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31 August 2015

「不要」的功德

有一次,佛在外面化緣,得到了一個芒果。遠處一個婆羅門乞丐看到後,跑過來向佛要這個芒果。佛想給他,但佛沒有立即給他,而是讓他說一遍 我不要。這個乞丐迫不及待地說了我不要,得到芒果後就跑開了。

阿難于是問佛陀:您也不是不給他,但為什麼還要讓他說一遍 我不要’ 後,再給他呢?”  佛說:這個人貪心太重了,很多世當中只說過 ,從來沒有說過 不要,所以我今天讓他說一遍 我不要,以此種下善根,將來這個善根會成熟,使他獲得解脫。

人就是這樣,都有欲望,就想 ” 點,所以內心不得安寧。其實,因果是不虛的,即使你沒有欲望,該有的也一定會有,不該有的不會有。

在此處,我們主要强調的是心態,不是行為。我們努力去工作,去了緣了債,這都沒有錯,這本身也是修行。該做的事得做,但是心裏不要有欲望,這樣你的內心就是快樂的、輕松的,這是修行人。

達真堪布

Sunday, 30 August 2015

【聖嚴法師開示精選】珍惜有苦有樂的人生

 有人認為生命或生存是一種無奈或折磨,也有人主張應當盡情冶遊享樂。這兩種人的人生態度,一是厭世,一是玩世,都不太好。

人的生命就是一項福報,若能得到健康的身體,且能活過一段較長的時間,實在是幸福的事。

佛看一切動物,都有佛性,都是現在的眾生,未來的諸佛。但在一切眾生之中,唯有人的身心可作為修道的器具,其他眾生都不具備修福修慧的條件。唯有人類,有禍有福,有苦有樂。災難及苦難的磨鍊,所以引起危機感,生起警惕心,改過遷善,去惡向善之心,也由此而起。因此人比其他類別的眾生幸運得多。既已獲得人生,便要好好地運用。不要當生命結束的時候,還不知道人生是怎麼一回事。
 
---摘自《 如何渡過苦日子


Saturday, 29 August 2015

誦經的起源

佛經是佛所說的信佛、學佛,而至成佛的方法。方法無邊,所以佛經的數量和名目也很多,在我們這裏,最適用和最通行的,則有華嚴經,法華經,地藏菩薩本願功德經,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佛說阿彌陀經,心經等。

  誦經的起源,出于印度釋迦佛的時代,因當時的佛經,既沒有印刷本,也不用抄寫本,都是靠著以口傳口地口口相傳,所以,要聽佛的弟子們代佛說法,往往是聽他們將所曾聽過而已熟記的佛經背誦出來,自己要想熟記某一部佛經,也得下功夫把它背誦出來,到後來,誦經便成了學習佛法和宣傳佛法的基本工作。但是,佛教徒為何要把某一部經,誦到爛熟之後,還要在佛像之前一遍又一遍地誦呢?這有兩層理由。第一是把佛經當作一面鑒察我們心行標准的鏡子:凡夫難保自己不犯錯,有時犯了錯,尚不能知錯改錯,但當面對佛像,口誦佛經之時,就同聽到佛在親口說法來教誡我們一樣,使我們一次又一次地策勵修行;已經犯的過錯,趕快改正,尚未犯的過錯,決心不犯

  已經修的善功,努力增加、尚未修的善功,立志去修。這像一位愛美的女士,閨房中有了鏡子,出門時也要隨身攜帶鏡子,早晨照過鏡子,偶一動作之後又要再照鏡子,今天照了鏡子,明天、後天、大後天,乃至明年後年,還是要照鏡子,那無非是為要保持或增加她面容的整潔美麗而已。第二是將誦經當作代佛說法的神聖使命:佛法的主要對象是人,除人之外,六道衆生之中,尚有天、神、鬼,以及少數的傍生或畜生(動物),也能信受佛法。

