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29 February 2016

Offering Alms-food

I offer alms-food and other eatables to the compassionate Buddha & His disciples who are endowed with the infinite accumulation of glory, merit and wisdom. Owing to my deed of this merit, may I realize Nibbana as soon as possible.

The Benefits of Offering Alms-food

If one does not have cooked-rice to eat, he cannot live long. He will become ugly, sad, weak and stupid for lack of nutrition.

Taking alms-food (cooked-rice) can make one live long. Moreover, he will be endowed with beauty, happiness, strength and wisdom.

A Story Showing The Benefits of Offering Alms-food

Ninety-four world cycles ago, there appeared Siddhattha Buddha. One day, a man saw the Buddha on his alms round and noticed the fair complexion of the Buddha emanating yellow hues. On seeing thus the man admired the Buddha and paid homage to him. He also invited the Buddha to his house and offered alms-food.

Because of his donation, that man was repeatedly reborn in celestial realms and human existences.He could continually enjoy both celestial and worldly pleasures. He was never reborn in woeful abodes. In Gotama Buddha’s time (Our current Buddha’s time), he became a man of great wealth. When he came of age, he was ordained as a bhikkhu. Then he became an arahat.

Source :  Buddhism for Beginners


Sunday 28 February 2016

《幾種簡單易行的法佈施》 ~ 達真堪布

給人講法、傳法是法佈施。如果自己有能力,可以轉法輪;若是沒有能力,可以按佛的教理去引導眾生,去解除眾生心靈上的障礙。釋迦牟尼佛示現成佛以後,才有了這個能力,才能轉法輪;很多大德高僧以釋迦牟尼佛的教言去傳法。傳法的時候,不能摻雜自己的分別念,要按佛的教言去引導眾生,去解除眾生心靈上的問題。

  如果自己沒有這種能力,也可以通過很多方式,比如印經書、印光碟,通過互聯網,以微信等方式傳播。但做這些時,都是要觀察的。如果內容是正確的,對眾生只有利沒有害,可以轉發;如果對眾生有害,就不能轉發。

  有的人在微信上什麼都轉,這樣會影響他人的相續。如果讓他人生起一刹那的惡念,罪過也是非常嚴重的,對眾生的傷害也是非常嚴重的。你打他一下或是罵他一句,對他的傷害不大;如果你讓他生起了邪念,生起了惡念,直接會染汙、破壞他的相續,對眾生來說,是極大的傷害。

  正確地轉載文章,這也是法佈施的一種方式。比如說我們每天都轉微博,轉法語,眾生一看,心裡肯定會稍微亮堂一下、舒服一下,稍微生起一刹那的善念、正見,這叫種善根,這樣對他的利益也是非常大的。給他種下了善根,就相當於上鉤的魚一樣,早晚都能撈上來。除此以外,大家還可以印經書、刻光碟等。

  如果前面的這些能力都沒有,也可以在不影響別人,不擾亂他人的情況下,念一些經、咒給無形的眾生聽,這個發心很重要。只要你發心了,就能利益到他們。他們都能聽到,都能種下善根。這也是一種法佈施。如果自己有這樣的心,誰都可以做得到。


  如果你有傳法、轉法輪的能力,但是沒有聽眾、沒有弟子,也沒關係,你可以自己在屋子裡講,觀想來了很多無形眾生,然後給他們傳法,這樣串習。你這樣做,很多無形的眾生都會來。我每此講法之前,都會邀請這些無形的眾生來聽法。所以,法佈施是誰都可以做的。

Saturday 27 February 2016

布施的五大功德

過去佛陀與其五百位大比丘弟子,一起住在毘舍離的獼猴林中。當時,有一位名叫師子的大將軍前往拜見佛陀。將軍見到佛陀,便五體投地頂禮佛足,然後恭敬的坐在一旁。佛陀問師子大將軍:「師子!你平日仍然持續布施嗎?」 

師子大將軍回答:「是的,世尊!我還是常在四城門外及城內各處布施,讓眾生無有匱乏。需要飲食的人就布施飲食,另外還有衣服、香花、車馬、坐具,只要對方有需求,就提供給他們。」 

