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31 March 2021

Original Teachings of Bhagavan Buddha - With Samiddhi


🙏 Homage to the Blessed One, the Arahant, the Supremely Enlightened 🙏

To,

Seekers of Truth and Enlightenment

🌺 Original Teachings of Bhagavan Buddha 🌺

With Samiddhi

So I have heard. At one time the Buddha was staying near Rajagaha in the Hot Springs Monastery.

Then Venerable Samiddhi rose at the crack of dawn and went to the hot springs to bathe. When he had bathed and emerged from the water he stood in one robe drying himself. Then, late at night, a glorious deity, lighting up the entire hot springs, went up to Samiddhi, and, standing in the air, addressed him in verse:

“Mendicant, you seek alms before you eat;
you wouldn’t seek alms after eating.
But you should eat first, then seek alms:
don’t let the time pass you by.”

“I truly don’t know the time;
it’s hidden and cannot be seen.
That’s why I seek alms before eating:
don’t let the time pass me by!”

Then that deity landed on the ground and said to Samiddhi: “You’ve gone forth while young,
mendicant. You’re black-haired, blessed with youth, in the prime of life, and you’ve never flirted with sensual pleasures. Enjoy human sensual pleasures! Don’t give up what you see in the present life to chase after what takes time.”

“I’m not, good sir; I’m giving up what takes time to chase after what I see in the present life.
For the Buddha has said that sensual pleasures take time, with much suffering and distress, and they’re all the more full of drawbacks. But this teaching is realizable in this very life, immediately effective, inviting inspection, relevant, so that sensible people can know it for themselves.”

“But in what way, mendicant, has the Buddha said that sensual pleasures take time, with much suffering and distress, and they’re all the more full of drawbacks? And how is this teaching realizable in this very life, immediately effective, inviting inspection, relevant, so that sensible people can know it for themselves?”

“I’m junior, good sir, recently gone forth, newly come to this teaching and training. I’m not able to explain this in detail. But the Blessed One, the perfected one, the fully awakened Buddha
is staying near Rajagaha in the Hot Springs Monastery. You should go to him and ask about this matter. And you should remember it in line with the Buddha’s answer.”

“It’s not easy for us to approach the Buddha, as he is surrounded by other illustrious deities. If you go to the Buddha and ask him about this matter, we’ll come along and listen to the teaching.”

“Yes, good sir,” Venerable Samiddhi replied. He went to the Buddha, bowed, sat down to one side, and told him what had happened. Then he added:

“Sir, if that deity spoke the truth, he’ll be close by.”When he had spoken, that deity said to Samiddhi:

“Ask, mendicant, ask! For I have arrived.”

Then the Buddha addressed the deity in verse:

“Sentient beings who perceive the visible,
become established in the visible.
Not understanding the visible,
they come under the yoke of Death.
But having fully understood the visible,
they don’t conceive a seer,
for they have nothing
by which they might be described.

Tell me if you understand, spirit.”

“I don’t understand the detailed meaning of the Buddha’s brief statement. Please teach me this
matter so I can understand the detailed meaning.”

“If you conceive that ‘I’m equal,
special, or worse’, you’ll get into arguments.
Unwavering in the face of the three discriminations,
you’ll have no thought ‘I’m equal or special’.
Tell me if you understand, spirit.”

“I don’t understand the detailed meaning of the Buddha’s brief statement. Please teach me this
matter so I can understand the detailed meaning.”

“Reckoning’s given up, conceit rejected;
craving for name and form is cut off right here.
They’ve cut the ties, untroubled and free of hope. Though angels and humans search for themin this world and the world beyond, they never find them,
not in heaven nor in any abode.

Tell me if you understand, spirit.”

“This is how I understand the detailed meaning of the Buddha’s brief statement:

“You should never do anything bad
by speech or mind or body in all the world.
Having given up sensual pleasures, mindful and aware, you shouldn’t keep doing what’s painful and pointless.”
_ _ _ _ _

-Devatasamyutta, Samyutta Nikaya.

Sadhu Sadhu Sadhu

💐 May all Beings be happy and attain Enlightenment 💐

佛教故事 | 殺生祭祀阻礙祖先往生善道


佛教故事 | 殺生祭祀阻礙祖先往生善道

佛典裡有個故事:佛陀跟他的弟子阿難在河邊行走時,看見五百個餓鬼一邊走路一邊唱歌,阿難問佛陀,佛陀說:“這五百個餓鬼的子孫,正在替他們修福,他們快要解脫苦海了,所以他們唱歌跳舞,表示高興。”

後來又遇到好幾百個餓鬼很傷心地走過。阿難又問佛陀,佛陀告訴阿難說:“那些餓鬼的子孫正在為他們殺生祭祀,而不肯作福,所以餓鬼身後有火逼迫他們,因此他們在啼哭。”

世俗人不明白這個道理,以為祭祀時多準備一點豐盛的酒肉,可光耀祖先,殊不知這樣做,反而害了祖先。大部分人辦喪事,不但殺生請客,而且杯盤狼籍,雞鴨魚骨頭到處亂扔,真是減損福德,增加惡業。

蓮池大師竹窗隨筆記載,浙江錢塘金某守持齋或篤實誠敬。後來因病逝世,神識附一童子說:“我修持善業,時日不久,不得往生淨土,現在陰界,但也很快樂,來去自由。”

有一天,神識又附童子,呵斥其妻說:你為何要殺雞祭我墳墓,如今有冥吏跟隨著我,不如以前自由了。”這時他的媳婦正懷孕,家人順便請問他會生男或育女,金某說:“這胎當會生男,母子平安無恙,過後又會生男,可是母子會雙亡。”眾人聽了都很驚異,半信半疑,謹記在心,以待證實是否應驗。

不久媳婦果然生男,母子平安。後來又懷孕生男,可是難產,剛生下,母子隨即雙雙去世。這才確信金某所說,一一應驗,毫不差錯。由此可知,殺生祭忌,徒然增加先亡業障,孝子賢孫難道忍心拖累父母祖先?

因此每逢年節或忌辰,孝賢孫要盡孝思,但當敬備香花蔬果祭祀,並虔誠齋戒,唸佛持經,迴向西方清淨佛土,使祖先早出輪迴,才是真正報恩。

祖輩神識若已轉生於六道中其中的一道,不再是他們以前的身份了,我們應心存感恩而代作善行!在父母及祖上往生後,我們應該代他們供僧及佈施(以他們名義建造佛像等),也可以代他們供佛及延請僧人誦經,這樣做可以為他們帶來利益,令他們得生於善道之中。

懺悔文


懺悔文 3遍 
印良法師 脫離六道輪迴痛苦

懺悔文

1. 弟子______ 在佛面前求懺悔,懺悔往昔所造的一切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業障皆懺悔。

2. 弟子_______ 今在佛面前向所有的有緣眾生真誠懺悔道歉:(在無量世和今世有意、無意、所殺、所害、所吃、所污辱、所打罵和遺棄的一切有緣眾生)

3. 由於我過去世沒聞到佛法,所以對無量世眾生做出了殘酷的行為。 我今生慶幸聞到佛法,我願意與你們一起共同分享佛陀教導眾生的至高、圓滿的智慧教育;讓我們一起發無上菩提心(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看破、放下、隨緣、自在、念佛);真誠心念“阿彌陀佛”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去學佛、做佛,永遠脫離六道輪迴的痛苦。

4. 同時,我也代表你們在諸佛、菩薩面前求懺悔,願與無量世及今世的一切有緣眾生從今以後廣結善緣,一起同修、一起念佛、成佛,同生極樂國,您們成就,我們再成就。讓我們共同種下阿彌陀佛大慈悲心的種子,結下阿彌陀佛慈悲心的果實。

5. 願在佛力加持下我們能化解冤結,不要再冤冤相報,沒完沒了,這對我們彼此都沒有益處,只會讓我們陷入更深的痛苦。

6. 希望無量世和今世的一切有緣眾生都無痛苦,都發大慈悲心,盡快入佛門,念佛、成佛,往生西方凈土。

7. 無論如何我都會發願求生淨土,我會乘願再來幫助所有的苦難眾生 往生西方淨土。

8. 請大眾真誠的信佛教誨,戒定慧三學,三皈五戒十善,信願持名求生淨土,親近彌陀。這是我們大家唯一能夠永遠脫離苦海的機會。

9. 我對不起您們,我向您們真誠懺悔道歉。

10. 請大家隨我們一齊皈依三寶:

「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盡未來際

皈依佛,不墮地獄;皈依法,不墮餓鬼;皈依僧,不墮傍生」。 (念三遍)

11. 默念:“阿彌陀佛”﹒﹒﹒﹒﹒﹒﹒﹒﹒﹒

(建議:於早晚課後每句懺悔文念三遍)

