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德雲:“愛不重不生娑婆。”愛是生命的根源,根據佛教的“十二因緣”說明,人因為有情愛,所以輪回生死;人因為有情感,因此稱為“有情眾生”。情愛並非專指男女之間的愛情,舉凡父母與子女之間的親情、朋友之間的友情、同胞之間的袍澤之情、忠臣愛國之情等,都是情愛的表現,乃至個人的興趣、愛好,也是一種情感。
佛教勸人學習放下萬緣,不要執著感情,卻不是要人無情,因為,人本來就是有情眾生,只要把愛情的聚散當成因緣變化來看,明白“緣散則散,緣聚則聚”的道理,愛、恨便能在這一念之間轉變、釋懷。只要是人,就不可能沒有感情,佛教稱眾生為“有情”,就是因為“有愛”的緣故。人活在世界上,除了飲食的養分,還需要精神的滋潤,而感情就是最好的精神滋潤劑,因此,感情和生命可說是息息相關的。感情雖然帶給人很多溫暖,卻也充滿痛苦;相愛的人,感情濃烈,如膠似漆分不開,一旦愛過了頭,或失去了愛,就變成了苦;也有人以為只要不動情,就不會為愛所苦,這恐怕是一廂情願的想法,既然情愛和生命息息相關,無論是否定它,或硬生生地把它切斷,既不合乎佛法的因果,也不合乎人情的道理。佛教雖然勸人學習放下萬緣,不要執著感情,卻不是要人無情,因為,人本來就是有情眾生。
──聖嚴法師說愛情
一般人對于這個,總覺得很好奇;因為,大家以為只有男女的情愛才叫做“談情說愛”。其實,不一定只有男女或男男之間的情愛才叫情愛,父子、母女之間的親情,朋友之間的友情,同胞之間的袍澤之情都是情愛。對大眾而言,總希望被人所愛,喜歡獲得別人的感情。但是有一些人,他們則喜歡發揮自己的愛心,去愛社會上的大眾。可是,愛,有時候是很容易出問題,因為“愛“ 與 “恨“ 是對難兄難弟,幾乎是形影不離的。愛得不好,會成為恨,因為社會上一般人所講的愛,往往僅限于男歡女愛,而不能進一步將愛擴充為民胞物與的襟抱,將愛升華為愛護一切眾生的慈悲。
──星雲大師《佛教的愛情觀》
古語雲,天下不治,匹夫有責。其責何在,在物不格耳。物若肯格,則知致,意誠,而心正,身修矣。(一人如是,亦有大益。人人如是,則太平矣。)物者何,即心中之私欲。格者,格除屏棄。人心中無有私欲,則知見自正。譬如愛妻愛子之人,由彼心中有一個愛情錮蔽到,女人兒子之壞,總見不到。若無愛情,則妻子之是是非非,直下如鏡照象,一點也不會錯亂。切不可以朱注中推極吾之知識為致知,窮盡天下事物之理為格物。若如此說,雖聖人也做不到。正心誠意之事,即一字不識之匹夫匹婦,但無偏私之欲心,均做得到。格致誠正修齊治平八事,從本上說,乃格物一事。物既格,則知致,意誠,心正,身修矣。
──印光大師《愛情婚姻問題》
我問佛:世間為何有那麼多遺憾?佛曰:這是一個婆娑世界,婆娑即遺憾,沒有遺憾,給你再多幸福也不會體會快樂;我問佛:如何讓人們的心不再感到孤單?佛曰:每一顆心生來就是孤單而殘缺的,多數帶著這種殘缺度過一生,只因與能使它圓滿的另一半相遇時,不是疏忽錯過,就是已失去了擁有它的資格;我問佛:如果遇到了可以愛的人,卻又怕不能把握該怎麼辦?佛曰:留人間多少愛,迎浮世千重變,和有情人,做快樂事,別問是劫是緣。
──倉央嘉措《問佛》
愛有幾種,在一切有部的經典中,愛分為貪愛和敬愛。貪愛是以煩惱染污的心、以貪欲和渴望來愛一個人;敬愛是對佛菩薩、對法寶、四諦與解脫道的希求和渴望。《大般涅槃經》也說:“愛有二種。一者餓鬼愛。二者法愛。真解脫者離餓鬼愛。憐愍眾生故有法愛。如是法愛即真解脫。”愛有凡夫的愛,又叫餓鬼愛,是充滿欲求、永無饜足的愛;還有一種叫法愛,法愛和敬愛相同,是清淨、沒有煩惱染污的、通往解脫的愛,它是完全的付出,沒有絲毫的占有欲,又稱之為大愛。
──索達吉堪布《佛眼看愛情》
結語:感情既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因此只要合乎法律、道德,都是佛教所容許。佛教並不排斥感情,但卻主張以慈悲來升華感情,以般若來化導感情。佛教鼓勵夫妻之間要相親相愛,親子之間要互敬互諒,朋友之間要相互惜緣,進而做到“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亦即將一己的私愛,升華為對一切眾生的慈悲。
文章来源:釋迦牟尼佛(圖片)社團 (posted by Angela Ney)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