  所以,雖在無人之處,或在無人聽懂所誦的經義之處,只要有人誦經,就有異類的天、神、鬼、畜,來聽我們誦經。天、神、鬼三類的衆生,以及部分的傍生,均有或大或小的神通,我們誦經之時,只要專誠,即能感應它們來聽經。若你為你亡故的親友做佛事誦經,你的誠意初動,你那親友的亡靈,就已得到了消息,必定會如期前往聽經;亡靈的靈性特別高,縱然在生之時從未聽過一句佛法,死後聽經,也能依其善根通解信受

文章来源:釋迦牟尼佛(圖片)社團 
posted by Angela Ney

Friday, 28 August 2015

Celebration of Ullambana ( fifteenth day of the seventh month)

Ullambana is the day for helping those beings who are suffering so that they can obtain liberation.

The Venerable Maudgalyayana, one of the great disciples of the Buddha, was foremost in spiritual powers. When he obtained the six spiritual penetrations, he searched for his departed mother. He discovered that she had fallen into the hells. Although the Venerable Maudgalyayana had great spiritual powers, he could not save his mother. Thereupon he knelt before his teacher, the Buddha, and beseeched the World Honored One to help.

The Buddha explained that his mother was suffering in the hells because of her deep offenses and so the Venerable Maudgalyayana must rely on the united strength of the Sangha of the ten directions in order to save his mother.

The Buddha said, “On the fifteenth day of the seventh month you should make an offering of the finest vegetarian foods and drinks and offer it to the Buddha and the Sangha. By making this offering, the Way-virtue of the high Sanghans of the ten directions will then be able to save your mother.”

The Venerable Mahamaudgalyayana did as the Buddha had instructed. Due to the strength of the greatly virtuous ones of the ten directions, his mother was reborn in the heavens. Since then, the Ullambana festival has become an annual Buddhist celebration and a day upon which anyone can rescue his or her parents of seven lives past.

The Venerable Master Hsuan Hua taught:
"No teaching is apart from Filiality.  Apart from filiality, there is no teaching. When the limitless lessons under the sky are summarized, it is just this one lesson. This lesson encompasses limitless learning. Study this lesson to perfection and other lessons will also be completed."

To read this entire Buddhist text, please click on: The Buddha Speaks the Ullambana Sutra.

Source : Buddhist Text Translation Society


盂蘭盆節 (農曆七月十五日)

转截:网络分享   

Wednesday, 26 August 2015

Right Speech










Right speech deals with the way in which a Buddhist practitioner would best make use of their words. what is right speech? 
I.      Abandoning false speech... He speaks the truth, holds to the truth, is firm, reliable, no deceiver of the world...
II.     Abandoning divisive speech... What he has heard here he does not tell there to break those people
III.    Abandoning abusive speech... He speaks words that are soothing to the ear, that are affectionate, that go to the heart, that are polite, appealing and pleasing to people at large...
IV.    Abandoning idle chatter... He speaks in season, speaks what is factual.

Source : Buddhism - Path to Peace Community

Tuesday, 25 August 2015

人间佳节,莫忘鬼道之苦(教您一个最简单的施食方法)!

要常念观音心咒布施饿鬼。 在倒剩饭剩水、丢口水鼻涕鼻血、大小便等之时,念诵观音心咒:嗡嘛呢叭咪吽舍,将其布施给常时饱受饥渴巨苦的饿鬼道众生,因观音菩萨及心咒的加持,即使一粒米一滴水,也会利益恒河沙数的饿鬼。

我们做为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受过佛所制的戒律,不论出家人还是居士,自己有一些食品的时候,应该经常念一些观音心咒布施饿鬼。当我们吐口水或丢鼻涕之时,甚至大、小便时,都有成千上万饿鬼在准备食用,所以念一些观音心咒,对他们会有很大利益。因为有些饿鬼因业力的关系,干净的食品没办法享用,只能享受不净的东西,而且争夺得很厉害,如果念观音心咒加持,可使它们各个有份,减少争夺,少受一些痛苦。

有些饿鬼众生,瘦骨嶙峋,整个身体就如同烧焦的枯树一样,只剩下了皮包骨,没有一点血肉,皮肤松驰,犹如一件衣服,它们活也活不成,死也死不了,非常地可怜,以业力未尽一直都须感受这样的痛苦。

