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29 December 2020

佛教故事丨沒有改不掉的脾氣


佛教故事丨沒有改不掉的脾氣

一天,有位信徒請示禪師說:「我天生性情暴躁,不知道要怎麼樣才能改正?」

禪師聽了以後,對信徒說:「你把這天生暴躁的性情拿出來,我幫你改掉。」

信徒回答說:「不行啊!我現在沒有。但是,一碰到某些事情的時候,那『天生』的暴躁性情就會跑出來,然後,我就會控制不住發脾氣。」

於是,禪師說:「這個情形倒是很奇妙的。如果現在沒有,只是在某些情況下,你才會脾氣暴躁,可見這並不是天生的,而是你和別人爭執時,自己造就的。可是,現在你卻把它說成是天生,把過錯推給上天、推給父母,未免太不公平。」

經過禪師的一番開示,信徒終於會過意來,從此努力改變暴躁的性格,再也不輕易發脾氣了。

【學佛Q&A】如何持咒才是正確的方式?


🛎【學佛Q&A】如何持咒才是正確的方式?
🤔問:據說持咒可以消災解厄,每天除了早晚課外,其他時間應如何持咒才是正確的方式?
💬答:每天除了早晚課時間外,可以在專心做事、用頭腦想事情、必須跟他人講話以外的時間來專心念;或者在一天之中不需要用心的時間裡,隨時隨地散心念也可以,不過,以專心念的方式比較好。
-------------------
◎文:轉載至《人生雜誌》207期
◎圖:鄧博仁 攝

更多學佛Q&A https://pse.is/ML56V

#學佛Q&A
#持咒
#早晚課

https://www.facebook.com/ddc.com.tw/photos/a.226191537430313/2397547306961381/?type=3&theater

【供佛的果報不可思議】

【供佛的果報不可思議】

星雲大師:

佛陀時代,有修習外道法門的五位兄弟,生活貧苦,因此想學習外道的生天之道,希望可以遠離飢寒交迫之苦。

有一天,老大「耶奢」召集弟弟們商量:「我們五位兄弟年紀都不小了,如此潦倒地過日子,總不是辦法!不如專心修苦行,早日得到禪定,就能夠生到天上去享天福。」老二「無垢」、老三「憍梵波提」及老四「蘇馱夷」,聽到老大這麼說,立刻欣然同意。

只有老么「弗那」遲疑了一會,心想:「跟著兄長們修苦行也有許多年了,仍無法解答自己對生命的疑惑,不如留在山下,或許能找到生命的真義。」於是他說:「兄長們,我想先留在山下,如果你們有任何需要,我也好護持你們。」

兄長們也不勉強弟弟,隔天一早就出發上山了。弗那則照常耕種著家中唯一的一畝貧瘠田地。晨風徐徐中,突然,遠遠地走來一群托缽僧侶,彷彿破曉晨曦中一道曙光,尤其是為首的僧眾,散發著無比的祥光瑞氣,莊嚴相好的儀表,令他久久不捨移開目光。

原來這位正是久聞已福慧圓滿的佛陀,來到此地托缽!弗那喜不自勝地飛奔回家,把最好的白飯滿缽地虔誠供養世尊。之後,弗那繼續他一天的耕種,直到太陽下山。

隔天當弗那踏出家門,準備下田時,赫然發現,田裡原本乾枯的稻禾,竟然變成一株株金黃色的稻禾,散發出一片柔和金黃的光芒!而且長得又高又壯,長達數尺,結實累累。

一陣歡呼跳躍後,他立刻小心翼翼地割了一些黃金稻禾,衝到最熱鬧的市集去,讓大家瞧瞧這麼不思議的稻子。當然,這些稻子很快就被大家搶購一空。

於是弗那又回去割了許多到市集賣,更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這些稻子割下來之後,竟然很快又生長出來。於是,這小小的一畝田,竟然怎麼也採收不盡。

消息傳出以後,甚至連國王都帶著大臣們親自下田來採割這神奇的黃金稻子,所有城裡的人們也都好奇地來採割弗那的稻子,同樣地都採割不盡。當然,弗那很快地便成為全國最富有的人。

數月後,到深山修苦行的兄長們,想到弟弟一人在山下過著貧苦的生活,便一起下山來看這可憐的弟弟。發現弟弟在短短數月中,竟然成為福可逾國的大富人家,驚訝地久久說不出話來。弗那請他們坐下後,便歡喜地說起供養佛陀一缽飯的事。

耶奢等聽完後,歡喜踴躍地向弟弟說:「原來供養佛陀有這麼殊勝的福報,那麼,請弟弟也幫我們做一些歡喜團,讓我們四人各拿一歡喜團去供養佛陀。我們不求聽聞佛法,或是得到解脫,只求早日生天享福罷了!」

弗那很快地就準備好精緻的歡喜團,讓四位兄長帶到佛陀所駐錫的精舍。見到慈悲的佛陀,老大恭敬地將歡喜團,放入佛陀的缽中,

佛陀向他開示:「諸行無常。」接著老二也把歡喜團放到佛陀的石缽中,佛陀告訴他:「是生滅法。」老三恭敬供養時,則聽到:「生滅滅已。」最後老四將歡喜團供養後,聽到佛陀說:「寂滅為樂!」

雖然他們一時並沒有悟到佛陀所說的道理,但是布施之後,都感到滿心的清淨法喜。當他們回到家裡,便興奮地討論起每個人所聽到的法語,這才發現,原來四句話連起來便是:「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的偈子。

帶著恭敬供養後的清淨心,他們靜坐下來,各自思惟著偈語的道理,很快地就證到阿那含果。感恩之餘,他們才體悟到外道求生天,享天福,仍是生滅的快樂,天福享完,仍要墮落受苦。

於是,他們一起來到佛所,請求剃度出家,繼續用功修行,不久就都證到阿羅漢果,永出三界生死輪迴之苦,進入聖道。

典故摘自:《雜寶華經.卷四──弗那施佛缽食獲現報緣》

Sunday, 27 December 2020

【心經上的第一個字】


【心經上的第一個字】

夢參老和尚:

《心經》上的第一個字就叫你觀,觀就是思惟,思惟就是你想,你一天想什麼?經過你的想,經過你的思惟,經過你的理解,把一切諸法都看破了,生滅無常,無人、無我、無眾生相,看破了、放下了,你才能自在啊!

觀自在是普通的名字了,不止觀世音菩薩一個人,誰能觀誰都自在。放下了、看破了,你自在了,不受一切煩惱束縛,則你的生命自在了,則你的思惟自在了,逆境、順境、人我是非,什麼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都能自在了。

【聖嚴法師開示精選】人生的願望


【聖嚴法師開示精選】人生的願望

 每個人小時候都有許多的夢想、許多的心願,常常想:「我將來要……。」但是長大後,夢想是否兌現了呢?一旦遇到生命的困頓時,便會有疑問:「為什麼我要被生下來?讓我活著好痛苦!好辛苦!」

 如果以佛法的角度來看,不是父母一定要生下你,而是你自己要來的,來的目的,就是為了還願、許願。在我們短短的一生之中,經常會為了某件事而向某個人許願、承諾,這樣的許願和承諾,無量生以來不知道有多少。所以佛法認為,我們過去許願,這輩子還要再來許願;而過去許的願,尚未實踐、尚未兌現的,也要在這一生或未來生還願。

 或許有人會說:「那是你們佛教徒的生命意義、生命目的。我不是佛教徒,為什麼也要把許願、還願當作我的生命目的呢?」的確,一定有人會有這樣的疑問,甚至連佛教徒也會這麼認為。

 換一個角度來看,「許願」和「還願」其實就是我們對生命的承諾;即使沒有學佛的人,也會重視人與人之間的承諾,更何況是自己對自己的承諾。如果你曾經想過:「如果我能夠……的話,我就會……。」或者是:「但願我能……,那我就要……。」有一些是有對象的,有一些是沒有特定的對象,那不就是一種許諾?一種許願嗎?

 一個人只要對前途充滿希望,認為前面有路可走,就一定有他自己的志願和期待,那就是許願。許願之後就會不斷努力來還願,一個願完成了,還會繼續許下一個願。如果這個願是為了他人著想,不僅僅是為了自己,這個人的人格一定很健全,而且不論大願、小願,都會有成就,也會活得很有方向感、很有意義。

 以我自己來說,因為小時候家裡很窮,父母沒有足夠的衣服、食物、錢來養育孩子,有時甚至根本沒有,所以我的母親總覺得對不起孩子們。當時我就許了個願,說:「媽,沒有關係,雖然我們現在很窮,但是等我長大以後,我一定會賺很多、很多的錢給你們用。到那個時候,媽媽就不要再說窮了。」

 我一直記得自己發過的願,可是到現在為止,我始終沒有機會兌現。我要如何彌補這個遺憾呢?我只有奉獻自己給一切的人、一切的眾生,藉著幫助其他的人,來表示對父母的紀念或懷念。這就是「還願」。

 為了許願和還願,人生必須負責、盡責。

 負責任是一種健康的觀念,因為當一個人願意負起責任,完成工作或任務的時候,就有機會認識自己的能力,從中獲得對自我肯定。一個不負責任的人,不容易自我肯定;而一個不能肯定自己的人,往往會失去生存的目標和意義,他的心理一定不健康,心情也必定不會很愉快。

 在生命過程中,我們每個人都必須扮演好幾種不同的角色。在家裡你可能同時為人子、為人夫、為人父,或是同時為人女、為人妻、為人母;到了工作場合,又是個工作人員;在學校,可能是個老師,也可能是個學生。

 不同的角色代表不同的責任,善盡自己的責任就是人生的意義,就是最好的還願和許願。

---本文摘自《找回自己》

佛教故事 | 聚散皆因緣


佛教故事 | 聚散皆因緣

高僧一休從小出家,在他九歲時,有一天他的師父出門,他在大殿里坐不住,就去找師兄玩。在方丈室找到了師兄,師兄比他大兩歲,正在方丈室里哭。

一休問:“你為什麼哭呀?”

師兄解釋說:“這個櫃子里有師父最喜歡的東西,他平時背著我拿出來自己欣賞,就是不讓我看。今天師父出門,我實在忍不住,就把櫃子打開,看到是個瓷器,我也拿在手里玩一玩,沒想到把瓷器摔碎了,這次不得了,我沒辦法交待了。”

一休安慰他說:“師兄,你別哭,碎瓷器交給我,就算是我摔的。”

師兄說:“算是你摔的,我怎麼報答你。師父讓我看方丈室,給我帶饅頭,我給你吃。”

這樣饅頭就歸一休吃,瓶子也算是一休摔的。一休把碎瓶用布包好,放在口袋里。

師父回來就問:“一休!你在用功嗎?”

一休說:“我在大殿里參禪,非常用心地參一個問題。”

師父問:“你參什麼問題?”

一休說:“我在參有沒有一個不死的人?”

師父說:“我的傻徒弟,哪有不死的人呢。”

一休說:“原來是這樣啊!人都是要死的,那東西有沒有常存的呢?”

師父說:“東西也一樣啊,無情的東西也是無常的,因緣聚了就有,因緣散了就壞。”

一休說:“這樣的話,我們心愛的東西壞了,我們是不是也不該傷心呢?”

