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29 November 2020

佛教故事——世人以為貪才能富有,施捨才會貧窮,殊不知


佛教故事——世人以為貪才能富有,施捨才會貧窮,殊不知

當佛在世的時代,印度有一位慳吝的越難長者,他家裡非常有錢,而且富有的程度已到「富可敵國」、「富甲天下」的形容最為恰當,因此方圓幾十里的土地對他來說只是小數目而已,因為他家中珍藏了數不清的珠寶,更有金庫、銀庫、珍珠庫、瑪瑙庫等,雖然越難長者是那麼的有錢,可是他卻是一位非常慳吝的人,不但是有益社會的事不做,還對於別人行善布施,皆嗤之以鼻,更取笑那是傻人才做的傻事,所以越難長者一毛不拔的作風在印度當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雖然有人批評越難長者,但是他仍然我行我素,不予理會,還下了一道命令給守門的人說:「從今以後不管是什麼人,不論是什麼事,只要是化緣或募捐、乞討,一概不准他們進來,因為我絕不會捐一毛錢或一粒米,如果有人強行進來就把他摔出去,知道嗎!」隔了不久越難長者又怕小偷來偷珠寶、飛鳥來啄稻米、老鼠來吃米糧,所以就在房中四邊及上方,都想盡辦法布網防範,連一隻蒼蠅都不能飛進來,自己也很少出去,因為他擁有太多的財物,捨不得離開它們,又貪生怕死。

但貪生怕死的人最後也是要死,有一天越難長者生病快要死了,就把兒子叫到病榻前,對兒子說:「看來我的病是不會好了,大概再過幾天就會死了,可是我放不下家中的錢財,所以我特別交待你,當我死了之後,不論什麼人來化緣或募捐、乞討,你都不要給他們,也不要讓他們進來,更不要去做什麼慈善事業及公益事業,因為那是傻瓜才做的事,只要你聽我的話,我留下的錢財,你們世世代代不用做事都花不完,知道嗎!」 越難長者的兒子叫旃檀,旃檀聽完父親的囑咐之後,就真的遵照他的話去做,命守門的人,對任何人都不能施捨,如果有人來化緣、募捐、乞討,就不客氣的趕走他們。

隔了不久,越難長者死了,死了之後因為慳吝成性,心性毫無光明,「貪」性成「貧」,「瞋」性成「瞎」,所以在業力的纏縛下,轉生在舍衛國一個貧窮的家庭,母親又是一位瞎子,想不到生下來這個小孩也是瞎子,正所謂生盲。

等到小孩十二歲時,她的母親就告訴他:「你已長大了,但你生下來就是瞎子,瞎子是找不到工作做的,為了生活,你只好去當乞丐了,現在我交給你一支竹桿,一幅碗筷,一個袋子,你自己去討飯吃。」

盲兒於是遵奉母命,離開了母親出去乞討,有一天他來到了旃檀家內,此時旃檀在裡面知道有人闖進來,於是大怒呼叫守門人,守門人聽到主人呼叫,知道是乞丐闖入,一氣之下就抓住盲兒的衣領往門外一摔,摔得盲兒頭破血流。這件事發生後,有人去告訴佛陀,佛陀早已知道這是盲兒的果報 ----前做惡因,來世得惡果。於是就來到旃檀的家門前。在不得已之下。才使出佛光佛力加被旃檀及盲兒,讓旃檀看到自己的父親已經轉世成為盲兒,讓盲兒知道自己前輩子就是那位家財萬貫的越難長者。

佛陀又問:「你有很多的錢財,可是你曾受用嗎?」

盲兒回答說:「我一點也沒受用,轉世又當乞丐而且還是一個瞎子。」

佛陀於是開示說:「這就是慳貪的結果。」

在旁的旃檀聽了之後,恍然大悟,也了解到慳貪的果報,於是就不再慳貪了,不但參予慈善事業、公益事業,更護持佛法,扶窮濟貧、修持佛法,最後終於得到初果的果位,死後升天享受福報。

貪是貧的因,貧是貪的果;舍是富的因,富是舍的果。

有些人對這句話,很不以為然,他們以為貪才能富有,施捨才會貧窮。其實這就是錯了,世人大都相信命運的,相信八字的,但是八字從何而來,當然是從宿世所做所為的紀錄而來,所以有人勞勞碌碌過一生,有人生病吃藥過一生,有人富貴榮華過一生,有人清閑悠遊過一生,有人縮衣節食度日,有人吃喝享用不完,這是什麼道理,這乃是宿世所做所為,今世所得所用。

Saturday, 28 November 2020

佛教故事丨儘力而為,量力而行


佛教故事丨儘力而為,量力而行

很久以前,有一位修行很深的高僧隱居在山林中。但是,由於他的人品很高,人們都千里迢迢來尋找他,想跟他學些生活方面的竅門。

有一次,當他們到達深山的時候,發現高僧正從山谷里挑水。人們注意到,他挑得不多,兩隻木桶里的水都沒有裝滿。

按他們的想像,高僧應該能夠挑起很大的桶,而且挑得滿滿的。可是高僧為什麼不把桶挑滿呢?

他們不解地問:「高僧,這是什麼道理?」

高僧說:「挑水之道並不在於挑多,而在於挑得夠用。一味貪多,會適得其反。」

眾人越發地不解了。

於是,高僧讓他們中的一個人,重新從山谷里打了滿滿的兩桶水。

那人挑得非常吃力,搖搖晃晃,沒走幾步,就跌倒在地,水全都灑了,那人的膝蓋也摔破了。

看到這種情景,高僧說:「水灑了,不是還得再打一桶嗎?膝蓋破了,走路艱難,豈不是比剛才挑得還少嗎?」

眾人問道:「那麼請問高僧,具體該挑多少,怎麼估計呢?」

高僧笑道:「你們看這個桶。」

眾人看去,桶里畫了一條線。

高僧說:「這條線是底線,水絕對不能高於這條線,高於這條線就意味著超過了自己的能力和需要。起初還需要畫一條線,挑的次數多了以後,就不用看那條線了,憑感覺就知道是多是少。有這條線,就可以提醒我們,凡事要儘力而為,也要量力而行。」

眾人又問:「那麼底線應該定多少呢?」

高僧說:「一般來說,越低越好,因為低的目標容易實現,人的勇氣不容易受到挫傷,相反會培養起更大的興趣和熱情。長此以往,循序漸進,自然會挑得更多、挑得更穩。」

眾人若有所悟。

遇到乞丐,想布施又怕被騙,怎麼辦?⠀


遇到乞丐,想布施又怕被騙,怎麼辦?⠀
一切眾生而為樹根,⠀
諸佛菩薩而為花果。⠀
以大悲水饒益眾生,⠀
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花果。⠀
——《大方廣佛華嚴經》⠀
我常常跟大家分享這樣一句話,“好人好自己,壞人壞自己。”所以,如果路邊有一個乞丐伸手向你要錢,你給他十塊錢,是他得到的錢多,還是你從 他那裡得到的善的功德多? 我們得到的多啊! 你給他再多錢,他都花得完,但你對他生起的悲憫心,是你用不完的。⠀
悲憫之心因苦難而產生⠀
你做好人,當下這顆善良的心就是你的回報。 這麼美好的心靈狀態,是需要比你弱勢的人出現才能得到的,所以,你要感謝他。 當你因為憐憫和同情去幫助別人的時候,你的心靈會被自己的行為莊嚴,你甚至會被自己感動。⠀
你的生命產生的這個悲心將永遠是你的財富,在你的大方廣的佛性空間當中,需要這樣的資糧去充滿它。 我們要依於眾生而產生大悲,依大悲故而證菩提。 圓滿無上正等正覺從哪裡來? 就是華嚴,最殊勝的華嚴就是依眾生。 所以,在娑婆世界一日一夜修行,比極樂世界一萬年的功德還大。⠀
你到極樂世界,你想布施的對像都找不到,極樂世界個個都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什麼都不缺,你悲憫誰呢? 你產生不了悲憫的資糧。 你要成就布施的功德,就要有人接受你的布施。 所以,對有智慧的人來說,在我們這個世界,到處都可以廣修莊嚴。⠀
感恩策勵自己的一切眾生⠀
如果有人跟你說:“那是職業乞丐,比你有錢。”你想:“呀!上當受騙了。”然後布施的心沒有了,悲心也就無從生起。 這個時候你要想:“管他是真的假的,我能布施,我產生了很美好的悲憫眾生的心態。在當下這個時空當中,他扮演了這個角色,策勵我生起了悲憫之心, 這個悲憫之心是我的資糧、是無價的。”⠀
接受你布施的人,成就了你的布施功德。 學佛懂得了這個道理,就會感恩對方,感恩別人給了我這個機會,讓我有布施的對境。 這樣,雖然你布施了一塊錢,卻得到了十億功德。 這些功德可以上供諸佛、供祖先,下可以給子孫、給眾生。 所以,娑婆世界是成佛迅速具足資糧的地方。⠀
行善不忘以智慧攝持⠀
以後,不管是碰到真乞丐,還是假乞丐,你都給他一點錢,讓我們的心靈長養一些慈悲,讓這個社會有點彈性,這樣社會就柔和了、就有互補了,這就是有佛法 的社會。 當然,每個人擁有的財力、精力、物力都不同,如何運用智慧,用有限的資源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這是我們佛弟子的特色,也是我們需要好好思考的問題。⠀
——摘自傳喜法師開示

Friday, 27 November 2020

【如何消除虛榮心?】


【如何消除虛榮心?】

在現今社會上,有一些人的生活過得非常奢華,出入坐的都是名車,甚至是加長的豪華轎車;家裡用的是各種黃金製品,甚至連馬桶都是金的。他的目的可能是為了讓別人知道,他和別人有多麼不一樣,以此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也有人認為賺了錢就應該花光,因為財富如果不用,萬一哪天死了來不及享用,不就等於白賺了嗎?所以,有多少就要用掉多少,這是刺激他繼續賺錢的一種原動力。還有人則是認為,人生在世只有短短幾十年的時間,如果賺的錢自己沒有用到而被他人花掉,多麼可惜、划不來啊!所以,寧可自己把錢花掉,也不願留給別人。這雖然不算是虛榮心,卻是一種浪費。

像這兩種人,無論是站在佛法的立場或是環保的觀點來講,都不應該鼓勵,而應勸勉他們不要這樣浪費。因為他們所用的都是地球上的自然資源,而自然資源是屬於大家共有的,並不是他個人的。

所以,賺到的錢能節省就該節省,不該拚命花錢享受。譬如車子其實沒有加長的必要,難道要把車當床睡覺?或是在車裡跳舞、喝酒?而馬桶能用就好了,有必要用到黃金打造的嗎?有的人就是為了與眾不同,反而表現出一種暴發戶的心態。如果樣樣都是金的,或用其他特殊的物質來製造成功的形象,不僅可能讓人覺得他心理有問題,對自己的身體也不一定有益。

要破除這種虛榮觀念,可以請他思考這樣做的快樂在哪裡?如果只是為了一時的滿足,卻招來別人的嫉妒,或被指責是浪費資源的人,這樣顯示闊氣有什麼價值呢?

