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16 August 2021

中元節/盂蘭盆節,佛弟子必須知道的8件事!慧律法師


中元節/盂蘭盆節,佛弟子必須知道的8件事!
慧律法師

1 農歷七月是鬼月嗎?
在眾生心目中,農歷七月是鬼月,不能結婚、不能破土,小孩不能抱出門、不能動工,全都不行。
其實剛好相反,七月是佛教最吉祥的月份!
佛在世時,七月是證得阿羅漢果最多的月份,佛最歡喜的一天就是七月十五,叫做佛歡喜日。
注:從農歷四月十五到七月十五,正值印度雨季,地面昆蟲很多,為避免踩死昆蟲,佛制定「結雨安居(夏安居)」制度,不准外出托鉢,只在山林間精進修行。
一直到七月十五,夏安居圓滿之日,弟子們會把修行成果告訴佛陀,佛見到有很多弟子都證得阿羅漢果,甚感歡喜,所以七月十五是個殊勝的日子。

2 盂蘭盆節的來歷是什麼?
來自「犍連救母」,在《盂蘭盆經》里有記載:
目犍連他母親因為邪見,毀謗三寶而墮入餓鬼道,沒辦法吃東西,佛令目犍連作盂蘭盆會,以解救他母親的苦難,在七月十五時聚足百味五穀在盆子里,供養十方大德眾僧,而後他母親才有辦法吃。
所以目犍連對佛這麼說:若未來世一切佛的弟子行孝順者,也應該作這個盂蘭盆會。佛言:大善!
後來盂蘭盆會變成超拔鬼道眾生的日子。

3 中元節、盂蘭盆節,兩者一樣嗎?
中元節是我們中國的節日,但是與佛教一點關係都沒有。
我們現在都搞錯了,到七月十五那一天都大開殺戒,本來是佛歡喜日,結果傳到中國變成鬼月,七月沒有人嫁娶、搬家,全都不可以,你看我們多悲哀!到今天卻變成最不吉祥的一個傳統,沒辦法啊世間人。
所以大家七月十五要普度,要過這個節日,但是對眾生來講是「過劫」。
我們要過這個節是一直殺生,對鴨、鵝、雞來講是過劫數,好比過年,這些雞、鴨就淒慘了。殺,開始一直殺。
佛教不同,盂蘭盆節,是佛叫目犍連齋僧、拔度在餓鬼道的母親,是鬼離開痛苦之道最吉祥的一天。

4 佛弟子可以燒冥紙,祭拜祖先嗎?
佛教是不提倡燒冥紙、往生錢的。釋迦牟尼佛是叫你念佛往生極樂世界,什麼時候說燒冥紙能往生極樂世界了?
如果燒冥紙就能往生,那這個人沒有錢買冥紙怎麼辦?那往生的人,都是有錢的人在往生的啦?那就等於說,極樂世界是可以用錢買的啦?對不對?
但是這裡有一個重要的觀念:
如果你能做得了主,誦經、念佛,回向給祖先這樣比較好;你做不了主,那麼人情世故不可免。
譬如我以前受五戒,我媽媽叫我燒冥紙、金庫拜拜啊,我一邊燒一邊對鬼神講:「欸,錢拿去要記得念佛啊!」沒辦法,媽媽叫我燒,我又不得不燒。
沒辦法,世間有很多的無奈,你心裡有智慧就好。所以要盡量隨順眾生,不要搞得家庭內亂。

5 如何看待寫牌位超度祖先的現象?
中國人講求孝,站在慎終追遠、孝敬的角度,這也不算是壞事。
但是,佛教的根本精神,重點是在超度活人,超度——超越煩惱,度盡無明。
佛教的威德力是無限的,包括亡者我們也讓他受用,所以人家對佛教就越來越有信心。但是,如果搞錯方向了,百分之九十九都放在度亡靈,這叫捨本逐末。
佛法的設立是為了活人的解脫、自在;為了轉煩惱成菩提;為了轉凡成聖。佛法不是每天為死人而忙碌,是為活人現在的解脫打算;為未來的法身慧命打算。
對於亡者,我們盡心盡力的給他回向,但是,不能忘了你現在這顆心是煩惱、是無明;是分別、是執著,重要的是度這顆心。

6 超度,真的有用嗎?
要看情形。
如果說這個人殺人放火,你給他念一本《地藏經》就能解決,那還得了?那佛教不是鼓勵人家殺人放火嗎?
每個人的業有輕有重,超度也跟那個法師的功力深和淺息息相關的,就像你在爬山氣喘吁吁,你碰到一個大力士,一手就拖你上來了,因為力量夠嘛。超度也是一樣,碰到個有力量的法師,一下子就拖上來了。
但是如果你碰到個假和尚、假尼姑,念了老半天也沒什麼用,他超什麼度呢,他連自己都沒辦法超度呢。
所以超度有用嗎?當然有用,不然中國佛教幾千年來都有念經超度,不都成了擺設嗎?
所以這就看你的根器、有沒有誠心的念。

7 過去造過的殺業,如何超度?
拜八十八佛,或持《大悲咒》十萬八千遍、《往生咒》三十萬遍,就可以把以前不小心造的殺業慢慢的超度,剩下的時間多念佛、懺悔。偶爾初一、十五誦一部《地藏經》,如果天天誦,時間會很長。
但是,也要撥出一點時間聽經聞法,如果不聽經聞法,一邊拜佛一邊愚痴,得不到大的利益。
以前造的殺業,這個業將來一報就百千劫,就很麻煩了,所以從現在起多做點善事。
有一個做酒店海產業的,也殺生,他也信佛但不是很虔誠,雖然有拜佛,可是這個業轉不過來。後來,上九華山發生了車禍,他愛人死了,他本身粉碎性骨折。做了殺生的業,個人的業報還得要個人受。
所以盡量不要造殺業,如果以前不小心造了,趕快懺悔還來得及。

8 師父對大家有什麼修行建議?
我告訴諸位,我們若經濟不錯,就要想辦法,有機會有因緣就要趕快作功德。
怎麼要等到死後才留財產給兒子,他要不要幫我們做超度還不一定呢。
在《地藏經》上講:若要幫我們做,七分才得到一分!
哪有人這麼傻,等到子孫幫我們做。
我們要看因緣,有機會就要趕快作功德,不要等到臨命終子孫才為此忙碌。

參考資料:
慧律法師講《正信的佛教》、《地藏經》、《臨終切要》等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