經 老法師 認可 2/9/08’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Friday, 26 March 2021

【聖嚴法師開示精選】如何改掉壞習慣


📚【聖嚴法師開示精選】如何改掉壞習慣

🌿良好習慣的養成,是從知道什麼是好習慣、什麼是壞習慣開始。所謂好習慣,包括衣食住行等的生活方式、待人接物的應對言行,不失儀態,不讓他人不便,不使他人不舒服,對家人關心,對公共環境愛護,舉手之勞做好環保。從觀念、心理、口頭到肢體動作,都能考慮到自我的品格以及他人的利益,至少不讓他人覺得不舒服,這就是好習慣。

🌿如果將生活安排得亂七八糟,那是對自己的傷害。如果在日常生活中,言行不檢點,吃無吃相、站無站相、坐無坐相,行無行相、臥無臥相;與人相處時粗言惡語,以暴戾之氣對待周遭的人,不愛護公共環境的事物;跟同事相處則妒忌排擠、爭功諉過、懷疑怨恨;或是處理事情毛毛躁躁,不細心、不踏實,沒有自我反省評估的能力,或是根本不想花心思自我檢點,一昧地任性放肆,自害害人,便都是壞習慣。

🌿習慣是一種日積月累的態度,是反覆出現同樣的想法、語言、動作。常常有人對我說:「我是個心直口快的人,做事粗枝大葉,不拘小節,容易在無意間讓別人受到傷害。」我的忠告是:「既然你已經知道自己的缺點,就不要一錯再錯了,應該練習著慢慢改進。」但是願意改掉壞習慣的人很多,有恆心時時檢點、日日改善的人卻不多;所謂積弊成習、積非成是、積習難改。其實,只要發願改善,就可做得到的。

🌿也有人對我說:「師父,對不起,我什麼壞習慣都沒有,就是有點小嗜好,喜歡喝酒抽菸。」他有酒癮、菸癮,除了造成身體的負荷之外,也可能會酒後傷人,二手菸害人,這還不算是壞習慣嗎?但也不用擔心,只要勇於發願,戒酒戒菸,也不是難事。

🌿我曾遇過一個人,他有口吃的毛病,我告訴他:「你可以自我矯正,不要急著一下子想把話說完,自己在家的時候,多練習朗誦,或者也可以安排到學校去上矯正的課程,改掉口吃的毛病是一定辦得到的。」至於我自己,年輕時說話速度非常快,經常有人向我抱怨我說話太快,讓人聽來吃力不舒服,於是我就不斷地練習,一段時間之後就改掉說話太快的習慣了。因此,要改掉一種習慣,決心與毅力相當重要。

🌿有些人出口就是罵人的話,或是不說粗話就開不了口,縱然常常被人譏諷為「狗嘴裡吐不出象牙」也不在乎。對這些人來說,能夠練習著少罵人,少說粗話,就是好習慣。要改掉這種習慣,可以在每次說話之前,先念一句佛號;在想罵人的時候,先做一下深呼吸,感覺自己呼吸的進出,可以讓自己的壞習慣緩和一下。如果發覺自己罵了人,說了粗話時,立即對人致歉、對己慚愧;久而久之,說話粗魯的壞習慣就會改過來了。

🌿要改掉壞習慣,首先要下定決心發願,同時要隨時勉勵自己,以免不留意時老毛病又犯了。這是要付出恆心的,因為壞習慣不是一天養成的,當然也不是兩、三天就可以改掉的。

---本文摘自《人間世》
https://www.ddc.com.tw/book/detail.php?id=578

聖嚴法師《罵出一句阿彌陀佛》


聖嚴法師《罵出一句阿彌陀佛》

當嗔恨心起時,你可能會氣自己怎麼回事,為什麼老是容易發脾氣?
的確,人們通常都會這樣自以為是:自己的情緒要自己控制,自己怎麼可能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呢?
其實這個想法是錯的,情緒不是用控制的,情緒是要疏導的。如果硬要控制自己的嗔恨心,很可能會越控制它,自己越恨自己,因為你會發現,你是沒有辦法控制自己的。
疏導情緒是非常重要的,當你想要罵人時,不需要控制你的情緒,只要念一句觀世音菩薩,或是念一聲阿彌陀佛都好;甚至于你開口罵人,罵出來的那句話是“阿彌陀佛”,這也很好,這就變成了四字經。
養成了經常念佛、念菩薩聖號的習慣,憤怒、嗔恨的情緒漸漸就會減少。

【佛教故事】內心的潔淨才是真正的潔淨


【佛教故事】內心的潔淨才是真正的潔淨

在舍衛國,有一個做清潔工作的婦人,天天打掃街道,十分勤勞。因為長期工作,她的衣服很髒,大家都很討厭她。每次見到她,人們總是掩著鼻子走過。但佛陀卻叫她來聽佛法,鼓勵她精進。

這樣一來,城內的人很不贊成,他們跑來責問道:“佛陀啊!你常說清潔的話,教人做清淨的事,可是你為什麼要和骯髒的女人談話呢?難道你不覺得討厭嗎?”

佛陀嚴肅地看了他一眼,答道:“這婦人保持城市的清潔,對我們貢獻極大,而且她謙卑、勤奮,做事負責,你們為什麼討厭她呢?”這時,那婦人已經洗過澡,換了衣服,容光煥發地走出來和大家見面。

佛陀繼續說:“你們外表雖然清潔,但是內心驕傲、無禮,心靈汙穢。要知道,她外表的骯髒容易洗淨,你們內心的骯髒才難於改善呀!”

佛陀的話讓人們羞愧不已,他們知道自己錯了,從此再也不敢譏笑別人。

菩提心語:

看人要看心,正如佛陀所說,外表的骯髒容易洗淨,內心的骯髒才難於改善。要做個內心純淨的人,掃除心靈的汙穢,因為,內心的潔淨要比外在的乾淨更重要。

Reflections by No Ajahn Chah

Wednesday, 24 March 2021

如何做迴向 分享佛菩薩的祝福


如何做迴向 分享佛菩薩的祝福

迴向的意義,簡單的說就是祝福自己與他人同獲佛法滋潤。在每一部經本的最後都有〈迴向偈〉,雖然內容不同,但都是歷代祖師大德有所感應而編寫的。在早晚課的課誦本中的〈迴向偈〉說:『願以此功德,迴向諸眾生,解脫三界苦,皆發菩提心。』所謂功德的意思,就是因做種種修行的功課所得到內心的平靜、所啟發的智慧,或者是行善所獲之果報。而迴向就是將這樣的果報,通過諸佛菩薩的願力,傳達至所要祝福的對象。

迴向通常是在修行功課結束的時候做。如果是誦經,默念或誦讀經本最末的〈迴向偈〉即可。做其他的功課,亦可以在結束時,雙手合掌,然後說『願將做此……的功德,迴向給法界眾生,以及某某人』就可以了。也就是將迴向的對象擴大,不限於自己的親人,而是萬事萬物。

其實,『迴向』的精神,重在時時保有一顆祝福大眾的心,不限於用功作課後,當然,如果是利用零碎時間念佛、持咒、誦經等等,則不需要時時做迴向,只要在一天結束的時候,以恭敬心做一總迴向即可。

◎摘自-人生雜誌239期

Friday, 19 March 2021

愚人食鹽


愚人食鹽

從前有位愚人,到很遠的遠親家作客。主人非常殷勤地接待他,特地做了好幾道菜,但卻忘了放鹽。用餐時,這位愚人埋怨了菜色淡而無味。主人覺得很過意不去,立刻表示歉意並拿了些鹽放進菜裡,仔細攪拌後再請他嚐嚐看。

這回,他嚐了一口,覺得好吃極了。在得知主人只是加了鹽巴調味後,心想,要是單單的吃鹽,其味豈不更美嗎?於是向主人要了一盤鹽。拿到鹽巴後,他一把塞進口裡,哪知道這滿口的鹽,其味苦澀不堪,但又為了面子,只好苦惱地向肚子裡吞下去。

圓編想,古人說「過猶不及」、「物極必反」,大概就是這樣的意思了。好比為了減肥,過度的節食和食用減肥藥,最終身體出狀況;或者是做父母的,過度疼愛子女而成了溺愛。

凡事要記得把握好合適的尺度! 可別像那位吃鹽的愚人一般,空口食鹽,反而無益。

節錄|《百喻經》糊塗生智慧寓言小品 https://www.nicebook.com.tw/p2_books_detail.php?PKey=227

什麼!!!《百喻經》竟然還有LINE的貼圖!!!
https://line.me/S/sticker/1265598

#百喻經 #百喻譬喻經 #寓言故事 #佛學故事 #繪圖故事 #大驚小怪的古人們陪你一起LINE #貼圖
-----------------------------------------------
玄奘印刷文化有限公司
官 網:www.nicebook.com.tw
電 話:02-2298-8865
地 址:新北市新莊區五權一路1號4樓之1
連絡我們:https://lin.ee/V7CBQB
Instagram追蹤:nicebook_3399