但是,如果賺的錢是為社會謀求福利、改善人的觀念,以及幫助人的品質更好,生活得更安全、安定,那麼花錢就花得應該,花得有意義。

我曾經見過幾個很有錢也很會用錢的人,我到他們家拜訪的時候,發現家裡的陳設非常樸素,吃的、用的、穿的都很樸實。他們把賺來的錢都用在公司的經營和員工的福利,以及對社會的奉獻上,而不花在自己的個人享受上。因為他們認為唯有自然才是最好的,最簡樸的生活才是最健康的。

所以,一個有教養和道德水準比較高的人,是不會有虛榮心的,因為他們明瞭不要因為財富而迷失了智慧的道理。

摘自- 聖嚴法師《放下的幸福》

佛教故事丨把握當下


佛教故事丨把握當下

一座廟宇,住持大師有一群虔誠弟子。一次,大師想驗證每個弟子對佛法的理解。吩咐每人去南山打一擔柴回來。在山下的河邊,弟子們人人目瞪口呆,洪水從山上奔瀉而下,阻斷了去路。弟子們都垂頭喪氣的無功而返。唯獨一個小和尚表現的非常喜悅。住持大師問其故,小和尚從懷中掏出一個蘋果說:師父,過不了河,打不了柴,見河邊有棵蘋果樹,我就順手把樹上唯一的一個蘋果摘來了。後來,這位小和尚成為了高僧,成為師父的衣缽傳人。把握當下,當目標已經不可能實現,與其抱怨苛責,莫若看看你還能幹什麼。西方有句諺語:條條大道通羅馬。把握此刻所能幹的,也是為最終的目標積累資本。人生有理想是好事,但理論之樹雖然長青,可實踐之路往往曲折,如果不能把握住每一次機會,積累足夠前行的「能量」,理想最終只能是理想。

聖嚴法師:真的放下了嗎?


聖嚴法師:真的放下了嗎?

很多人常說:「我早就已經放下了!」但是,真的放下了嗎?「放下」是不容易做到的事。有些人叫別人放下,自己卻放不下。

也有些人根本沒擔起來,又有什麼好放下的?只不過他看不慣,心中總是充滿憤怒、猜忌與怨恨。

另外有一種人,名利、權勢、地位都有,應該沒什麼好放不下的,可是卻放不下煩惱的情緒。

有人資質平凡,庸庸碌碌過一輩子;有人很聰明、很能幹,結果也庸庸碌碌過一生。

這是因為他放不下自己,心中梗著非常大、非常粗、非常重的「我」,執著自己的想法、做法、人格等,提不起自己和他人的義務與責任,結果沒人敢任用他,甚至不敢跟他做朋友。

可見得,提得起的人不一定放得下,放不下的人根本就提不起。

真正的放下是既不認為自己已放下,也不以為自己放不下;應該擔起的責任和義務照樣去做,應該接受的權利如能以之造福人群,也可以接受。

修行八要訣


修行八要訣
一、 不聽是非,返聞聽自性清靜本來覺悟。
二、 不說是非,出口即是自性妙用,全是智慧之語幫助轉化自己和他人的習氣。
三、 不傳是非,所傳全是釋迦佛尼佛即諸佛菩薩的語言加持,眾生消除業障,速成正覺。
四、 恭敬三寶,得三寶加持,永不造新業,永不墮惡道,種下決定成佛之無上大菩提因。
五、 依止佛法一門深入,速發成佛之大願,精進不懈,以回歸淨土為最終依怙,永不退轉,永不猶疑。
六、 依三法印時刻檢查自己得修行,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智不依識。
七、 見一切眾生為佛,速得諸佛灌頂,見一切眾生愚痴速得愚痴得果報。
八、 以明心見性為主,其它為輔。

【慈悲生命协会 - Compassion Life Society】

發生突然性災難,我們不能忘記祈禱諸佛菩薩。


如果發生突然性災難,我們不能忘記祈禱諸佛菩薩。當然,世間人在遇到災難時,會選擇躲避。雖然學一些躲避的方法也有必要,但最主要的,就是在遇到最可怕的災難時,一定要憶念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至尊度母、蓮花生大士等具有殊勝加持力的本尊。除了前世所造無法改變的業力以外,必定會對自己帶來利益,這是真實不虛的。

尤其當我們要離開這個世間時,比如在醫院病危等,按照蓮花生大士的教言,以及淨土宗的傳統,最好祈禱阿彌陀佛。

其實,這樣剎那憶念是很容易的,因為我們平時遇到違緣,心裡會情不自禁地祈禱阿彌陀佛或蓮花生大士,在那時心裡也一定能憶念。若生起一剎那這樣的念頭,將來的生生世世就會有非常大的轉變。

── 索達吉堪布

Wednesday, 25 November 2020

問:業障和煩惱到底是什麼東西?該如何消除?


業障和煩惱到底是什麼東西?該如何消除?

問:業障和煩惱到底是什麼東西?該如何消除?

慧律法師:業障在於自心的執著,如果我們對相上不執著、不分別,那麼,我們內心裡面的業障就不存在。最大的業障是內在裡面的習氣。

加持是一種增上緣,最重要的是根本的親因緣,就是自性要開發出來,也就是說要內在開發出智慧,內心沒有種種相的執著。

相的執著分表層的還有深層的,表層的執著就是對色、聲、香、味、觸、法的執著;深層的執著就是內在的種子跟習氣。種子跟習氣是內在最大的戰場,修行就是一種內在的戰爭,如果你容許無明的存在,那麼內在裡面就變成真如跟無明的一種戰爭,光明、平等、智慧的真如心跟你內在裡面的無明煩惱在戰爭。

所以,所謂的業障,其實是來自一顆無明的心,是你內在的那顆無明的心叫做業障。什麼事情看不開就會有業障,要是什麼事情都看得開,那麼業障就不存在。煩惱也是一樣,如夢幻泡影,不實在的東西。

問:為什麼我們的心情總是無法平靜?

慧律法師:那是因為習氣勝過理性,內在裡面三昧的定力不夠,伏不了無量億劫來的習氣和煩惱。所以,如果理性跟智慧超越了慾望跟本能的衝動,那麼就會慢慢的恢復平靜。但是,如果我們的煩惱、習氣跟無明超過了我們的理性跟智慧,那麼我們的執著跟分別就沒辦法停止。所以,重點還是要下定決心把煩惱除掉。

佛教故事丨無益的祈禱


佛教故事丨無益的祈禱

一位名叫伽彌尼的青年前來拜訪釋迦牟尼佛。

他問道:「佛陀!人如果做了壞事,向神祈禱,可以得到幸福嗎?」

佛沒有正面回答他這個問題,反問道:「如果把大石頭扔到河裡,你向神祈禱,它會浮上來嗎?」

伽彌尼搖頭答道:「不會的,佛陀!」

佛說:「人如果造了惡業,即使向神祈禱,也絕對得不到幸福,因為惡業一定是會墮落的。」

佛又問伽彌尼:「如果把油倒在河裡,你向神祈禱,它會沉下去嗎?」

「不會的,佛陀!」

佛接著開示:「所以,人如果造了善業,即使你向神祈禱,要他墮落,也是絕對不可能的,因為善業一定是會上升的。」

鬼神能知曉人的壽命及禍福,但並不能做任何改變,更不能主宰人的貧富貴賤,但卻能令人造惡殺生。

Monday, 23 November 2020

隨緣


一定要學隨緣。須知人的一生,只不過是一個匆匆過客,這裏不是我們的家鄉。我們既然是在這裏作客,何必認真,何必計較。因為不多時日,我們就走了。

隨緣什麼都好,順境也好,逆境也好,我都能跟他歡喜相處。因為他們有執著,我沒有執著;他
們有分別,我沒有分別;他們有妄想,我沒有妄想。沒有,就什麼都能夠隨順;有了,就對立,就摩擦。

能夠隨緣、隨順,哪有不能相處的環境,哪有不能相處的人和事呢?

——恭摘劉素雲老師 復講《無量壽經》第62集

Saturday, 21 November 2020

人,一定要懂得轉彎


人,一定要懂得轉彎

當你遇到一件事情,已無法解決,甚至是已經影響到你的生活、心情時,何不停下腳步,給心靈一個修禪打坐的時間。

或許換種方法,或許換種角度,或許換條路來走事情便會簡單了許多,「如果我們走的太快,要停一停等候靈魂跟上來」。

生命中總有挫折,那不是盡頭,只是在提醒你,該轉彎了。

人生苦短,我們只是世界的一個匆匆過客,其實在這個看似短暫的人生之旅中,得點兒,失點兒,又何妨呢?

得不到和已經失去的固然珍貴,但這並不是最珍貴的,人間最珍貴的應該是把握好現在你手中的幸福,好好珍惜眼前人。

該得到的不要錯過,該失去的,灑脫地放棄,不必太在意,擁有時珍惜,失去後不說遺憾。

過多的在乎將讓人生的樂趣減半,看淡了一切也就多了生命的釋然。

Source : 【慈悲生命协会 - Compassion Life Society】

Friday, 20 November 2020

【生氣了,怎麼辦?】


【生氣了,怎麼辦?】

一旦生氣而控制不住的時候該怎麼辦呢?我的建議是,如果在生氣前已經感覺有預兆時,佛教徒的做法是口中多念「阿彌陀佛」或「觀世音菩薩」來尋求心情的平靜;若是非佛教徒或一般人,可以調節自己的呼吸來緩和情緒。如果是突然控制不住而生了氣、動了怒,最好能馬上想到和自己有衝突的對方,一定也有他的原因,轉而以慈悲心看待他,向他說對不起,不論對方是妻子、丈夫、孩子、朋友、工作夥伴等,都應該如此。

曾經有一個例子,有位媽媽心情不好,又聽到自己的孩子不停地叫「媽媽」,使得她心情更煩,就打了孩子一巴掌;當孩子難過得正要哭的時候,媽媽突然覺得自己不對,馬上向孩子說:「對不起!剛才媽媽情緒失控,不是故意的。」這個孩子也很有趣地回答說:「那以後可以打輕一點嘛!」可見得自覺性的自制,能夠適時化解衝突和對立。試想,如果這位媽媽沒有向小孩道歉的話,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中,會造成多大的創傷,可能一輩子都不容易平撫。

