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就是在學習成佛,學習佛陀的生活方式和態度。學習成佛就是要超凡入聖,看破凡俗知見的偏狹錯誤,並趣入究竟菩提。學佛並不能用自己的成見來修行,而是要抱持著學習的心態,在三寶的加持下,用最清淨的方法來修持,這樣才不會越修我執越重,不但無法解脫,反而還讓三毒加重,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華嚴經》中說:「智學成涅槃,愚學增生死。」大家學佛的目標固然都是想要成佛,但往往卻因對於學佛的方式不同,而有天差地別的結果;有人日漸精進、不斷增上;也有人毫無進展、徒勞無功,甚至還走火入魔。所以學佛之前必須要先對學佛有一番正確的認識與瞭解,如此一來,便可少走許多冤枉路。
一般而言,學佛所要學習的是佛陀的生活方式和態度,可大致分成三個要點,亦即:發菩提心、解脫生死和利益眾生。其餘的細節都是從這三點衍生出來的。
一、發菩提心:
發菩提心就是發願要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大乘佛法的修學,主要是建立在菩提心上面,而所謂的菩提心就是「真誠的發心」,唯有真誠的發心才能夠認真修持,內外相應。發菩提心意味著修行者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要有正確的發心,做到心心相應的境界,而非徒具形式的外在表現而已。
發菩提心就是發願要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大乘佛法的修學,主要是建立在菩提心上面,而所謂的菩提心就是「真誠的發心」,唯有真誠的發心才能夠認真修持,內外相應。發菩提心意味著修行者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要有正確的發心,做到心心相應的境界,而非徒具形式的外在表現而已。
二、解脫生死:
人活在世間很辛苦,面對死亡也很辛苦。學佛解脫生死的目的就是為了要解脫由生死所帶來的苦;一旦得到了解脫,生死之間便能夠自在從容,了無罣礙。凡夫見就是視一切事物為實有,不斷苦苦追求物質享受、貪得無厭,因而造業受報,生死難了,而學佛就要除去這個凡夫見。
人活在世間很辛苦,面對死亡也很辛苦。學佛解脫生死的目的就是為了要解脫由生死所帶來的苦;一旦得到了解脫,生死之間便能夠自在從容,了無罣礙。凡夫見就是視一切事物為實有,不斷苦苦追求物質享受、貪得無厭,因而造業受報,生死難了,而學佛就要除去這個凡夫見。
三、利益眾生:
世俗知見只看見自己的利益,凡事總以自私自利為唯一目標,這不但助長了貪婪和偏狹的習氣,還導致種種不良惡果發生。所以學佛就是要培養客觀無偏的智慧,避免自私所造成的種種弊端。利益眾生是發自於人類與生俱來的悲心,而悲心就是從人類與眾生間的相互依存關係來取得自他平等的境界,這樣的慈悲才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不會有自他的分別與執著,才能圓滿一切。
世俗知見只看見自己的利益,凡事總以自私自利為唯一目標,這不但助長了貪婪和偏狹的習氣,還導致種種不良惡果發生。所以學佛就是要培養客觀無偏的智慧,避免自私所造成的種種弊端。利益眾生是發自於人類與生俱來的悲心,而悲心就是從人類與眾生間的相互依存關係來取得自他平等的境界,這樣的慈悲才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不會有自他的分別與執著,才能圓滿一切。
當然,拜佛念經也是學佛的方法,但是拜佛念經只是形式上的修行。真正的學佛是向佛學習,學習佛的言行、態度、舉止和心念等,這樣才能達到佛的標準。很多人並不了解佛陀教導大眾的其實就是佛陀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態度。佛陀的事蹟經由弟子記錄下來,便成為大家學習的模範,稱之為佛經。因此,學佛若能經常深入經藏,便可從佛陀的言行事蹟來學習。
此外,學佛也要學習除去修行上的障礙,而這些障礙中尤以三毒為甚。面對三毒可以用三學戒、定、慧來對治:戒是止惡修善,依戒得定;定是息緣靜慮,再由定發慧;慧是破惑證真,依慧成佛。由此可見三學的修習便是成佛之道,修此三學可以斷除煩惱迷惑而超凡入聖,然後便可精進佛道,得不退轉。
總的來說,學佛就是以正知正見為出發點,並以種種善巧方便為手段來達到成佛的最終目標。在學佛的路上總難免會有許多挫折,所以我們要時時發菩提心來堅定心念得不退轉,要以空性的智慧來出離解脫生死,還要隨時利益眾生以累積福德資糧;若能對學佛有正確的認識並能打好基礎,學佛的路就會越走越順,而道業也能夠不斷增上。
海濤法師慈悲志業网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