有些没有福报的饿鬼连脓血等不净物也是无法得到,稍有福报的饿鬼才能少少得到一些。还有些饿鬼所食用的,是一类病人所生肿瘤里流出的脓和血,以及一些不净水,除此以外没有可以食用的。法王如意宝在新加坡时,有一次流鼻血,上师让侍者立即将血与糌巴和合作成食子,扔到大海里,为那些沉在海洋里的饿鬼众生作回向。藏地的很多高僧大德,身上出些血或者出一些脓时,都马上以糌巴和合作成食子,念咒加持后布施饿鬼。尤其是作成强哇(一种布施用的食子)是最好的,因为强哇的形状,很多饿鬼可以直接享用。

所以,我希望你们以后哪怕是倒一些洗脸水时,也应该念一些观音心咒,这样可以利益很多饿鬼。

观音菩萨之所以化作大慈圣者赐予他们安乐,就是因为饿鬼之苦非我们平常人所能想象,也并不是平常人能受得了、忍得住的。像外障饿鬼数百年中连水名也听不到,看到果实累累的绿树,由于业力所感,走到近前树都已干枯成木柴了,又看到许多鲜美的饮食及妙欲受用时,走到近前,却变成许多手持兵器的人守护着,驱赶并殴打他们,非常痛苦。内障饿鬼咽喉细如针眼,腹部大如盆地,从来都是空腹,一旦喝进一点水,到了晚上要却感受内腹燃烧之难忍痛苦。特障饿鬼的身上寄生着许多小饿鬼啃食他。

此时,我们各自观想一下,且不说去感受这些痛苦,甚至是一顿饭不吃或吃晚了一点,一天不喝水或是肚子内发烧,身上有一个小虱子或蚂蚁咬自己,自己会有什么样的感受?但是正常的人都能自己很快解决,而这些饿鬼们由于业力所感根本无法解决,就连室楼多尊者当时出游到饿鬼界时也找不到水,只有像观音菩萨这样具有广大清净愿行的大菩萨,才有大神通力为他们降下甘美的饮食使他们满足。有的饿鬼几百年恼乱他人都得不到解脱,一旦闻得观音菩萨圣号后就能立即得解脱。

可见,我们无论何时何地施水施食乃至随意吐一口口水或不小心掉下了食物都要习惯于念观音圣号或心咒作加持,若路过荒无人烟的地方或草丛、树林时,都应该念观音圣号或六字大明咒,无意中会利益很多饿鬼的,承观音之大慈力,饿鬼等获得利益肯定是无疑的。

一团再好的食物掉在地上都不应捡起来自己吃,而应念嗡嘛呢叭美吽施于灶边或墙角下的饿鬼。一般的寺院中每天晚课时都作蒙山施食施于饿鬼,南方城乡大部分地方有这样的习俗:晚上不作声,施一点东西在路口或一个固定的地方,念一些观音名号。这些仅是我们凡夫人平时力所能及的,而观音菩萨不仅仅是赐予饮食,并且赐予他们善妙的天人身体,使他们离开饿鬼道,究竟往生极乐世界。这是观音菩萨对饿鬼众的恩德。


Monday, 24 August 2015

你修你得 我修我得

有一次波斯匿王去見佛,因為那時佛要度羅候羅出家。國王得到消息,也趕去參加盛會。禮佛後,佛陀就為他開示佛法。等了很久,卻還沒有見到羅候羅,國王平時的行住坐臥都毫無拘束;現在在佛陀面前靜靜坐著,覺得很不習慣,有意要離開。 

人間不聞法 苦處何能聞

佛陀看出他的心思,不肯讓他離開,就說:「大王,你暫且忍耐,羅候羅就要出來了。」王坦白回應:「佛陀,我坐得很苦,實已身心俱疲。」佛說:「國王,因你前世造了很多福業,所以今生貴為國王,非常逍遙自在,因此只是暫坐此地,就讓您深感疲苦;但您可知道,世間之外,還有三途極苦 ── 地獄、餓鬼、畜生之苦實在苦不堪言,相較之下,坐在此地還不算苦啊!你還是忍耐一些吧。」國王無奈,也只好等著。