面對生氣,要學會「反觀自照」,也就是照一照自己的心念,問一問自己為什麼要生氣?一旦常常照這面反省的鏡子,就會發現,根本是可以不用生氣的。

很多人把小事當大事,其實,天下根本沒有事——沒有大事,沒有小事,更沒有需要生氣的事。

摘自-《和樂無諍》

福德不好應該這樣補救

福德不好應該這樣補救

久遠以前,在裴扇闍國中,有一婆羅門女名叫提違,提違家中雖然非常富有,但卻早年守寡,並且上無父母、膝下又無子女可依怙,總是孤伶伶的一人,終日悶悶不樂的。當時婆羅門中有一習俗,若是生活中總是不順遂、不如意的人,可以先設大會齋供養一百位婆羅門後,再以家中所有的財產供養五百位婆羅門,而後到恆河水邊,用木材堆架成床,自己躺在上面,點火燒掉這個色身,此時婆羅門會為此人祝願,如此便可滅除過往的一切過罪,往後生生世世所生之處,六親眷屬眾多,壽命無量,快樂無窮。
  因此,婆羅門中的一些長老們,在商量過後,一大群人滿心歡喜地往提違的家出發,準備去告訴提違這個解脫的方法。提違聽完之後,想想自己一生命運多舛,希望能早日脫離此種生活,於是同意了這個方法,便馬上命僕人,上山砍柴及清點家中的所有錢財。這樣的舉動,使得裴扇闍國的人們議論紛紛,大街小巷中都在討論著這件事情。
  有一位名叫缽底婆的比丘,正好路經此國。缽底婆比丘聽見了人人議論的話題,心生憐憫,便迅速地趕往提違的家中。
  缽底婆比丘問:「夫人為什麼準備了那麼多的柴火呢?」
  提違回答:「我是要燒掉這個不幸的身體,除滅罪殃呀!」
  缽底婆比丘說:「罪業並不是隨著身體的毀滅,就可以消逝的,人們的禍福是隨心而起。夫人這樣的做法就像有病的人,已經是痛苦不堪,又遇到可惡的人,來到病人床前胡亂罵之後,又打了病人一巴掌,這時病人會有什麼樣的反應呢?」
  提違回答:「這個病人的忿恨、痛苦,一定是更增百千倍吧!」
  缽底婆比丘答:「正是如此!夫人要知道,當大猛火燒起的時候,氣息還未斷絕,神識還未離開身體,此時身心被火燒烤,這樣的苦毒如何能讓人得解脫?甚至命終時,因為最後一念嗔恨心起,而墮入地獄,所受的苦又更增百千萬倍。一失人身萬劫不復,想要離開地獄之苦都已經是遙遙無期了,怎麼有可能得到真正的解脫?」
  提違聽完缽底婆比丘的話後,想要自殺的念頭因此而熄滅,並且請缽底婆開示真正滅罪的方法。缽底婆比丘說:「前心作惡,如雲覆月。後心起善,如炬消暗。罪惡之源,都是由身、口、意業而來。今當至心懇切的懺悔,發願從今以後,改惡修善,守持十善,如此生生世世直至成就佛道。」
  缽底婆比丘說完,便為提違受十善法。提違歡喜踴躍,即準備種種上好齋食及珍貴寶物,要供養缽底婆比丘作為報答,並懇請比丘能留在此地教化。缽底婆比丘說:「夫人受了十善法,就是三寶弟子,今後要以十善法教人,這就是對我的最好報答。如今你已能信受正法,已經得度,我不宜在此處久留,因為還有更多的人須要度化。」說完後,缽底婆比丘不帶走任何一物,便離去了。
  提違自從聽了缽底婆比丘的開示之後,命終之後更生天為天人,受福無量。

大寶法王談在日常生活中修行


大寶法王談在日常生活中修行

  一般人常把修行留在佛堂裡,佛堂門一關,修行就沒了。這樣的修行是不夠的。

  一開始,一般人為什麼要修行?有兩個原因:一、是順緣造成的壓力;二、是逆緣造成的沮喪。有些人很能幹,上司喜歡交給他一大堆事,他對自己要求也高,沒日沒夜的做,結果引起家人抱怨。而有壓力的人忙起來,一遇到挫折,就容易被激怒、有情緒,就會越來越不喜歡這樣的工作、生活和自己,結果身體病了、心理也病了、得憂鬱症,最後是自殺。「乾脆不要這個不能帶給自己幸福的自己」。像這些,就要靠修行的方式解決。

  所謂修行,就是修心,然後放到行為上用。心需要一個家,這個家不在外面,如果心裡有個家,無論外在發生什麼事,都會覺得滿足、安定,內在有個家,心就可以休息休息、輕鬆輕鬆。在藏文裡,修行有兩個意思,「修」是指心中的慈悲、關愛,「行」是付諸身語的行動。要注意的是,這兩個字,都是「動詞」,就是要付諸實際行動。有行持,就會牽動整個社會,引起改變。 「只有發願是不夠的,要展現於行為,修行的力量才會顯現出來。

  修行,就是要管好自己的心,如果我們不適時叫回外馳的心,久了它就會不聽話。如果修行,有光明的心,就算明天會死,光明的心也不會死,死亡時也許會失去一切,色身、財物都會消失,但光明的心和寧靜會一直陪著你;而如果不修行,沒有光明的心,看待世界都是負面的,就會覺得什麼事都衝著你來,連看自己也都只看到負面的,生命就會變成一場自己和自己的戰爭。

  生命中難免有逆緣,消除逆緣最好的方法,就是心的光明。心的本質,是清涼、透澈、喜樂,具有光明的覺照力量,有種內在的寂靜。即使在死亡時,有了心的光明,就不會看到死亡的黑暗,心的清涼、喜樂、寧靜是不會和我們分離的。而所謂修行,就是恢復心的光明、清涼、溫暖。問題是,怎麼做呢?

  避免三種錯誤的修行觀念 :

  第一點,修行不應該有時間性。不要把它當工作,有上班、下班時間。

  修行有「時間性」、有「下班時間」的人,平常不修,進了佛堂,勉強去修也行,但會覺得不舒服,一坐上座墊,發覺和菩提心、慈悲心都不熟,就在那裡想:「菩提心你在哪裡呀,快過來快過來…」平常生活中不觀修,進了佛堂就要開始修行,就像沒有暖身,就要開始激烈運動,是會傷身的,不要用修行傷自己的心,修行要自然、平靜、習慣,心不是犯人,不要用暴力解決!修行,是慢慢熟練的過程,不要很暴力的,希望啪一下解決。

  譬如觀修慈悲,平時不修,修法念誦法本到「願眾生皆具足一切樂及樂因,願眾生皆淨除一切苦及苦因」時,就會覺得很奇怪,連小慈悲都沒有了,又如何能對一切有情眾生自然生起慈悲心?所以,我們就要有次第、由近而遠的,從自己的母親開始觀修起,而後漸漸擴及有情眾生,這就是一個自然開展慈悲心的過程。

  第二點,不要把修行當功課。有些人太在意數字,數字是進步了,但心卻一點都沒有改變。重點是信心的增加,而不是數字的增加。功課不是給上師看的,是給自己看的,功德是要獻給自已的。

  第三點,不要把修行當儀式。不要把珍貴的法寶變成鄉下的祭祀儀式,觀修本尊時,重點是去思維特殊法相或法器內在的涵意。 譬如四臂觀音,華人都覺得很奇怪,觀音菩薩怎麼會有四條手臂?法王用中文開玩笑說,是不是觀世音菩薩「乾得不錯,所以佛陀就『欽此』,多賜給他兩條手臂?光這四臂就有這麼多妄念,那觀修千手觀音時怎麼辦?重要的是,要想這四臂代表的功德特質是什麼,那是「慈悲喜捨」四無量心的象徵,要思維這四無量心的功德。

  你看到生活裡,熱呼呼、香噴噴的佛法嗎?如果避免了上述三種錯誤的修行狀況,接下來要怎麼做呢?就是直接去觀修生活里、人世間熱呼呼、香噴噴、活生生的佛法,而不只是去修持那些乾乾的文字。

  所謂佛法,不只聽到,還要看到,要有直接體驗,就像釋迦牟尼佛成道前,出王城四門看到的生老病死苦和修行寂靜之樂,那就是悉達多王子直接體驗到的「法」,那種對生命本質的直接體驗,對修行歷程是相當重要的。

  至於在生活裡怎麼修呢?修行就在你的工作裡,就看你用不用。當你設計或販賣一樣東西時,可以帶著「佈施之心」,讓它的品質更好一點。佈施,不一定要真的給一樣東西,帶著善意努力工作,本身就是對社會的佈施,這是真正的菩薩行,真正的佈施。就像佛陀圓滿了佈施波羅蜜,但世間還有那麼多貧困的人,他到底給了什麼?佛陀給了他的未來,他的證悟是未來眾生無盡的資糧。未來無量,眾生也無量,豈不剛剛好?

  所以我們每天早上一起來,要憶持皈依戒,思維諸佛菩薩的功德,發願「今天的一切身語意,都要利他,不傷害任何眾生」,這就開始了「美好的修行的一天」。

  有工作的人,要發願我們的工作帶給別人快樂,幫助別人,讓辦法、讓質量提高,這就是工作裡的修行和佈施。

  有孩子的人,努力把孩子教養成慈悲利他的人,「這樣養孩子本身就是一項修行」。

  有伴侶的人,擴大對伴侶的感情,就成為對眾生的愛和慈悲,「真正的慈悲,是有感染力的」會自然影響伴侶,法王說,當一個太太非常慈悲,他先生即使只是到花園裡澆水,都不知道為什麼會覺得很溫馨呢」。

Thursday, 19 November 2020

障礙是什麼?


障礙是什麼?

障礙,雖跟宿世的果報有關,但也不是不能改變的,例如多疑、自慢、驕傲、自卑、貪欲、瞋恚、邪見等心障,對於禪修者而言,應該已是耳熟能詳的名詞,只要願意經常反觀自省,便可逐日改善,心障逐日減輕,用功也就可以得力了。

這些心障,即是煩惱,即是自我膨脹、自我保護、自我炫耀、自我陶醉、自我菲薄的自我中心,若能有為法忘己,捨己求法的心願,心障便會不成障礙了。

除障的最好方法,便是慚愧與懺悔、發願與精勤。慚愧心能夠產生懺悔心,懺悔心可以修正我們自己,自己的觀念一改變,業障就會減輕,加上求法弘法的悲願,學法修法的精勤,便會遇到好的老師,老師也容易來指導你。用功得到竅門,進步就快了,到這地步,障礙可能還有,但已不會阻擋你了。

摘自- 聖嚴法師《禪的體驗-禪的開示》

【聖嚴法師開示】人生的價值與意義究竟又是什麼?


【聖嚴法師開示】人生的價值與意義究竟又是什麼?

在人生的路上,我們總是忙於汲汲營營的追求滿足物質上的欲望,卻忘記生而為人的真正意義;我們常常忙著左顧右盼的評斷別人,卻忘了應先審識自己、認識自己。許多人或許不曾面對過「自己」,不曾認真的審識過那個真實的「我」,而人生的價值與意義究竟又是什麼?

「如果知道人身難得,能夠知善知惡、為善去惡,人生就有了意義;如果又能進一步積極奉獻、自利利人,這就是人生的價值。」  

◇摘自:聖嚴法師《找回自己》

圖文:法鼓山

佛教故事丨果 味


佛教故事丨果 味

古時候有位大富長者,家中流行風寒,唯有形似檳榔的庵摩羅果可以緩解病情,大富長者就讓沒有染病的一位僕人到果園購買,特別叮囑道:「告訴果園主人,多挑些熟透的甜果,沒熟的不要。」

僕人來到果園。園主熱情地接待他,說:「我這裡的果子味道都很好,凡是摘下來的果子都是熟透的甜果,沒熟的都留在樹上,你只要嘗一個就知道了。」

僕人說:「只嘗一個怎麼知道所有的果子都甜呢?」

園主勸道:「你想的雖然很周到,但果子如果破了皮,就不好再招待客人了。如果你執意要挨個嘗,不甜的可以還我,甜的就不能退還了。」

僕人點頭道:「這個辦法很公道,那我就開始嘗了。」於是他開始將庵摩羅果一一品嘗。就這樣,他買了一筐咬破了的庵摩羅果。

長者見了那筐果子,氣不打一處來,全部倒掉了。

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肉眼雖不見,而自然遵循至理。世人聽到因果的道理不肯相信,說:「除非親身經歷之後,我才相信。」等大限到來,業障現前,一切都晚了,就像那些果子一樣被丟棄。

