他沒有慈悲心、不肯度人,而是無量劫微細之事,縱使是舍利弗的智慧也無法窮盡啊!我也是經由累劫難行能行的修行實證,才能明了因果業力的微細奧妙。我所要尋找的就是像你這樣信樂佛法之人,怎會讓你過佛門而不入呢?」

於是,佛陀牽著老人的手走進精舍。

佛陀於眾僧面前問舍利弗尊者:「舍利弗,為何你不願讓這位老人家出家呢?」

舍利弗回答:「佛陀,弟子觀察其宿世因緣,發現他實在沒有一點點善根呀!」

佛陀告訴舍利弗:「千萬不要有如此的想法,因為此人的善根因緣是非常微細的,就好比埋藏在瓦礫砂石中的金礦一樣,必須藉由甚深禪定與智慧才能發現。」

於是,舍利弗尊者偏袒右肩,長跪合掌,祈請佛陀慈悲開示。

佛陀告訴舍利弗:

「這位老人的善根因緣十分微細,就連證到辟支弗果位的聖者都無法知曉。

「在久遠劫前,有一個窮人到深山裡撿柴,遇到老虎,驚慌恐怖之際,一聲「南無佛!」脫口而出,這一聲佛號便種下了未來解脫的種子。

「這個窮人就是今世的老人,因為善根種子成熟,所以他才有出家修行得解脫的因緣。」

接著,佛陀說了一首偈子:

唯見此稱佛,以是為微細,
因是盡苦際,如是為善哉。
至心歸命佛,必得至解脫,
得是相似果,更無有及者。
於是,老人在佛陀的座下出家修行,並且接受佛陀的親自教化,經過不斷的精進用功,終於證得阿羅漢果。

典故摘自:《大莊嚴論 · 卷十》

Saturday 3 July 2021

About Anger by Thich Nhat Hanh


"A monk decides to meditate alone.
 Away from his monastery, he takes a boat and goes to the middle of the lake, closes his eyes and begins to meditate.

 After a few hours of unperturbed silence,
 he suddenly feels the blow of another boat hitting his.  With his eyes still closed, he feels his anger rising and, when he opens his eyes, he is ready to shout at the boatman who dared to disturb his meditation.

 But when he opened his eyes, saw that it was an empty boat, not tied up, floating in the middle of the lake ...

 At that moment, the monk achieves self-realization and understands that anger is within him; it simply needs to hit an external object to provoke it.

 After that, whenever he meets someone who irritates or provokes his anger, he remembers; the other person is just an empty boat. Anger is inside me.  "

 Thich Nhat Hanh

Friday 2 July 2021

聖嚴法師 : 真正的救苦救難


聖嚴法師  :  真正的救苦救難

佛教有一個名詞叫「四攝法」,其中有一項是「布施」,意思是和別人結緣,不論是自己的財產、時間、智慧、技能,甚至是自己溫暖的心,都可以用來與人廣結善緣。

布施和一般所謂的樂善好施不同,樂善好施大多只是布施醫藥、食物、金錢等日常用品,像是到災區去救濟災民,就是以生活所需的物資來布施,布施完了之後,就沒有後續的輔導。
「四攝法」中所說的布施,除了提供對方所需的物資、生活必需品外,還要在精神層面上,幫助他們淨化觀念,讓心靈得到成長。這就好比有句話說:「給他 米吃,不如教他如何種米。」讓別人有飯吃當然很好,但如果能進一步教會他種稻耕田的方法,能夠自行生產糧食,不但能自給自足,還可能有多餘的食物分送給其他需要的人,這不是更好嗎?

布施,不只提供物資,也要分享一些佛法的觀念給他們,安慰、鼓勵他們說:「你們今天能來領取這些物資是很好的,千萬不要以為接受救濟是很丟臉的事。有人要幫助你們,而你們來接受幫助,這是彼此互為因緣,這樣的互動非常好。你們能以這種心來接受幫助,將來一定會想要回饋社會,所以彼此間並沒有任何虧欠。」經過這樣觀念的提昇後,漸漸地,很多人的生活觀就有了改變。當他們在生活情況獲得改善後,多半會一起來參與慈善工作。

因此,運用佛法來布施,可以開拓涵蓋面、提昇精神面,把一個人從困難中救脫出來之後,還要引發他的慈悲心,讓他覺得其他受困者也應該得救;除了自己離開苦難,還要幫助別人也離開苦難。這樣做不但讓受布施的人放下心中種種的障礙、煩惱,還能號召他們一起來參與服務工作,共同修行菩薩道,這才是「四攝法」所說的真正的布施。

Thursday 1 July 2021

佛教裡,念佛一定要拿念珠嗎?