佛陀隨即命阿難去找尋羅候羅,羅候羅來到後,恭敬地跪在佛陀面前。佛即對羅候羅及大眾說法:「羅候羅,人身難得,佛世難遇,你為什麼還不認真地聆聽佛法?」羅候羅天真地說:「佛啊!佛的妙理太過精妙,我年紀太小,無法體會佛法的道理,等我年紀大一點,能夠懂得時,我會好好地聽佛法。」

佛說:「你能保證自己可以活得那麼久嗎?」羅候羅說:「我是佛陀的兒子,難道佛陀也不能保我活多久嗎?」佛說:「我自己的生命都不能常住了,又怎能保你的命?須知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入道更難;若入了佛道不肯精進,永遠不得會道。一生的行為,不論是善、是惡,皆由時間累積而成,從今以後,你要好好把握光陰,別以為年少日長,要修行的時間還長,須知人生無常。」佛陀對親生的兒子 ── 年少的羅候羅,同樣嚴厲地教導,同時也藉此對年長的弟子們及波斯匿王說法。

生命長短難計 惜時精進為上

過去阿難也曾請問佛陀:「佛啊!你能修得無量大智慧門,而我是佛陀在俗的堂弟,出家又是最親近佛陀的侍者,如果佛陀能給予部份的智慧,我不是很快就能得道嗎?」佛陀聽了就問阿難:「我吃飯時,你尚未吃,這樣你會飽嗎?」阿難回答:「佛吃飯佛飽,我沒吃飯怎麼會飽呢?」佛陀說:「同樣的道理,我修我得,我吃我飽;你修你得,你吃你飽。雖然我們是近親同族,但我也不能幫你修得啊!」這是真理,也是佛陀平等而踏實的教育。

人生無常,佛法是解脫人生苦惱的真理;但生命的去來,除了親修體證之外,同樣無人能掌握得住。尤其人生的苦惱不分貧富貴賤,富貴的人有精神上的煩惱,貧窮的人有缺乏物質的煩惱,所以世間的「苦」,真是苦不堪言。唯有親近佛法、真正徹悟人命無常的人,才會愛惜時間,充分利用生命的功能。

本文摘自:證嚴上人著作《慈濟法髓
图 : 攝影者:楊雅甯

Sunday, 23 August 2015

【聖嚴法師開示精選】不動心才能自在

人間所謂是非、好壞、優劣、善惡等判斷,並沒有一定的客觀標準,都是因時、因地、因主觀想法而有所不同。

佛法說凡事都是虛妄的,不是真實的,既非真實,就不要執著了。唯有對一切現象不起執著,才不會生起愛憎等煩惱心,那就是自在的人。

至於是不是一定要做到幡不動、風不動、心也不動呢?其實,並非如此不可。有風的話,幡一定會動,只要自己的心不隨著環境亂動,不被環境牽著鼻子走,不用主觀的自我意識來觀察、衡量、判斷,就比較不會產生矛盾和衝突。很多人只因多管閒事才煩惱不已,其實只要心不受環境所動,不離智慧和慈悲,就不會有煩惱了。因此,普通人也可以練習不受威脅利誘,不為聲色所動,這就是人間的智者和勇者。。

---摘自《 何必自尋煩惱

Saturday, 22 August 2015

Friday, 21 August 2015

佛陀的三滴眼淚震動了三千大千世界


《舊雜譬喻經》中講過一則公案:有一次,佛坐在樹下為無數人說法。其中有人證得須陀洹果,有人證得斯陀含果,有人證得阿那含果,有人證得阿羅漢果,這樣的人不計其數。

此時,佛陀臉色無有光彩,像是特別憂愁的樣子。阿難問佛是何緣故。佛陀說:就像是商人,持價值千萬珍寶外出經商,路上遇到盜賊被洗劫一空,赤裸身體呆在路上,你說愁不愁?” 

