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佛陀於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法,有一位婆羅門青年名叫「佛移」,前來問訊頂禮後,恭敬地向佛陀請法:「世尊,在家之人如何能在現世獲得利益、安樂?」佛陀慈藹地說:「在家居士有四個法寶,現世之時,就能隨心滿願,得到利益安樂。這四個法寶就是:能精勤、守護善根、得善知識、正理養命。」
佛陀進一步開示:「如何做到精勤?無論士農工商各行各業,都要兢兢業業持守本分,不怕辛苦。即使颳風下雨、寒冬溽暑、飢渴病苦,始終都能堅守崗位,盡忠職守,無有絲毫懈怠之心。」佛移堅定地點點頭。
「如何守護善根?在家人必須從事正當的生計,不能違反法令、公平正義而損人利己,家道、事業才可長久。同時,要懂得未雨綢繆,防範水、火、刀、兵、貪官等天災人禍,於逆境時安忍,不起怨憎、增長罪惡。一生嚴以律己,謹慎持守,積功累德,稱為守護善根。
「三要親近善友。平日往來結交之人,必須選擇品行賢良,不邪淫、不偷盜、不縱意飲酒亂性者。其為人誠信篤實,言行一致,如此身教、言教的薰染下,自心中的煩惱得以淡薄,修善喜樂之心日益增長,如此之人便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善知識。
「第四,不奢不儉,謂之正理養命。一個人即使擁有財富,亦須量入為出;不應縱情享樂、無所節制,折損福德。譬如有人發現一棵結實纍纍的優曇果樹。他想:『這真是千載難逢的一大美事,何不先嚐為快,再慢慢採收吧!』但是,沒想到果子美妙的滋味,竟然讓他連續宿醉了七日,醒來之時,樹上的果子已經被採光了。這時,再懊惱自己貪圖一時享樂,而錯失千年一現的好運,也於事無補了。
「所以,崇尚儉樸是一項美德,但是為了積聚財富、當用而不用,則變成一種慳吝的毛病。對待家人及下屬極其苛薄,也吝於布施修善、扶助老病孤貧,如此寡義無情的守財奴,往生之時沒有人會為他哀傷,如路邊的野狗無人眷顧一般。因此,奢儉得中,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待人處世都合乎中道,才能夠知惜、惜福且培福。」
佛移聽得法喜充滿,接著又問:「世尊,如何才能現世得到利益,後世還能獲福無量呢?」佛微笑許肯這位慧黠的行者:「佛移,想增長來世的福報,應該深信四法──持戒、布施及具足聞慧。如何持戒?慈心不殺及不飲酒。如何行布施?能恭敬供養修行人、父母師長,乃至救護貧窮病苦之人,提供日常之衣服、飲食、臥具及醫藥等種種需要。如何具足聞慧?應如實觀察苦、集、滅、道四諦,並思惟修習四諦法門。」
最後,慈悲的佛陀以偈子再次勸勉勤修八法的利益:
「精心修事業,勤守護不失,
親近於善友,能正理養命。
信戒施聞慧,除斷於慳貪,
若能如是者,速獲清淨道。
如是八種法,能得現利喜,
於未來之世,亦得天上樂。」
佛陀進一步開示:「如何做到精勤?無論士農工商各行各業,都要兢兢業業持守本分,不怕辛苦。即使颳風下雨、寒冬溽暑、飢渴病苦,始終都能堅守崗位,盡忠職守,無有絲毫懈怠之心。」佛移堅定地點點頭。
「如何守護善根?在家人必須從事正當的生計,不能違反法令、公平正義而損人利己,家道、事業才可長久。同時,要懂得未雨綢繆,防範水、火、刀、兵、貪官等天災人禍,於逆境時安忍,不起怨憎、增長罪惡。一生嚴以律己,謹慎持守,積功累德,稱為守護善根。
「三要親近善友。平日往來結交之人,必須選擇品行賢良,不邪淫、不偷盜、不縱意飲酒亂性者。其為人誠信篤實,言行一致,如此身教、言教的薰染下,自心中的煩惱得以淡薄,修善喜樂之心日益增長,如此之人便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善知識。
「第四,不奢不儉,謂之正理養命。一個人即使擁有財富,亦須量入為出;不應縱情享樂、無所節制,折損福德。譬如有人發現一棵結實纍纍的優曇果樹。他想:『這真是千載難逢的一大美事,何不先嚐為快,再慢慢採收吧!』但是,沒想到果子美妙的滋味,竟然讓他連續宿醉了七日,醒來之時,樹上的果子已經被採光了。這時,再懊惱自己貪圖一時享樂,而錯失千年一現的好運,也於事無補了。
「所以,崇尚儉樸是一項美德,但是為了積聚財富、當用而不用,則變成一種慳吝的毛病。對待家人及下屬極其苛薄,也吝於布施修善、扶助老病孤貧,如此寡義無情的守財奴,往生之時沒有人會為他哀傷,如路邊的野狗無人眷顧一般。因此,奢儉得中,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待人處世都合乎中道,才能夠知惜、惜福且培福。」
佛移聽得法喜充滿,接著又問:「世尊,如何才能現世得到利益,後世還能獲福無量呢?」佛微笑許肯這位慧黠的行者:「佛移,想增長來世的福報,應該深信四法──持戒、布施及具足聞慧。如何持戒?慈心不殺及不飲酒。如何行布施?能恭敬供養修行人、父母師長,乃至救護貧窮病苦之人,提供日常之衣服、飲食、臥具及醫藥等種種需要。如何具足聞慧?應如實觀察苦、集、滅、道四諦,並思惟修習四諦法門。」
最後,慈悲的佛陀以偈子再次勸勉勤修八法的利益:
「精心修事業,勤守護不失,
親近於善友,能正理養命。
信戒施聞慧,除斷於慳貪,
若能如是者,速獲清淨道。
如是八種法,能得現利喜,
於未來之世,亦得天上樂。」
佛移及四眾弟子聆聽之後,皆銘感在心,依教奉行。
典故摘自:《別譯雜阿含經‧卷五》
省思
經云:「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每一尊佛於人間示現八相成道,流布教法,指引一切有情離苦得樂、遠離癡闇的究竟大道。佛智深如海,為度無量無邊眾生,廣開八萬四千法門,而一切教法皆以「戒」為根本。奉持五戒──不造殺、盜、淫、妄、酒惡業,端正人格,方可得人身;更進一步,修行菩薩道,廣集福慧。古德云:「人成即佛成」, 導師亦云:「佛法以人為根本,人以心為根本,心以覺悟為根本。」今生得遇佛陀的教法、得遇大善知識,如實修行遠離身口意惡業,種下出世善法的種子,積極修善積福,現世必得安樂,盡未來際獲福無量。
转载自中台世界网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