師父說:“對呀!自己心愛的東西,因緣散了就沒有了,傷心有什麼用呢?時間因緣到了就要壞掉,沒有辦法挽回。”

一休說:“這兒就有一個緣散就壞了的東西。”

一休把口袋里的碎瓷片交給師父。師父也就一笑了之,沒有發脾氣。

Saturday, 26 December 2020

【佛典故事】無著供養獲福無量


【佛典故事】無著供養獲福無量

過去,弗羯羅衛國有一位畫師,名為「羯那」。羯那有個因緣來到「石室國」遊歷,便四處參訪佛塔、寺院,並為一精舍作畫,得了三十兩酬金,回到本國。恰好遇到城中正在作般遮于瑟(無遮法會),心生歡喜、敬信,便問執事比丘:「明日誰來供養飲食呢?」比丘答:「還沒有施主」,羯那又問:「那麼比丘一日的飲食需要多少?」「大約三十兩金」。羯那一聽,當下便供養了比丘作畫所得的三十兩金。

羯那供養後,回到家中,他的妻子問說:「您到石室國遊歷作畫,得多少酬金?」羯那答道:「我得了三十兩金,全都供養了僧眾」。妻子聽後非常憤怒,便對親戚們說丈夫的過失,竟然把所得的酬金全都布施給大齋會,沒有留一點錢作為家用。親戚們便將畫師羯那帶到斷事處狀告他:「這些錢是勞力換取來的、是不容易得來的,羯那竟然不是拿來理家、也不給親里人用,而是全部拿去布施供養齋會。」

斷事的官員聽完了,便問羯那:「有這種事嗎?」羯那答:「事實如此」,斷事官一聽,卻覺得這實在是太希有難得了,便讚歎羯那:「善哉!丈夫!」立刻把自己的華服、瓔珞和鞍馬,都賜給了羯那,並說偈言:
「久處貧窮苦,傭作得錢財,
 不用營生業,以施甚為難。
 雖復有財富,資生極豐廣,
 若不善觀察,不能速施與。
 遠觀察後身,知施有果報,
 勇猛能捨財,離於慳塵垢,
 有是行法人,持施使不沒。」

羯那聽後,非常歡喜踊躍,便穿上官員所賜的華麗衣裳、騎上駿馬返回家去。他的家人見到有人穿著高貴的衣服、騎著駿馬來到門前,還以為是達官貴人來了,心中十分恐懼,躲在家中不敢開門。羯那說:「我不是別人,我是你的夫主」,妻子還是不放心地問:「你是貧窮人,怎麼可能有鞍馬和華麗的衣服?」這時,羯那以偈答言:
「善女汝今聽,我當隨實說,
 今雖捨施僧,施設猶未食,
 譬如未下種,芽莖今已生,
 福田極良美,果報方在後。
 此僧淨福田,誰不於中種?
 意方欲下種,芽生眾所見。」

羯那的妻子一聽,心生歡喜、敬信,亦說偈言:
「如佛之所說,施僧得大果,
 如今所布施,真得施處所。
 敬心施少水,果報過大海,
 一切諸眾中,佛僧最第一,
 開意方欲施,華應已在前。」

典故摘自:《大莊嚴論經.卷第四.二一》

省思
錢財為五家所共有,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世人迷惑,現世貪求而忘身、臨終不捨而心繫,徒增縛著,何不施捨?羯那畫師無戀著自己惟一所得而真誠供養,法會尚未成就卻已獲福廣大。有智者當把握因緣廣植福田,捨慳吝縛著,圓成福慧,實是自利利他菩薩行的具體實踐。

Friday, 25 December 2020

「聖誕節」的本質不是狂歡的節日,它代表的是一種精神 ─


🎄「聖誕節」的本質不是狂歡的節日,它代表的是一種精神 ─🎄

一種包容無私、與人分享、仁愛和平、燃燒自己來照耀別人的精神。 

不要忘記在世界上的許多角落裡……

有很多人不但沒有聖誕禮物,甚至還難以溫飽!

受著災難、疾病、戰爭、飢荒、貧窮的煎熬……

 🎅 願一切生命皆能吉祥安樂! 

🐁🐀🐄🐂🐮🐇🐰🐴🐏🐑🐤🐣🐥🐓🐔🐩🐶🐕🐗🐢

          〜  海 濤 法 師  〜

Thursday, 24 December 2020

慧律法師法語

慧律法師:

這個世間,唯一不能逃避的就是死亡,同時我們要勇敢的去面對它,這個就是學佛的目的,就是解決人類生老病死、憂悲苦惱。

所以,什麼是佛法?就是大悲法,「悲」就是拔苦,要拔掉衆生的痛苦,就叫做佛法。

所以,有的人,沒學佛的人來到講堂說:喔!爲什麼念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呢?那麼悲哀呢?我說:那個「悲」不是解讀作悲哀喔,那個「悲」叫做拔苦,觀世音菩薩是拔除衆生的痛苦,這個不能解釋錯誤。

「悲」不是悲哀,是拔苦,拔掉衆生的痛苦,這不能解釋錯誤。

所以,如果我們是菩薩的心腸,就是要這樣子:給人希望、給人方便、也給人快樂,佛法也是解決這些問題。

達真堪布:如何判斷自己所修的是不是正法?


達真堪布:如何判斷自己所修的是不是正法?

修行的過程中,不要去找這些感覺、境界。感覺好也好,不好也好;有好的境界也好,有不好的境界也好;有感應也好,沒有感應也好,這都無所謂,不重要。重要的是按次第學修。

你所修的法是正法還是邪法,就看自己相續中的這些煩惱和習氣。在你自己的相續中,這些煩惱和習氣有沒有轉變?如果有轉變,你所修的法就是正法。但是,即使你學得再多,修得再好,你的煩惱沒有減少,習氣沒有好轉,那你修的法也不是正法。正法是什麼?能夠對治煩惱,對治習氣,這就是正法。

看自己有沒有進步、有沒有成就,也要觀察自己的煩惱和習氣。煩惱比以前少了,貪嗔癡慢疑比以前少了,不好的習氣比以前輕了,性格比以前柔和了,這就說明你修行上有進步了,有成就了。

觀察好自己的相續,別看什麼感覺、境界、出現什麼景象,這都是修行過程中很正常的,不用害怕,也不要高興。出現好的境界,就高興、去執著,這是一種障礙;出現不好的境界,就害怕、去執著,這也是一種障礙。一定要把心放平,不要執著這些。我們學佛修行的過程中,會有些坎坷和磨難,這都是正常的,不用畏懼。智慧是在人和事當中磨練出來的,沒有磨難和坎坷,不可能增長智慧。

Sunday, 20 December 2020

修法的八種障礙 -上 < 海 濤 法 師 ~ 福 德 日 記 >


修法的八種障礙 -上
< 海 濤 法 師 ~ 福 德 日 記 >

在此末法時期,眾生特別容易被痛苦、困難及不快樂等逆境所折磨。這是因為他們脆弱的心智,無法將所經歷的困難及傷害視為有利、安樂的因。與其視所有傷害為一種苦,不如將所有的逆境都轉變為正面的因素,使自己安樂的因素。

認識逆境,有助於我們修法、對治它們,此處簡要介紹八種常見的障礙:

第一種不利於修行的逆境,是五毒熾盛。瞋恚、貪執、愚癡、疑嫉或傲慢的心非常強烈地湧現。雖然我們擁有珍貴的人身並且希望修持佛法,但這些極為強烈的煩惱障,常會使人想要放棄佛法的修持。

第二種逆境是惡友的影響。雖然我們已經知道佛法的利益,也希望能好好修行,但是卻常受到惡友的影響而停止修法,並且從事有害自他的活動。這對修行是一種極大的危害。我們必須很仔細地審察自己是否受到了惡友影響。

第三種逆境是不能清楚區別修行的阻力及助力。不知道什麼會威脅到修行,什麼可能對修行有利。如果修行偏離了正途,就會成為一種障礙。所以一旦發生狀況,就應該加以對治,並且更徹底地學習佛法,以精確瞭解自己應該要修持什麼、要避免什麼。

第四種逆境是受到懶惰的左右。懶惰會使我們停止修法。縱使我們勉強修法,進步也很有限,最後可能會完全停止修法。所以如果發現這種障礙在阻礙修行,我們必須下定決心,不斷鞭策自己更加精進努力。

將逆境視為有害且不如意是很平常的,而轉念的修習,卻能將它視為是使自己安樂的極大助益,甚至是愉悅、安樂的必要條件。

《電子書福德日記全系列》
http://www.sutra.org.tw/e-lib/heat.html


<感恩 湛明 法師 慈悲 拍攝>

【海 濤 法 師 ~ 慈 悲 志 業】

【十方諸佛無量無邊,何以專念阿彌陀佛?】


【十方諸佛無量無邊,何以專念阿彌陀佛?】

釋迦牟尼佛在《 彌陀經 》上四次勸導我們念阿彌陀佛,我們順從本師釋迦牟尼佛的教誨,念佛求生凈土,這是最簡單、最容易的答復。可是人家又問了,為什麼釋迦牟尼佛要勸我們念阿彌陀佛呢?不但是釋迦牟尼佛,我們在《 無量壽經 》、《 阿彌陀經 》裏看到,十方一切諸佛如來都勸人念阿彌陀佛,為什麼呢?如果你把宇宙人生的真相真正搞清楚了,就曉得一切諸佛為什麼都叫我們念阿彌陀佛了!諸位在大乘經典裏有沒有讀到過 “法界藏身阿彌陀佛”? 這個意思說明,阿彌陀佛是法界一切諸佛的本名!其他一切諸佛的名號是別號,阿彌陀佛是本名,所以叫 “法界藏身”。何以說阿彌陀佛是一切諸佛的本名?這個名號是梵語音譯過來的,“阿” 翻作無,“彌陀” 翻作量,“佛” 翻作智、覺。阿彌陀佛就是無量智,無量覺!你們想想,哪一尊佛不是無量覺、無量智?!所以這是佛的本名。阿彌陀是以無量智遍一切處、無量覺遍一切處,合起來一看,意思就非常明白。我們要明白佛名號的真正含義,所以一切諸佛都勸我們念阿彌陀佛。

淨空老法師開示
------------------------------
歡迎善者在留言回復:阿彌陀佛

Saturday, 19 December 2020

只有舍下执著才能成佛


只有舍下执著才能成佛

过去有一位金碧峰禅师。有一天,阎王翻开生死簿,说:“奇怪!金碧峰八十岁了,他的寿命应该老早就结束了,怎么现在还没到我这里来报到?”

阎王派了两个小鬼,告诉他们:“金碧峰的寿命老早就满了,到现在还没来报到,你们去抓他。”

小鬼找到了金碧峰住的地方,却找不到金碧峰这一个人,两个小鬼没办法交差,就去找土地公,说:“你是土地公,金碧峰是属你管的,他现在人在哪里呢?”

土地公知道,就说:“这个人是个大修行人,虽然寿岁满了,可是他在入定,没出定以前,谁也找不到他。”

小鬼讲:“那怎么办?我们交不了差呀!请土地公想个办法,我们必须把他找回去见阎王。”

土地公想了半天:“哦,有了!你们要找他也很简单。金碧峰修行很好,皇帝供养他一个紫金钵。金碧峰一看到皇帝供养的紫金钵,真是爱不释手!”

又说:“金碧峰虽然修行没有话说,但是就贪爱这个紫金钵。紫金钵在他的供桌上,你们只要把紫金钵翻到桌子下,金碧峰就会出定,你们就可以找到他。”

小鬼一听,觉得很有道理,就变成两只老鼠,把紫金钵推到地上……

“砰”地一声,金碧峰果然出定了:“什么人来偷我的紫金钵?”

小鬼发现了金碧峰,很高兴地说:“金碧峰!现在跟我们走吧!”

“去哪里?”

“阎王说,你的寿命到了,要跟我们去见阎王。”

金碧峰知道上当了:“啊!这个紫金钵害了我。”

他知道这个紫金钵害了他一生。修行几十年,就被这个贪爱给误了,被阎王抓到了。

金碧峰说:“我这一生都没有犯罪,到哪里去都可以。但可不可以等我处理一下事情?”