佛陀讚歎師子將軍:「你能如此勤於惠施,心中不懷慳吝,非常難能可貴。若能保持隨時惠施的善行,便能獲得五大功德:第一,名聞四海,受到大眾的稱譽:『某村落有一位施主,常恭敬供養沙門、婆羅門所需,讓他們無有匱乏。』這就是施主所獲得的第一種布施功德。」 

「其次,檀越施主若至沙門、剎帝利、婆羅門、長者眾中,都不會感到畏怯,能夠處眾無畏,猶如萬獸之王獅子處於鹿群當中,無有畏懼和困難。這就是施主所獲得第二種布施的功德。」 

「再者,檀越施主因布施而受眾人敬仰,每一位遇見他的人都心生歡喜,如子見父,恭敬瞻仰而不厭倦。這就是施主所獲得第三種布施之功德。」
 
「第四,檀越施主命終之後,將投生天上或人間二善道。如果投生到天上,則為諸天人所敬重;如果出生在人間,必是令人尊敬的顯貴者。這就是施主所獲得第四種布施之功德。」 

「最後,這位施主的智慧必超越眾人,如果發心出家修行,現世即能斷盡一切煩惱,不再輪迴生死。這就是施主所獲得第五種布施之功德。只要是發歡喜心恆常布施,必定獲此五種布施功德。」 

接著,佛陀以偈語開示大眾:「心常喜惠施,功德具足成,在眾無疑難,亦復無所畏。智者當惠施,初無變悔心,在三十三天,玉女而圍遶。」並提示:「檀越施主投生到人間或天上後,若能出家學道、精進修行,便能現身漏盡煩惱,證得涅槃。」 

佛陀繼而開示一偈:「施為後世糧,要至究竟處,善神常將護,亦復致歡喜。」並進一步為師子大將軍開示:「如果行布施善行之時,常懷歡悅,意志堅定,便能具足諸善功德,得清淨三昧,並清楚明白這個真理。什麼是清楚明白這個真理呢?就是清楚明白苦的來源、苦的終了,以及如何離苦得樂。所以應當時時刻刻精進努力,修種種布施善行,若能如此實踐,定能隨心滿願,證得阿羅漢果及緣覺聖果。師子大將軍!你當如是踐履。」

師子大將軍聽聞佛陀所開示的布施五大功德,心生歡喜,發願依教奉行。

典故摘自:《增壹阿含經.卷第二十四.善聚品第三十二》

省思

布施是一種「眾生歡喜,諸佛歡喜」的利他發心。以他人為考量,捨去自己的身命財,乃至法的布施。在捨的當下,不僅能去除慳貪的習氣,亦能幫助他人擺脫困境,自己也能因無我的清淨心而得到歡喜自在。

修布施波羅蜜的行者,還要進一步了達「三輪體空」的道理 ── 沒有布施的人、布施的物和受施的人。雖行布施,而不執著布施之相,心始終安住在不動、清楚明白的覺性當中;種種布施中,心不生執著,便能成就「摩訶般若波羅蜜」最清淨的菩薩願行。

(網絡轉載)



Friday 26 February 2016

小活佛(基努李維主演)中文繁體字幕 Little Buddha

Little Buddha
A film on Buddhist concept. The movie is bit of semi documentary in nature where the life of the Buddha runs parallel with a nice serine story.
電影:《小活佛》Little Buddha 演員:奇洛‧李维斯(Keanu Reeves)
索甲仁波切(Sogyal Rinpoche)導演:貝納多‧貝托魯奇(Bernardo Bertolucci)通過尋找小活佛的故事,再現了兩千多年前釋尊從王子誕生、出家­、苦行、求道、直至菩提樹下悟道成佛的歷程...
一天,兩位來自不丹高僧來到西雅圖,追尋一位先師的轉世靈童。他們到一個九歲小孩傑西­的家門前,相信這金髮男孩可能是圓寂了的高僧的輪迴轉世;因此希望能帶傑西一起上路,­返回位於不丹的寺院接受轉世靈童的的驗證。傑西與喇嘛很快建立起師友關係,相處期間,­喇嘛更常向傑西講述佛祖釋迦牟尼的一生故事。眼見兒子與喇嘛相處異常投契,身為父親的­迪安決定答應帶同傑西一同遠赴充滿神秘色彩的不丹,一起探索佛教源流的奧妙,一次奇妙­的旅程便由此展開......