Wednesday, 18 November 2020

為何愈發心挫折愈多? 夢參老法師


為何愈發心挫折愈多?      夢參老法師

像我們在人生當中,你挫折多得很,不論哪位道友,當你沒有發菩提心的時候,順順噹噹的,發心愈大,挫折愈多,那就是考驗。
這個大家都知道,「不受魔不成佛」,普通就這樣說的。因為你一發心,引起你的一切怨害,在自性當中就產生了障礙。障礙就是業障,業障就是你所做過去的事,障礙你現在發心修道。每位道友都如是,不是一帆風順的。一直直至成佛,一點障礙都沒有的,這樣的沒有。不論哪位菩薩、哪尊佛,都發了很多大願。還有凡是不利於他人的、不度眾生的,不能成佛。你自了,自了只能作個阿羅漢。
所以,佛教導我們,未成佛果,先結人緣,當你未成佛的時候,你先得結人緣,先得幫助別人。你光為自己,不肯幫助別人,就是不行菩薩道想成佛的,沒有。
佛為什麼讓堅凈信菩薩當機請法?因為堅凈信菩薩他發菩提心、發大悲心,讓一切眾生也如是,因為他就這樣過來的,過去信心不堅定,現在他能堅定了,他經過了歷程。像我們修道的人,你最初發心是誠懇的、真實的,但當遇到一個挫折、兩個挫折,你就穩不起了,道心就退了;乃至於行一般的修道者,障礙都如是。就是拜「占察懺」也會遇障礙,不是你一發心就堅定的。
怎麼樣的克服這些煩惱?靠你的學習。你經論看得愈多、讀得愈多,你對治煩惱、對治障礙的方法也就愈多了。不然你就沒辦法克服,這障礙一來了,一斷,那就不是三天兩天了,不曉得多少年了。
我記得我那時修的時候是一九三七年,等我中間經過很多的災難之後,等到了美國去,你說一九三七年跟一九八九年相距多少年?我這才又遇見《占察善惡業報經》;紐約那批道友才讓我講講《占察善惡業報經》。
但講完了也就算了,我也沒去修。從那時候講又隔了十年,八九年到九九年,在五台山普壽寺,人家又請我講《占察善惡業報經》,有人提了,我也滿人願,我也想起來了。
這到現在又是十年了,我都沒再修,我也沒用占察輪。這個是要天天用的,一切法等你一斷,斷了之後再相續,得從頭再來。
我們每位道友,不管你持一個咒、修哪一個法門,你最妨礙、最重要的要注意到,千萬莫中斷。

Tuesday, 17 November 2020

【最快樂的行持】 


【最快樂的行持】

 有一天,以舍利弗為首的六位尊者,齊聚於跋耆國的師子園中飲茶論道。今天討論的主題是:怎樣行持才算最快樂?

  阿難尊者率先發言:“我認為:比丘能夠多聞不忘,總持諸法義味,具足修習梵行,然後為四眾弟子廣為說法,這才是最快樂的生活。”

  接著,離婆羅尊者站起身,慷慨陳詞:“諸位!我認為,比丘能夠樂於閑靜之處思惟坐禪,止觀雙運,得心應手。這樣的快樂,人間能有幾人有?”

  阿那律尊者聽後,信心滿滿地對大家說:“假如一位比丘,能夠探囊取物般地運用天眼觀察世間眾生的生死善惡,以及他們死後歸趣,那將是多麼快樂的事情!”

  輪到迦葉尊者發言時,他表情莊重地說:“依我看,倘若比丘能夠寄身於山林勤修頭陀,以自己的精嚴修行影響大家,使更多的人都身無放逸,勤於苦行,那定將是人間大樂!”

  目犍連尊者站起身,自豪地對大家說:“我認為比丘假如擁有無盡的神通,那將是多麼的愜意!拿我來說,身體頃刻千變萬化,天堂地獄來去自如。大家都能像我這樣,豈不是世上最快樂的人嗎?”

  待迦葉尊者說完,阿那律對舍利弗說:“我們幾個都說完了,你是主持人,也得談談你的觀點呀!”

  舍利弗聽後,不慌不忙地說:“在我看來,比丘能夠降伏其心,成就三昧,且能在禪定中隨意進出,運用自如。這樣的比丘,不就是世界上最快樂的人嗎?”

  最後,舍利弗提議說,我們說來說去,也沒個結果,還是請佛陀他老人家來為我們評判吧!

  佛陀聽後,微笑著說:“首先,阿難比丘聞法能持,總攝諸經,故而以聞法為樂;而離婆多比丘樂閒慕靜,不喜鬧市,所以他以止觀為樂;至於阿那律,他號稱天眼第一,察觀三千大千世界,猶如掌中觀珠,

所以他是以天眼為樂;再者,迦葉比丘身披百納,習於頭陀,堪為世間楷模,所以他是以苦行為樂;目犍連比丘心得自在,變化無窮,水下空中如履平地,

故其以神足為樂;最後,舍利弗比丘智慧絕倫,善降其心,隨意三昧,無有不周,故其以聖慧為樂。你們六位所站角度不同,得出的結論自然也就不同,不存在高下優劣之分。”

  舍利弗聽後問佛:“世尊!依您之見,怎樣行持才是最快樂?”

  佛陀慈祥地說:“出家人能夠依於村落而住,當乞食時到,便入村乞食;乞食完畢,便到樹下參禪打坐,以期早獲解脫。如此簡約、專一的行持,不就是最快樂的嗎?”

  ——界定根據《增一阿含經·325經》改編

【聖嚴法師開示】亂不了你的心


【聖嚴法師開示】亂不了你的心

我們這個世界,往往只要有一個地方有問題,另外一個地方也會跟著有問題,尤其是金融方面,所以經濟危機通常是世界性的。

過去曾有幾次世界性的能源危機,就是因為某個地區或國家先發生問題,然後才引發全球性的危機。像中東發生戰亂,或是美國跟別的國家發生戰爭的時候,表面上跟我們好像沒有關係,可是我們的生活都間接受到了影響。

這個世界的環境就是這樣,所以還是安心最要緊。

安心之後,環境無論怎麼亂,怎麼動,我們的心都還是安定的。

【這是自然的】

在亂局中安心的方法,首先要面對現實,承認現實本身就是不安定的,世界隨時都有問題發生,隨時都有亂源,隨時都有讓你心跳加快、讓你覺得緊張的事。

面對這樣的事實,做好心理準備和認識,一旦真的有災難發生,我們就可以把它當成是自然的,心平氣和地說:「噢!這是自然的。」

因為就算不發生這件事,也可能會發生其它的事,不在這裡發生,也可能在其他地方發生。

既然經常都有危機、天災、人禍發生,只要心不跟著事情的發生而惶恐、浮躁不安就好了。

摘自:聖嚴法師《如何渡過苦日子?》

圖文:法鼓山

【貧人持戒行善,平安脫離險境】


【貧人持戒行善,平安脫離險境】
佛在王舍城,為五百羅漢、菩薩千人說:「從前有一貧人因生活窮困,所以受僱於商人,入海採寶。途中,船突然停止無法前行,商人們見狀心生恐懼,紛紛祈請禱告各方神祇救助。只有貧人因皈依三寶,持守戒律不違犯,每天早晚悔過自省三次,而無恐懼。併發大慈心誓願:"願十方眾生遭遇劫難,就像現在的我一樣,不驚慌恐怖;若我將來成佛,必先度化此類眾生。"
經過七日,船身仍動彈不得。海神欺騙貨主,託夢說:"你若拋棄貧人,我就讓你們離開。"貨主夢醒後,雖然為貧人悲傷哀痛,但仍秘密地告訴眾人海神的話,並討論該怎麼做。
貧人稍微觀察了一下,了解了原因後,說:"不要因為我一個人,令眾人喪失生命。" 於是貨主作了竹筏,準備了糧食,讓貧人坐上竹筏後,將竹筏推向遠方。不久,有一大魚將商人的船翻覆,併吞了所有商人,唯獨貧人乘著竹筏,隨風上岸,返回故地,族人都為他高興。
貧人因為受三皈依、持守五戒、力行十善,又持齋懺悔、慈心愍眾的因緣,所以有福報脫離險境。那位貧人,就是我的前身,修菩薩行應如此矢志持戒。」(典故摘自:《六度集經·卷4》)
省思:
龍樹菩薩《大智度論》云:「大惡病中,戒為良藥;大恐怖中,戒為守護;死闇冥中,戒為明燈;於惡道中,戒為橋樑;死海水中,戒為大船。」戒能讓我們防非止惡,調伏煩惱習氣,清淨三業,獲得安樂。猶如文中的貧人,因為皈依三寶、嚴持戒律又精勤懺悔,所以遇到險境能無所畏懼;又為了救眾人的生命,而願意犧牲自己,卻反而脫離了險境,平安歸鄉。佛以前身示範,曉喻大眾,矢志持守淨戒的重要。(轉載)

Sunday, 15 November 2020

Today is very auspicious day to pay Homage to lord Buddha Shakyamuni.

🌙🍂H A P P Y N E W M O O N🍂🌙

🍂Today is very auspicious day to pay Homage to lord Buddha Shakyamuni.🍂

🍂On this auspicious day we would like to share the #four_noble_truth and #The_Eightfold_Path which taught by Lord Buddha Shakyamuni.🍂

🍂 Buddha’s basic teaching, encapsulating the entire Buddhist path is.🍂

The four noble truth⬇️

1. Suffering

🍂 No matter how we look happy, no matter how much we possess the wealth, no matter how beautiful or handsome we are,  once we are born from mother's womb, life always involves suffering, in obvious and subtle forms. Even when things seem good, we always feel an undercurrent of anxiety and uncertainty inside. 🍂

2. The Cause of Suffering

🍂The cause of suffering is craving and fundamental ignorance. We suffer because of our mistaken belief that we are a separate, independent, solid “I.” The painful and futile struggle to maintain this delusion of ego is known as samsara, or cyclic existence.🍂

3. The End of Suffering

🍂The good news is that our obscurations are temporary. They are like passing clouds that obscure the sun of our enlightened nature, which is always present. Therefore, suffering can end because our obscurations can be purified and awakened mind is always available to us.🍂

4. The Path

🍂By living ethically, practicing meditation, and developing wisdom, we can take exactly the same journey to enlightenment and freedom from suffering that the buddhas do. We also can achieve enlightenment like Buddha andany bodhisattvas did.🍂

🍂The Eightfold Path🍂
 
 🍂The Eightfold Path Buddha Shakyamuni explained the Eightfold Path in the first sermon after his enlightenment.  In this Path, he sets forth a "middle way" between the extremes of asceticism and sensual indulgence.🍂

 The Eightfold Path is:⬇️

 1.🍂 Right speech⬇️

🍂Right speech means abstention.
1.from telling lies,
2. from backbiting and slander and talk that may bring about hatred, enmity, disunity, 
3. disharmony among individuals or groups of people,  from harsh, rude, impolite, malicious, and abusive language.
4. from idle, useless, and foolish babble and gossip.🍂

 🍂When we abstains from these forms of wrong and harmful speech we naturally have to speak the truth, have to use words that are friendly and benevolent, pleasant and gentle, meaningful, and useful. We should not speak carelessly. If we cannot say something useful, we should keep “noble silence.”🍂

🍂2.Right Action⬇️

🍂Right action aims at promoting moral, honorable, and peaceful conduct. It admonishes us that we should abstain from destroying life, from stealing, from dishonest dealings, from illegitimate sexual intercourse, and that we should also help others to lead a peaceful and honorable life in the right way.🍂

🍂3.Right Livelihood⬇️

🍂Right livelihood means that one should abstain from making one’s living through a profession that brings harm to others, such as trading in arms and lethal weapons, intoxicating drinks or poisons, killing animals, cheating, etc., and should live by a profession which is honorable, blameless, and innocent of harm to others.🍂

🍂These three factors (right speech, right action, and right livelihood) of the eightfold path constitute ethical conduct. It should be realized that the Buddhist ethical and moral conduct aims at promoting a happy and harmonious life both for the individual and for society. This moral conduct is considered as the indispensable foundation for all higher spiritual attainments. No spiritual development is possible without this moral basis.🍂

🍂4.Right Effort⬇️

🍂Right effort is the energetic will.
 (1. to prevent evil and unwholesome states of mind from arising.
 (2. to get rid of such evil and unwholesome states that have already arisen within a man,  (3. to produce, to cause to arise, good, and wholesome states of mind not yet arisen, and (4. to develop and bring to perfection the good and wholesome states of mind already present in a man.🍂

🍂5.Right Mindfulness⬇️

🍂Right mindfulness is to be diligently aware, mindful, and attentive with regard to 
(1. the activities of the body (kaya),
 (2. sensations or feelings (vedana), 
(3.the activities of the mind (citta) and (
4.ideas, thoughts, conceptions, and things (dhamma).