小鬼说:“阎王要你三更死,焉能留你到五更。”

金碧峰说:“我很快就处理好。”

小鬼看金碧峰是修行人,便答应了他。金碧峰马上把这紫金钵扔碎。舍去这贪爱,他就破了法执。破了法执,就证到菩萨境界,这下子小鬼找不到他了。

金碧峰就在虚空中显身,讲了四句偈:“‘若要拿我金碧峰,犹如铁链锁虚空,铁链锁得虚空住,方能拿我金碧峰。”

从这个禅宗的故事我们可以知道,修行要了生脱死,出离三界,就要有甚深禅定的功夫;但是我们要真正了生脱死,我们心不再有妄念,就要降伏心中的 烦恼,断除心中的习气。所以我们修行就要断除种种的贪爱和执着,观一切相都是虚妄不实,如水中月,镜中花,这样就能迅速的修行成佛。

Friday, 18 December 2020

佛教故事丨佈施不分多少,一鉢水也能使施主福運增長


佛教故事丨佈施不分多少,一鉢水也能使施主福運增長

捨衛城中,住著一位婆羅門,他天生聰穎靈敏、心思縝密,且擁有無數財寶,富可敵國,一生中幾乎沒有他想要而得不到的事物,城中的居民因而對他百般羨慕。他非常排斥佛法,常說:「佈施是浪費金錢,行善是無義之舉。」

一天正午,舍利弗尊者現神足通使自己變現在婆羅門面前,手持瓦鉢立定不動,此時正坐下來準備用餐的婆羅門,見到突然而至的舍利弗尊者,勃然大怒,平時就看不起乞食行者的他,本來正準備破口大罵,但是當他張口時,忽然心生一計——他要讓這討厭的出家眾自討沒趣…

於是婆羅門轉身坐下,對於舍利弗尊者像是沒看到似的,既不驅逐也不表示歡迎之意,只自顧自的用餐。過了好一會兒,婆羅門吃飽了,便將原本要用來淨手漱口的水,倒入舍利弗尊者的鉢中,並說:「這就是我所要施捨給你的東西,你走吧!」沒想到舍利弗尊者竟一點也不生氣,反而慈悲地祝願道:「願您今日誠心的供養,使您百劫千生受無量福報。」說完,舍利弗便轉身離去。

婆羅門看著尊者漸行漸遠的身影,心當中竟不知怎的起了恐懼的念頭,他一邊步一邊想著:「倘若這沙門將我的舉動張揚出去,人們定會認為我是個毫無恭敬之心的吝嗇鬼。」婆羅門愈想愈不放心,於是決定派傭人去將舍利弗尊者追回來。

舍利弗尊者離去後,便直接回到精捨,他思付著:「我該如何運用這鉢水,使施主得到最大的利益呢?」不一會兒,他便想出了一個方法。將鉢中水倒入泥地中混合攪拌均勻,再將和好的水泥取出,鋪設在佛陀平時所經行之處,並向佛陀說:「這位施主生性怪吝,只願意佈施些許的水,然而為了令他免墮三塗惡道,因此我將這鉢水和泥,為您鋪一點路,伏願佛陀慈悲,在這塊地上行走,使這位婆羅門永生永世得大福報。」佛陀聽了便慈憫地接受舍利弗的要求,入正定在泥地上步行。

這時,婆羅門所派遣的傭人看到了事情的經過,深受感動,立即返回婆羅門家中向婆羅門具陳其事,並說:「至高無上的佛陀本為一國王子,如今他捨棄了人人稱羨的轉輪聖王之位,率領弟子修行、持體乞食,這無非是為了讓眾生有修福報、增長善根的機會呀!實在不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做這些事。」婆羅門聽了,對於原先自己的惡行惡念慚愧無比,於是他帶著全家大小一同到精捨向佛陀求哀悔過,希望佛陀能原諒自己的愚痴。佛陀便為他們傳授三皈依並說法,婆羅門當下化除了心中種種煩惱,得道證果。

李炳南老居士:念佛的好處及怎樣念佛


李炳南老居士:念佛的好處及怎樣念佛

 念佛三大利益
  
  一、一句佛號(南無阿彌陀佛!),能消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這是過去的)。
  
  二、一句佛號(南無阿彌陀佛!),能息除人生煩惱,消災延壽得福慧(這是現在的)。
  
  三、一句佛號(南無阿彌陀佛!),能跳出六道輪回,往生極樂世界,永遠長生不滅(這是將來的)。
  
  怎樣念佛(摘錄岐路指歸)
  
  問:念佛應該在什麼時候念?
  
  答:應該在每天早晚兩時,定一個課程,限定念佛多少,或幾百聲,或幾千聲,可以按各人的情形來規定,無論忙閒,非念完此數不可。此外不管什麼時候,什麼地方,都可以念。越念的遍數越多,越好。念的時間越長,越好。
  
  問:在工作的時候,也能念佛嗎?
  
  答:搬柴挑水的時候,可以念佛,刷鍋洗碗的時候,可以念佛。耕種割草的時候,可以念佛。不論行坐睡眠,以至上廁所的時候,都可以念佛,總之,除了用心的事情,其余的工作,都是礙不著念佛的。
  
  問:念佛要大聲念,或是小聲念呢?
  
  答:大聲念也好,小聲念也好,口里不念心里默念也好。只有睡在床上的時候,和不幹淨的地方,只可心里默念,不可念出聲來。念出聲,就不恭敬了。但是遇著危急的時候,無論何處,都可出聲念。
  
  問:學佛要供佛像嗎?
  
  答:可以供一張阿彌陀佛像,或是西方三聖。(阿彌陀,觀世音和大勢至兩菩薩,叫作西方三聖)
  
  問:佛像供在什麼地方合適呢?
  
  答:有閒屋,收拾一間,最好。如果沒有,就供在自己住的屋里也可以。總要收拾的幹淨些,並且在像的上面遮以黃布,不念佛時,把黃布放下來,這樣就不至褻瀆了。佛像最好向東,念佛的人向西,對著佛像。如果不能這樣。就是隨便向那邊,也都可以供佛。
  
  問:實在沒有合適的地方,不供佛像也可以嗎?
  
  答:若實在不好辦,都只要誠心,不供佛像也可以。或是念佛時,朝西方,也好。
  
  問:供養佛,要用些什麼東西呢?
  
  答:通常用的,有香、花、燈、清水、瓜、果,等物。如果不現成,缺幾樣,或全沒有,都行。但決不可供養葷菜,更不可在佛像前燒紙錢。
  
  問:對佛應該行什麼禮呢?
  
  答:隨便,可以磕頭,可以作揖,可以鞠躬,可以合掌。(把十指伸直,兩個手掌並在一起,放在當心的地方,叫作合掌)但以磕頭禮拜最為恭敬,最能滅罪求福的。
  
  問:念佛的時候,應該跪在佛像的面前嗎?
  
  答:也不一定,跪著、站著、走著,都可以念,不過要誠心就是了。能跪更好。
  
  問:您說早晚二時念佛,要立一個課程嗎?
  
  答:說到課程,應該個人依自己的忙閒來規定。你既然找我,只好寫一個最簡單的儀式給你看。倘若你有功夫,肯加緊的行持,彌陀經、往生咒、贊佛偈、大發願文,都可以加入。這幾件,有禪門日誦一書,記載的很完全,流通佛經的地方,都有。早晨起床之後,晚間就寢以前,洗手漱口,到佛像前焚香獻水。合掌恭敬,或跪著,或站著,用至誠心,照著下面的次序念。
  
  1. 南無十方常住三寶。(要念一聲拜一拜)
  
  2.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要念一聲拜一拜)
  
  3.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阿彌陀佛。(要念一聲拜一拜)
  
  4. 南無阿彌陀佛。(要念百聲、千聲、數千聲越多越好,隨各人忙閒而定數,只可由少加多,不可由多退少)
  
  5. 南無觀世音菩薩。(要念一聲拜一拜)
  
  6. 南無大勢至菩薩。(要念一聲拜一拜)
  
  7. 南無清淨大海眾菩薩。(要念一聲拜一拜)
  
  8.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這八句,叫作回向偈,念完以後拜三拜,就行了)
  
  問:這課程很好,請問十方三寶怎講呢?
  
  答:八方上下,叫作十方。佛、法、僧謂之三寶。佛是教主。法,是佛所說修因証果的經典。僧,是照佛所說的方法去修行,已証菩薩,緣覺的聖果者,及道德崇高,弘法利生的高僧。這佛、法、僧,皆名為寶的原因,是因為能發生增長一切眾生的法身慧命,就像世間的財寶,能養活人的生命一樣。體念這一句,是先表明我,全是以佛及佛說的經,並照著佛經修行的菩薩高僧等,為我的老師,我就從此歸投依托,為一個佛教的信徒。
  
  問:請問念釋迦牟尼佛作什麼呢?
  
  答:因為這個念佛法門,是他說給我們的。念他拜他就是不敢忘本了。
  
  問:念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又有什麼意思呢?
  
  答:因為念佛的人,臨死的時候,這兩為大菩薩和阿彌陀佛,一同來接引到西方去。所以念完佛以後,這兩位大菩薩名號,也要念念拜拜。
  
  問:清淨大海眾菩薩,是什麼菩薩呢?
  
  答:清淨大海眾菩薩,是說極樂世界一切菩薩,都是很清淨的。大海眾三個字,是說菩薩的多,就和大海一樣。我早晚要與這些菩薩作伴,所以先都要念念,都要拜拜。
  
  問:回向偈有什麼用處?
  
  答:回向偈的用處很大,修行的人,不論念經念佛,念完了,一定要把回向偈念一遍。回向有歸攏的意思,就是要把念佛念經的功德,歸攏到一個地方去。什麼地方呢?就是求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不但念佛念經要回向極樂世界,就是無論作了什麼善事,也要回向到西方極樂世界去。這樣積得功德多一分,往生的希望也就多一分。若是把作的功德不回向在求生極樂世界上去,恐怕下一世,要得著天道或人道享福的報應,那麼依然不能脫離六道輪回。並且福報越大造罪越容易,那麼再下一世就很可怕了。所以學佛的人,必須把一切功德,都要回到往生西方去。那麼壽終以後,就可以盼望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了。但念回向偈,也和念佛一樣,要一字一句都從心里經過,不是空口念念就算。
  
  問:請您把回向偈里面各句的意思,講解一下。
  
  答:第一句願以此功德的意思就是:我情願拿這個念經念佛的功德。第二句莊嚴佛淨土的意思就是:去幫助阿彌陀佛的淨土,使他格外地好。第三句上報四重恩的意思就是:再把這功德,上頭報答父親、母親、師父,和佛的四層恩德。第四句下濟三途苦的意思就是:下邊救濟畜生、餓鬼、地獄,三惡道眾生的苦惱。第五句若有見聞者的意思就是:若是有人看見我念經念佛的。第六句悉發菩提心的意思就是:全都發出上求佛果下度眾生的心來。第七句盡此一報身的意思就是:等到這個身體受完了報應以後。第八句同生極樂國的意思就是:就大家一同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按句解釋,就是如此。再統起來說,這八句偈子,有兩層很大的意義。第一是說我們念佛為的是求生西方,絕不是求功名富貴等等,一切世間的好處。第二,是說我們念佛,是為的救度一切眾生脫離苦海,不單是為自己打算。明白這兩番意義,不管念佛念經,不管作什麼善事,都如此存心,如此回向,這就是算個真正發菩提心學佛的人了。
  
  問:上面你定的那個課程表,固然很簡單,但有些人事情很忙,連那些也作不來,怎麼辦呢?
  
  答:也有辦法,不論在什麼地方,什麼時候(能在早晨起床的時候最好),面向西方,拜三拜,即念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盡一口氣念下去。氣長的,一口氣念十幾聲也好。再念回向偈,念完了,向西方拜三拜,就算完事。這叫作十念法,很忙的人,每日誠心的照著這個方法念,將來也可以生到西極樂世界去。因為阿彌陀佛,也曾發過這麼一個願,自然是錯不了的。

Thursday, 17 December 2020

問:為什麽不能說眾生的過失?


問:為什麽不能說眾生的過失?