Thursday 25 February 2016

Pig Farmer

One day a pig farmer came to see me. He was complaining, “Oh man, this year it’s really too much!  The price of feed is up.  The price of pork is down. I’m losing my shirt!”  I listened to his laments, then I said,  “Don’t feel too sorry for yourself, Sir.  If you were a pig, then you’d have good reason to feel sorry for yourself.  When the price of pork is high, the pigs are slaughtered.  When the price of pork is low, the pigs are still slaughtered.  The pigs really have something to complain about.  The people shouldn’t be complaining.  Think about this seriously, please.”


He was only worried about the prices he was getting.  The pigs have a lot more to worry about, but we don’t consider that.  We’re not being killed, so we can still try to find a way to get by.

(The Teachings of Ajahn Chah)

Wednesday 24 February 2016

生气的时候,默念这三句话

一切众生都是过去父母。

佛陀告诉我们,一切众生都曾经 做过我们的父母。遇到惹我们生 气的人,就想一想他们过去世也 曾经像我们现世的父母一样,含 辛茹苦地抚养我们,照顾我 们,关心我们,疼爱我们,我们 还会忍心嗔恨他们吗?

一切众生都是现在菩萨。 

看一切众生皆是菩萨,唯我一人 实是凡夫。(印光大师语)。惹 我们生气的人都是在助我们修忍 辱,助我们修行,我们应该视他 们为菩萨。阿底峡尊者当年从印度到西藏,一路上专门带了一个 侍者,叫他用各种方法来激怒自 己,为的就是可以有机会修忍 辱。而我们现在遇到了惹我们生 气的人,相当于得到了免费的忍 辱机会,我们应该感恩、顶礼他 们,视他们为菩萨。

一切众生都是未来佛。 

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佛。(《妙法莲华经·常不轻菩 萨品》)。我们的眼光要放长远 一点,不要局限于现在,虽然惹 我们生气的人现在还没有成 佛,但一切众生将来都是必定要 成佛的,只是时间上早晚的问 题,一切众生都值得我们像佛一 样去尊敬,怎么可以起嗔心 呢?起嗔心就是在嗔佛啦。

每当遇到惹我生气的人或事,我就在心中默念这三句话:一切众 生都是过去父母。一切众生都是 现在菩萨。一切众生都是未来 佛。,接着就一直默念南无观 世音菩萨(《普门品》云: 多嗔恚,常念恭敬观世音菩 萨,便得离嗔。),气很快就消 了。

网络转截 

Tuesday 23 February 2016

【何謂八正道】

世間有生老死苦等苦,苦是人生的實相,要怎樣脫苦得樂,佛陀開示了八條修行的方法,就稱為八正道。「正」有「脫離邪非」的意思,「道」有「能通」的意思。八正道就像船筏,可讓眾生從迷界的此岸,渡到悟界的彼岸,因此又稱為八道船、八筏。

八正道就是:

一、正見:
正當的見解,即正解佛法,遠離唯神、唯我、唯物等之迷謬妄見。什麼叫做正見,就是不論遭遇到任何的困難不平,都不改變對真理的信仰。

二、正思:
正當的思惟,即正確的意志、思索,也就是不貪欲、不瞋恙、不愚痴的意思。而我們想要遠離貪瞋痴三毒並非易事,必須付出堅韌的力量,使我們的思惟時時與正法想應,才能去除三毒,而趨入佛道。

三、正語:
正當的語言,即遠離虛言、暴語、誹謗、妄語、戲論等非禮的言語。正語也就是善良的口業。俗話說:「病從口入,禍從日出。」我們的口中藏有一把利刀,說話不當,不僅傷人也傷己,因此肅口正語十分重要。

四、正業:
正當的身業,即十善業中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飲酒等,除了消極不做惡業之外,還積極地去實踐慈悲喜捨等善行。

五、正命:
正當的工作,即合理的經濟生活和謀生方式,比如開設賭場、酒家、販賣殺生用的釣魚具、獵槍等商店,屠宰場等行業,這些都不是正命。平常有規律的生活習慣,也是正命。如適當的睡眠、飲食、運動,休息、工作,不但能增進健康,提高工作效率,也是家庭美滿、社會安定的因素。

