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23 February 2015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四 (第605经)

尊告诉诸位比丘说,有一个故事,说的是在过去的时候,有一只鸟名叫罗婆,被一只鹰追赶捕捉,飞腾在虚空中,无处躲闪,形势非常危急。小鸟在空中哀鸣呼唤说,我没有任何防备,忽然这么大的灾难降临到我的头上。自从舍离父母所生活的环境以来,游玩他处,所以才有此难。竟然在今天被鹰所困,不得自在。鹰对鸟说,在什么地方有你的安全自在天地境界?

罗婆鸟说,我在耕种的田地垅中有属于我的自由天地。完全可以躲避各种灾难。那是我的家,父母生我的境界。于是鹰对罗婆鸟产生了骄慢态度说,我今天放你还归耕田地垅中,我看你能否脱离了我的追捕?于是罗婆脱险鹰爪,回到耕垅中,大块的土石下面的安全住处。凭借天然复杂坚硬的地势准备与鹰展开一场校量。
鹰则大怒,你是个不起眼的小鸟,竟敢跟我斗,慎恚极盛,迅飞直下,搏击小鸟。于是小鸟赶紧躲至土石下面。鹰由于飞势凶猛,想把坚块冲碎,结果自己粉身碎骨而死。

此时小鸟罗婆藏在块石深部,仰面上说偈曰:鹰鸟虽然有强大的力量,它无奈我凭借天然地势的优势,于是激怒了它用瞋恨威猛大力,导致自撞身亡的结果。而我却因具足防备的技巧,依靠自己天然优势,战胜了对方。内心欢喜,欣赏自身的能力。既便鹰有凶狠大力而愚痴。既使有百千龙象那么大的力气,也不如我的智慧十六分之一。观我智慧殊胜,是可以摧灭禽鹰。

尊告诉比丘们修习也是这样,如果像故事中所讲的小鸟离开了自己生存的优势环境,游于他处的话,同样会招受灾难。所以你们比丘应善于斯守自境界。离他境界这一点你们要学习。所谓他处境界是什么呢?即是五欲(眼、耳、鼻、舌、身)境界。

因为眼睛看见了可心意的,便爱念妙色,欲心染著。耳能识声;鼻能识香;舌能识味;身识触。如果它们触受可意,爱念妙触,欲著心染。这就是比丘他处他境界。那么比丘的自处父母境界呢?是说四念处。哪四念处呢?
谓身,身观念处。
受,受观念处。
心,心观念处。
法,法观念处。

所以说比丘于自行处父母境界,而自游行(内心),远离他处境界(外心散乱),应当学习。


杂阿含·第一一五

要紧密的守护我们的六根之门,不让六根随处攀缘外境,而造作各种的身、口、意业。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