達真堪布答:佛經中講過,一地菩薩不能衡量八地菩薩的境界。我也經常跟大家講,我們不能說別人的是非。有些修行人喜歡談論他人的過失、長短,說這個人修行好,那個人修行差;說這個人做的如法,那個人做的不如法。

你怎麽知道如法不如法啊?你憑什麽來衡量、判斷啊?僅僅靠一些直覺,你作為一個凡夫有那麽大的能力嗎?光靠這雙肉眼,連墻外面的東西都看不到,能看到別人的內心嗎?能看到別人這些有漏、無漏的功德嗎?談論眾生的過患,還容易誹謗到佛菩薩。

有一種說法,“佛和賊不知道在何處。”我們看不出來賊在哪,同樣也看不出來佛在哪。佛菩薩為了度化眾生,也有化現成狗、豬、蒼蠅、蚊子的時候。所以我們不能傷害這些眾生,也不能輕易說這些眾生的過患。若真的我們有幸遇到了一位菩薩或是一位成就者,卻誹謗他們了怎麽辦啊?所以,都要註意。

海涛法师法語


人生像一齣戲,人生像一個舞台,所有的人都在舞台上扮演不同角色。

不要斤斤計較,時光屬於你的越來越少。

不要爭爭吵吵,相處是緣,一晃即老。

這個世界一切都在轉變,沒有絕對的事情。

想的通,想不通,只在你的一念之間。

想的通,萬事皆通。

- 海涛法师

Wednesday, 16 December 2020

《一失人身,萬劫不復》

《一失人身,萬劫不復》

今生能投胎做人是很不容易的,偶爾做一世人,因不明佛法,不知因果,只知妄逐欲望,不知造下多少罪業,這一世人做完後可能就要多生多劫投到三惡道(畜生,餓鬼,地獄)去,來償還今世做人造下的惡業。等惡業償還盡了,才能再投胎到人道裏。

佛法是很稀有,不容易聽聞到的。在我們這個世界,幾十億年才有一佛出世,而佛所留下的法,在世間也只能存在一萬多年就消滅了,我們能生在這有佛法的一萬年中,生在有佛法之地,而聽聞佛法,是一件很難得的事。要是聽了就能信,那就更難得了,定是多生種下善根的人。

如今,我們聽聞佛法,就當抓住機會,努力修行。在今生就度了自己,若是懈怠懶散,雖然聽聞了佛法,但卻不能精進修行,吃不了苦,放不下五欲六塵,忍不住五欲的誘惑,而放任自流,那一定會空過此生,一口氣不來,又不知道投胎到哪裏去了,也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度得自己,了生脫死,出離三界輪迴苦啊!

南無阿彌陀佛!

【 一個人修行好不好要怎樣判斷 !!?? 】


【 一個人修行好不好要怎樣判斷 !!?? 】

問:有沒有什麼簡單方法能看出一個人的修行如何?

索達吉堪布:其實一個人修行越好,他的心就會越謙虛、越放鬆、越快樂,人們跟他交往起來也會越方便。

如果一個人修行很好,無論身處什麼環境都非常快樂:住在極樂世界那樣遍滿黃金的地方,他的內心很快樂;住在乞丐呆的地方,內心還是很快樂。

接觸任何人也是如此:不會因為遇到好人而歡喜若狂,也不會因為遇到壞人而傷心欲絕。

不管遇到違緣還是順緣,都能坦然面對。

總之,人的修行越好,心就越清淨,在他眼中,任何環境都像清淨剎土,對所有的人都能和睦相處。

歷史上的很多高僧大德就是如此,當修行到一定境界時,他們的心徹底遠離了我執和痛苦的束縛。

相反,如果你越修越看不慣,越修越痛苦、不平,到哪裡都很討厭:到廚房裡不舒服,到臥室裡也不舒服,見到任何人都很討厭:要嗎是壞人,要嗎是羅剎、夜叉、魔鬼、阿修羅等非人,一切顯現都是不清淨的,這說明自己的修行已經入於歧途了。

索達吉堪布《無量壽經廣釋》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三十六万亿


平时除了念阿弥陀佛,还可以念“南无西方极乐世界三十六万亿一十一万九千五百,同名同号接引导师阿弥陀佛”。这是释迦牟尼佛教给我们的。

过去在印度有一对夫妻很精进在家念佛,以一箩筐豆子计数,一句佛号一粒豆子。释迦牟尼佛路过他家看到后,教他们这个方法,念一句就超过念一箩筐“南无阿弥陀佛”的功德。这一念满天都是佛,一切都变成佛了,变成无量光无量寿,无量的佛。

平常要多念佛,晚上念佛功课要结束了,跪下来合着掌看着阿弥陀佛,再念三遍“南无西方极乐世界三十六万亿一十一万九千五百,同名同号接引导师阿弥陀佛”就可以了。就是你从生下就念佛,每天念十万声,念到一万岁也不如念这个名号一句的数量多。

不能接受批评的人


不能接受批评的人

从前,在一个乡村里,每到晚饭后乡亲们就会三五成群集合到村口的大屋里聊天,大家谈天说地,有时也东家长西家短说些闲话。

有一天,大家在聊天中讲到村里的张生。

一个人说:“张生这个人的品德很高,人也很仁慈。”

旁边一个人接口道:“张生人是不错,只是很可惜有一个坏毛病!”

“什么坏毛病?”

“是呀,什么坏毛病,说一说吧?”

闲聊的人们似乎特别爱听别人的是非,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被问的人接着说道:“你们没有发现吗?张生虽是一个好人,人品不错,就是脾气毛躁一点,做事也很鲁莽,不太稳重踏实。”

刚好这时,张生也走来聊天,正好走到大屋外,听到了有人在这样的批评他。

张生立刻暴跳如雷,冲进屋子,指着批评他的人大声骂道:“我什么时候毛躁?”说着就举手准备打人。

一旁的人立即制止:“你怎么可以打人呢?”

“是他先无缘无故恶语伤人的!我怎么不可以打他!他说我脾气毛躁,做事鲁莽,我什么时候毛躁和鲁莽了?他哪只眼睛看到了,你们说?”张生气急败坏地吼叫道。

众人纷纷说道:“你现在发脾气不就是毛躁吗?”

“是呀!就算他说的不对,你举手打人不是鲁莽又算什么?”

张生涨红了脸,看着众人,难堪地说道:“这,这,我不是有意的……”  说完,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走了。

****

世间每一个人都有他的长处和短处。若能认识自己的短处,发挥自己的长处,就是成功的人。若是有短处却怕人批评又不肯改正,长处也因此而被掩没。所以古人说“闻过则喜”,就是肯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及时改正自己的缺点。

故事来源自《百喻经》

【你功課做那麽多,煩惱減少了嗎?】


【你功課做那麽多,煩惱減少了嗎?】

有些菩薩不用賺錢了,把功課排的很滿,「我要誦七部地藏經!我要誦金剛經!我要誦什麽什麽經...!」

到最後誦完之後,我就問她:「妳到底煩惱有沒有減少?」然後旁邊的人就說:「妳這個人很愛生氣,誦那麽多經有用嗎?」

所以佛講說,誦任何經是調伏你的心,讓你的心很寂靜!所以修行佛法是調心,不是貪功德,要搞清楚!

~慈悲的湛嚴法師

Monday, 14 December 2020

【「大魚際」就是隨身攜帶的救心丸】


【「大魚際」就是隨身攜帶的救心丸】
  🎈當願眾生身心自在得安康 🎈      
      📿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

當我們攤開手掌,在大拇指根部有塊肌肉明顯突起,這個地方叫做「大魚際」。在這塊突起肌肉的中間,也就是從大拇指根部和手腕連線中點,就是「魚際穴」。

●緩解口乾舌燥
說話多的時候,我們常靠喝水來滋潤喉部,可有些時候這招並不管用,依然會覺得乾裂嘶啞,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按壓魚際穴,利用體內的水源來一個深度滋補。

●改善失眠,早醒
可以每天堅持按揉大魚際,直到不酸不痛為止。中醫認為,早醒一般是肺火旺導致的,如果經常在凌晨三點左右醒來,那肯定是心肺上火了。而心肺這兩條經都經過大魚際那兒,所以心肺之下它都能袪除。

●緩解感冒,咽喉痛
經常按摩魚際穴,可促進血液循環,強化身體新陳代謝,對咽痛、打噴嚏等感冒的早期症狀也有明顯療效。

有支氣管炎、肺炎、扁桃體炎、咽炎等疾病的人群,都不妨通過按摩魚際穴來輔助治療。

●治療便秘
中醫認為,肺與大腸相表裡,大腸的疾病可通過治肺來消除,按摩肺經的滎穴可起到清腸熱、化腸燥、通大便的作用。每次最好在排便之前揉搓穴位,從而有利於緩解和治療便秘。

●提高機體免疫力
按摩大魚際穴,幫助促進血液循環,疏通脈穴,可增強肺主皮毛的功能,幫助人體提供抵禦外邪的能力;改善易感體質,達到保健養生之功效。對老年人、久病體虛及患慢性病的人,每天可適當增加按摩次數。

●緩解心臟不適
魚際穴所在的位置,正好位於手掌部的心臟反射區。如果突然心悸、心絞痛、胸口憋悶,特別不舒服,用大拇指的指尖掐揉大魚際,用重力狠狠地掐九下,利用一個強力刺激來緩解心臟的壓力。需要提醒的是,此法僅起輔助作用,當身體症狀緩解後請及時就醫。

●治療滑鼠手
對於經常與電腦打交道的人來說,經常會因為過度使用鼠標,而引起手腕和胳膊酸痛、手指麻木;按摩手上的魚際穴可增加血液循環,再配合雙手做握拳運動,每天重複多次,可增加肌腱柔軟度,消除手部疲勞。

●魚際穴的3款使用方法

(1) 合掌式
即雙手合掌,對搓時兩手的「大魚際」應貼合,以搓得雙手發熱為度。亦可一手固定不動,另一手對其搓動,再兩手上下交替互相摩擦1至2分鐘。

(2) 點按式
用右手大拇指按揉左手大魚際部位,按揉至手掌發熱,然後換做用左手大拇指按揉右手大魚際,如此每天按摩2~3次:每次大約1~2分鐘。

(3) 敲擊式
如果覺得手指點按的力度不夠,可用「抱拳禮」的姿勢,用一側手指關節敲打對側手掌大魚際;或靠雙手掌跟的力度,在魚際穴附近互相敲擊,至掌側發熱便可。

●按摩魚際穴,每天堅持,力度適中
一般保健按摩,可每天做2至3次,每次時間控制在5~10分鐘左右。按摩魚際穴,不受地點和時間限制,隨時隨地都可按摩,注意按摩時力度要適中,就像做運動一樣,要循序漸進,不必急於求成。

    📿 南無阿彌陀佛 🙏

                🎈

~ ~ 感恩善知識慈悲分享~~

湛嚴法師開示:


⚜️湛嚴法師:

有句話用來形容修行人說~
天上下雨,地上滑,
自己跌倒,自己爬!

所以跌倒要自己站起來,沒有人能代替你成佛,唯有靠自己去突破種種的障礙!

又有句話說:
命運若是安排敵人給你,
是為了讓你超越自己!

所以為了超越這些障礙,
你要用「智慧」去解決。

命運若安排你倒下,
是為了讓你站的更穩!
命運若安排你迷路,
是為了幫你找到新路❗

所以要一直「轉念」,修學佛法要讓自己當下能夠「轉念」,你轉的過,就是你的;你轉不過,就開始造惡業受苦!

所以當你面對境界,佛法就是幫你轉念,當你轉變念頭的時候,你就可以超越了!

一般講的「藉事磨心」就是這樣,你要不斷的跟眾生接觸,不斷的有障礙來傷害你...那你要懂得「祈願」,你不能只想要修行路上沒有障礙,沒有障礙你就沒辦法生起智慧,你要把煩惱障礙轉為智慧、轉為菩提,要有眾生來考驗你才有辦法成就!