六、正念:
正當的憶念。即要把心念安住在四念住之上。所謂四念住就是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心無我。把心時時放在無常、苦空、無我之上,如此對世間的錙銖小利就不會貪戀,而能夠勇猛向道。

七、正精進:
正當的努力,即實踐四正勤。所謂四正勤就是未生的惡要不使它萌芽﹔已生的惡要徹底斷除;未生的善要努力助長;已生的善要保持不滅,並且使它更興盛。

八、正定:
正當的禪定,即修得四禪定的境界、真正的意思,是以禪定來集中我們的意志,統一我們的精神,以收攝我們散亂的身心,而培養圓滿的人格。

文章来源:Buddha Design |佈達設計 网

Sunday 21 February 2016

元宵節慈悲吃素放生

明日,別把元宵節過成了元宵劫!請大家慈悲吃素放生
【轉發功德無量】

明天是正月里的第一個月圓夜,是家人團聚,賞燈、猜謎、吃湯圓的元宵節。也有一種說法,元宵節才是中國傳統的情人節,因為古代的時候,大家閨秀平時都宅在家里,沒機會隨便出來血拼,只有元宵節這一天才能出來逛廟會,猜燈謎,才有機會與心上人幽會。總之,對于人來說,這一天是親人團圓、情人相會的節日,但對于餐桌上的動物來說,這一天就變成了家破人亡,情人分離的日子。

佛說吃素的功德
節選自佛經《大方廣佛華嚴經十惡品》  
迦葉菩薩問佛言:世尊!唯願如來為我解說,不飲酒,不食肉者,得多少福?  
 
佛告迦葉:假使有人,以象馬牛羊、琉璃珍寶瓔珞、國家 城池 妻子 持布施,其功德百千萬分猶亦不如有人能斷酒肉功德之一; 

複,假使有人以百千兩黃金,遍滿三千大千世界持布施,其功德百千萬分猶亦不如有人能斷酒肉功德之一; 
  
複,假使有人以金鑄如人般金身數百持布施,其功德百千萬分猶亦不如有人能斷酒肉功德之一;   

複,假使有人造作幡華寶蓋,遍滿三千大千世界,其功德百千萬分猶亦不如有人能斷酒肉功德之一;  
 
複,假使有人造大浮圖寶塔,簷簷相接,如稻麻竹葦,上至梵天,其功德百千萬分猶亦不如有人能斷酒肉功德之一。  
 

願以此功德:消除宿現業,
增長諸福慧,圓成聖善根,
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阿彌陀佛!

Saturday 20 February 2016

【學佛Q&A】問訊是什麼意思?

照文釋義,就是問候請安的意思,正像我們於日常生活中,和親友見了面,第一個動作是招手或點頭,同時嘴裡也得說一聲:「你好嗎?」「你近來好嗎?」在西洋人通常則是以「早安」、「午安」、「晚安」、「夜安」來表達。當與親友分別時,也會互相祝福幾句,比如「祝你身心愉快」、「祝你一路平安」、「祝你事業成功」、「祝你學業進步」、「祝你好運」等等。這些請安與祝福,都是在開始見面與臨行分別時用的,這以佛教的看法,就叫作問訊。

本文摘自《律制生活》一書

Friday 19 February 2016

【淨土百問】十念法 ~ 大安法師

居士:師父您好,您能為我簡單地解釋一下十念法嗎?以便以後受持此法。

法師:十念法有兩種,要辨識清楚。一種是慈雲遵式禪師提出的十念法,還有一種是印光大師提出的十念記數法,不要混淆了。

龍舒淨土文講的十念法是指宋代的慈雲遵式禪師根據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第十八願的理論來建立的十念法。

這十念法是用十口氣去念,每天早上對着佛像,如無佛像可對着西方,合掌,深呼吸到腹部,然後盡一口氣把它念完,能念多少聲南無阿彌陀佛就念多少聲。一口氣念完,再吸第二口氣,再把它念完。
如此這般共吸十口氣,這叫借氣束心,借着氣把散亂的心收攝過來。雖然時間短,但是這十念的過程非常全神貫注、聚精會神,比較攝心。