阿難回答:很愁。

佛對阿難說:我從無數劫來,千辛萬苦修持正法,欲救度一切衆生成佛。但現在我成佛了,卻沒有起到真實作用,難道我能快樂得起來嗎?

阿難問:不是很多人已證得聲聞聖果了嗎?

佛陀說:如同一家人,生了十幾個女兒,卻沒有兒子的話,就不能支撐門戶。同樣,我雖有阿羅漢無數,可他們都不是我的兒子,不能坐在樹下頓悟成佛,不能把佛法傳承下去。

說完,佛陀流下三滴眼淚,三千大千世界為之震動,數不清的天、龍、神、人都發起無上菩提心。這時,佛陀的面容立即端正和悅,放出無數光明,照亮四方,歡喜地說道:我的教法後繼有人了……”

從這個故事可以看出,沒有被菩提心攝持的任何一個善根,縱然像阿羅漢那樣,從三界輪回中得到了解脫,也不算是特別殊勝。

現在漢地、藏地有許多人,經常參禪、拜佛、燒香、念經、作經懺……但他們中的大多數,只是為了自身利益,真正為一切衆生成佛而行持善法的,可以說極其罕見。這樣的話,無論做什麼都意義不大。所以,大家在修行時,一定要對菩提心的重要有清晰的認識,並以此攝持自己的善根。




Thursday, 20 August 2015

Thoroughly Examine Your Mind

To see if you’re aware of impermanence or not, check whether your plans are long or short term.

To see if you perceive Samsara as flawed or not, check how strong your attachments are.

To see if you’ll attain liberation in the future or not, check whether your conduct is good or bad.

To see if you’ve given rise to loving kindness and compassion or not, check how you take care of those in need.

To see if you’ve tamed the demon of anger or not, check how much hatred you have towards your enemies.

To see if you’ve dispelled the obscuring demon of ignorance or not, check how much you cling in hope and fear.

To see if you’ve purified the three poisons or not, check how free from grasping you’ve become.

You’ll know your Dharma practice has become the path or not, by thoroughly examining your own mind.

 Chokgyur Dechen Lingpa
Source : TheDailyEnlightenment


Wednesday, 19 August 2015

【學佛Q&A】問:共修有什麼好處?

答:在團體中修行,由於共同生活的制約,且有同修之間的制衡,會使人逐步前進,所以,比較安全。

從心力而言,個人的心力是極其有限的,初初修行的人,如果能結合多人共同修行,以同樣的方式,相同的目標,共同的心態,同樣的作息時間共修,就會形成修行道場的氣氛,其中只要乃至一人正常修行,就會使得全體導入正軌。如果,多半人處於正常狀態,此種心力的共鳴、共感,就會使得每一個人得到全體修行者的全部力量,十個人參加,每一個人都可能得到十個人的力量;一百人參加,每一個人也可能得到一百個人的力量,所以,佛教贊成以集體的修行為初學者的常規。

本文摘自聖嚴法師《學佛群疑》一書

Tuesday, 18 August 2015

世间四种可贵人

佛陀過去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為比丘們開示:「有四種修行人,可敬、可貴,為世間之福田。是哪四種修行人呢?就是持信、奉法、身證、見道這四種修行人。 

什麼是持信人呢?如果有發心向道的修行人,因為受到他人教導,而對佛法生起堅定的信心,內心沒有絲毫懷疑;相信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堅信如來之教,也相信一切修道人所說的,並不會依著自已的想法來修行,這便是持信人。 

什麼是奉法人呢?就是可以分辨正法和邪法,不輕信他人所說的話,而是深入觀察這些道理:『是有?是無?是真實?還是虛偽?』能清楚地明辨:『這是如來所開示的教義,那是外道行者所說的道理。』然後,奉行持守佛陀所講述的法要,遠離外道所說的言論,如此的修行人就名奉法人。 