所以你要祈願:
願諸佛菩薩示現種種的障礙來考驗我,願我能夠不斷的去突破,這個就是修行,因為如果你都沒有障礙,那你成不了佛的❗

2018/11/14
舊金山🌤️法雲禪寺 開示

Sunday, 13 December 2020

THINK THIS WAY BEFORE YOU ACT By Venerable Bhikkhu Thanissaro


*THINK THIS WAY BEFORE YOU ACT*
By Venerable Bhikkhu Thanissaro

"What do you think, Rāhula? What is a mirror for?”

“For reflection, sir.”

“In the same way, Rāhula, bodily actions, verbal actions, & mental actions are to be done with repeated reflection.

“Whenever you want to do a bodily action, you should reflect on it: ‘This bodily action I want to do—would it lead to self-affliction, to the affliction of others, or to both? Would it be an unskillful bodily action, with painful consequences, painful results?’ If, on reflection, you know that it would lead to self-affliction, to the affliction of others, or to both; it would be an unskillful bodily action with painful consequences, painful results, then any bodily action of that sort is absolutely unfit for you to do. But if on reflection you know that it would not cause affliction… it would be a skillful bodily action with pleasant consequences, pleasant results, then any bodily action of that sort is fit for you to do.

“While you are doing a bodily action, you should reflect on it: ‘This bodily action I am doing—is it leading to self-affliction, to the affliction of others, or to both? Is it an unskillful bodily action, with painful consequences, painful results?’ If, on reflection, you know that it is leading to self-affliction, to affliction of others, or both… you should give it up. But if on reflection you know that it is not… you may continue with it.

“Having done a bodily action, you should reflect on it: ‘This bodily action I have done—did it lead to self-affliction, to the affliction of others, or to both? Was it an unskillful bodily action, with painful consequences, painful results?’ If, on reflection, you know that it led to self-affliction, to the affliction of others, or to both; it was an unskillful bodily action with painful consequences, painful results, then you should confess it, reveal it, lay it open to the Teacher or to an observant companion in the holy life. Having confessed it… you should exercise restraint in the future. But if on reflection you know that it did not lead to affliction… it was a skillful bodily action with pleasant consequences, pleasant results, then you should stay mentally refreshed & joyful, training day & night in skillful qualities.

“Whenever you want to do a verbal action, you should reflect on it: ‘This verbal action I want to do—would it lead to self-affliction, to the affliction of others, or to both? Would it be an unskillful verbal action, with painful consequences, painful results?’ If, on reflection, you know that it would lead to self-affliction, to the affliction of others, or to both; it would be an unskillful verbal action with painful consequences, painful results, then any verbal action of that sort is absolutely unfit for you to do. But if on reflection you know that it would not cause affliction… it would be a skillful verbal action with pleasant consequences, pleasant results, then any verbal action of that sort is fit for you to do.

“While you are doing a verbal action, you should reflect on it: ‘This verbal action I am doing—is it leading to self-affliction, to the affliction of others, or to both? Is it an unskillful verbal action, with painful consequences, painful results?’ If, on reflection, you know that it is leading to self-affliction, to affliction of others, or both… you should give it up. But if on reflection you know that it is not… you may continue with it.

“Having done a verbal action, you should reflect on it: ‘This verbal action I have done—did it lead to self-affliction, to the affliction of others, or to both? Was it an unskillful verbal action, with painful consequences, painful results?’ If, on reflection, you know that it led to self-affliction, to the affliction of others, or to both; it was an unskillful verbal action with painful consequences, painful results, then you should confess it, reveal it, lay it open to the Teacher or to an observant companion in the holy life. Having confessed it… you should exercise restraint in the future. But if on reflection you know that it did not lead to affliction… it was a skillful verbal action with pleasant consequences, pleasant results, then you should stay mentally refreshed & joyful, training day & night in skillful qualities.

“Whenever you want to do a mental action, you should reflect on it: ‘This mental action I want to do—would it lead to self-affliction, to the affliction of others, or to both? Would it be an unskillful mental action, with painful consequences, painful results?’ If, on reflection, you know that it would lead to self-affliction, to the affliction of others, or to both; it would be an unskillful mental action with painful consequences, painful results, then any mental action of that sort is absolutely unfit for you to do. But if on reflection you know that it would not cause affliction… it would be a skillful mental action with pleasant consequences, pleasant results, then any mental action of that sort is fit for you to do.

“While you are doing a mental action, you should reflect on it: ‘This mental action I am doing—is it leading to self-affliction, to the affliction of others, or to both? Is it an unskillful mental action, with painful consequences, painful results?’ If, on reflection, you know that it is leading to self-affliction, to affliction of others, or both… you should give it up. But if on reflection you know that it is not… you may continue with it.

“Having done a mental action, you should reflect on it: ‘This mental action I have done—did it lead to self-affliction, to the affliction of others, or to both? Was it an unskillful mental action, with painful consequences, painful results?’ If, on reflection, you know that it led to self-affliction, to the affliction of others, or to both; it was an unskillful mental action with painful consequences, painful results, then you should feel distressed, ashamed, & disgusted with it. Feeling distressed… you should exercise restraint in the future. But if on reflection you know that it did not lead to affliction… it was a skillful mental action with pleasant consequences, pleasant results, then you should stay mentally refreshed & joyful, training day & night in skillful qualities.

“Rāhula, all those contemplatives & brahmans in the course of the past who purified their bodily actions, verbal actions, & mental actions, did it through repeated reflection on their bodily actions, verbal actions, & mental actions in just this way.

“All those contemplatives & brahmans in the course of the future who will purify their bodily actions, verbal actions, & mental actions, will do it through repeated reflection on their bodily actions, verbal actions, & mental actions in just this way.

“All those contemplatives & brahmans at present who purify their bodily actions, verbal actions, & mental actions, do it through repeated reflection on their bodily actions, verbal actions, & mental actions in just this way.

“Thus, Rāhula, you should train yourself: ‘I will purify my bodily actions through repeated reflection. I will purify my verbal actions through repeated reflection. I will purify my mental actions through repeated reflection.’ That’s how you should train yourself.”

That is what the Blessed One said. Gratified, Ven. Rāhula delighted in the Blessed One’s words. 

https://www.dhammatalks.org/suttas/MN/MN61.html

佛教故事丨世界上最殊勝的東西


佛教故事丨世界上最殊勝的東西

有人在祗樹給孤獨園問佛陀:「請問什麼是最犀利的劍?什麼是最劇毒的葯?」

佛陀答說:「惡口罵人是最犀利的劍,因為它最能刺傷人的心。貪心是最劇毒的葯,因為它最能敗壞一個人的意念而無葯而解。」

「世界上什麼人獲益最大?誰損失最多?」

佛說:「布施的人獲益最大,因為會加倍奉還他的善行。貪心和知恩不報的人損失最多,因為不仁不義的人將永遠被人所唾棄。」

「世界上最有力量的是什麼?最令人厭惡的人是什麼?什麼東西最容易破壞友誼?」

佛說:「行善的人力量最大,因為它可以培養各種美德,而最令人厭惡的是做壞事,因為它會令人掉入墮落的深淵。同時嫉妒和自私最容易破壞人間的友誼。」

「什麼是世界上最殊勝的東西?如何才能得到?」

佛說:「福德和智慧乃是世上最殊勝的東西,因為只要兩者兼備,不僅可以使人脫離輪迴,超越三界,還可以助人離苦得樂。不過一個人必須布施、守戒、勇猛精進,最後才能得到福德和智慧。」

【淨空法師:降伏煩惱習氣,不要做欲望的奴隸】


【淨空法師:降伏煩惱習氣,不要做欲望的奴隸】

千萬不能夠隨順自己的欲望,疏忽經戒,什麼叫疏忽?

也學、也聽,但是沒有認真去做。

那我們要問,為什麼聽了學了做不到?那就是你沒有能力降伏煩惱習氣。

煩惱習氣是什麼?貪瞋痴慢疑,你降伏不了它,怨恨惱怒煩,你控制不了它,它常常會發作,常常起現行。

於是你每天生活在煩惱習氣當中,聖教雖好,聖教的利益,你體會不到,你享受不到。

所以雖學佛,你落在後面,別人得到了,你沒有得到。

最重要的,我們要把欲望降低,不要做欲望的奴隸,真正徹底斷惡修善。

世尊在此地特別勸導我們持戒,佛在經上常說:

戒為無上菩提的根本,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求無上菩提,

世出世間一切善法的根本,我們得真幹。

節錄自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五一二集)

Saturday, 12 December 2020

对格局最好的诠释 - 什么是格局?


对格局最好的诠释
什么是格局?

格局是指一个人的眼界、胸襟、胆识等心理要素的内在布局。

人若没有高度,看到的全是问题;人若没有格局,看到的全是鸡毛蒜皮。

人没格局,比没钱更可怕。

世间万物的容量皆有限,拿起一些,必然要放下一些;有格局的人往往更容易做到。

并不是他们生活中没有痛苦的事情发生,而是因为他们有格局,懂得时间成本,明白多痛苦一分钟就意味着少快乐一分钟。

我站在一楼,有人骂我,我听到了很生气。我站在十楼,有人骂我,我听不清楚以为他在跟我打招呼。我站在100楼,有人骂我,我根本看不见也听不见。

提升你生活的高度,放大你人生的格局,你的未来将值得期许。

人的生命格局一大,就不会在生活琐碎中沉沦,真正自信的人,总能够简单得铿锵有力。
孔子云:君子不器。

意思说君子不应该像某件器物一样,作用仅局限于一个方面。

其实更是教导我们做人不可狭隘、不可拘泥、不能只看到人生路上的一草一木,更应该敞开胸怀、放开眼界,要有站在高处俯瞰生活的大格局。

胸怀大,格局才大;格局大,才能做大事,也才能做成大事

什麼花能供佛

什麼花能供佛?

都可以。不需要計較什麼花的,任何種類的花都沒問題的,它屬於供養佛菩薩的十種代表性供品之一,象征著“美好”,而且,誠心誠意才是最重要的。我給你普及一下供品的知識吧!

——供品千萬不要放肉!凡神佛供品,都不要放葷腥之物,否則不僅損壞神佛修為,還增加自己罪孽。我把十供養解釋給你聽:

——一般來說,佛教裡的供養有很多種,譬如法供養、財供養、觀行供養、三業供養、千僧供養等等。但是我們這些俗人,只知道用財供養,最普及的是財供養裡面的十供養,即用香、花、燈、水、果、茶、食、寶、珠、衣等十件物品對佛供養,都有一定喻示的,如香象征戒香,花象征美好,燈象征光明,水象征清淨,果象征佛果,茶象征清醒,食象征飽滿,寶象征財富,珠象征希有,衣象征庇護,等等。所以佛不需要什麼佛對什麼供品,而是你以十供養以及恭敬地心去供養任何一尊佛,他們都會歡喜收受的。但凡供養,即有福報。阿彌陀佛!

【慈悲生命协会 - Compassion Life Society】

Friday, 11 December 2020

【學佛Q&A】一般人雙手合掌對佛像鞠躬就是拜佛嗎?


【學佛Q&A】一般人雙手合掌對佛像鞠躬就是拜佛嗎?