善惡的種子粒粒分明


善惡的種子粒粒分明

有一次佛陀在祇樹給孤獨園說法,當時聚集了一千兩百五十位弟子、一萬多個菩薩和各天界的無數聖賢眾神,大家聽聞佛法都心生歡喜。
       
說法到一半,佛陀突然問阿難:「你有見過年老長壽,而且具有福相的老人,卻還有罪惡報應沒有還清的嗎?」
        
阿難恭敬的回答:「罪惡的人,怎麼會有福氣的長相?我從來沒有看過這樣的人。」
       
佛陀說:「他現在在門口,大梵天王不讓他進來,你去幫我把他帶進來。」
       
阿難奉著佛陀的旨意來到門口,果然看見一位老人,年紀兩百多歲了,眉頭生出秀美的白毛,耳尖高出頭頂,牙齒就像整齊的貝殼,雙手長過膝蓋,一副很有福氣的樣子。

但是他身上的衣服破破爛欄的,四肢都裸露在外,走路走得很慢,呼吸的氣息也很微弱,好像餓了很多天。

老人拄著拐杖
大喊:「我不遠千里而來,就是要見佛陀一面,讓我脫離痛苦。我等這一天已經等了十年,你們卻拒我於門外,怎麼能夠這樣?」 
       
阿難看到這種情況,馬上要大梵天王放老人進來,並挽扶老人來到佛陀面前。
       
老人見到佛陀,一時喜極而泣,又悲從中來,眼淚鼻涕交融流下。他向佛陀行禮完後,跪著告訴佛陀:「我一出生就非常不幸,貧窮辛苦,饑寒交迫,想求死不成,活著又沒有人可以依靠。

我聽說世尊的慈遍布眾生,心中十分歡喜,早晚都在祈願,希望能夠見佛陀一面,十年過去了,一直到今天我的願望才能實現。

剛才被擋在門外,我本來打算要回去了,但是卻沒有力氣走回去,進退都沒有路。我只怕死了之後,屍體污衊神聖的佛門,更加重我的罪業。

沒想到世尊憐憫我,讓我進來。我就算這樣死去,也沒有遺憾了,只希望我贖完罪後,在下一世可以得到世尊的垂憐和恩惠,賜我無上的智慧。」

佛陀說
「每件事有因緣,罪孽福報總會如影隨形。我來說個故事給你們聽吧」 
       
在一個強大國家的里,有一位驕傲的太子,只知道斂財,從不知道布施,平常又隨意輕視、侮辱人。
        
當時有一位貧寒的佛教弟子,名叫靜志,從很遠的國度而來,向太子求一件法衣,太子卻不當一回事,既不布施衣服,又不給予食物。

靜志七天七夜沒吃東西,又沒水喝,只剩下一點氣息,命在旦夕,沒想到太子看到這種情形卻和大家一起取笑他,後來又把他驅逐出國境。 
       
靜志還沒有走出國界就遇到飢餓的盜賊,想把他殺來吃。

他冷靜的對強盜說:「我是個飢餓、寒冷又貧苦的出家人,瘦骨如柴,皮肉薄而且腥臭有臊味,真的不能吃,吃我只不過多一個人被殺害,對你們並不會有任何幫助。」

盜賊回答
「我們飢餓貧困了很久,只是吃泥土過活而已,你雖然枯瘦,遠勝過泥上的味道啊!」
       
沒想到盜賊終究不放人。

幸好太子知道了這件事,忽然良心發現,馬上加以援救,並說:「我已經沒有布施給他任何東西了,今天怎麼可以袖手旁觀,任由他遭受災難,而喪生在餓賊的口中呢!」

於是馬上騎著馬去救援,將靜志從盜賊手中救了回來。」
       
佛陀對著老人說:「那時的靜志就是現在的彌勒菩薩,而那位太子就是你啊!你今天受到這種貧窮的痛苦,正是在還清那時吝嗇貪心的罪孽。

而你之所以會這麼長壽,是因為你救活靜志的緣故。」
        
老人聽了,感嘆的對佛陀說:

「這些都是我自己造的業啊!往事都過去了,希望能在今天徹底結束掉,但願我還能夠以這條垂死半殘的生命,求做佛門弟子,讓我在後來的生生世世,可以侍奉在世尊身旁。」
       
佛陀答應了,老人感激得不斷向佛陀行禮。在場所有眾生看到這種情形,聽到佛陀藉這個故事所說的法,都很歡喜,心滿意足的行禮退下了。

學佛人為何要有柔軟心,應如何培養 - 慧律法師


學佛人為何要有柔軟心,應如何培養
慧律法師

問∶修學佛道的人為何要有柔軟心?柔軟心如何培養?

慧律法師答∶  剛硬的心叫做眾生心;柔軟心是佛菩薩的心,它永遠慈悲地對待每一個眾生。只有柔軟心方可進入究竟第一義諦實相的道理。培養柔軟心分兩個角度進行∶

第一,從理體角度,要證得空性,諸法平等。萬法都是自己本性所具足的,每一個眾生都有佛性,都是未來佛,所以,應當尊敬跟柔軟。柔軟心最重要的是要降服自己,對人家好是要昇華自己,對人家好是要對得起自己的靈性,平等心對待他人是佛弟子的一個基本的涵養。

第二,從事相的角度,觀想所有的眾生都是我過去生的父母、兄弟、姊妹來轉世的,沒有必要用嗔恨心來對待他們,應當用柔軟心對待自己的父母、兄弟、姊妹。如果沒有柔軟心,我們就度不了眾生,所有的眾生都不希望看到對方驕傲和狂妄的態度,驕傲和狂妄不但自己的道業和心性會被傷害,同時也無法引導別人入於正道。

佛教故事 | 補救福德

佛教故事 | 補救福德

久遠以前,在裴扇闍國中,有一婆羅門女名叫提違,提違家中雖然非常富有,但卻早年守寡,並且上無父母、膝下又無子女可依怙,總是孤伶伶的一人,終日悶悶不樂的。當時婆羅門中有一習俗,若是生活中總是不順遂、不如意的人,可以先設大會齋供養一百位婆羅門後,再以家中所有的財產供養五百位婆羅門,而後到恆河水邊,用木材堆架成床,自己躺在上面,點火燒掉這個色身,此時婆羅門會為此人祝願,如此便可滅除過往的一切過罪,往後生生世世所生之處,六親眷屬眾多,壽命無量,快樂無窮。

因此,婆羅門中的一些長老們,在商量過後,一大群人滿心歡喜地往提違的家出發,準備去告訴提違這個解脫的方法。提違聽完之後,想想自己一生命運多舛,希望能早日脫離此種生活,於是同意了這個方法,便馬上命僕人,上山砍柴及清點家中的所有錢財。這樣的舉動,使得裴扇闍國的人們議論紛紛,大街小巷中都在討論著這件事情。

有一位名叫缽底婆的比丘,正好路經此國。缽底婆比丘聽見了人人議論的話題,心生憐憫,便迅速地趕往提違的家中。

缽底婆比丘問:「夫人為什麼準備了那麼多的柴火呢?」

提違回答:「我是要燒掉這個不幸的身體,除滅罪殃呀!」

缽底婆比丘說:「罪業並不是隨著身體的毀滅,就可以消逝的,人們的禍福是隨心而起。夫人這樣的做法就像有病的人,已經是痛苦不堪,又遇到可惡的人,來到病人床前胡亂罵之後,又打了病人一巴掌,這時病人會有什麼樣的反應呢?」

提違回答:「這個病人的忿恨、痛苦,一定是更增百千倍吧!」

缽底婆比丘答:「正是如此!夫人要知道,當大猛火燒起的時候,氣息還未斷絕,神識還未離開身體,此時身心被火燒烤,這樣的苦毒如何能讓人得解脫?甚至命終時,因為最後一念嗔恨心起,而墮入地獄,所受的苦又更增百千萬倍。一失人身萬劫不復,想要離開地獄之苦都已經是遙遙無期了,怎麼有可能得到真正的解脫?」

提違聽完缽底婆比丘的話後,想要自殺的念頭因此而熄滅,並且請缽底婆開示真正滅罪的方法。缽底婆比丘說:「前心作惡,如雲覆月。後心起善,如炬消暗。罪惡之源,都是由身、口、意業而來。今當至心懇切的懺悔,發願從今以後,改惡修善,守持十善,如此生生世世直至成就佛道。」

缽底婆比丘說完,便為提違受十善法。提違歡喜踴躍,即準備種種上好齋食及珍貴寶物,要供養缽底婆比丘作為報答,並懇請比丘能留在此地教化。缽底婆比丘說:「夫人受了十善法,就是三寶弟子,今後要以十善法教人,這就是對我的最好報答。如今你已能信受正法,已經得度,我不宜在此處久留,因為還有更多的人須要度化。」說完後,缽底婆比丘不帶走任何一物,便離去了。

提違自從聽了缽底婆比丘的開示之後,命終之後更生天為天人,受福無量。

“持咒”是什麼意思?如何持咒?