什麼是身證人呢?就是以自身行持證明真理的修行人,專注於心性,用功行道,這便是身證人的行持。 

什麼是見道人呢?假使修行人能夠斷除身見結、戒取結、疑結這三種煩惱,證得須陀洹果,成就不退轉法。成就初果聖位,以無漏清淨法眼,了達今生、來世、父母親眷,乃至於一切有情之間的三世因果,更明白從凡夫至阿羅漢的種種修學次第。能夠以自身的修行證量作為證明,即為見道人。 

比丘們!這四種修行人,當專心一意修習身證之法。諸位比丘!應當如是精勤修學。」

所有在座比丘聞佛陀開示後,皆歡喜奉行。

典故摘自:《增壹阿含經.卷十九》等趣四諦品第二十七()

省思

信、解、行、證是修行的次第,從一念淨信的播種,直至圓成佛道的收穫,皆不離當前這一念菩提心。修行人以成就佛道為目標,依著擇法覺支,明是非,辨正邪,進而正信佛法,依教修行。在日常生活中,時時觀照自己的念頭、言語、行為,以轉化根深蒂固的煩惱、習氣,日久功深必能解脫,得到佛法真實受用。


Monday, 17 August 2015

The Lotus Flower

The lotus is a most rare flower. It blooms and bears fruit at the same time. When the lotus blooms, the lotus seeds appear. The lotus takes root in the mud and its stem grows up through the water. The flower is neither in the mud nor the water, but blooms above the surface of the water. The root in the mud represents common people. The stem in the water represents those of the Two Vehicles. Common people are attached to existence; the mud is an anology for "existence." Those of the Two Vehicles are attached to emptiness; the stem in the water represents emptiness...

The lotus flower, which blooms above the water, represents the transcendence of emptiness and existence and represents the Absolute Principle of the Middle Way in which there is neither falling into emptiness nor going to the extreme of existence. Emptiness and existence are the two "extremes."  To be unattached to either of the two extremes is the Absolute Principle of the Middle Way.

Why do we say that the lotus flower represents the Absolute Principle of the Middle Way, the Great Teaching, Perfect and Sudden?

We say this because the lotus flower's blooming and bearing fruit simultaneously represents the non-duality of cause and effect. As the cause is thus, thus is the effect. If the cause planted is one of Buddhahood, the effect will be one of Buddhahood.

The lotus blooming and bearing fruit simultaneously also represents the "opening of the provisional to manifest the real". The blooming of the lotus represents the "opening" of the provisional dharma. The lotus seeds which are revealed when the lotus blooms represent the real Dharma. Provisional Dharma refers to expedient devices and real Dharma is the genuine, "not-false" Dharma, the Principle of the Real Mark.

Venerable Master Hsuan Hua


Sunday, 16 August 2015

佛说盂兰盆经(白话)

我(阿难)是这样听说的:有一个时候,佛陀安住在舍卫国的给孤独园,那时尊者大目乾连刚证得六神通,打算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便以道眼观看世间;可是却发现他母亲堕落在饿鬼道中受苦,没有饮食且瘦得皮与骨相连。

尊者目连看见此情形,感到非常悲哀,便以自己乞食的钵装满饭菜,以神通力送去其母亲处。尊者目连的母亲一看到饭,便以手拿饭来吃,可是饭还没到口就变为火碳,终究还是吃不到。看见这情形,尊者目连感到非常伤心而流泪痛苦,既以神通力去到给孤独园,将此事情告诉佛陀。

佛陀说道:你母亲罪根深重,不是你一人的力量可以救拔的。虽然你的孝顺之心可以感动天地,但是所有的天神、地神、邪魔外道、道士乃至四天王神也帮不到你,唯有依靠十方僧众的威神之力才可以令你母亲解脱饿鬼之难。我现在就为你宣说解救你母亲的方法,令你母亲脱离一切苦难,消除一切罪障。

佛陀告诉(尊者)目连:你应该在七月十五日十方僧众解居自恣的时候,为过去的七世父母并处于困难的现世父母,预备各种美食、水果、用具、香油、灯烛及卧具等,并将食物放在盆中,以供养十方大德僧众。