拜佛又稱頂禮,如果沒有五體投地,不能稱為拜佛。

拜佛不只是一種儀式

一般人如果沒有學過頂禮的方法,通常會以為拜佛就是拜拜,雙手合掌鞠躬即可。甚至認為拜佛方式只是一種外在形式,並不重要,只要態度虔誠,就會得到守護。

但是拜佛學佛的目的,不在於祈請佛菩薩讓我們萬事如意,而是學習佛如何成佛的修行方法。修行即是修心,拜佛能夠修心,所以不只是佛教禮儀,也是修行妙法。

全然放下自我

修行最困難的挑戰,往往不是面對他人或外境,而是要戰勝自己。要一個人謙虛低頭,放下自我執著,並不容易。能放得下自己,貪心、瞋心和種種人生欲望,也就能放得下了。因此,拜佛頂禮的重要性,即在於此。

一般人的雙手合掌或鞠躬,雖然能表達對佛的敬意,但那只是一種禮貌,對於調伏傲慢心,不像頂禮方式能讓人全然放下自我。所以,合掌或鞠躬不是拜佛的方法,而禮佛不只是一種禮貌,更是一種修行方法。

--本文摘自《拜佛50問》

更多學佛 Q&A https://pse.is/ML56V

【聖嚴法師開示】不斷變化的心念


【聖嚴法師開示】不斷變化的心念

我們的身體經常在不斷地變化,其實我們的念頭也一樣,一個念頭接著一個念頭,川流不息、變遷不已。所以,佛教的基本觀想方法「四念處」中的「觀心無常」,目的就是要讓我們明白,心念在剎那之間生滅不已,是虛幻的。

一般人的心是煩惱心、妄想心,心念經常在浮光掠影、捕風捉影的情形下變動不已,所以並不真實,只是暫時而非永恆的存在。我在美國遇到的一些西方人,常常會改變主意,如果問他:「昨天不是答應了,今天為什麼反悔了呢?」他就會回答:「I change my mind.」翻譯成中文的意思是:「我改變主意了。」其實「mind」在英文裡就是「心」的意思,所以也可以說成:「我改變了我的心。」這就是無常的心,因為它是可以改變的:昨天想的跟今天不一樣、剛才想的和現在不一樣。自己的觀念可以互相衝突、違背,向著不同的兩個方向走,這就證明我們的心是無常的。

不只西方人如此,所有眾生的心念都隨時在改變。佛經告訴我們,眾生的煩惱心變化不定,一個念頭有「生、住、異、滅」四種型態,前念與後念也會互相交替、念念相續,不斷地生滅、變化。今天你看到一朵玫瑰花,覺得很歡喜,想要聞聞它、親近它,明天卻因為玫瑰的刺扎痛了你的手,讓你的心念改變,覺得這朵花真討厭,就不想碰它了。對人也是一樣,今天覺得厭惡至極的人,經過一段時日,因為和他愈來愈接近,對他有了進一步的瞭解,知道他其實是一個很好的人,就會愈來愈喜歡他,這就是所謂的「日久見人心」。由此可知,我們的看法和觀念都會改變,這就是無常的心。

「心」是我們的主宰,所以我們一講心念無常,好像就失去主宰了。其實,正因為心念無常,我們才會見到,在無常背後還有一個永恆不變的心,就是所謂的「佛心」、「清淨心」,也是禪宗所說的「明心見性」中所要明、要見的心,也是智慧心、慈悲心。它沒有自私自利、自我執著,也沒有以自我為中心。

清淨的心也是不變的心。否則,今天成佛的人如果改變心意,說一聲:「I change my mind.」明天就又變成眾生了。一個已經解脫的人,完成了清淨的智慧心以後,就再也不會三心二意了。因此《涅槃經》指出,無我、常住不變的心,就是佛心。

不過,可能是因為佛法一直強調這個世界是虛幻的,影響所及,很多中國文學作品對佛教的描寫就是消極厭世的,似乎佛法講的不外是虛幻、無奈、無常,古典名著《紅樓夢》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然而並非如此,佛法所講的無常是非常積極的,就是因為無常,所以才不需要失望。雖然現在煩惱很多、憂慮重重,感到非常痛苦,但隨著時間過去,環境改變,就會有新的情勢出現,我們的感受也會跟著慢慢轉變,心情就會變得開朗。例如先前你可能覺得很憂慮,好像已經毫無希望、前途一片黯淡,但是聽到我說的佛法後,心念一轉,馬上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光明前景。所以,無常的觀念,實際上能為我們帶來無窮的希望。正因為念頭可以糾正,只要改變觀念,前程就會跟著轉變。這樣,即使環境不變,未來的希望仍然會在我們心中不斷的展現開來。

摘錄自《真正的快樂》

圖文:法鼓山

Wednesday, 9 December 2020

【分享修行利益就是迴向】


【分享修行利益就是迴向】

迴向,是將自己修行過程之中所得的利益,分享給其他人;譬如這次修行十天,願意將十天修行的功德,分享給別人。但如果光只是這麼想,也跟著大家跪在佛前做迴向,這是一種信仰,不能說沒有用,但是功能不大,最重要的還是自己性格的調整。如果修行十天之後,觀念、行為、心理上都有所改變,本來很容易發脾氣,現在脾氣變好;本來容易懷疑,現在相信人;本來容易妒嫉,現在不妒嫉而是讚歎;本來很自私,現在常常為人設想。這就是分享,這才是真正的迴向。

迴向,是分享利益,而不是分享煩惱。如果打完這次十天的禪修,回去之後看到所有人,你都認為他們沒有修行,而自己已經是從小雞變成鳳凰,身處在慈悲與智慧的清淨世界,而他們是那麼愚蠢、那麼可惡,都是煩惱鬼,是來干擾你的修行,你愈看愈不順眼,這不是迴向而是在造罪,造更多的業,煩惱心更重。心裡有更多不滿及困擾,那麼,這次的修行根本不是在修行,而是專門在打妄想。

摘自- 《聖嚴法師教默照禪》

500頁地藏經漫畫

 

感恩佛弟子林鉅晴居士用多年心血. 一筆一筆的將整本地藏經畫出來.  感恩慈悲大菩薩. 隨喜一切功德.南無阿彌陀佛.

请按此 链接 Link

Tuesday, 8 December 2020

讓生活重新上軌道


■ 讓生活重新上軌道

散漫可以分為頭腦的散漫,和生活的散漫。頭腦的散漫就是沒有組織力、沒有計畫,說得好聽叫做隨緣,說得不好聽就是沒有主見。

而生活上的散漫,如果是有錢的人,可能就會花天酒地、生活不規律,過著糜爛的生活;如果是沒什麼錢的人,生活就會變得非常得凌亂,在工作上,他無法敬業樂群認定一項工作做下去,結果早上起得很晚,有時候還可以整天睡覺,過著沒有規律的生活。當身心都沒有規律時,就是散漫了。

散漫的生活是非常沉悶、不愉快,也沒有什麼意義。要如何讓生活變得有意思一點呢?先要給自己一個目標,再培養自己的興趣,以發現自己的潛能;等一樣事情做完了,再去做另外一樣,漸漸地就會覺得滿有成就感,也能遠離散漫的生活了。

所以要克服散漫很簡單,可以試著從起床開始。每天起床以後,把床鋪整理好了,再將環境打掃乾淨,東西放整齊,之後再來看一看,欣賞一下自己生活的環境,是不是比過去好一點、舒服一點?

人會散漫的原因,多半是失去了生活的軌道,生活沒有了規律。因為心沒有了次序,生活自然也沒有次序,於是就變成散漫了。因此,想要克服散漫心,就要將自己納入軌道中。方法可以是每天為自己安排一個定課,以培養定力和規律,並且用發願的方式把自己的人生方向建立起來。仔細想想自己想要做、應該做的是什麼事?每天的生活要怎麼規畫?當你把生活規律化以後,漸漸地散漫心就會去除,就能進入生活的軌道裡。

而培養興趣的目的,是為了避免讓目標成為僵硬的東西。如果只有目標而沒有興趣的話,再好的目標都會成為例行公事,很快地就會連自己為什麼要這樣做的目的都不知道了。

此外,培養合群的美德,透過和其他人共同生活與交往,可藉由群眾力量的支持來校正自己的散漫。如果一個個性非常孤僻的人,又生活很散漫的話,那要改變人生態度就很困難了。反過來說,如果還能夠合群,即使他再怎麼散漫,但是因為心裡覺得需要朋友,也有朋友圈可以交流生活方式的話,那麼他的生活態度就會慢慢地轉變。當然,這裡所指的朋友,是能夠談學問、談信仰,或是一起做些有意義的事,而不是本身生活就沒有規律的朋友。

譬如出家人的生活就是主張要隨眾,也就是隨著大眾一起生活,隨眾起床、隨眾上殿過堂、隨眾作息,這都是團體生活。而團體生活能培養出自己向上的心,因為眼看其他人都那麼精進用功,即使自己沒有進取心,也會因為他人的激勵而慢慢變成有進取心的人。所以,隨眾並不是要我們變成像機器一樣呆板,而是要我們活潑潑地學習別人的長處。

隨眾最大的好處,就是不會迷失方向,就像竹林裡又直又高的孟宗竹一樣。因為園子裡種的全都是竹子,所以每一根都是直直地往上長,沒有彎的。這也就是說,共同一起生活、成長的時候,因為定時接受營養、接受成長的機會,一定會長得很好;反之,如果是單獨一個人的時候,就會覺得無所謂,並不覺得非要和別人一樣接受教育,接受成長的機會不可,很容易就變成得過且過而迷失自己了。

摘自-《放下的幸福:聖嚴法師的47則情緒管理智慧》

Monday, 7 December 2020

【聖嚴法師開示精選】放鬆~


【聖嚴法師開示精選】放鬆~

凡是不快樂時,你就要提醒自己:「我要放鬆。」要馬上離開讓你不舒服、不愉快的反應,並且告訴自己:「既來之,則安之。」

只管放鬆心情,先不管以後會發生什麼問題。

只要是有不舒服的感覺,像是心中不快樂、不自在,或是身體不舒服,這些都是苦。知道是苦了,你願意苦上加苦,讓他一直苦下去嗎?

如果希望自己快樂,就要調整觀念,把當前的念頭,移轉到方法上,那個方法就是「放鬆」。放下你的妄念、放鬆你的身體、放鬆你的心情,不斷的放鬆再放鬆,你的心情就會愉快,你的精神就會明朗。

沒有負擔是最舒服的事。人只要有期待,就有負擔;只要想排斥,也是負擔,所以面對生活應該要不期待也不排斥,隨時練習著放下、放鬆。

時時刻刻安自己的心,以幫助自己過著平安快樂的生活,同時也使他人過得很愉快。

【聖嚴法師開示】放鬆身心


【聖嚴法師開示】放鬆身心

一般的圓蒲團,不宜整個坐滿,看個人情況可坐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以利於腰幹之挺直;腿下可置硬軟適中的方墊。打坐時身心要完全放鬆,所以身上盡量不要戴項鍊、手錶或眼鏡等物品,最好穿寬鬆之衣褲,腰帶放鬆,讓身體完全無壓力負擔。

大家坐好之後,開始把身體放鬆,在心裡依序告訴自己頭部、眼球、臉部肌肉、頸部、肩部、雙臂、背腰、小腹、腿部一一放鬆,把重心放在臀部,把氣沉到丹田。任何部位甚至皮膚都要完全放鬆,只要有壓力就會緊張,緊張便會影響神經系統,乃至於消化及分泌系統。

身體完全放鬆之後,眼睛微張約二、三分眼,眼球不要用力,頭腦不想任何事,臉部肌肉放鬆略帶微笑,心裡要有喜悅感,舌舐上顎、下巴內收、腰椎挺直,兩個手在臍下結法界定印,左手掌上、右手掌下、雙手兩個大拇指相接。之後便不再注意身體,將重心放在臀部和坐墊之間,開始注意自己的呼吸。此時把身體交給蒲團,把心交給方法。

如果有瞌睡或昏沉的現象,把眼睛睜開睜大,等精神好了再微閉。注意呼吸是非常無聊的事,容易昏沉或胡思亂想,腦中妄想紛飛。我們應該上課的時候專心上課,吃飯的時候專心吃飯,睡覺的時候專心睡覺,做任何事都要把心專注其上。

(摘錄自《聖嚴法師教禪坐》)

圖文:法鼓山

佛教故事|自己福報自己受

佛教故事|自己福報自己受

波斯匿王有一公主,名叫善光,聰明端正,皇宮里的人都喜歡她。

有一次波斯匿王開玩笑地對女兒說:“你是因為我的原因,皇宮里的人才會喜歡你和尊敬你的。”公主回答說:“這是我的業力,不是因為父王的。”波斯匿王說了三次,公主這樣回答了三次。波斯匿王很生氣,就把公主嫁給農村一個窮小伙,並且告訴她:“現在再試試看你的業力是什麼結果。”