“持咒”是什麼意思?如何持咒?

持咒是一種修行的方法,就是持續的念誦咒語。

“持咒”是什麼意思?

  持咒是一種修行的方法,就是持續的念誦咒語。咒語持誦一百萬遍算是一種基礎,可以起到跟佛菩薩感應得到加持等感應,持咒時應該心念專一效果最佳,根據每個不同的咒語的不同按照他的要求去持誦效果最佳。可以護身調理身體,幫助別人等作用,持誦咒後要做功德迴向給冤親債主或者是法界眾生最好。咒語就是跟佛菩薩連線的一個密碼,心越虔誠效果越好。

如何持咒?

  咒最大的作用就是斷除妄想,去除思慮。持咒,要注意三點:無斷,無慮,無住。也即是,無間斷,無思慮,無留住。

1、無間斷

  念咒有四步:受—讀—誦—持。受:先要找一個,自己喜歡的咒語,最好有一定的長度的。讀:然後是讀,多讀,讀通順了,不拗口,有節奏,好聽。誦:之後是背誦,背誦熟練了,一氣呵成,沒有一字的間斷,沒有一字的錯誤。持:然後才是持咒。除了正常的換氣呼吸外,沒有一個字的間斷,沒有一個字的錯誤,才可以稱為持。

2、無思慮

  持咒的首要目的就是斷除思慮和妄想。所以無思慮、無疑慮是持咒的方向。

  妄念問題:人人都有妄念,妄念並不可怕,問題在於你對待他的態度,不要被捲進去,也不要妄圖去斷除他。對妄念,不理睬,直接持咒,不間斷。妄念自生必自滅,本是無常,何需斷除?佛家,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是讓你明白,本來沒有問題,又何須解決?有問題,就需要解決。而一個問題解決了, 另外一個又產生了。永無止盡,根本沒有解決問題。

  氣息問題:有人持咒久了,氣息弱,氣短氣虛。這個問題的根源有二,一是有淫漏,精氣不足,氣息虛弱,不能持久。二是有思慮,氣息不暢。所以,一要戒淫,煉精化氣,使精氣充沛。二要放下身心,了無牽掛,直接持咒,能快就快,突破意識,放下思慮。咒在意先,隨念隨觀。一放下思慮,氣息自然通暢。本來無問題,也無需解決。

  咒在意先:常人都是先思想,後說話,說出心中的念頭。而持咒是反過來,突破思想,不用思想,直接持咒,能快就快。在思想未產生前,咒就先出來了。咒一出來,思想就破了。咒要熟練到,不用思想,脫口而出。要能突破思想,還未來得及思想,咒就念出來了。咒出來了,思想就放下了,唯有觀照。持咒要快,快的來不及思想。“咒在意先,隨念隨觀。”

3、無留住

  持咒有了境界,比如咒音的穿透力,力度,迴音等等。就容易產生執著,執著於這些東西。於是就成了障礙。持咒,不應該留住於任何境界。

  無住於境界:持咒久了,會有功夫,咒音有力度,穿透力,迴音等等。你會喜歡這些感受,喜歡了,也就會去追求。追求氣息更強勁,更有攝受力。追求了,就停留在那個境界,於是境界成了障礙。所以,一定要放下對境界的追求,不斷持咒,能快就快,突破意識,了無牽掛。

  無住於當下:持咒清淨了,會體驗到“念念當下”的感覺。字字音音,清澈明瞭。字字全力,音音全心,落地有聲,歸於當下。這個是很好的境界。但也會因為喜歡而去最求念念當下的感受。就會喜歡,會追求每個音都更加有力,都落在當下。而每個當下,皆是隨生隨滅,求之不得的。所以不可執著,不可留住。

  隨滅隨生:每個咒音都是念念當下,都是每個當下。而每個當下都是隨生隨滅,皆是空性。而持咒,既要明白無常空性。也要明白妙有。所以,隨生隨滅的同時,也是隨滅隨生,運用自在。既隨生隨滅,沒有留住。又隨滅隨生,沒有間斷,生生不息,連綿不斷。既念念當下,又念念無住。

Friday, 12 March 2021

佛教故事|佛陀探病


佛教故事|佛陀探病

佛陀降生於古印度,成道後,四處游化,闡揚著人生的真理,廣說佛法之要,教化了無數的弟子。

這一天,佛陀親自巡視著弟子的房間,看見一位比丘躺在床上,於是問道:「你的身體是否安好,心中是否有煩惱?」

這位比丘很想向世尊恭敬地禮拜,於是努力地想撐起身子,但是因為疲憊不堪,所以根本無法起身。

世尊見狀,慈憫地來到比丘身旁慰問:「你怎麼病得這麼重,卻無人照顧呢?」

比丘說:「出家至今,我生性懶散,看見病人也不曾細心照料、關懷他人,所以自己生病了,也就沒有人願意前來關心,我真是感到慚愧啊!」

佛陀聽完後,便親自清理比丘的排泄穢物,把比丘的房間打掃得乾乾淨淨。

這時帝釋天看到佛陀的慈心,也前來用水洗浴比丘的身體,而佛也以手輕輕地撫摸比丘。

頓時,比丘身心安穩、全身舒暢,一切苦痛頓時化為清涼。

佛陀這時對比丘說:「你出家至今甚為放逸,不知勤求出離生死、解脫煩惱,所以才會身染疾苦,希望你從今天起,要精進用功。」

當比丘聽完後,便至誠向佛陀頂禮懺悔地說:「佛啊!承蒙您的探望與庇佑,如果不是佛光普耀、慈悲攝受,恐怕弟子早已身亡,輪迴六道了。弟子從今日起,一定會發大心,上求佛道、普度群迷。」

比丘因為知道真心懺悔並且精勤辦道,後來即得證阿羅漢果。

佛教故事丨人生為何會有諸多苦惱

佛教故事丨人生為何會有諸多苦惱

有個人感到非常苦惱,於是就背上行囊去找佛陀為他滅除苦難。

佛陀聽完他的訴說後,說道:「真正能夠解脫你的,只能是你自己。」那人不解地問道:「可是,我心中充滿了苦惱和困惑啊!」佛陀慈悲地解釋道:「是誰給你心裡放進了苦惱和困惑呢?」這個人沉思良久,沒有說話。佛陀繼續開示:「是誰放進去的,就讓誰拿出來吧。」看著佛陀慈祥的笑臉,這個人的臉上也露出了久違的微笑。

其實,心中的苦惱不過是自己的一種執著,能夠解脫自己的只能是自己。

有一天,城郊的寺廟裡來了一位很富態的中年婦人。據她說,她最近老是失眠,無論面對多麼鮮美的飯菜都沒胃口,渾身乏力,懶得動,做什麼事都沒有激情,很想了卻塵緣,遁入佛門……

方丈是個懂得醫術之人,他聽那位婦人描述完後,便說:「不忙,待老衲先給施主把把脈如何?」婦人點頭應允。切完脈,觀完舌苔,方丈微微一笑:「體有虛火,並無大礙。」頓了一下,方丈又接著說:「只是施主心中藏著太多煩惱而已。」中年婦女一被點醒,心裡暗嘆神奇,便把生活中遇到的許多煩惱事,逐一向方丈說明。

方丈很隨意地跟她聊著:「你家相公與施主感情如何?」婦人臉上有了笑容,說:「感情很好,耳鬢廝磨十幾年從未紅過臉。」方丈又問:「施主膝下有無子女?」婦人眼裡閃出光彩,說:「一個小女,很聰明,也很懂事。」方丈又問:「家裡的布匹生意不好嗎?」婦人趕忙搖頭說:「很好,家裡的生活算得上是鎮上的富人家了……」

方丈鋪開紙墨,邊問邊寫,左邊寫著她的苦惱之事,右邊寫著她的快樂之事,然後把寫滿字的這張紙放到婦人面前,對婦人說:「這張紙就是治病的藥方。你把苦惱之事看得太重了,忽視了身邊的快樂。」說著,方丈讓徒弟取來一盆水和一隻苦膽,把膽汁滴入水盆中,濃綠色的膽汁在水中淡開,很快就不見了蹤影。方丈說:「膽汁入水,味則變淡。人生何不如此?施主,不是您承受了太多的苦痛,而是您不善用快樂之水沖淡苦味啊。」