印祖的十念記數法是由于我們念佛時常常口裏念着佛號,心裏會打妄想。為了讓我們淨念相繼,攝心佛號中,印祖教大家這個方法。


十念記數法:均勻地呼吸,念第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時,意地當中記一的數量;又一聲南無阿彌陀佛,在心裏記二。這樣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從一記到十。之後,南無阿彌陀佛,心裏又記一,又再從一記到十。也就是每念一句佛號都伴隨着一個數量。

這樣有一個好處,如果心跑了,念佛的數字就會中斷,記不清楚。記不清楚數字說明你的心跑了,這時候就得把心拽回來,再重新開始記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這樣念南無阿彌陀佛伴隨着心裏記數,在經行時,念東林佛號共修之時,你都可以這麼做。

唱念南無阿彌陀佛時,比如在的字或者在字上記數字,第一句上記一,第二句記二,如此記到十,再重新記,也都能夠比較攝心。這叫念茲在茲。

念佛的時候心就在當下,不能跑,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攝心念佛功德甚大,比散心念佛功德大,這是避免散心妄想,心往外跑的方法。這兩種十念法,你都可以去實踐一下。

网络转截

Thursday 18 February 2016

素食者補鈣來源

鈣質對人體很重要,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素之一,通常一般人以為鈣質的來源為奶類及其製品,但乳製品仍屬動物性食品,對於乳牛的飼養、地球暖化上有其爭議,因此吃全素者或是「乳糖不耐症」的人並不吃。事實上,鈣質仍可從純植物性不同種類的食物中得到,讓我們來看看有哪些吧!

一、芝麻

芝麻可以幫助降低血壓,減少發炎症狀,甚至可能對抗某些癌症。把它們加入堅果沙拉,或添加到蔬菜中,就可以攝取到足夠的鈣質與維生素B、E群。

二、杏仁

營養豐富的杏仁,除了含有鈣質外,另有鉀、維生素E和鐵的重要元素,提供身體好的能量。將杏仁灑在沙拉上或製成杏仁奶昔中,更添香氣唷!

三、豆類

豆類清淡又健康,「黑豆」是豆類中含鈣及鐵質最好的來源。將它們添加到蔬菜麵食中,或變化製成豆泥,可品嘗不同風味。

四、無花果

無花果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鈣質和抗氧化劑,你可以把它當作下午甜點或是製作成美味果醬,它也是製作點心的絕佳搭配喔!

五、柳橙

橘子充滿豐富的維生素C和鈣質,最適合當成餐後的好水果!把柑橘獨特的香味加入菜餚中能讓食物變得更加美味。

(網路轉載)

Tuesday 16 February 2016

吃火龍果的禁忌?

火龍果稱為吉祥果,有降血壓、降血脂、潤肺、解讀、養顏等功效,但是食用時有好多地方需要注意一下,羅列如下:

1. 火龍果偏涼性,尤其是臉色蒼白、四肢乏力、經常腹瀉的人多寒性體質,不宜多吃。

2. 女性少吃,尤其是大姨媽來的時候,更不宜吃,以免行經不暢。

3. 體質如果屬於氣鬱體質、痰濕體質、瘀血體質都不應多吃。

4. 火龍果中富含植物性白蛋白,過敏體質孕婦少吃。

5. 火龍果不宜與牛奶一起吃,以免影響消化。

6. 火龍果含葡萄糖,食用容易吸收,易導致血糖升高,因此糖尿病人不能多吃。

7. 挑火龍果紅色越紅、綠色越綠,否則如果變枯黃的表示不新鮮,少吃為妙。

8. 火龍果雖要剝皮,但是也要清洗乾淨表皮再切,以免感染。

9. 火龍果買了就盡快吃,如需存放,不要放冰箱,以免凍傷變質,放陰涼處就可以了

       文章来源:海濤法師慈悲志業

Monday 15 February 2016

人身难得如爪土之稀

佛陀過去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遊化之時,一日,世尊以手指抓取地上的土後,問比丘們:「你們認為我指甲上的土多呢?還是大地的土多呢?」 比丘們回答:「世尊!指甲上的土少之微少,而大地之土甚多無量,二者之間無法以算數、譬喻相比。」