在这一天,一切圣众,不管是在山林间修学禅定,或已得四果阿罗汉者,或在树下经行者,或具足六神通者,或能自在教化者,都会来接受供养。更有十地菩萨大人化现比丘,杂在大众中同受供养。这些僧众都具足清净戒行,福德道行有如汪洋大海般不可思议。

如果有人能供养这些僧众,现在及七世以来的父母眷属都能脱离三途(地狱、饿鬼、畜牲)的苦难,及时得到解脱,衣食不缺。如果那人现世的父母还健在,则会富乐安康,已故的七世父母(在三途者)也会马上转生天上,享受种种快乐

这时,佛陀就让十方僧众先为布施供养的施主及他们的七世父母咒愿,接着端正心意,然后才享用食物。于是,僧众们便将供养的食物安放在佛塔前,接着一起为施主们咒愿,然后才各自享用食物。

这时候,目连比丘及在座的大菩萨都感到非常欢喜。尊者目连也不在伤心流泪;而他母亲也在此日脱离本要经历一劫的饿鬼之苦。

这时候,目连比丘又问佛陀道:弟子的父母,得蒙三宝的功德力并僧众的威神之力,已经解脱苦难。如果未来世的一切佛弟子,想行孝顺者,可不可以奉行此 盂兰盆之法,以救度现在及七世以来的父母?

佛陀答道:你的问题很好,这也正是我所要宣说的!善男子(指目连尊者),如果有比丘、比丘尼、国王、太子、大臣、宰相、百官乃至普通民众,有要行孝顺者,都应该为现在世的父母乃至过去的七世父母;于七月十五日、佛欢喜日、僧自恣日(这三日都是同一天),以各种各样的饮食安放在盂兰盆中,布施供养十方的自恣僧众;以祈愿现在的父母长命百岁、健康无病并且没有任何烦恼苦难。如是祈愿乃至过去的七世父母得以脱离饿鬼之苦,转生人天二道,享受无量的快乐。

佛陀又告诉所有的善男子善女人道:如果佛弟子,想要学孝顺者,应该常常忆念现在的父母乃至七世以来的父母,并尽心供养现在的父母。每年的七月十五日应该以孝顺的慈心忆念现在的父母乃至七世以来的父母,为他们举行盂兰盆法会来布施和供养佛宝及僧宝。这样就能报答父母养育慈爱的恩德。这盂兰盆法是一切佛弟子都应该奉持的。


目连比丘及四众弟子听了佛陀的开示之后,都感到非常开心欢喜,一心奉行此盂兰盆法。

Saturday, 15 August 2015

念佛有什么好处?

念佛有什么好处?高僧大德总结念佛号有十个好处:

  (一)杜绝邪念:未进入佛门的凡夫俗子,不分男女老幼,经常口念阿弥陀佛,你会心地善良,思想平静,杜绝一切邪念。诸葛长青认为,人们无始劫以来,总有许多业障阻挠,导致邪念纷飞、杂念不断,持续念诵,可以促进自己走向正确的道路,避免走邪路。

  (二)身体安康:经常念佛,你会身体健康,颜色光泽,气力充盛,心情快乐,气息平和,各种疾病原则上不会再侵害于你,小毛小病也很快就会消失。诸葛长青认为,人生烦恼来自贪嗔痴,持续念诵,可以消除贪嗔痴。

  (三)培养慈悲:经常念佛,你不会再斤斤计较各种利害得失,不会再人为制造人际关系的紧张,不会因愤怒而伤元气。

  (四)吉祥如意:经常念佛,一切恶鬼、罗刹、夜叉皆不能侵害于你;毒蛇、毒药、皆不能伤害于你。诸葛长青发现,持续念诵佛号的人,身有佛光,处处受人敬仰。不知不觉你会发现身边的人都会关注你、赞叹你。