拜佛又稱頂禮,如果沒有五體投地,不能稱為拜佛。


拜佛又稱頂禮,如果沒有五體投地,不能稱為拜佛。

拜佛不只是一種儀式

一般人如果沒有學過頂禮的方法,通常會以為拜佛就是拜拜,雙手合掌鞠躬即可。甚至認為拜佛方式只是一種外在形式,並不重要,只要態度虔誠,就會得到守護。

但是拜佛學佛的目的,不在於祈請佛菩薩讓我們萬事如意,而是學習佛如何成佛的修行方法。修行即是修心,拜佛能夠修心,所以不只是佛教禮儀,也是修行妙法。

全然放下自我

修行最困難的挑戰,往往不是面對他人或外境,而是要戰勝自己。要一個人謙虛低頭,放下自我執著,並不容易。能放得下自己,貪心、瞋心和種種人生欲望,也就能放得下了。因此,拜佛頂禮的重要性,即在於此。

一般人的雙手合掌或鞠躬,雖然能表達對佛的敬意,但那只是一種禮貌,對於調伏傲慢心,不像頂禮方式能讓人全然放下自我。所以,合掌或鞠躬不是拜佛的方法,而禮佛不只是一種禮貌,更是一種修行方法。

--本文摘自《拜佛50問》

Thursday, 11 March 2021

最簡單的施食法:六字大明咒施食


最簡單的施食法:六字大明咒施食

餐前必做上供下施。下施時,念誦觀音菩薩心咒數遍,吹氣於幾粒白飯,然後佈施出去即可。任何食物念「嗡嘛呢叭咪吽」丟於任何地方。

◎任何吃剩的食物(含肉類,剩便當,仍至發霉的食物食念六字大明咒七遍,丟於任何地方,乃至廚餘桶都可以!)

◎在餐廳吃不完的食物,念六字大明咒七遍,雖未經手丟於任何地方,也可以!

◎乃至一切不淨的食物施食都適用於念六字大明咒施食

註:觀音心咒佈施餓鬼是最方便的方法,我用了這個方法後就不怕吃不完的食物浪費掉,在我們這裡很少人不會念嗡嘛呢叭咪吽,所以很容易推廣給對方施食,有時候我去飯館吃飯,我會告訴廚房內的人要他們將食物丟於廚餘桶前請念嗡嘛呢叭咪吽,這樣食物會化很多,除了足夠餓鬼吃外,還可以使餓鬼舍離鬼身,它們會報恩的,大部份都很認同與歡喜去作!
也不要因學這個方法就省去「施食咒」施食法,「施食咒」七遍可化至恆河沙數餓鬼前並使化為人天,真是不可思意!

在倒剩飯剩水、丟口水鼻涕鼻血、大小便等之時,念誦觀音心咒:嗡嘛呢叭咪吽舍,將其佈施給常時飽受飢渴巨苦的餓鬼道眾生,因觀音菩薩及心咒的加持,即使一粒米一滴水,也會利益恆河沙數的餓鬼。
...................................................
各位法友,吉祥如意!

為利益廣大無量無邊一切眾生以及為全世界祈福,將透過LINE群組,發起持誦【六字大明咒】的共修平台

誠摯邀請各位法友,共同發願持誦六字大明咒!

透過LINE群組共修平台,每位法友所唸的每一句心咒,都將融入群組共修的菩提功德海,更能讓我們的心隨時保持在清淨的覺知上,請大家必須要發起【勝義諦菩提心】來誦持,且迴向法界輪迴苦難的眾生,利樂一切有情。

有意願想一起參與共修的法友們,請點選以下連結網址線上報名: https://forms.gle/WwcYRLFk97Sd5MQH6
請於報名表單中填寫發願持誦次數,您可以發願圓滿「觀音心咒」一億遍…或至少一千零八十萬遍以上,發願完之後,再點選連結網址, 加入共修群組即可,歡迎您與我們一起精進持咒!

迴向祈願
祈願一切眾生成就佛果!
祈願一切眾生證得諸佛菩薩的法身!
祈求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加被護佑!

觀音噶瑪巴版主 合十

Wednesday, 10 March 2021

需要還是想要?


需要還是想要?

惜福和布施不同,布施是培福,惜福則是不浪費,不該用、不需用的就不用。

比如你逛百貨公司時,很多東西都想要,但是不是真的需要呢?仔細想一想,可能就會發現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 既然覺得不要也沒有關係,還不如把錢省下來捐給需要的人,這就是惜福而後培福。

有人會認為便宜的東西不買太可惜了,買回去才是省錢,才是惜福。其實這是生意人的促銷花招,故意讓客人覺得不買很可惜, 引誘人掏出口袋裡的錢,把不需要的東西買回去。買回家以後,放在家中其實一點用處也沒有,反而還會佔空間,徒增困擾。 懂得惜福的人,會分清楚需要與想要,這才是真正的有福。

摘自- 聖嚴法師《 人生、福氣啦! 》

佛典故事:【享了多少年福,便要受多少年罪】


佛典故事:【享了多少年福,便要受多少年罪】

  很久很久以前,有五百個商人結伴入海採寶,其中有個聰明人,名叫彌蘭,是五百個商人的首領。大海裡有位海神,名叫摩揭,彌蘭他們所乘的船,剛好碰上了摩揭魚,被它頂翻了。其他人都葬身魚腹,唯有彌蘭抓住一塊破木板,僥倖逃命。

  彌蘭抓住木板,隨水飄流,漸漸被風吹到一個叫“鼻摩”的地方的岸邊。彌蘭上了岸,休息一會兒,又觀察了一下週圍的環境,發現一條路。於是他便順着路一直前進,遠遠地看見一座銀城,樹木茂密,中間還有浴池,四周清泉淙淙。

  四個天仙一樣的美女,出來迎接彌蘭,說:“您航海辛苦了,又幸而得免大難,請在我們這兒住下吧!這座銀城有各種珍寶,我們四人就是您的人了,從今以後負責服侍您,聽您使喚,請您再也不要到其他地方去了。”

  彌蘭進了城,住進一座華麗的宮殿,由四名美女服侍着,想要什麼就有什麼,非常幸福愉快。就這樣,不知不覺地過了一千多年。

  有一天,彌蘭心想:“這四個美女不肯放我到其他地方去,究竟是爲了什麼呢?”

  於是趁着美女們熟睡時,他偷偷地出了城,走啊走地,遠遠地看見一座金城。

  城裏出來八名玉女,比銀城的四美女漂亮多了,說的話卻與銀城美女差不多;也是讓他留下,自願服侍他的飲食起居。彌蘭不知不覺地,在金城住了幾千萬年。

  有一天,彌蘭又想:“這些玉女也不讓我到其他地方去,又是爲了什麼呢?”於是又趁半夜玉女們睡着之際,偷偷地走出金城,走沒多遠,他看見一座水晶城,出來十六名美女,比金城的玉女更美麗。

  她們把彌蘭迎進水晶城,拿出許多金銀珠寶,都是彌蘭生平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美女們伺候着彌蘭的吃喝住睡,十分殷勤小心,但就是不願讓彌蘭離開。這樣過了幾千萬年,彌蘭又耐不住了,再次出走。

  這次碰上的是座琉璃寶城,有三十二名美女,把他迎入城中。無論是生活、房屋、裝飾、珠寶,還是美女們漂亮的程度,琉璃寶城都遠遠超過前面幾座城。

  在琉璃寶城中住了無數年之後,彌蘭又逃了出來。
  這次他遇上一座鐵城,城門緊閉,不見有人迎接。

彌蘭心想:“第一次是四個美女,後來是八個,然後是十六個,再後是三十二個,怎麼現在卻一個出來迎接的美人也沒有呢?是不是因爲這個地方,比前面幾座城市更高級,所以不派人迎接呢?”一邊胡思亂想,一邊繞着城走了一圈。

  這時,只見一名鬼卒把城門打開。
彌蘭進了城,剛進城,就看見一個鬼,名叫俱引,頭上頂着一具鐵輪,正在快速旋轉。

  站在旁邊監視俱引的另一個鬼,看見彌蘭走過去,一把抓起俱引頭上的鐵輪,頂在彌蘭頭上。

  鐵輪飛快地旋轉,像火燒一樣,腦漿都被磨出來了,萬分痛苦。彌蘭哭着說:“由四到八,由八到十六,由十六到三十二,我還以爲可以得到更好的享受,沒想到是受這種罪。這都怪我自己貪心不足啊!請問鬼卒大哥,這種罪要受多久啊?”