佛開示諸比丘:有形有相可見的眾生,就如同指甲上的泥土這麼少;形相極其微細,無法看見的,則如大地的泥土那麼多。因此,諸比丘當知,於四聖諦尚未契悟者,當勤修各種方便法門,以期早日成道證果。

投生人道者如指甲上的泥土這般稀少;而非人道的眾生,卻如大地的泥土那麼多。在人道中,生於能夠聽聞佛法的中國,如指甲上的泥土這般少;而生於邊地不能見聞佛法的人,卻如大地的泥土那麼多。

能成就聖道的智者,如指甲上的泥土這麼少;而尚未成就聖道的人,卻如大地的泥土那麼多。能知佛法、戒律者,如指甲上的泥土這般少;而不知佛法、戒律的人,卻如大地之土那麼多。能夠具足正見、善知諸法、具足正念、正覺、正解,證得聖果者,更是少之又少。

知道一切眾生皆是我父母者,如指甲上的土這般少;反之則如大地的泥土那麼多。知一切有德沙門是真實福田,怖畏今世、來世所造業因,而廣行布施供養,受持齋戒者,如指甲上的泥土這般少;反之,則如大地的泥土那麼多。

能做到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如指甲上的土這般少;而不持守以上諸淨戒者,卻如大地的泥土那麼多。捨離貪、瞋、邪見者如指甲上土這麼少,而貪、瞋、邪見者卻多如大地之土。

能受持五戒者,如指甲上的土那麼少,而不持五戒者則如大地之泥土那麼多;再者,受持八戒者、能守十善者,也是如同指甲上土這般少,而不持八戒,十善者,則如大地之土這般多。

從地獄命終能夠投生為人者,就和我指甲上的土一樣少,而從地獄命終還生地獄者,卻如大地之土一樣多。如是畜生、餓鬼道眾生還生惡道者多,而得生而為人者,也是如此微少。

從地獄命終能夠投生天道者,亦如指甲上土一般稀有,而從地獄命終還生地獄者,卻多如大地之土。如是畜生、餓鬼道眾生還生惡道者眾多,而得生於天道者,則是少之又少。

如同指甲上稀少的泥土,眾生從天道命終,還生天道者也是如此之少;而從天道命終後,墮入地獄、畜生、餓鬼道者,盡像大地的泥土那麼多。

諸比丘們聽聞佛陀的開示與譬喻,皆歡喜奉行。

典故摘自:《雜阿含經.卷第十六(四四二)


省思

《佛說無常經》云:「唯有佛菩提,是真歸仗處。」世尊教示弟子,當一心繫念四聖諦理,知苦、斷集、慕滅、修道,才能跳脫起惑、造業、受苦的輪迴。「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佛弟子應當依教奉行,不執四大五蘊之假我,不住色聲香味觸法之塵境,如實實踐佛法,開啟法身慧命,脫生死苦輪,趣涅槃道。


Sunday 14 February 2016

人日快乐


【佛教常識】佛教常說的“回向”有何意義?

回向,又作回向、轉向、施向。以自己所修之善功德,回轉給衆生,並使自己趨向菩提涅槃。或以自己所修之善根,為亡者追悼,以期亡者安穩,諸經論有關回向之說甚多。

東晉慧遠大師之《大乘義章》卷九分回向為三種:

一、菩提回向:回己所修之一切善法,以趣求菩提之一切種功德。

二、衆生回向:念衆生故,回己所修一切善法,願以與他。

三、實際回向:以己之善根,回求平等如實法性。

道綽禪師于《安樂集》卷下,解釋回向有如下六種:

一、以所修諸業回向阿彌陀佛,往生淨土,待得六通後,再返世間救度衆生
二、回因向果。

三、回下向上。

四、回遲向速。

五、回施衆生悲念向善。

六、回入去卻分別之心。

綜貫經論,回向可分十種:

一、回因向果。
二、回事向理。
三、回小向大。
四、回向佛道與回向衆生。
五、回劣向勝。
六、回自向他。
七、回少向多。
八、回自因行向他因行。九、回世向出世。
十、回此向證。