6.Right Concentration🍂

🍂The third and last factor of mental discipline is right concentration, leading to the four stages of Dhyana, generally called trance or recueillement. In the first stage of Dhyana, passionate desires and certain unwholesome thoughts like sensuous lust, ill-will, languor, worry, restlessness, and skeptical doubt are discarded, and feelings of joy and happiness are maintained, along with certain mental activities.🍂

 🍂Then, in the second stage, all intellectual activities are suppressed, tranquillity, and “one-pointedness” of mind developed, and the feelings of joy and happiness are still retained. In the third stage, the feeling of joy, which is an active sensation, also disappears, while the disposition of happiness still remains in addition to mindful equanimity. Finally, in the fourth stage of Dhyana, all sensations, even of happiness and unhappiness, of joy and sorrow, disappear, only pure equanimity and awareness remaining. Thus the mind is trained and disciplined and developed through right effort, right mindfulness, and right concentration.🍂Wisdom

7. Right Thought⬇️

🍂Right thought denotes the thoughts of selfless renunciation or detachment, thoughts of love and thoughts of non-violence, which are extended to all beings. It is very interesting and important to note here that thoughts of selfless detachment, love and non-violence are grouped on the side of wisdom. This clearly shows that true wisdom is endowed with these noble qualities, and that all thoughts of selfish desire, ill-will, hatred, and violence are the result of a lack of wisdom in all spheres of life whether individual, social, or political.🍂

8. Right Understanding⬇️

🍂Right understanding is the understanding of things as they are, and it is the four noble truths that explain things as they really are. Right understanding therefore is ultimately reduced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four noble truths. 

This understanding is the highest wisdom which sees the Ultimate Reality. There are two sorts of understanding. What we generally call “understanding” is knowledge, an accumulated memory, an intellectual grasping of a subject according to certain given data.This is called “knowinng.🍂

 accordingly” (anubodha). It is not very deep. Real deep understanding or “penetration” (pativedha) is seeing a thing in its true nature, without name and label. This penetration is possible only when the mind is free from all impurities and is fully developed through meditation.🍂

🍂let's not forget that Lord Buddha has gave us such great gift called "Buddhism" to practice and achieved enlightenment.🍂

 May the teachings of the Buddha flourish and spread!
May all sentient beings find happiness and joy!
May they practise Dharma day and night!
And may our own and other's aims be spontaneously accomplished"!
🍂🙏💐💫🧡🌷🌹🙏🌼🌹💐💛🙏💐🌼💛

Source of this article @Oddiyana

Thursday, 12 November 2020

各種富有~【作者: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

~ 各種富有~
【作者: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

真正的富有,不在於有多少土地、有多少股票、有幾棟大樓、有多少存款。貧富不能只看形相上的多寡,有謂「觀念就是財富」,一個人有健康,健康就是財富;有歡喜,歡喜就是財富;能知足,知足就是財富;有道德,道德就是財富。除了這些,對於財富另有以下四點看法:

第一、目中有人,富有助緣:有些人自命不凡,總認為自己是群體之中最好、最傑出的,瞧不起「我」以外的人。但是,你目中無人,別人的心中又怎會有你?觀世音菩薩「慈眼視眾生」,所以能為眾生之依怙。「人我之道」是人際間最奧妙的一門學問,我心中有大眾,大眾心中有我,彼此間有關係、助緣,相處上自然容易付出愛心、關懷,人我關係就能圓融。

第二、口中有德,富有福報:一個國家的人文素養愈好,對口德重視的程度就愈高。荀子言:「贈人以言,重於金石珠玉;觀人以言,美於黼黻文章;聽人以言,樂於鐘鼓琴瑟。」講話要有道德,切忌口不擇言、造謠毀謗。現在到處充斥腥羶的八卦與政治口水戰,不但有損個人私德,對整個社會教育與國家形象都會產生負面影響。

第三、法中有情,富有和諧:有法律的規範,我們的生命、權利才能獲得保障,但是法律之外,也應有一點人情,如仙崖禪師「夜涼了,多加一件衣服」一語,感化夜遊沙彌;良寬禪師說自己「年紀大了,鞋帶都繫不動」,讓他的外甥洗心革面。過去,法家主張積極變法以富國強兵,透過嚴刑峻法使萬民承順。但是,嚴苛的暴政,會引來人民強烈的反彈。因此,法中有情,才能順利和諧的成事。

第四、心中有佛,富有歡喜:一個人如果心中有佛,眼裡看到的必定都是佛的世界,口裡說的話都是佛的語言,身體所做的都是慈悲的事情。人人心中有佛,人人用佛心待人,就是一個充滿歡喜的佛土了。

有些富有的人,有錢卻不會用、不肯用,甚至將錢用到不好的地方。如此,雖然有錢,不也和窮人一樣?相反的,有的人不被欲望役使,雖然一無所有,卻能以無為有,自在逍遙,即是因他們享有內心能源的富有。錢財之外的富有是:

第一、目中有人,富有助緣。

第二、口中有德,富有福報。

第三、法中有情,富有和諧。

第四、心中有佛,富有歡喜。(出自《星雲大師全集.星雲法語》)

【心靈小品】用佛法化解煩惱,即是成長,即是「好事」

【心靈小品】用佛法化解煩惱,即是成長,即是「好事」

✒文:素超人 🖼圖:巧纓

當我們遇到不熟悉、不了解,第一次嘗試的工作或是轉換跑道時,難免會產生抗拒跟懷疑,擔心自己表現不好,擔心失敗,對自己沒信心。
其實,生活本身就是無常的現象,面對不擅長的工作、陌生的人、沒把握的事,不管事前準備了多久,練習多少次,實際執行的當下,仍無法避免會有突發情況發生,這才是正常。
聖嚴法師在《法鼓山的方向:弘化》書中提到:「人生的過程,都是一關一關在過,只要能夠運用佛法,用佛法化解煩惱,即是成長。這種成長過程,即是『好事』,若能用如此的心態來面對人生的過程,那麼,即是天天在面對好事了。」
「娑婆世界是一個多災多難的地方,不論經濟、政治的狀況是好是壞,我們就是居住在一個經常有苦難發生的世界。但是,如果我們能夠用『心靈環保』和『心五四』的觀念、方法,那麼我們隨時隨地都會是平安的。」
用佛法化解煩惱,即是成長,即是「好事」。以此心態來面對人生,就是天天在面對好事了。與大家共勉~


Tuesday, 10 November 2020

【怎樣除掉心裡的雜草】

【怎樣除掉心裡的雜草】

 一位著名的禪師即將不久人世,他的弟子們坐在他的周圍,等待著師父告訴他們人生和宇宙的奧秘。

  禪師一直默默無語,閉著眼睛。突然他向弟子問道:“怎麼才能除掉野草?”弟子們目瞪口呆,沒想到禪師會問這麼簡單的問題。

  一個弟子說:“用鏟子把雜草全部鏟掉!”禪師聽完微微笑地點頭。

  另一個弟子說:“可以一把火將草燒掉!“禪師依然微笑。

  第三個弟子說:“把石灰撒在草上就除掉雜草!”禪師臉上還是那樣的微笑。

  第四個弟子說:“他們的方法都不行,那樣不除根的,斬草就要除根,必須把草根挖出來。”

  弟子們講完後,禪師說:“你們講得都很好能從明天起,你們把這塊草地分成幾塊,按照自己的方法除去地上的雜草,明年的這個時候我們再到這個地方相聚!”

  第二年的這個時候,弟子們早早就來到這裡,他們用盡了各種各樣辦法都不能剷除雜草,早就已經放棄了這項任務,如今只是為了看看禪師用的什麼方法。

  禪師那塊原來雜草叢生的地已經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金燦燦的莊稼。弟子們頓時領悟到:只有在雜草地裡種上莊稼,才是除去雜草的最好方法。

  他們圍著莊稼地坐下,莊稼已經成熟了,可是禪師卻已經仙逝了。這是禪師為他們上的最後一堂課,弟子無不流下了感激的淚水。

  是的,要想除掉曠野裡的雜草,只有一種方法,那就是種上莊稼。要想心靈不荒蕪,唯一的方法就是修養自己的美德。

深信因果,就能勇敢接受不幸,繼續善良嘎瑪仁波切

深信因果,就能勇敢接受不幸,繼續善良
嘎瑪仁波切 

導語:在經歷了今生的種種不幸後,只會對因果更加深信不疑,在接受了佛陀的教法後,更能帶著勇氣去面對和接受一切挫折與痛苦,一如既往地善良,不改變,不放棄。
有人說,如果因果真的不虛,為什麼好人沒好報?他那麼善良、那麼有愛心,那麼努力,為什麼際遇這麼差?為什麼要受到這種不公平的對待?如果因果真的不虛,為什麼有人壞事做盡,卻仍然享受財富、名利、地位呢?這是不了解或不相信因果造成的。

業力成熟的順序,會受到不同因素的影響。第一個是業力的強弱,比較重的業會先成熟,就像皮球拍得越大力,反彈的力道越大。如果業力的輕重一樣,則越靠近臨終的會先成熟。也就是說,臨終前的想法和行為,對往生的影響很大。即使一生作了很多善事,但臨終生起了惡念或惡的願力,會使惡業先成熟。如果距離臨終的遠近也相同,那做得越多、越習慣的業力,會先成熟。最後,才是造業的順序,先做的業就會先成熟。

所以,有些業力是今生造業,今生就會受報;有的是今生造了業,在下一世才會受報;還有更多的業,是今生造了,會在第三世或很多世以後,才會受報。不管善業或惡業,都是這樣。

好人在這一世的善良和不幸的遭遇,其實是兩回事。今生的不幸,是過去世的惡因所致;而這一世的善良,一定會是來世幸福、順利的來源。

同樣的,壞人今生享有財富地位,是他過去世的福報成熟了。而他現在造的惡業,等到因緣成熟時,就會承受惡果,而且通常悲慘的大痛苦。就像大鳥在天空飛翔時,地面不會有影子,但快要落地時,影子就會很大。

真正理解並深信因果的人,對這一生苦樂的因果不會混淆,不會顛倒。他會知道,今生的不幸是過去的業因成熟了,勇敢面對會比較好。而在接受痛苦的同時,也不會放棄去做好事,不會放棄善良的心,因為很確定未來會有好的結果。

雖然生命中的痛苦不幸,並不會因為我們理解了因果,就一筆勾銷,但心裡會感到篤定。不論遇到快樂或痛苦,都會不慌不亂,堅持去做該做的,也會避免不該做的,對於該承受的挫折困境,也會有勇氣去面對。

Monday, 9 November 2020

【如來無有定法可說】淨空老法師

【如來無有定法可說】

淨空老法師 :