  看守的鬼卒說:“你已享了多少年的福,便在這兒受多少年的罪。”

  就這樣,彌蘭頭頂鐵輪,一直頂了六億年。

故事選自《六度集經》

~轉載

【聖嚴法師開示精選】放鬆


【聖嚴法師開示精選】放鬆

凡是不快樂時,你就要提醒自己:「我要放鬆。」要馬上離開讓你不舒服、不愉快的反應,並且告訴自己:「既來之,則安之。」

只管放鬆心情,先不管以後會發生什麼問題。

只要是有不舒服的感覺,像是心中不快樂、不自在,或是身體不舒服,這些都是苦。知道是苦了,你願意苦上加苦,讓他一直苦下去嗎?

如果希望自己快樂,就要調整觀念,把當前的念頭,移轉到方法上,那個方法就是「放鬆」。放下你的妄念、放鬆你的身體、放鬆你的心情,不斷的放鬆再放鬆,你的心情就會愉快,你的精神就會明朗。

沒有負擔是最舒服的事。人只要有期待,就有負擔;只要想排斥,也是負擔,所以面對生活應該要不期待也不排斥,隨時練習著放下、放鬆。

時時刻刻安自己的心,以幫助自己過著平安快樂的生活,同時也使他人過得很愉快。

【佛教故事】活在當下,順其自然


【佛教故事】活在當下,順其自然

        從前,有個小和尚,每天早起,負責清掃寺院里的落葉。的確,清晨起床掃落葉實在是一件苦差事,尤其是在深秋,冬天就要來臨的時侯,每天一次起鳳,滿院子的大樹隨風搖擺,樹葉隨風飛舞落下,滿地都是,厚厚的一層。要清掃完這些葉子,每天早上都需要花費很長時間才能完成。而且,過不了半天,樹葉有飄落滿地。這讓小和尚頭疼不已,他冥思苦想,一直想要找個好辦法讓自己輕鬆。
        後來有個大些的和尚和他說:「你在明天打掃之前用力搖樹,把要落的葉子統統搖下來,一次性掃乾淨,後天就可以不用掃落葉了。」小和尚覺得這個辦法不錯,於是第二天他起了個大早,掃地之前,使勁的搖樹,把院子里的樹要了個遍,樹葉也補簌簌掉了一地。他想,這樣他就可以把今天和明天的落葉一起掃乾淨了。這一整天小和尚都很開心。第二天,小和尚到院子里一看,不禁傻了眼:院子里同往常一樣,依舊是落葉滿地。
        這是,老和尚走了過來,對小和尚說:「傻孩子,無論你今天怎樣用力,明天的落葉還會飄落下來。」
        小和尚終於明白了:原來,世界上的很多事情,是無法提前完成的,唯有認真的活在當下,順其自然,才是最真實的人生。

不造口業


不造口業

學佛人應該謹言慎行、少說話、多念經。學習守住自己的嘴,不要讓嘴巴亂說,當一個人能夠不說話,就不造口業,嘴是惹禍的根,很多人講出去的話像潑出去的水,與其講錯話後悔,還不如講話之前先思考一番。

學佛人的話語是否常常使人得到益處是最重要的,今天講出來的話一定要有益眾生,自己過濾一下,你會發現一生說了太多不應該說的話,傷害了太多不應該傷害的人。

海涛法师

釋迦牟尼佛為何要我們專念阿彌陀佛 (大安法師)


釋迦牟尼佛為何要我們專念阿彌陀佛
大安法師

釋迦牟尼佛要我們專念阿彌陀佛,是釋迦牟尼佛一代時教千經萬論處處指歸的。如果要具體地指出它的緣由的話,那可以由三個方面來談:

第一就是阿彌陀佛有四十八大願,四十八大願是他大悲心的結晶,他用願力光明來攝受眾生,眾生信願念佛跟這個願力光明能夠互動,能夠感應上,決定能往生。

第二, 就是為什麼專念阿彌陀佛呢?是由於十方恆河沙的諸佛,都伸出廣長舌相來證明,專念阿彌陀佛的重要性、必要性,它的殊勝,是阿彌陀佛的大悲願力代表著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度眾生出世之本懷,只要乘托彌陀的願力,決定往生。

第三, 就是阿彌陀佛跟我們娑婆世界因緣最深,他作大國王發願,由願引導萬行的這個過程是在娑婆世界展開的,並且也懸記釋迦牟尼佛圓寂之後,經過正法,像法,到末法的時候,釋迦佛的所有的法,全都滅盡的時候,釋迦彌陀兩土世尊還特別要用悲心願力來加持《阿彌陀經》住世百年,來為住刀兵劫的苦難眾生作最後的救度。

所以阿彌陀佛與娑婆世界五濁惡世濁惡的眾生特別有因緣,從這裡來展開解答的。

Saturday, 6 March 2021

聖嚴法師《不上進的借口》


聖嚴法師《不上進的借口》

許多人誤解不執著的真義,把它當成不上進的借口,人家往上爬,自己不一定要往上爬。例如有人得意洋洋地說:「做董事長有什麼了不起,他吃飯睡覺,我也一樣吃飯睡覺。」

人人都在努力求進步,自己卻自暴自棄,還說是不執著、放得下,這是一種自卑、懦弱的不健康心態。他們沒有想到,人可以經由學習而不斷成長。

不只名利、地位,人在才能、人格、心量等各方面都可以不斷地成長,倘若不積極促成因緣往上成長,不把握機會往上成長,害怕吃苦不想往上成長,卻用不執著這三個字一語帶過,這叫作「卑劣慢」;不只是自卑,而且是用傲慢的態度來掩飾自卑。

人世間如果有太多這一類的人,社會是不會進步的。真正的不執著是在盡心儘力後,不計較成果如何,而能以平常心看待,也就是「勝不驕,敗不餒」。

試著欣賞積極付出的自己,曾經努力過的,無論結果是什麼,都不會白費的,而且很值得。

【聖嚴法師開示】


「積極」這兩個字,我們通常都會把它和樂觀、開朗、進取連在一起。既然積極是這麼正面的,如果我說太積極也不好,可能會有人不以為然了!

事實上,積極到了某一個程度,是會形成壓力的。很多人雖然做事很積極,可是卻積極得很緊張、積極得很憂愁、積極得很痛苦,不管到最後是失敗還是成功,過得都不是很快樂。

這都是因為得失心太重的緣故,本來只希望工作完成就好的,接著又要求更好,等到達頂峰了,又擔心會有不好的情況發生,隨時隨地都在擔憂、憂慮。即使成功了,也還是在緊張的情緒和緊繃的壓力下,當然不會快樂,也稱不上樂觀或開朗。

所以,積極雖然會帶來事業的成功,但成功以後呢?如果不懂得保持平常心,反而會失去快樂和應有的開朗。
想要積極而不緊張,或是沒有壓力的唯一辦法,就是得失心少一些。少一些得失心的意思並不是不進取,而是「只問耕耘,不問收穫」。把耕耘當作自己的責任,盡責任去播種、施肥、澆水,該做的工作不斷去做;以樂觀的態度期許未來,相信一定會有好收成,其它的就順其自然了,不需要太憂慮、太難過。即使收成不好,也要告訴自己:「大環境不是我所能掌控的,我只要努力就好了。」欣賞自己努力的這一份精神,而不要把心思放在對結果的斤斤計較。

只問耕耘,不問收穫

試著欣賞積極付出的自己,曾經努力過的,無論結果是什麼,都不會白費,也都會很值得。因為用了心,就不會浪費生命,即使不成功,也換取了經驗,得到了自我的成長。

還有一種過度積極的人,因為希望在短時間內做很多事,所以就會很心急,而這種心急,不但不是積極,還會妨礙積極。所以我常常說:「對工作,應該要趕,但不要急。」只要把工作的順序安排好,好好的運用時間,按部就班去做,一定能做得完。

工作要趕,因為一個人的時間就那麼多,如果想多做一點事,就一定要趕,可是一定不要急。能夠趕而不急,雖然睡眠時間少一些、累一點,因為不急就能夠心平氣和,不會心浮氣躁,身體並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否則一急、一緊張,就會心浮氣躁,血壓跟著升高,對身體反而是種消耗。

摘錄自《樂活紓壓禪》積極不積極

圖文:法鼓山

Friday, 5 March 2021

【佛教故事】只有你自己才是最好的裁判


【佛教故事】只有你自己才是最好的裁判

有一個青年,專門向一禪師求教。他說:“大師,有人說我是天才,將來必有一番作為;也有人罵我是笨蛋,一輩子不會有太大的出息。依您看呢?”