公主出嫁後,問丈夫的父母在哪里。丈夫說:“我父親原來是舍衛城中的一位富貴老人,早已去世,沒有留下遺產,所以我家道沒落到現在這個樣子。”然後丈夫帶著公主,回城住到父親留下的老房子里,偶然間在家中的地里面,挖到不少金銀財寶。一月之後,就用挖出來的錢,蓋好了宮殿樓閣,還雇了不少奴僕珍寶。

波斯匿王聽到這事後大喜,就來到釋迦牟尼佛前,問公主的因緣。佛說:“在過去迦葉佛的時候,有一女人,想用飯菜供養迦葉佛,她的丈夫阻攔不同意。這個女人說:‘我已發願,不會改主意的。’丈夫沒辦法,只好讓她去供養佛。那時的夫婦,就是現在你女兒他們夫婦。因曾阻攔妻子善念的原因,轉世後常常生在貧窮人的家中。後來又允許妻子去供養佛,所以現在因妻子而富貴。”

Saturday, 5 December 2020

何为生、变、灭?(阿 含 经 的 故 事)


⚜ 何为生、变、灭?
阿 含 经 的 故 事 📖

有一天,佛陀对弟子们说:“有三种有为法以及所表现出来的相貎,哪三种呢?一者知所从起,二者必当迁流变易,三者终将坏灭。”

“什么是知所从起?比如我们的受生身,它由色与心和合而生,慢慢长大后成为这个五阴(色、受、想、行、识)之身,以及形成的持(即十八持,或称十八界)和入(六入)等心意识,这便是知所从起。”

“什么是变易呢?牙齿脱落、须发变白、气力枯竭,身体逐年衰微直至坏散,这是变易。”

“什么是灭尽呢?就是死亡。生命不会长久、无常不期而至,五阴散尽,命根断绝,与亲人永诀,这是灭尽。”

“比丘们!这就是三种有为法以及它的相貌,你们要了达它,深入思惟,并且努力修学!”

诸比丘听佛所说,欢喜奉行。(《增一阿含经·卷第十二·三供养品》)

佛教故事 - 舍下執著才能成佛


佛教故事   -  舍下執著才能成佛 

  過去有一位金碧峰禪師。有一天,閻王翻開生死簿,說:「奇怪!金碧峰八十歲了,他的壽命應該老早就結束了,怎麼現在還沒到我這裡來報到?」

  閻王派了兩個小鬼,告訴他們:「金碧峰的壽命老早就滿了,到現在還沒來報到,你們去抓他。」

  小鬼找到了金碧峰住的地方,卻找不到金碧峰這一個人,兩個小鬼沒辦法交差,就去找土地公,說:「你是土地公,金碧峰是屬你管的,他現在人在哪裡呢?」

  土地公知道,就說:「這個人是個大修行人,雖然壽歲滿了,可是他在入定,沒出定以前,誰也找不到他。」

  小鬼講:「那怎麼辦?我們交不了差呀!請土地公想個辦法,我們必須把他找回去見閻王。」

  土地公想了半天:「哦,有了!你們要找他也很簡單。金碧峰修行很好,皇帝供養他一個紫金缽。金碧峰一看到皇帝供養的紫金缽,真是愛不釋手!」

  又說:「金碧峰雖然修行沒有話說,但是就貪愛這個紫金缽。紫金缽在他的供桌上,你們只要把紫金缽翻到桌子下,金碧峰就會出定,你們就可以找到他。」

  小鬼一聽,覺得很有道理,就變成兩隻老鼠,把紫金缽推到地上......

  「砰」地一聲,金碧峰果然出定了:「什麼人來偷我的紫金缽?」

  小鬼發現了金碧峰,很高興地說:「金碧峰!現在跟我們走吧!」

  「去哪裡?」

  「閻王說,你的壽命到了,要跟我們去見閻王。」

  金碧峰知道上當了:「啊!這個紫金缽害了我。」

  他知道這個紫金缽害了他一生。修行幾十年,就被這個貪愛給誤了,被閻王抓到了。

  金碧峰說:「我這一生都沒有犯罪,到哪裡去都可以。但可不可以等我處理一下事情?」

  小鬼說:「閻王要你三更死,焉能留你到五更。」

  金碧峰說:「我很快就處理好。」

  小鬼看金碧峰是修行人,便答應了他。金碧峰馬上把這紫金缽扔碎。捨去這貪愛,他就破了法執。破了法執,就證到菩薩境界,這下子小鬼找不到他了。

  金碧峰就在虛空中顯身,講了四句偈:「『若要拿我金碧峰,猶如鐵鏈鎖虛空,鐵鏈鎖得虛空住,方能拿我金碧峰。就算閻王把我捉去上刀山、下油鍋也是一樣的,空無一物。」

  從這個禪宗的故事我們可以知道,修行要了生脫死,出離三界,就要有甚深禪定的功夫;但是我們要真正了生脫死,我們心不再有妄念,就要降伏心中的煩惱,斷除心中的習氣。

  無量劫以來我們為什麼不斷的輪迴,就是因為我們心中的煩惱習氣不斷。我們處於中陰身的時候,心中本有種種的煩惱和習氣,一遇到外緣就起執著,一下就入胎了。

  禪宗有一個故事說:有一個禪師在入定的時候,神識離體到處去玩,他在一棵大樹下看到一個美女就去抱她,這時禪師聽見旁邊人有說:「母豬快要生小豬了。」

  這時禪師才知道自己入了豬胎,由於禪師定力修得很深,一下從母豬的肚子里跑出來了。禪師心裡想:幸好老僧定力深,不然老僧真的要變成豬了。

  所以我們修行就要斷除種種的貪愛和執著,觀一切相都是虛妄不實,如水中月,鏡中花,這樣就能迅速的修行成佛。

"四亩福田"


"四亩福田"

有四亩福田能带给布施者很大的功德,

即 佛陀、僧团、母亲与父亲。

佛陀已进入涅盘,而僧众及尼僧则代表着僧团。

人类生存最基本的条件为食物、衣服、医药和住宿。这些也是僧人的四种必需品。

食物的布施让人长寿、有力、美貌与快乐。所以布施食物者亦
将于未来得到同样的果报。

在这四种必需品当中,供养住宿于四方的僧人(即建立寺院)可获得很大的功德。这功德甚至远胜于供养佛陀与佛陀的弟子们,因为寺院的建设可以帮助僧团永存下去。

再者,佛陀说,若在供养必需品于僧众时,僧人因该布施而获得定力的话,那么该布施者将会得到无穷的功德。

这些功德是无可计算,不能衡量, 并能引领他到亲切、快乐和舒适的天堂。

父母是我们亏欠最多的人。
亏待他们将使我们遭受极大的恶报。

"功德回向"

当我们行善时,我们应该顾及到其他肉眼所看不见的众生, 并与他们分享我们所得到的功德。

鬼众倾向生存或居住于人类四周,他们通常会回到自己的亲戚或朋友的家,渴望分享到他们极需要的功德。

佛陀同时也劝告我们要把功德回向给我们家中的神明,以便他们能庇佑家中的成员免受邪魔的侵害。

-摘自
佛陀的纶音

达摩悟陀长老 著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 Sambuddhassa

(礼敬世尊,阿罗汉,圆满自觉者)

【念阿彌陀佛除病痛】


【念阿彌陀佛除病痛】

“一切法從心想生”,一天到晚胡思亂想,想自己要健康長壽,想自己美貌,那是大錯特錯,沒有這個道理!

希望自己相貌美好,你的心善,你的心好,相貌自然就美好;希望自己健康長壽,你的心地清淨,不胡思亂想,自然就健康長壽,這一定的道理!

學佛的人,說老實話,是可以不生病的,你真正明白這個道理,曉得修行的秘訣,確實不生病!學佛的人還有病痛,自己要覺悟,這個病痛是什麼?業障現前。業障現前,要至心懺悔,懺除業障!我們要怎麼懺悔?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就是懺悔。我心裡只有阿彌陀佛,沒有惡念,這是真懺悔!只要業障懺除了,病就會好。可是真正相信的人不多,不相信的人太多太多!

要懺除業障,首先要知道,什麼是業障?亂心是業障,妄想是業障,煩惱是業障,憂慮是業障,牽掛是業障。在心上只有這句佛號,業障就統統消除了。

諸位要知道,佛法是最高明的養生之道!養生最重要的,要懂得養心!我們身要動,心要靜;心不但要靜,心要虛,心裡頭一無所有,“身心清淨,一絲不掛”,這樣的人決定長壽,這樣的人決定不生病!所以諸位要想一生不生病,不胡思亂想就不生病,胡思亂想是一定會生病的。病從哪裡來?今天大家知道了,從胡思亂想來的,你想得愈多,病就愈多;不想,病就沒有了。

諸位要是有什麼病痛的人,從今天起念阿彌陀佛,什麼都不想,念上三個月,病就好了,就沒有病了,這是佛法,也是最高明的養生之道!

淨空老法師開示
------------------------------
阿彌陀佛🙏🙏🙏

Thursday, 3 December 2020

佛教故事丨拔毒除根


佛教故事丨拔毒除根

有一個人在路邊種了一棵大樹,大樹綠蔭寬廣,時常有人經過這裡,就在樹下乘涼。但這是一棵有毒的樹,乘過涼的人回家以後,不是頭痛,就是眼睛模糊,要不就是耳鼻不清楚,或者皮膚髮癢,各種毛病層出不窮。

擁有這一棵樹的人知道以後,感到很抱歉,心想:『我種了這棵樹,對人不但沒有利益,反而造成很多的傷害。』他起了一個慈悲心,就把樹枝砍了,讓它重新長出枝葉來。可是長的枝葉還是有毒素,照樣讓人頭痛、耳痛、身上皮膚髮癢。

後來一個有智慧的人就對他說:『你不要老是砍枝砍葉,這是沒用的,你必須要把這棵樹的根挖起來,重新再種才有效果,否則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光是砍掉枝葉,毒根本不能去除。』

這段故事說明我們光是做一點好事,改一點過失,只在枝枝葉葉上著力是沒有用的。如果不從心裡把貪嗔、愚痴、邪見、嫉妒根除的話,發展出來的仍都是一些愚痴無明的言行。

幫別人念佛祈願會消自己的福報嗎?


幫別人念佛祈願會消自己的福報嗎?
文:淨宗法師

南無阿彌陀佛。每當我看到有病苦、有難處的人,總會想去咱們的虛空念佛堂為他們祈願,願阿彌陀佛加持他們、救度他們。可是有師兄說「幫別人念佛祈願會消了自己的福報」,我不相信,請師父開示。

答案剛好相反,幫別人念佛祈願會大大增長自己的福報。

原因有四點:

🔶第一,你發這樣的心,這個心量比較大,所謂「量大福大」。

即使是陌生人、不認識的人,也願意利益對方,這份心就會增長福報。

🔶第二,這份心是出於愛心、慈悲心,一切福報的來源都在於愛和慈悲。所以,常保這樣的善念會增長自己的福報。

🔶第三,更重要的,這份心是順著阿彌陀佛的本願。阿彌陀佛、十方諸佛都願意普救、普度一切眾生。

所以,我們的心願跟佛的心願相吻合,隨順佛性本有的功德,這會增長極大的福報。

🔶第四,我們為對方祈願念佛,會利益對方,是以阿彌陀佛的功德善利讓對方得到利益,對方得到利益固然是出於阿彌陀佛,但是也由於我們給了他這份緣分。

對方利益增長了,一定會回饋、影響到我們這一邊。所以,這會增長功德福報。

那麼,為什麼有人說會消自己福報呢?