    世尊當年在世,每天講經說法,他老人家說得很好,是真話不是假話,無有定法可說。

程度高的人給他說高等的法,程度低的人,給他說日常生活當中所必須修學的法門,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因地而異、因事而異,沒有定法可說。

所以,只要見到釋迦牟尼佛,必定能滿你的願望,這是佛了不起的地方。

所說一切法,無論是高下、淺深,都是自性流露的,佛從來沒有說看看你這個人,我應該給你講什麼,沒有這個念頭。

一接觸就明瞭、就通達,你提問不提問他都知道,你現在想的是什麼,你想求的是什麼,你想得到的是什麼?他全都知道。

佛一生恆順眾生,隨喜功德,《楞嚴經》上講的,「隨眾生心,應所知量」。

佛絕對不會強求一個人,佛真的做到隨緣不變,《還源觀》裡面講的「隨緣妙用」。

他一生住世八十年,給我們所示現的隨緣妙用,妙極了,這個妙就是恆順眾生、隨喜功德。

所以法門高了,中下根器的人不懂;講的東西很淺顯的,上上根人他沒有興趣聽。

就好像你在教學一樣,你面對的是博士班的學生,中小學的學生聽到沒興趣,他走了,你講得太深;你講得太淺,你教幼稚園小朋友的學生,大學生在旁邊笑笑也走了,也不聽了,為什麼?不契機。

  所以佛講《華嚴》、《法華》,這是一乘經,高!羅漢、聲聞退席,他聽不懂。

底下有舉這個例子,「是以《華嚴》如盲,螢光增結」。佛講《華嚴經》,阿羅漢聽到聽不懂,如盲如聾。阿羅漢不是沒有智慧,智慧很小,像螢光一樣,螢火蟲的光一樣,在強光之下,它的光就不顯,顯示不出來,所以五千比丘退席。

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四十三集)  2010/5/18  澳洲凈宗學院

感恩師父上人淨空老和尚。續佛慧命。正法久住。南無阿彌陀佛!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給文章、圖片原作者和眾讀者及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感恩南無阿彌陀佛。閱讀開智慧。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佛教故事丨功 德

佛教故事丨功 德

從前,有個窮人去拜訪一位富有的朋友。朋友見他窮困潦倒,非常同情他,所以熱心地招待他。窮人開懷暢飲,竟然喝醉了,呼呼大睡。

這時,朋友忽然接到官方命令,要到遠方任職,就向他告別,卻搖不醒他。為了他的將來,朋友想出一計:將一顆無價的寶珠縫在他的衣領里。然後,朋友匆匆遠去。

窮人醒來後並未發覺自己身懷寶物,因不見朋友蹤跡,只好繼續流浪,缺衣少食,風餐露宿。

一次偶然的機會,兩人又重逢了,朋友見他仍然潦倒如初,就告訴他:「你還不知道吧,你擁有一顆無價的寶珠。」

猶如這個比喻,佛性的寶石被貪瞋痴的衣領包藏,且不被染污而存在。

在佛的眼中,眾生與佛本無差別,所以佛說:「善哉!一切眾生都有佛的智慧和功德啊!」

這個比喻用在念佛人身上也很恰當。我們念著佛,卻還以為功德有所不足,辛苦地積功累德,不知何時才能達成往生,心中惴惴不安。直到有一天遇到善知識,相告:一句佛號,包含無上功德,往生就在裡面。聲聲稱念之間,往生已然達成。

如何做迴向 分享佛菩薩的祝福

如何做迴向 分享佛菩薩的祝福

迴向的意義,簡單的說就是祝福自己與他人同獲佛法滋潤。在每一部經本的最後都有〈迴向偈〉,雖然內容不同,但都是歷代祖師大德有所感應而編寫的。

在早晚課的課誦本中的〈迴向偈〉說:『願以此功德,迴向諸眾生,解脫三界苦,皆發菩提心。』所謂功德的意思,就是因做種種修行的功課所得到內心的平靜、所啟發的智慧,或者是行善所獲之果報。而迴向就是將這樣的果報,通過諸佛菩薩的願力,傳達至所要祝福的對象。

迴向通常是在修行功課結束的時候做。如果是誦經,默念或誦讀經本最末的〈迴向偈〉即可。做其他的功課,亦可以在結束時,雙手合掌,然後說『願將做此……的功德,迴向給法界眾生,以及某某人』就可以了。也就是將迴向的對象擴大,不限於自己的親人,而是萬事萬物。

其實,『迴向』的精神,重在時時保有一顆祝福大眾的心,不限於用功作課後,當然,如果是利用零碎時間念佛、持咒、誦經等等,則不需要時時做迴向,只要在一天結束的時候,以恭敬心做一總迴向即可。

摘自- 人生雜誌239期

Sunday, 8 November 2020

嘎瑪仁波切 法語

我們現在只是在做一場人生的大夢,當因緣和合具足時,夢境就是現實。但生命終將逝去,而這一生就是夢境一埸。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會認為周圍的一切都是虛妄的,所以會想方設法去抓取。

可是,當我們仔細去想,就會發現它真的是一場夢幻,到最後就是一場空,每個人到最後都只是做了一場夢。

差別僅僅在於:你做了個好夢或不太好的夢。

我們不能理解一個想抓住夢中財富的人,同理,我們用盡一生執著抓住的,難道不也是夢中花、水中月嗎?

~嘎瑪仁波切

Saturday, 7 November 2020

【佛陀天降日】全年最殊勝,行持善法,功德十億倍增長⠀

【佛陀天降日】全年最殊勝,行持善法,功德十億倍增長⠀
 01 釋迦牟尼佛心咒⠀
 佛陀天降日,即佛陀上天為母說法後返回人間的紀念日。 在此殊胜日子,行持善法,功德增長十億倍。⠀
請大家持誦釋迦牟尼佛心咒(最好能念滿108遍):嗡 牟尼牟尼 瑪哈牟那耶 梭哈。⠀
釋迦牟尼佛是娑婆世界一切佛法之總持者,也為一切佛法之根本傳承者,持釋尊心咒者即得釋尊加被,修習諸教法急速增進成就。 經典中說,念誦一遍此陀羅尼咒,可清淨俱胝八萬劫當中所造的一切業障,具無量功德利益。  ⠀
02 佛陀升天為母說法⠀
 釋迦牟尼佛出生後七天,母親摩耶夫人就去世了,他由姨母摩訶波闍波提養育長大,摩耶夫人去世之後生到忉利天宮。⠀
有一年夏安居的時候,僧團中不見了佛陀,佛陀到哪裡去了呢? 天眼第一的阿那律尊者,入定以天眼觀察後,告訴大家說:“佛陀上升到忉利天宮,為母親摩耶夫人說法。”⠀
佛陀為什麼不告而別,到天宮說法? 一是為了報答母親養育之恩;二是因人間有些信眾因佛陀常在身邊的緣故不樂聞佛法;三是因為教團中多諍,佛陀離開一下,使好諍者能夠幡然悔悟。⠀
佛陀上天為母說法,是對眾生的一種教導,教導眾生應懂得報恩,將父母視為真佛般供養。⠀
 03 發菩提心從念母恩開始⠀
我們從出生到長大、學佛,這麼多年來,好像還真地沒有想過“我來到這個世界對我有最大恩德的是爸爸媽媽”。⠀
在佛陀時代,弟子們都哭著問佛:“對我們這麼有恩的人,我們修行了,該怎麼報答他們呢?”佛陀說:“哪怕你在世間法上再孝順,一個肩扛著爸爸 ,一個肩扛著媽媽,這樣從生到死地孝順,也沒有辦法報答他們,因為不能讓他們免除輪迴。”⠀
所以,懷著對爸爸媽媽的感恩心,把這種感恩心帶入到修行中,然後你證果得道,以證果得道來救度無量劫的爸爸媽媽,這樣的行為才能夠報答父母 恩。⠀
我們大乘佛教菩提心的初級階段,第一步就是觀想母恩,念母恩、憶母恩、感母恩、報母恩,這是基礎。 在這種恩情的憶念當中,再推而廣之,一切眾生在無量劫輪迴中都做過我們的母親,眾生還在輪迴,作為佛弟子來說是不能心安的。⠀
小乘道是為了求心安,但大乘道就是“不安”,有一個眾生在輪迴中,作為佛子,心就不能安。 有一個眾生沒有成佛,作為地藏菩薩來說就不會成佛。  “眾生度盡,方成菩提,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04 步行金階重返人間⠀
佛到忉利天宮為生母摩耶夫人說法,三月未歸,我們人間最早的佛像就是在這期間造的。 當時優填王由於敬仰佛陀,思慕成疾,於是請目犍連尊者運用神通力,將工匠帶到天宮瞻禮釋尊而造像。 佛像以牛頭旃檀木為材質,高五尺,呈站姿,右手結施無畏印,左手結施與印,身著通肩袈裟。⠀
旃檀佛像⠀
佛陀在忉利天說法圓滿後,準備返回人間。 帝釋天王為了表達對佛的無上崇敬,施展神通從忉利天宮善法堂到人間變現出金、銀、琉璃三道寶階。⠀
佛陀從善法堂起身,從中間的黃金台階下,天神大眾後面跟從。 帝釋天王手拿寶蓋,從水晶台階侍奉在左側而下;大梵天王手執白拂,從白銀台階侍奉在右側而下。 天神天女騰空,散落天花讚美。⠀
據說,佛回人間後幾百年,在僧伽施國還存有數百尺此神奇無比的三寶台階,後全部陷落。 周圍各國國王不願意此無比殊勝的勝跡消失,就在此建寺院,並在故基上重建寶階。⠀
玄奘大師到此遊歷時,還看到此模擬的台階和寺院,他是這樣記載的:“伽藍大垣內有三寶階,南北列,東面下,是如來自三十三天降還所也。  ”⠀
05 佛陀為什麼不顯神通?⠀
佛陀講完《地藏經》之後,從忉利天返回人間的時候,他沒有現神通。  《地藏經》的第一品是神通品,釋迦牟尼佛在人間是顯現神通升天的。 但是從天上下來的時候,佛陀卻不顯神通,從天上一級一級地走向人間,諸大天神也都陪著佛一起下來。⠀
佛陀為什麼要這樣? 當時外道都來跟佛比神通,佛不跟他們比。 外道都崇拜他們的天主,但是他們修了一輩子,能修到天神現出來給他看,是很少的,他沒這福報看到的。 佛不跟他們比神通,但最後從天上下來的時候,所有這些天神都陪著佛一起下來了。⠀
這說明了什麼問題? 佛陀是不是化解了這個爭論? 不用武力,也不用辯論,讓外道們自己去思悟,這就是佛陀的慈悲。⠀
06 佛陀往劫發大悲願⠀
阿彌陀佛有四十八大願,藥師佛有十二大願,釋迦牟尼佛有無與倫比的五百大願。  《釋迦牟尼佛廣傳》裡面詳細講述了佛陀不同於其他諸佛的發願。⠀
佛陀在因地時,國王就是現在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那時是名為海塵的婆羅門大臣,當時住世的佛叫寶藏如來。 海塵婆羅門在寶藏如來面前發了五百大願,以這樣的願力而成就了現在的本師釋迦牟尼佛。⠀
釋迦牟尼佛發五百大願,積累無邊的資糧,就是是為了度化我們這段時期人壽百歲的眾生。 娑婆世界乃至賢劫都是宇宙裡很低級的世界,釋迦牟尼佛卻發願來度化濁世剛強難化的眾生。⠀
我們能值遇佛陀及佛陀的教法是很不可思議的,應該特別珍惜,隨學佛陀的願與行!⠀
在殊勝的天降日,讓我們感念佛陀的恩德,隨學佛陀度化父母、不捨眾生的慈悲;依教奉行,修行精進,迴向世界和平,眾生安樂,早證菩提。⠀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摘自傳喜法師開示