“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  禪師反問。

青年搖搖頭,一臉茫然。

禪師緩緩地說道:“譬如同樣一斤米,用不同的眼光去看,它的價值也就迥然不同。在炊婦的眼中,它不過能做兩三碗米飯而已;在農民看來,它最多值一元錢罷了;在賣粽子人的眼中,包紮成粽子後,它可賣出三元錢;在制餅者看來,它可賣五元錢;在制酒商看來,它可釀酒,勾兌後,能賣四十元錢,不過,米還是那斤米。”

禪師頓了頓,接著說:“同樣一個人,有人將你抬得很高,有人把你貶得很低,其實,你就是你,你究竟有多大出息,取決於你到底怎樣看待自己。”

青年豁然開朗。

佛教故事|善心供養者得金銀,噁心供養者得蛇蠍


佛教故事|善心供養者得金銀,噁心供養者得蛇蠍

從前,有一位跛腳的修行人。他身殘志堅,精進修持,克服行腳的困難,到處講經說法,度化眾生。他日日夜夜,勞碌奔波。善良的百姓看到他為法忘軀的身影,都暗自落淚,感動得眾生都樹立了堅定的信仰。

有一家人,信奉佛法,家中主人善根深厚,慈悲心廣。他見修行人長期艱難奔走,心生悲憫,恭敬地求修行人接受他一年的供養。在這一年的時間裡,修行人夜以繼日地誦經說法,開啟眾人的心扉,這家主人則每天準備了可口的飯菜供養修行人。

一年很快就過去了,修行人要辭別主人,去他方遊歷、結緣。主人和修行人依依不捨地告別了。主人送他時,深情地說:「師父您一路要多保重啊!您在我家一年,我們深受您的教化,從迷茫走向解脫,從愚痴走向智慧之路。師父腿腳不便,如有困難,您可再回來,我們繼續供養著您!」

修行人聽了非常的感動,等修行人離去不久,主人回到家中,竟在床下發現無數金銀,主人因此成了大富人。

這家的鄰居是一個貪婪、兇狠的人,他從來不聽經聞法,有僧人化緣,他總是惡聲惡氣地驅趕,並關緊大門。此人一見那主人家暴富,又嫉妒,又羨慕,忙問那主人致富的方法。

主人便以實言相告,這個鄰居便起了發財的美夢。

這個鄰居便到外村四處去尋找跛腳的修行人,也想供養一年後得到無數的金銀。但是,找了好長時間,也找不到一個跛腳的人。在路上,他好不容易遇到一個修行人,但修行人四肢完整,身體健康。他把修行人騙到家裡,然後把修行人的一條腿打斷了。

修行人不知道這家主人為什麼要打斷他的腿,但他還是忍著劇痛和流血的折磨,給他講道理,但他根本不是要聽修行人說法,而是一心想求財,所以修行人講的道理,他一句也聽不進去,只是裝腔作勢地把斷了腿的修行人供養起來。

但供養了沒幾天,他就不耐煩了,便把殘疾的修行人趕出了家門。趕走了修行人,他滿心歡喜,心想:「這下我可要發財了!」

他急忙搬開床鋪,突然大吃一驚,只見床底下竄出來許多毒蛇和蠍子,來咬他的全家和老小。當即腿腳發軟,撲倒在地,這個惡習人當場被毒蛇蠍子咬死了。

省 思:
善惡之果,真實不虛,如影隨形。得金銀的主人供養修行人,其心地光明,誠心實意,有慈悲喜舍之心,所得果報吉祥如意;而那惡習鄰居居心不良,為謀錢財而殘害他人,終至死於蛇蠍之口,死後還墮入地獄。

慈成加參尊者智悲法語:


慈成加參尊者智悲法語:
如果不修忍辱,在不順的境界中,就會心生嗔恚,這個嗔恚心會給自他帶來許多的痛苦和恐懼,同時我們也和他人結下了惡緣。如果我們之間一次次地重複這種怨恨,我們相互間怨恨的時間就會越來越長,將來這個嗔恨的惡果成熟的速度也會越來越快,自己修行中的違緣和障礙就會越來越多。 ​

早晨發願,晚上回向,這樣做功德才有用!夢參老和尚


早晨發願,晚上回向,這樣做功德才有用!
夢參老和尚

早晨發願,晚上回向,願我所做的事業,都回向給眾生使他們早日成佛,同時願一切眾生離苦得樂。這是未來的願。

每天下班要回向,回向給自己的媽媽、爸爸。爸爸、媽媽都在的,給他們回向,讓他們身體健康;不在了,回向讓他們生極樂世界,不管他們在哪一道,假你們回向的力量、念經的力量,把他們從那一道度到極樂世界,那你們所做的事才不會白幹。

你們不回向,功德只有一份;回向了,功德變成一百份、一千份、一萬份。每天下班一定要回向;早上剛一進來要發願,要利益眾生;千萬不要想其他,這樣就什麼功德都沒有了。

你們到這兒來都是在行度眾生,誰若看到我們的書,看到就開悟、快點成佛、了生死、消災免難,起碼現在就消災免難。人沒有不害病的,當你身體不好,在這個地方上班的時候你就回向,讓菩薩加持你。這是真實的,你要建立這個信心。

Thursday, 4 March 2021

惡口嘲笑別人的果報


惡口嘲笑別人的果報

  佛陀在世時有位達格羅比丘,他平時住在屍陀林,以死人的祭器為鉢,穿死人之衣,吃祭祀亡人的供品。

  當時城中死了一個婆羅門,他的妻子女兒等將其屍體抬到屍陀林,在一旁哭泣。達格羅正好站在旁邊看,女兒告訴母親說:「這個達格羅就像瞎鳥一樣,守屍而住」。

  這話後來就傳到佛陀耳朵里,佛陀說:「此婆羅門女隨意用粗言輕毀我的聲聞弟子,以此惡業將於五百世中常為瞎鳥」。

  她母親知道後,帶著女兒到佛前懺悔:「我女年幼無知,並非以惡毒心說這種話,請佛陀寬恕她吧」。

  佛說:「她來世的果報並不是我以惡咒來詛咒她,而是她自己造成的。以輕慢心說粗語會墮入旁生,若以惡毒心來罵,必將墮入地獄」!

  所以我們平時人與人之間最好不要亂起外號,什麼大腦殼、小鼻子、大眼睛、小眼沙彌……。知道了這些公案後,行為一定要有所改變。

  智慧小語:給他人取外號、嘲笑別人缺陷等惡語叫做粗語,平時的一言一行都要小心謹慎。在佛經中,因一次聞法而轉生善趣,或一次惡口罵人而多生累世在惡趣受苦的故事非常多。即使是無意中的一句話也都可能造下可怕的惡業,從而為自己招致難忍的痛苦。

【佛教故事】專注聽法的阿難尊者


【佛教故事】專注聽法的阿難尊者

佛陀告訴比丘們:佛起大慈悲心,想要讓弟子們了解念佛法門的深義,就像父親諄諄告誡著子女,希望子女能夠有所成就。專注、精進地念佛時,猶如目不轉睛地注視著佛陀的身形、相貌,視線不曾稍移;心中系念著佛陀的慈悲、定力及智慧。此即念佛的方法。

有一次,阿難背上生了一個癰瘡,佛陀讓當時有名的神醫耆婆為他醫治。因需開刀治療,耆婆擔心阿難承受不了疼痛,遲遲不敢下手。佛陀知道了他心中的憂慮,便慈悲地說:‘請盡管放心醫治吧!我將為阿難說法,使他轉移心思。’

佛陀引導阿難一心專注,諦觀佛陀相好,並對阿難說法:‘如來的身體猶如金剛,堅固不壞,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這都是如來過去在因地當中,修諸功德而感召的果報啊!’

阿難虔心淨慮、恭敬謹慎,凝視著佛陀的相好沒有絲毫倦意,耳朵諦聽著佛陀說法,毫無厭怠之心;一心一意,念念專注,思惟佛陀所說的道理,沒有絲毫的散亂舉止。

在此同時,神醫耆婆也將阿難背上癰瘡中的毒膿清除,並為他敷上膏藥。佛陀問阿難:‘你剛才是否感覺到背上的疼痛?’阿難回答:‘弟子一點也不覺得疼痛。’阿難之所以未覺察到疼痛,都是因為一心念佛的緣故。佛陀具足十力、四無所畏等果德,故能使眾生遠離種種煩惱、痛苦,常處安樂,乃至超脫生死;亦能成就眾生念佛功德。
                 典故摘自《分別功德論‧卷三》

省 思
《佛遺教經》雲:‘制心一處,無事不辦。’阿難尊者念念相繼于佛的莊嚴相好,並且達到‘專視聽法如渴飲,一心入于語義中’的境界,故而遠離了潰瘡敷膏之苦。
每日在人我是非、貪婪、忌妒、猜疑、愛憎……諸多煩惱、不得出離的我們,是否猶如身在病痛之中的阿難尊者,亟需佛陀的慈悲救護呢?