佛教裡,念佛一定要拿念珠嗎?

  念佛不一定要拿念珠,尤其念佛念慣的人,隨時隨地都可以念佛,有沒有念珠對他來說都不要緊,「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句句都能念在心裡。

  不過,有些人念佛沒有念得習慣,念到最後,佛號都丟失了,那麼有個念珠計數,也能給予輔助。這雖然不是最好的辦法,卻能增加我們的專注力。

  除了手上的念珠,有時走在路上,順著一根根的電線杆稱念佛號,電線杆也是我們的念珠;依著一畦畦的田地稱念佛號,田地也是我們的念珠;按著一個個從身旁經過的路人稱念佛號,路人也就是我們的念珠。所以,大地山河、一切眾生都是我們的念珠,都是我們與佛心連結的橋樑。

── 摘自:星雲大師《僧事百講》

他以一朵花供養佛,功德究竟有多大呢?


他以一朵花供養佛,功德究竟有多大呢?

  我們先講個故事,在藏經中,有一個印度人,撿了一朵花,花是金黃色的,很莊嚴。他想先插到他腦殼上莊嚴一下,後來一想這個腦殼是無常的,他要是死了,狗吃了,狐狸吃了,其他什麼動物吃了都不一定,他不配戴這朵花,就沒有把這朵花放到他腦殼上。

  用手捧著到寺廟里來了,他看見釋迦牟尼佛像,很莊嚴,他就念佛,因為念佛的功德,他身上頓時發熱,每個毛孔都張開了。供花的時候,他想,佛是大慈大悲的,佛是智慧的,佛是福慧兩足尊的,佛一定能加持我,他是以這樣誠心供養花。
  供養完了,他說:「我供養花究竟有好大功德呢?」心裡衡量供養這朵花的功德,他自己不知道,就找一位比丘問,他說:「大德啊,我剛才以這樣一個心情,我身上有這麼一個反應,以這麼一朵花供養佛,功德有多大呢?

  這位比丘說:「我剛出家受戒不久,只知道離世間的痛苦,其它的我不知道,我沒有道德也沒有讀過經,也沒有讀過書,你問我這個,我沒法答復你,你找一個讀經的法師去請問他,看你這朵花供了之後,有多大的福德?」

  他又找到一位讀經的法師,這位讀經的法師說:「你供這朵花多大的功德我不知道,我也沒有神通,我只是讀經,我自己求福德,供花的功德,經上說是有的。你這枝花供的功德多大我不知道,你去問坐禪的阿羅漢,他有神通,他是證阿羅漢果的。」

  這時佛涅槃之後還沒有很久,證了阿羅漢果的道人還很多。於是供花的人就去問證得六通的阿羅漢了。他問大德:「你已經得了阿羅漢果,你知道我供花有多大利益?」這位羅漢就入定觀察了。觀察完了,他說:「我看到你供養這朵花,你身體的報身捨了之後受天上的福,一生至千萬億世,這是一大劫。從一大劫到八萬大劫,你的福還沒有完,以後的我就不知道了。」

  因為羅漢的神通只到八萬大劫,再上去他不知道了,圍著湊熱鬧的人就問阿羅漢說:「你老人家有神通,你答復不出來,就到天上去問彌勒菩薩吧!」

  於是這位阿羅漢一入定,他的靈魂神識就到兜率天去問彌勒菩薩了,彌勒菩薩說:「這人只受世福,果報還沒有盡,這種事唯佛與佛乃能究竟,一切補處菩薩都不能究竟,你等我下去成了佛之後,再來跟你說。」

  這是說他以這樣心情供養一朵花,彌勒菩薩都說不盡他的福德,供養一朵花就有這樣的功德。佈施的功德還得隨你的心,物質的多少在我們世俗的眼中是有關係的,在聖境的眼中就不在乎了。

  這段故事是說,大家在供養佈施的時候,不但給他物質上的供養,還要法供養,願他不貪著世間的福德智慧,願他將來一定能成佛,那你這個功德就沒有辦法說了,惟佛與佛乃能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