【因果故事】悟达国师的故事

【因果故事】悟达国师的故事

唐朝时,有位高僧叫悟达国师。在他尚未显达被封为国师前,有一天在某寺遇到一们病僧。那病僧身上长疮,臭秽难闻,因此其他人都避之惟恐不及,惟有悟达国师,常怜悯地照顾他,那病僧的病也就渐渐好起来了。后来临别时,那僧人感激地对他说:“以后如果你有难,可到四川彭州九陇山来找我,那山上有两棵松树并连为标。”说完就离去了。
悟达国师后来因为德行高深,唐懿宗十分尊崇他,就封他为国师,对他宠渥有加,可是有一天,悟达国师的膝盖上突然长出了一个人面疮来,眉目口齿俱备,每次用饮食喂他,都能像人一样开口吞啖,遍请各地名医医治,但都束手无策。

有一天,悟达国师突然记起昔日那病僧临别时所说的话,因此就启程入山去寻找,到了傍晚时分,果然找到两棵并连的松树,高耸入云,而那僧人已经站在金碧辉煌的大殿门前等他,那僧人殷勤地接待他,并留他住下。

悟达国师就把所患的怪疾和痛苦相告,那僧人对他说:“不要紧的,我这儿山岩下有清泉,等到明日天明,你去用泉水洗濯就会痊愈的。”

到了第二天清晨,等悟达国师来到清泉旁,正要掬水时,突然听见那人面疮竟然开口大叫说:“你且慢洗!你的知识广博,通达古今,但不知你是否读过西汉书上,袁盎与晁错的故事?”

悟达国师回答说:“曾经读过!”

人面疮说:“你既然读过了,何以不知袁盎杀晁错的事!你的前世就是袁盎,而晁错就是我。当时就因为你向皇帝谗言,害我在东山被腰斩。这个深仇大恨,我累世都在寻求报复的机会,但因为十世以来,你都是身为高僧,且奉持戒律严谨,使我没有报仇的机会。这次你因为受到皇上过份的宠遇,动了名利心,在德性上有所亏损,所以我能够靠近你来寻仇。现在既蒙迦若迦尊者(化身为病僧)赐我三昧法水,令我解脱,我们的夙怨,也就到此告一段落了!”

悟达国师听了之后,不觉胆颤心惊,连忙掬水洗涤,洗时痛彻骨髓,一时晕厥在地,醒来后,发觉人面疮已经不见了,回头看那金碧辉煌的大殿,也已杳然无踪,后来悟达国师就在那个地方修行,从此不再出山,著名的“三昧水忏”,就是悟达国师后来传下来的。

一桩十世前的冤仇,十世后虽是身为高僧,只因一念名利心起,还是逃不了因果的报应,这个真实的故事,给我们的警醒不可说不小,谁还会轻忽任何一个念头的生起?谁还会怀疑因果的公正呢?

佛教故事 | 把握因緣廣植福田

佛教故事   |   把握因緣廣植福田

過去,弗羯羅衛國有一位畫師,名為「羯那」。羯那有個因緣來到「石室國」遊歷,便四處參訪佛塔、寺院,並為一精舍作畫,得了三十兩酬金,回到本國。恰好遇到城中正在作般遮於瑟(無遮法會),心生歡喜、敬信,便問執事比丘:「明日誰來供養飲食呢?」比丘答:「還沒有施主」,羯那又問:「那麼比丘一日的飲食需要多少?」「大約三十兩金」。羯那一聽,當下便供養了比丘作畫所得的三十兩金。

羯那供養後,回到家中,他的妻子問說:「您到石室國遊歷作畫,得多少酬金?」羯那答道:「我得了三十兩金,全都供養了僧眾」。妻子聽後非常憤怒,便對親戚們說丈夫的過失,竟然把所得的酬金全都布施給大齋會,沒有留一點錢作為家用。親戚們便將畫師羯那帶到斷事處狀告他:「這些錢是勞力換取來的、是不容易得來的,羯那竟然不是拿來理家、也不給親里人用,而是全部拿去布施供養齋會。」

斷事的官員聽完了,便問羯那:「有這種事嗎?」羯那答:「事實如此」,斷事官一聽,卻覺得這實在是太希有難得了,便讚歎羯那:「善哉!丈夫!」立刻把自己的華服、瓔珞和鞍馬,都賜給了羯那,並說偈言:

「久處貧窮苦,佣作得錢財,

不用營生業,以施甚為難。

雖復有財富,資生極豐廣,

若不善觀察,不能速施與。

遠觀察後身,知施有果報,

勇猛能舍財,離於慳塵垢,

有是行法人,持施使不沒。」

羯那聽後,非常歡喜踴躍,便穿上官員所賜的華麗衣裳、騎上駿馬返回家去。他的家人見到有人穿著高貴的衣服、騎著駿馬來到門前,還以為是達官貴人來了,心中十分恐懼,躲在家中不敢開門。羯那說:「我不是別人,我是你的夫主」,妻子還是不放心地問:「你是貧窮人,怎麼可能有鞍馬和華麗的衣服?」這時,羯那以偈答言:

「善女汝今聽,我當隨實說,

今雖舍施僧,施設猶未食,

譬如未下種,芽莖今已生,

福田極良美,果報方在後。

此僧凈福田,誰不於中種?

意方欲下種,芽生眾所見。」

羯那的妻子一聽,心生歡喜、敬信,亦說偈言:

「如佛之所說,施僧得大果,

如今所布施,真得施處所。

敬心施少水,果報過大海,

一切諸眾中,佛僧最第一,

開意方欲施,華應已在前。」

典故摘自:《大莊嚴論經·卷第四·二一》

省 思

錢財為五家所共有,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世人迷惑,現世貪求而忘身、臨終不舍而心系,徒增縛著,何不施捨?羯那畫師無戀著自己惟一所得而真誠供養,法會尚未成就卻已獲福廣大。有智者當把握因緣廣植福田,舍慳吝縛著,圓成福慧,實是自利利他菩薩行的具體實踐。

Friday, 6 November 2020

【故事說法】避風寒的方法——淨空老和尚慈悲開示——

【故事說法】避風寒的方法

——淨空老和尚慈悲開示——

我的生活非常簡單,早晨喝一點稀的果菜汁,中午吃飯,晚上一個蘋果或一根香蕉。我的身體很健康,七十五歲沒有生過病,所以心地清淨自然就百病不生,這是表演。

北京有一位劉大夫為我把脈,說我一點毛病都沒有,只是有一點風寒。風寒是怎麼得的?冷氣吹得太多,他要我留心這一點。我本來就知道這個常識,所以我晚上睡覺決定不開冷氣。

新加坡很熱,因此在睡覺之前開一個小時的冷氣,房間涼了,睡時就很舒服。等睡醒之後,房間熱了,也出一點點汗,這個很好。

如果晚上睡覺要吹冷氣,那是死路一條。這個常識是小時候老人教給我們的,睡覺的時候,連風扇都不可以用,因為睡覺時毛細孔完全張開,很容易受涼。

所以,劉大夫告訴我,每天喝一點薑湯,把薑湯當茶喝,可以去寒氣。這個方法很好,無需要用藥。

(節錄自《華嚴經》12-17-0409)

-------隨喜功德分享此文---------------

🙏祈願師父上淨下空老和尚。法體安康。法輪常轉。度生無量。南無阿彌陀佛!

🌐祈願佛陀聖賢教育。遍地開花。天下和順。日月清明。風雨以時。災厲不起。

🙇♂️願以此功德皆悉回向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感恩十方。歡迎流通。分享正法。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佛典故事】孝順的婆羅門女

【佛典故事】孝順的婆羅門女

過去,久遠阿僧祇劫前,有位覺華定自在王如來,住世四百千萬億阿僧祇劫。在覺華定自在王如來滅度之後的像法期間,有一名婆羅門女,由於宿福深厚,備受眾人的欽仰與尊敬,行住坐臥間,皆有諸天護佑;但婆羅門女的母親,卻信仰外道,常輕慢三寶。婆羅門女廣說方便,勸導母親信受正法、恭敬三寶,以建立正確知見;然而母親對於正法,並沒有真正產生信心,不久命終,隨即墮入無間地獄。

婆羅門女知道母親在世時,不信因果,死後必當隨業流轉,墮入惡道,於是變賣家宅,四處廣求妙香、奇華,以及種種供具,為母親於覺華定自在王佛塔寺內,大興供養。當時,婆羅門女在寺中,瞻禮覺華定自在王如來的塑畫尊相,見佛威容巍巍、相好莊嚴,倍生敬仰,心中思惟:「佛名大覺,具一切智。如果覺華定自在王佛仍然住世,我來請示佛陀,我的母親往生後至何處,佛陀一定知道。」婆羅門女因此瞻仰、思慕如來,啜泣良久。

此時,忽然聽到空中傳來音聲說道:「聖女!別再如此哭泣、哀傷!我將指示妳的母親投生之處。」婆羅門女向空中合掌,問道:「是哪位神德?能解開我的憂慮。我失去母親之後,日夜思念,實在是苦於無處可知母親投生之處啊!」此時,空中的音聲再次回答婆羅門女:「我正是妳所瞻禮的覺華定自在王如來,看到妳憶念母親的心,勝過一般人,所以特別來告訴妳。」婆羅門女聽聞如來的音聲,歡喜踴躍,立刻舉身自撲於地,以致於肢節皆損,昏厥過去。

婆羅門女甦醒之後,便向空中稟白:「祈願世尊慈愍,為我宣說母親投生何處。」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告訴聖女:「妳供養完畢,儘早返家,端身正坐,思惟我的名號,就能夠知道妳母親所生之處。」

婆羅門女至誠頂禮如來後,隨即返回住所,端身正坐,虔恭稱念覺華定自在王如來聖號。經一日一夜,婆羅門女忽然發現自己來到海邊,海水沸騰翻湧,眾多鐵身惡獸在海面上東西逐馳。成千上萬的男子、女人在海中頭出頭沒,被這些鐵身惡獸爭相食噉;又見多手多眼、多足多頭等各各不同身形的夜叉,口牙外露、銳利如劍,他們驅趕罪人靠近惡獸;或直接以利爪、叉手抓拿罪人,使他們頭足相就。罪人受苦之狀百千萬種,觸目驚心,讓人不敢久視。婆羅門女因一心稱念覺華定自在王如來聖號,仰仗佛陀的威神力,因而無所畏懼。

這時,有一位名叫無毒的鬼王稽首相迎,對聖女說:「善哉!菩薩是什麼因緣來到此地?」婆羅門女問鬼王:「這是什麼地方?」無毒回答:「此是大鐵圍山西面第一重海。」聖女又問:「我聽說地獄就在鐵圍山內,這是真的嗎?」無毒回答:「確實有地獄存在。」聖女問:「我現在為何會來到地獄呢?」無毒回答:「如果不是仰仗威德神力,就是業力牽引;除了這二種因緣,一般人是無法來到地獄的。」

聖女接著又問:「為何此處的海水沸騰翻湧?為何海中有眾多罪人、惡獸?」無毒回答:「他們都是閻浮提近日剛往生的造惡眾生,死後四十九日,沒有人為他們做功德、救拔苦難;而他們生前又沒有修福積德、種植善因,因此依著個人的業力,招感地獄果報,自然得先渡過此海。此海東方過十萬由旬,又有一海,罪人所受之苦,倍增此海;彼海之東,又有一海,罪人所受的苦難更是加倍。此三海皆是身口意三業造惡因招感,統稱為業海。」