【佛教故事】平等對待眾生


【佛教故事】平等對待眾生

         一天,提婆達多生病。很多醫生來治病,但不能把他醫好。身為他的堂兄弟,佛陀親自來探望他。
         佛陀的一個弟子問他:「您為什麼要幫助提婆達多?他屢次害你。甚至要把你殺死!」
         佛陀回答說:「對某些人友善,卻把其他人當做敵人,這不合乎道理。眾生平等,每個人都想幸福快樂,沒有人喜歡生病和悲慘。因此我們必須對每一個人都慈悲。」
         於是佛陀靠進提婆達多的病床,說:「我如果真正愛始終要害我的堂兄弟提婆達多,就像愛我的獨生子羅侯羅的話,我堂兄弟的病,立刻會治好。」提婆達多的病立刻消失,恢復健康。
         佛陀轉向他徒弟說:「記住,佛對待眾生平等。」

Tuesday, 2 March 2021

【問:什麼是阿彌陀佛心咒?】


【問:什麼是阿彌陀佛心咒?】

答:這是阿彌陀佛讓眾生往生淨土的心咒。
我們念阿彌陀佛的人,最好加念阿彌陀佛心咒:「唵 阿彌爹哇 舍」。阿彌陀佛又稱無量佛,念誦阿彌陀佛心咒的功德、智慧、慈悲、方便、依正莊嚴、度生功德等等,各各都是無量的。阿彌陀佛心咒又稱阿彌陀佛一字心咒、阿彌陀佛往生心咒、阿彌陀佛大樂心咒。阿彌陀佛心咒出自蓮花生大士的《中有教授聽聞解脫密法》,是咒中之咒,密中之密,是「咒王」。
阿彌陀佛心咒中「唵」是皈依的意思,與「南無」的梵語意義相同;「阿彌喋哇」意為無量光,與漢語「阿彌陀佛」一樣;「舍」意為融入、合一。這是阿彌陀佛讓眾生往生淨土的心咒,也叫彌陀心印。平常念可以消除災禍、消除疾病,念滿30萬心咒與100萬遍彌陀聖號,並誠心懺除以往罪業,今後不作重大罪業,臨命終時必定往生阿彌陀佛極樂淨土。

【佛陀:世間四事難長久】


【📿佛陀:世間四事難長久📿】

釋迦牟尼佛住在祗樹給孤獨園的時候,有一位婆羅門,有個十四、五歲的女兒,生得端正、聰明,又有口才,在一國之中,可説無人可及。她突然身染重病,不久就死了。父母非常疼愛這個獨生女,甚於自己的生命,凡有任何憂愁,見到女兒,心中的憂愁苦惱當下就消散了。面對女兒突然死亡,父親心中的悲痛難以言喻,每天傷心啼哭,不覺竟然瘋了,整日到處亂走。

有天來到佛陀所住的地方,一見到佛陀,當下神智清醒,並向佛陀頂禮。悲傷的父親説:“我沒有兒子,只有這個女兒,愛惜她如手中珠玉,讓我忘掉一切憂愁。可是忽然重病,在我的面前舍我而亡,喚不醒,叫不答,眼睛一閉,身體就冷掉,呼吸就停止。任憑我呼天不應,叫地不靈,心中的鬱悶痛苦無法形容,難以忍耐,唯願世尊解開我的憂愁。”他的聲音哽咽,淚流滿面,令旁邊聞者也不禁為之濕袖。

佛陀就跟他開示説,世間有四件事不能永久保存:

第一、“有常者必無常”

就是説凡是存在的任何事物,不可能永遠不變,繼續保持原貌,它時時刻刻都在變化,本質會慢慢改變,最後就消失。例如我們的身體時時刻刻都在新陳代謝,經過生老病死,最後在這個世間消失;山河大地、地球、宇宙,也時時刻刻都在經歷成住壞空、生住異滅的過程。

第二、“富貴者必不久”

就是説不管怎樣大富大貴的人,最後也會頹敗下來。俗話説:“富不過三代”,除非代代行善積德,才能保持子子孫孫的榮華富貴。但是我們凡夫都有慳貪的心,有了還要更多,多還要永遠。所以,沒有佈施,富貴就不長久。

第三、“會合者必別離”

六親眷屬在一起,或是親戚朋友的往來,有一天都會離散,所謂“無不破之家,無不敗之國”。尤其時代不同,孩子長大往往離鄉背景出外謀生,放年邁雙親守着故鄉田園,即使生活在一起,最後也會生離死別。

第四、“強健者必歸死”

不管多麼年輕、強壯的身體,總有死亡的時候; 即使再長壽,也終歸一死。人不論誰,從生下來,就被判了不定期的死刑,“死”時刻在他旁邊威脅着。所以人都要在有生之年,及早解決後生大事,則生亦安,死亦安,所謂“「朝聞道,夕死可矣」!”

📿 【佛陀因此説了四句偈】:
  常者皆盡,高者亦墮,
  合會有離,生者必死 。

這位婆羅門恭聞佛陀為他開示這些偈語,心便開解,而作比丘,深觀無常,終於證阿羅漢。🙏

以上故事出自於:《法句譬喻經》卷一,無常品之四。

Monday, 1 March 2021

佛教故事 丨 貪慾斷除得解脫


佛教故事 丨 貪慾斷除得解脫

有一次,尊者舍利弗與尊者摩訶拘絺羅,同住在摩揭陀國首都王舍城東北邊的耆闍崛山中。

一天傍晚,尊者摩訶拘絺羅在禪修告一段落後,去見尊者舍利弗。兩人見面問訊寒暄後,尊者摩訶拘絺羅問道:「舍利弗學友!是眼睛綁著所看到的東西呢?還是眼睛被所看到的東西綁著了呢?又,其它類似的耳朵與聲音、鼻子與氣味、舌頭與味道、身體與觸碰、意念與所念,到底是哪個綁著哪個呢?」

「拘絺羅學友!我說既不是眼睛綁著所看到的東西,也不是眼睛被所看到的東西綁著了;耳朵與聲音、鼻子與氣味、舌頭與味道、身體與觸碰、意念與所念也一樣,都不是哪個綁著了哪個,而是由這兩者所引生的欲貪,將他們給綁著了。

拘絺羅學友!這就像將兩頭牛,一頭黑色,一頭白色,並排綁在一起拉車,如果有人問,是黑牛綁著白牛呢?還是白牛綁著黑牛呢?這樣問恰當嗎?」

「喔!這樣問不恰當,舍利弗學友!因為不是黑牛綁著白牛,也不是白牛綁著黑牛,而是兩頭牛之間的牛軛與繩索,將他們給綁住了。」

「正是這樣,拘絺羅學友!不是眼睛綁著所看到的東西,也不是眼睛被所看到的東西綁著了;耳朵與聲音、鼻子與氣味、舌頭與味道、身體與觸碰、意念與所念之間,都不是哪個綁著了哪個,而是這些因緣所生起的欲貪,將他們給綁著了。

拘絺羅學友!如果是眼睛會綁著所看到的東西,或是眼睛會被所看到的東西綁著;耳朵與聲音、鼻子與氣味、舌頭與味道、身體與觸碰、意念與所念會是哪個去綁著哪個,那麼,我們就無從修行起,而世尊就也不能教導大家修行以離苦了。

拘絺羅學友!世尊看見合意的,或不合意的,都不會起欲貪,但一般人就不一樣了,看見合意的或不合意的,就生起想要或不想要的欲貪。所以,世尊說:應當斷除欲貪!當欲貪斷除了,那麼,心就得解脫了。眼睛看是這樣,耳朵聽、鼻子聞、舌頭嘗、身體觸、意念識等感官作用也都一樣:應當斷除欲貪!當欲貪斷除了,心就得解脫了。

佛法所說的「苦」


佛法所說的「苦」
實際上是人的憂﹑悲﹑
苦﹑惱等情緒反應,
而情緒反應是從自我的觀念所產生.
 所以, 苦並不是與生俱來的,
 也不是一成不變的,
 只要觀念一改變, 痛苦也就不存在,
 即使表面上看起來好像遭遇了苦難,
 但只要心中不以為苦,
 也就不覺得痛苦了.
例如我們心甘情願
為兒女﹑配偶﹑親人而犧牲,
或是心甘情願
為理想﹑信仰﹑心願而奉獻,
就不會覺得痛苦,
反而會覺得很有意義﹑很有價值,
心裡覺得非常踏實.
雖然同樣是辛苦的付出努力,
但只要心中沒有任何
不喜歡﹑不願意﹑不甘心接受的想法,
痛苦便不存在.
 由此可知, 正確的觀念很重要.
 例如把《心經》所說的
「照見五蘊皆空」運用在日常生活中,
 就能明白我們的生命是因緣和合而成,
 所有的事物並不是永遠不變的,
 只是暫時的存在.
如果體認到這一點,
我們就不會老是痛苦的自我掙扎,
想要逃避痛苦, 而能夠採取
面對﹑接受問題的態度,
並努力加以改善, 而不會感覺到憂慮.
◇ 聖嚴法師《真正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