  (五)远离灾祸:经常念佛,可远离各种是非场合,以及水火、车祸、歹徒、牢狱、刀兵等一切灾祸。  

  (六)智慧飞跃:经常念佛,你会心里坦然,白天淡然处理各种事务,夜间睡眠香甜,可避免失眠及恶梦。经常念佛,智慧会持续飞跃。 

 (七)消灭罪业:经常念佛,你的善良本性将成为言行主导,即使先前所作坏事(十恶不赦除外),也可在念佛后得到减轻或消灭。 
 
 (八)心想事成:经常念佛,知道顺应自然规律,不会有非分之想,不会去强加于人,于是所作之事都会吉利,真正做到心想事成。 
 
 (九)促进修行:经常念佛,你会常常有感恩之心,明白世事复杂,一切随缘,你会知道佛法无边,光明普照,于是潜心向佛,热爱生命,热爱生活。诸葛长青认为,修行路上,念佛号可以持续给你加油,使你动力无限。 

  (十)利于成佛:在你临终时,心里无恐怖无畏惧,视死如归,无痛苦,无遗憾。因而往生到极乐世界。

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佛陀的追随者网 


Friday, 14 August 2015

觀世音菩薩發願偈 ~ 大悲咒 (齊豫) ~ (大字幕)



南無大悲觀世音 願我速知一切法
南無大悲觀世音 願我早得智慧眼
南無大悲觀世音 願我速度一切眾
南無大悲觀世音 願我早得善方便
南無大悲觀世音 願我速乘般若船
南無大悲觀世音 願我早得越苦海
南無大悲觀世音 願我速得戒定道
南無大悲觀世音 願我早登涅盤山
南無大悲觀世音 願我速會無
南無大悲觀世音 願我早同法性身
我若向刀山 刀山自摧折
我若向火湯 火湯自枯竭
我若向地獄 地獄自消滅
我若向餓鬼 餓鬼自飽滿
我若向修羅 噁心自調伏
我若向畜生 自得大智慧

南無喝囉怛那哆囉夜耶 南無阿唎耶
婆盧羯帝爍囉耶 菩提薩埵婆耶
摩訶薩埵婆耶 摩訶迦盧尼迦耶
薩皤囉罰曳 數怛那怛寫
南無悉吉埵伊蒙阿唎耶
婆盧吉帝室佛囉楞馱婆 南無那囉謹墀
醯唎摩訶皤哆沙咩 薩婆阿他豆輸朋
阿逝孕 薩婆薩哆那摩婆薩多 那摩婆伽
摩罰特豆 怛侄他 阿婆盧醯 盧迦帝
迦羅帝 夷醯唎 摩訶菩提薩埵 薩婆薩婆
摩囉摩囉 摩醯摩醯唎馱孕 俱盧俱盧羯蒙
度盧度盧罰闍耶帝 摩訶罰闍耶帝 陀囉陀囉
地唎尼 室佛囉耶 遮囉遮囉 麼麼罰摩囉
穆帝隸 伊醯伊醯 室那室那
阿囉佛囉舍利 罰娑罰 佛囉舍耶
呼盧呼盧摩囉 呼盧呼盧醯利 娑囉娑囉
悉唎悉唎 蘇嚧蘇嚧 菩提夜菩提夜
菩馱夜菩馱夜 彌帝利夜 那囉謹墀
地利瑟尼那 婆夜摩那 娑婆訶 悉陀夜
娑婆訶 摩訶悉陀夜 娑婆訶 悉陀喻藝
室皤囉耶 娑婆訶 那囉謹墀 娑婆訶
摩囉那囉 娑婆訶 悉囉僧阿穆佉耶 娑婆訶
娑婆摩訶阿悉陀夜 娑婆訶 者吉囉阿悉陀夜
娑婆訶 波陀摩羯悉陀夜 娑婆訶
那囉謹墀皤伽囉耶 娑婆訶
摩婆利勝羯囉夜 娑婆訶
南無喝囉怛那哆囉夜耶 南無阿利耶
婆嚧吉帝 爍皤囉耶 娑婆訶 悉殿都
漫多囉 跋陀耶 娑婆訶

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
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