聖女又問無毒鬼王:「地獄究竟在何處?」無毒回答:「三海之內即是大地獄。地獄數量有百千個,個個不同。所謂大地獄,總數有十八;其次有五百地獄,苦毒無量;再其次則又有千百種地獄,也是苦難無量。」聖女又問鬼王:「我的母親不久前命終,不知投生何處?」鬼王問聖女:「菩薩的母親在世時,身口意所造作的業行如何?」聖女答:「我的母親在世時邪知邪見,譏毀三寶。即便暫時相信,隨即又心生不敬。近日往生,不知投生何處?」

無毒問:「菩薩之母,是何姓氏?」聖女回答:「我的父母都是婆羅門種姓。父號尸羅善現,母號悅帝利。」無毒合掌告訴聖女:「菩薩可以安心返回本處,無需憂愁悲戀。悅帝利罪女生至天界,迄今已有三日,因為承蒙孝順的子女為母親設供修福,布施供養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塔寺,以此功德,不但菩薩之母得以脫離地獄苦報,其他無間地獄受罪之人,也都離苦得樂,同時超生天界。」鬼王說完,合掌而退。

頃刻間,婆羅門女猶如大夢初醒,深有體悟。於是,便在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塔像前,發大誓願:「願我盡未來際,為所有罪苦眾生,廣設種種方便,令他們離苦得樂,皆得解脫!」

佛陀告訴文殊師利菩薩:「當時的無毒鬼王,就是現在的財首菩薩;婆羅門女,即是地藏菩薩。」

典故摘自:《地藏菩薩本願經卷上.忉利天宮神通品第一》

【省思】
所謂百善孝為先,善根深厚的婆羅門孝女為了亡母,發大心供養如來塔寺,廣植善因,救拔母親脫離地獄,超生天界。為人子女當以各種方便,勸發、引導父母師長,遠離諸惡,廣行眾善,信受佛法,皈依三寶,受持五戒,保有人身,免墮三塗惡道,種下未來超凡入聖的解脫勝因。

文:中台禪寺

佛教故事 丨 起死回生

佛教故事 丨 起死回生

文荼王最寵愛的妃子因病撒手人寰,他因此悲痛欲絕,無心朝政,每天對著屍體流淚,回憶著往日如膠似漆的恩愛,不斷地對她說:「親愛的,不要扔下我一人不管,你睜眼看看我,開口和我說說話吧!」

為了不讓屍體腐爛,他下令將屍體浸泡在麻油里,並派人四處尋找能夠起死回生的靈丹妙藥。

國王不理朝政,大臣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輪番勸諫。國王就是不聽,他說:「王妃把我的心帶走了,讓我怎麼能安心朝政呢?唯一的辦法就是讓王妃重新活過來。」

正當大臣們束手無策的時候,有人提議說:「迦旃(zhān)延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論議第一,也許他能解開大王的心病。」於是大臣們向國王推薦了迦旃延。

國王帶著群臣來到迦旃延暫住的林中,請求道:「迦旃延尊者!您是佛陀的弟子,有大神通,請把王妃救活吧。」

迦旃延尊者折斷一根樹枝遞給國王,說:「請大王把這段樹枝拿回宮中,浸泡在水裡,讓它永遠保持青枝綠葉,不能枯萎。」

「尊者!這不是開玩笑嗎?樹枝脫離大樹怎麼能活呢?」國王說。

「大王!人生無常,王妃業報已盡,怎麼能再活過來呢?大王是一國之君,應該把對王妃的愛擴展到百姓身上,這樣人民才能擁戴,國家才能興盛。」

聽了迦旃延的話,國王心開意解,不再悲傷,從此安心國政。

即使身處很大的災難,也有母子互救的機會,可是當恐怖的老、病、死來襲的時候,母子絕對沒有機會互救。母親老邁,子女豈能代替?孩子生病,母親豈能代替?不管如何深愛的母子,遇到老、病、死亦絕不能互相幫助。

【吃素會導致貧血?錯,原來是飲食缺乏這3種營養造成的!】

【吃素會導致貧血?錯,原來是飲食缺乏這3種營養造成的!】
 
你有這樣的困擾嗎?總是被說吃素造成貧血!😢
 
👉首先我們要了解貧血的定義:「紅血球數量降低,或紅血球異常,而降低了血液攜帶氧氣的能力。」可能會導致疲倦無力、精神不濟、臉色蒼白、記憶力降低、胸悶、手腳麻木等症狀,雖然不會致命,卻足以造成身體不適與生活不便。😰
 
那貧血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 缺乏以下3種營養素,就容易造成貧血 ㊙㊙㊙
 
1⃣.貧血主因一:鐵質不足😨
最常見的貧血疾病就是「缺鐵性貧血」,因鐵質的攝取不足或吸收不良而導致的貧血。😱
 
鐵質攝取不足的主因,主要是沒選對食材,以蔬菜為例,像是紅莧菜、紅鳳菜...等,都是富含鐵質的蔬菜;其他食材,如紅豆等,也都是高鐵的食物來源。以紅莧菜為例,每100公克含鐵量為12mg;而號稱補鐵聖品的牛肉,每100公克含鐵量卻僅只有3.8mg。另外,人體對植物性的鐵來源較動物性的鐵來源的吸收率低,建議搭配幫助鐵吸收的營養素,提高鐵質吸收效率。
 
㊙將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和植物性鐵一同攝取,就能提升吸收率,甚至不輸動物性鐵質哦!女性素食者在分娩或月經期間可多補充「維他命C+鐵質」。足量的鐵質攝取,可以減少疲倦勞累感,自然覺得神清氣爽!
 
2⃣.貧血主因二:蛋白質不足😨
血紅素的中心結構是由鐵原子和氮原子所組成,而氮原子的食物來源為蛋白質(蛋白質是由氮、氧、碳原子組成的有機化合物)。
如前面的文章提過,現代人為了口感,主食方面大多偏向精緻五穀根莖類,如白米飯,麵包,白麵...等,而且為了有飽足感,往往還會增加主食的份量,卻很可能忽略蛋白質的攝取。
 
㊙全素主要的蛋白質來源是黃豆,黃豆富含必需胺基酸,也是優質的蛋白質來源。蛋奶素者除了黃豆製品外,還可從蛋類食品來增加蛋白質攝取量喔。
 
3⃣.貧血主因三:維生素B12不足😨
維生素B12是造血的必要元素,也是穏定神經的好幫手。行政院衛生署建議,國人每日攝取的維生素B12量為2.4微克。一般蛋奶素,又有均衡飲食的人,幾乎不見有貧血的狀況發生;全素者相對較容易發生維生素B12缺乏的情形。
 
㊙不過,只要固定補充綜合維他命或維生素B12,要滿足人體需求,其實不困難,除了可避免營養素缺乏外,更可以讓自已穏定神經,擁有好心情哦!
 
❤❤❤【小秘訣-補血食物】❤❤❤
桂圓:亦即龍眼,果肉含的鐵質及鋅營養成份,有助紅血球功能,改善貧血,是大人小孩皆適合食用的補血食物。
  
今天就先跟大家分享到這邊,下回再分享更多的健康資訊唷!

文章来源 :  上班族保健事

Wednesday, 4 November 2020

《 佛典故事 - 无著供养 获福无量 》

《 佛典故事 - 无著供养 获福无量 》

過去,弗羯羅衛國有一位畫師,名為「羯那」。羯那有個因緣來到「石室國」遊歷,便四處參訪佛塔、寺院,並為一精舍作畫,得了三十兩酬金,回到本國。恰好遇到城中正在作般遮于瑟(無遮法會),心生歡喜、敬信,便問執事比丘:「明日誰來供養飲食呢?」比丘答:「還沒有施主」,羯那又問:「那麼比丘一日的飲食需要多少?」「大約三十兩金」。羯那一聽,當下便供養了比丘作畫所得的三十兩金。

羯那供養後,回到家中,他的妻子問說:「您到石室國遊歷作畫,得多少酬金?」羯那答道:「我得了三十兩金,全都供養了僧眾」。妻子聽後非常憤怒,便對親戚們說丈夫的過失,竟然把所得的酬金全都布施給大齋會,沒有留一點錢作為家用。親戚們便將畫師羯那帶到斷事處狀告他:「這些錢是勞力換取來的、是不容易得來的,羯那竟然不是拿來理家、也不給親里人用,而是全部拿去布施供養齋會。」

斷事的官員聽完了,便問羯那:「有這種事嗎?」羯那答:「事實如此」,斷事官一聽,卻覺得這實在是太希有難得了,便讚歎羯那:「善哉!丈夫!」立刻把自己的華服、瓔珞和鞍馬,都賜給了羯那,並說偈言:
「久處貧窮苦,傭作得錢財,
 不用營生業,以施甚為難。
 雖復有財富,資生極豐廣,
 若不善觀察,不能速施與。
 遠觀察後身,知施有果報,
 勇猛能捨財,離於慳塵垢,
 有是行法人,持施使不沒。」

羯那聽後,非常歡喜踊躍,便穿上官員所賜的華麗衣裳、騎上駿馬返回家去。他的家人見到有人穿著高貴的衣服、騎著駿馬來到門前,還以為是達官貴人來了,心中十分恐懼,躲在家中不敢開門。羯那說:「我不是別人,我是你的夫主」,妻子還是不放心地問:「你是貧窮人,怎麼可能有鞍馬和華麗的衣服?」這時,羯那以偈答言:
「善女汝今聽,我當隨實說,
 今雖捨施僧,施設猶未食,
 譬如未下種,芽莖今已生,
 福田極良美,果報方在後。
 此僧淨福田,誰不於中種?
 意方欲下種,芽生眾所見。」

羯那的妻子一聽,心生歡喜、敬信,亦說偈言:
「如佛之所說,施僧得大果,
 如今所布施,真得施處所。
 敬心施少水,果報過大海,
 一切諸眾中,佛僧最第一,
 開意方欲施,華應已在前。」

典故摘自:《大莊嚴論經.卷第四.二一》

省思
錢財為五家所共有,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世人迷惑,現世貪求而忘身、臨終不捨而心繫,徒增縛著,何不施捨?羯那畫師無戀著自己惟一所得而真誠供養,法會尚未成就卻已獲福廣大。有智者當把握因緣廣植福田,捨慳吝縛著,圓成福慧,實是自利利他菩薩行的具體實踐。

什么是回迴向? 如何迴向最如法?

Monday, 2 November 2020

【虔心禮佛供僧的福報】

【虔心禮佛供僧的福報】

佛世時有個首陀羅種姓的人,雖然家境貧困,卻虔心禮佛供僧。

得知離婆多比丘好樂禪定,便為他修建了一小間剛好容身的靜室,同時又在室外為他整理出一塊可以經行的場地。

當他命終之後,轉生為忉利天神,並居住於方圓四千里以種種珍寶裝飾的宮殿之中。一切所需,隨念即得,受用無盡,歡喜無比。

天神知曉此乃前世供養離婆多比丘所得之殊勝果報,因此來到離婆多的居所,將天花撒在他的靜室上空及周圍。他對離婆多說:“我前世僅為您修建了一座小泥屋,今生竟然享有珍寶宮殿的福報。感念您的恩德,因此散下天花來供養您。”

  ——編譯自《舊雜譬喻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