🔸 這就是心量比較狹小。

🔸另外,不懂得教理。

他可能覺得「我念佛的功德就是我的,好像我掙的錢在自己兜裡;如果我給了你了,一百塊給你五十塊,那我只有五十了,不是少了嗎?」

不是那樣的。

阿彌陀佛的功德究竟如虛空。就好像曬太陽一樣,你在外面曬太陽很暖和,別人在房間裡面很冷,你把他從房間裡喊出來一道曬,並不影響你的溫度。

所以,沒有說自己變少了的。只是說,你喊出兩個人來,就多了兩個人可以得到太陽的溫暖;如果喊了一百人,就多一百人得到太陽的溫暖。

同時,這種心也是非常自私、狹小的。所以,如果這樣的話,反而他的福報還不夠。

當然,這就是智慧不夠開發,也是可以往生的。現在還是教理上不明白。

【沒有感恩便什麼都沒有】


【沒有感恩便什麼都沒有】

  佛陀在世的時候,有一位老人雖然有五個子女,但是沒有一個願意贍養他,他走投無路只能沿街乞討。他怨恨子女不孝順,覺得人生充滿了痛苦。

  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佛陀,就請問佛陀:「慈悲偉大的佛陀啊,您有什麼辦法能改變我的命運嗎?」

  佛陀就問他:「你知道感恩嗎?」

  老人回答:「我不懂什麼叫感恩,請佛陀指點迷津。」

  佛陀就指著他要飯的拐棍說:「你對你手上的這根拐棍感恩嗎?」

  老人想想說:「我當然感恩這根拐棍了!我出去要飯,遇到凶狗,它是我的打狗棒;在崎嶇的道路上行走,上坡下坡,它是我安全的支撐;我累了的時候,就枕著它睡覺,它是我幸福的依靠。因此,對這根拐棍,我真正要千感恩、萬感謝啊!」

  佛就歡喜贊嘆說:「善哉!善哉!那你從今以後,就天天拿著這根拐棍,不間斷地去說感恩,說到一定的時候,你的命運就改變了!」

  老人聽了佛陀的教誨,深信不疑,從此以後他就天天說感恩。不但對拐棍說感恩,也感恩施捨給他的一切好心人,乃至最後也感恩傷害他、欺騙他的一切惡人。感恩讓他的內心再也沒有絲毫怨恨,只有感恩。久而久之,他就契入了一種三昧,名叫「感恩拐棍三昧」。

  有一天,佛陀又在講經。老人心想:我今天的幸福生活全是佛陀賜予的,我要去感恩!於是他就去聽佛講經說法。佛陀見到他來了,竟然對大眾說:「我們今天請一位老修行來講講他的感恩三昧。」

  於是佛陀就把他請上台,請他講述他感恩的故事。剛好那一天,他的五個孩子也在下面聽經,他們聽到自己的父親連對一根拐棍都要至誠感恩,何況其它!對於給予自己生命的父母,如果都不知道去感恩、報恩,這樣的人禽獸不如!連烏鴉都知道反哺,羔羊也知道跪乳。於是這五個孩子良心發現,孝心顯發,聽完經後,他們都爭先恐後跑上台去,爭著要孝養自己的父親。他們爭著說:「到我家去,到我家去!」

  這時佛陀就對老人說:「你的命運現在已經改變了!一個有感恩心的人,他便什麼都有;一個沒有感恩心的人,他便什麼都沒有。」

  佛法只講報恩,不講報怨。他人若對自己有恩惠,要時時想著「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而他人與我有怨仇,則應盡快忘掉,不要耿耿於懷,記恨在心。因為利人終利己,害人終害己。只管耕耘,不問收穫,種下善因,終獲善果。

Wednesday, 2 December 2020

【聖嚴法師開示】老化是自然現象


【聖嚴法師開示】老化是自然現象

一般人以為「生」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其實「生」是一種苦,從出生第一天開始,就一直受苦到死亡為止。除了生之外,老、病、死也都是苦,可以說生命本身就是苦。生、死在一生中都只有一次,老則是一個連續不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生病,有些人更是一輩子都受病痛的折磨,非常累人,這些都是苦。

一般人也以為,出生以後,應該是先生病,生了病以後才會老。其實,並不是非得等到鬚髮花白才叫做老,「老」是一種時間的累積,從出生開始,就已經注定要死亡,在死亡以前的整個生命就是老化的過程。所以我們從出生開始,就一天一天的變老,就像佛經裡所說的「是日已過,命亦隨減」一樣,老化就是一種無常。

記得小時候,我們都迫不及待地想要趕快長大,因為長大以後就可以享有大人的權利,大人能夠做的事情、能夠去的地方,我們也可以做、可以去。父母、老師管不到我們,也不必再聽他人的吩咐,享有很高的自主性。會有這種想法,是因為還沒有嚐到老的滋味,才會希望趕快長大。要知道生命是很短暫的,大概過了少年時代,高中畢業、進入大學、步入青年以後,就可以感覺到年齡的壓力了。很多人可能經常都會這樣想:「過了一年,我又大了一歲。為什麼我都沒有什麼成就?有人在我這個年齡,早就已經很了不起了……。」像這樣老是在計較自己的年齡,就是一種苦。

老化雖然是一種自然現象,奇怪的是,很多人都非常介意談論有關年齡的問題,尤其很多女士們,常把自己的年齡當作祕密,隨便詢問會被視為是很不禮貌的行為。當別人猜測自己的年齡比實際年齡小,就感到很高興;要是猜得比較大,就會很難過,懷疑自己的外表是不是看起來很老了?大多數人都不願意承認自己年紀變大了,也不願意讓別人感覺到自己老了,希望能夠永保青春,在他人眼中永遠是年輕的模樣。像這樣不甘願變老,但是又非老不可,也是一種苦。

老雖然不一定是指老態龍鍾,但是到了年老體衰時,當然一定是非常苦的。很多人經常都會安慰我:「師父,您看起來好像只有五十多歲,看不出實際年齡來。」我說:「阿彌陀佛!不要這樣說,我已經七十歲了。」我的身體我自己知道,偏偏有很多人喜歡欺騙自己,覺得自己的身體還滿好的,不像已經七十歲了,其實這只是自我安慰罷了。七十歲就是七十歲,和五、六十歲是不一樣的,之所以自欺欺人,就是因為怕老,這也是一種苦。

因此,我們要不斷地警惕自己隨時隨地都處在老化的過程中,並且要好好利用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如此一來,雖然還是在生死大海裡不斷地老化,但至少能在短暫的生命中,粹煉出更深刻的意義,活得更有價值。

摘錄自《真正的快樂》

圖文:法鼓山

一個簡單的改命辦法


一個簡單的改命辦法

佛陀在世的時候,有一位老人,雖然有五個子女,但是沒有一個願意贍養他,他走投無路,只能沿街乞討。他怨恨子女不孝順,覺得人生充滿了痛苦。

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佛陀,就請問佛陀:“慈悲偉大的佛陀啊,您有什麼辦法能改變我的命運嗎?”

佛陀就問他:“你知道感恩嗎?”

老人回答:“我不懂什麼叫感恩,請佛陀指點迷津。”

佛陀就指著他要飯的拐棍說:“你對你手上的這根拐棍感恩嗎?”

老人想想說:“我當然感恩這根拐棍了!我出去要飯,遇到兇狗,它是我的打狗棒。在崎嶇的道路上行走,上坡下坡,他是我安全的支撐。我累了的時候,就枕著它睡覺,它是我幸福的依靠。因此,對這根拐棍,我真正要千感恩、萬感謝啊!”

佛陀就歡喜讚歎說:“善哉!善哉!那你從今以後,就天天拿著這根拐棍,不間斷地去說感恩,說到一定的時候,你的命運就改變了!”

老人聽了佛陀的教誨,深信不疑,從此以後他就天天說感恩。不但對拐棍說感恩,也感恩施捨給他的一切好心人,乃至最後也感恩傷害他、欺騙他的一切惡人。感恩讓他的內心再也沒有絲毫怨恨,只有感恩。久而久之,他就契入了一種三昧,名叫“感恩拐棍三昧”。

有一天,佛陀又在講經。老人心想:我今天的幸福生活全是佛陀賜予的,我要去感恩!於是他就去聽佛講經說法。佛陀見到他來了,竟然對大眾說:“我們今天請一位老修行來講講他的感恩三昧。”

於是佛陀就把他請上台,請他講述他感恩的故事。剛好那一天,他的五個孩子也在下面聽經,他們聽到自己的父親連對一根拐棍都要至誠感恩,何況其他!對於給予自己生命的父母,如果都不知道去感恩、報恩,這樣的人禽獸不如!連烏鴉都知道反哺,羔羊也知道跪乳。於是這五個孩子良心發現,孝心顯發,聽完經後,他們都爭先恐後跑上台去,爭著要孝養自己的父親。他們爭著說:“到我家去!到我家去!”

這時佛陀就對老人說:“你的命運現在已經改變了!一個有感恩心的人,他便什麼都有;一個沒有感恩心的人,他便什麼都沒有。”

佛法只講報恩,不講報怨,他人若對自己有恩惠,要時時想著“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而他人與我有怨仇,則應盡快忘掉,不要耿耿於懷,記恨在心。因為利人終利己,害人終害己。

只管耕耘,不問收穫,種下善因,終獲善果。

Tuesday, 1 December 2020

【老婦人的毒誓,因果報應】

【老婦人的毒誓,因果報應】

 在佛陀時代,有一天,有一個商人在路上不小心給牛觸死了。牛的主人,怕留下這條惡牛,以後將帶給他更多的麻煩,因此就賤價的將牛出售。
  
  當牛的新主人買牛回家,走到半途中,來到一河邊,想給牛飲水,哪知牛不但不飲水,而且突然兇性大發,又把新主人給抵死了。新牛主的家人,知道後不禁勃然大怒,立刻將這條牛殺死,然後挑到市場販售。
  
  有一個農夫,貪著便宜,買下了牛頭。用繩子繫著牛角擔回家,半途中,因天氣炎熱,就將牛頭掛在樹枝上,然後坐在樹底下休息。哪知正休息時,系牛頭的繩子不知何故突然斷裂,牛頭從樹枝上掉落,剛好打在農夫的頭上,可憐的農夫,當場被打得傷重而死。
  
  一頭牛,在一天之中,竟然害死三個人,這件不尋常的事故,惹得大家不禁紛紛議論著,後來消息也傳到了頻婆娑羅王耳中,他也覺得不可思議,想其中必有緣故,因此親自前往請教佛陀。
  
  佛陀解釋說,在過去世,有三個商人,相約到外地做生意,為了省錢不住旅館,特地到一個老婦人家借住。本來雙方約定,要付老婦人租金,但到了第二天,這三個商人,趁著老婦人外出時,竟偷偷溜走了。等老婦人回來後,發覺了,非常憤怒,就追上去,要向他們索取欠款。
  
  三個商人,因擔負著沉重的行李,所以在不遠的地方,就被老婦人給追上了,可是這三個商人,以為她年老可欺,不只賴帳不還,還用惡言惡語侮辱她。

老婦人對他們無可奈何,只得憤恨的對他們說:“你們這些無賴漢,欺負我年老孤單,你們以後一定會有報應的。今生我雖然奈何不了你們,等來生無論是否為人,我一定要報復,要殺害你們,以洩我心頭的憤恨!”
  
  佛陀繼續說道:“那條兇牛,就是這老婦人的後世,而同日被牛抵死的三個人,就是欺負老婦人的那三個商人!”
  
  這個故事,不只顯示了因果的絲毫不爽,更顯示了怨恨的可怕。三個商人的行徑,固然可惡,但還不至於遭受殺身之禍的報應。而老婦人可怕的怨恨心,就像個毒咒,不只將自己咒進了因果報應的羅網,而且催促惡化了彼此本來還不算嚴重的因果關係。
  
  因為怨恨,彼此註定了,將展開一場長期而難以止息的“冤冤相報”悲劇,而在這場悲劇,或即將接著上演的悲劇中,注定了將沒有人是贏家,因為怨恨的毒咒,一方咒向了別人,另一方也咒向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